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从中国边疆到非洲大陆  跨文化区域研究行与思
从中国边疆到非洲大陆  跨文化区域研究行与思

从中国边疆到非洲大陆 跨文化区域研究行与思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鸿武著
  • 出 版 社: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1254996
  • 页数:40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长期行走中国西南边疆、非洲热带大陆、中国江南广阔世界作对比观察而形成的研究成果。作者一方面透过自己的生活经历从中国边疆来看非洲大陆,以中国视角观察非洲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另一方面又以长期在非洲留学、调研的经历,回过头来重新观察审视中国边疆社会,以求形成对于中国自己、对于非洲的重新解释。全书共三篇,凡19章,上篇2章为学术纪传式的综论,言及本书之源起、思路、理念。中篇8章聚焦中国边疆民族历史文化成长过程及中华多民族国家关系结构的基本问题,下篇9章关注非洲大陆文明形态之特质和现代民族国家与文化重建艰难过程的方方面面,是一部颇具个性色彩的当代中国学者认识世界认识中国的跨文化区域研究著作。
《从中国边疆到非洲大陆 跨文化区域研究行与思》目录

引言 我行故我在 1

上篇 回首来时路群峰自嵯峨 9

第一章 从中国边疆到非洲大陆 11

一、远行天下:从边陲横断山到非洲新大陆 12

二、金沙水暖: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17

三、阳光大陆:从热带非洲回望中国边疆 26

四、故乡他乡:云南、非洲、江南三地书写 31

五、天下之心:跨越大洋的交流互鉴 34

第二章 中非之间的对望与思考 37

一、经验之上:中非历史文化的对比观察 38

二、国本邦基:文献名邦与口传王国 43

三、承继传统:中国区域研究传统新阐释 51

四、登高望远:全面认知自我认知世界 57

五、中国路径:中国非洲研究任重道远 63

六、金华十年:建非洲学科的实践探索 68

中篇 在中国西南边疆的行走 77

第三章 中华多民族国家文化关系结构的独特形态 79

一、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结构与融通特征 80

二、中华文化、汉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 85

三、民族文化和谐共进与中华民族新腾飞 88

四、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价值与革新 93

第四章 中华多民族国家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基础 99

一、中华多民族国家文化结构的特殊形态 100

二、世界史上国家文化兴衰的几种类型 101

三、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融汇延续能力 103

四、中华核心文化凝聚力与边缘文化向心力 105

五、少数民族给中华文化带来持续更新活力 108

第五章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关系结构的演进特征 111

一、多元差异中的相对一致性 111

二、迁徙流动中的相对稳定性 115

三、边缘地域中的重叠交叉性 119

第六章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区域结构的基本形态 125

一、中华文化史上的各大民族文化区 125

二、各大民族文化区的基本民族结构 128

三、民族文化区形成的自然与社会历史因素 132

四、民族文化区的社会经济结构与政治形态 135

第七章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在明清时期的发展变化 139

一、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现代国家版图形成的关键时期 139

二、明清时期臻于鼎盛的大一统多民族国家格局的形成 140

三、明清时期中华多民族统一国家文化融合的新高潮 146

四、明清时期边疆地区各民族文化的重大变化与进步 148

第八章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在近代时期的变迁转型 155

一、近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演变的环境与条件 156

二、近代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新特点 160

三、近代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变迁转型的内容 164

第九章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近百年演进的新趋势 173

一、准确理解近百年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变迁 174

二、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百年演进的总体趋势 176

三、中华民族整体意识自觉与中华文化复兴努力 179

第十章 中华多民族国家文化发展形态的世界意义 185

一、中华文化是温和理性的多民族文化 186

二、中华文化是源远流长独立发展的古老文化 187

三、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前后相继的连续性文化 188

四、中华文化是核心文化与周边文化长期共存的文化 189

五、中华文化是具有高度内部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文化 191

六、中华文化是国内各民族文化相容相融的文化 193

七、新时代条件下保持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特殊意义 195

下篇 在热带非洲大陆的行走 199

第十一章 人类学与发展学视角的非洲民族文化研究 201

一、非洲是人类学等各种学科生长的重要场所 202

二、跨学科综合研究非洲问题的学术传统 205

三、非洲文化研究与发展研究的有机融合 207

四、研究非洲问题必须有超越非洲的视野 209

第十二章 非洲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变迁与历史转型 213

一、从民族传统文化角度研究当代非洲发展问题 214

二、非洲研究中的文化变迁理论与应用人类学理论 218

三、非洲民族文化保护对于现代世界的意义 220

第十三章 非洲传统艺术在全球化时代的价值与意义 223

一、非洲艺术的区域多样性与整体联系性 224

二、非洲艺术的基本特征及其独特魅力 228

三、非洲艺术的传统样式及其文化蕴含 232

四、认知非洲艺术:从西方到东方再到全球 237

五、欣赏非洲艺术,拓展国人艺术视野 241

第十四章 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下的非洲现代历史进程 245

一、非洲许多国家的现代发展进程为何特别艰难 246

二、客观看待独立以来非洲国家取得的发展成就 249

三、政治主权集中化与国民文化一体化的推进成就 250

第十五章 非洲各民族的现代性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 253

一、20世纪非洲大陆的文化觉醒与文化认同 254

二、推翻西方殖民主义文化压迫是非洲发展的前提 258

三、追求非洲文化自立的“非洲个性”或“黑人性” 260

四、非洲国家持续追求文化复兴与民族统一的梦想 263

第十六章 非洲文化复兴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双向互动 269

一、重新解读“黑人性”与“泛非主义”的政治意义 270

二、独立主权国家涌现与统一国民文化建设的新使命 272

三、非洲各国建构现代主权国家统一文化的曲折进程 273

第十七章 非洲文化多层次认同与多层次一体化进程 277

一、20世纪上半叶的泛非运动与非洲民族意识自觉 278

二、20世纪下半叶的非洲一体化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 281

三、全球化时代的非洲一体化与非洲复兴运动 283

第十八章 非洲文化形态对非洲团结与一体化的影响 289

一、非洲一体化运动始于前而现代主权国家成于后 290

二、非洲推进国家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易与难 293

三、非洲推进国家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快与慢 297

四、非洲推进国家与区域一体化多重使命的纠缠 300

五、非洲推进一体化进程的内外新动力及其前景 304

六、全面理解非洲一体化问题的几点理论思考 309

第十九章 非洲传统族群的认同仪式与文化传承 313

一、形式多样的非洲传统成人仪式与文化 314

二、非洲传统成人仪式的文化与宗教意义 317

三、非洲传统成人仪式文化的继承和改造 319

第二十章 当代非洲发展与治理难题破解的中国视角 321

一、当代非洲国家治理与发展的关键难题有哪些 322

二、非洲国家主权建构为何如此困难却又如此重要 326

三、非洲国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国家体制与政治形态 329

四、非洲国家如何克服发展障碍并提升治理能力 335

五、非洲国家治理能力提升与中国角色和作用 336

结语 民族文化和谐与国家长治久安 341

一、中国与非洲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343

二、人类各国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守望与保护 346

附录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349

附录一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与南非马蓬古布韦研究所举行中非文明对话研讨会 351

附录二 赴非洲三国开展思想对话交流 361

附录三 融通中非的发展经历丛书编纂活动 377

附录四 刘鸿武主要著述 383

后记 又是一年芳草萋 非院十载君伴行 3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