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认知原理  脑与左右旋世界解密
认知原理  脑与左右旋世界解密

认知原理 脑与左右旋世界解密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学宽,陈慧克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11374998
  • 页数:38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核心是人和哺乳动物认知这个世界所共同遵循的自然原理,这是人类智慧的起源;书中展开了对这个自然原理所作的科学和哲学相融合的推演、求证和阐述,并配有200多幅插图帮助读者理解,全书系统阐释了人类认知的原理,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认知原理 脑与左右旋世界解密》目录

第一篇 认知起点——言法自然 3

导言 3

第1章 生物进化的必由之路 5

1.1视觉感知的两种进化选择 5

1.1.1人眼成像上下倒置 5

1.1.2复眼成像马赛克 6

1.1.3章鱼保罗 7

1.1.4进化的选择 9

1.2身体的对称 10

1.2.1《维特鲁威人》与十字形的体型 10

1.2.2“宇称”与运动 10

1.3脑和身体的信息交流 14

1.3.1人类的左右交叉型 14

1.3.2无脊椎动物的并行传递型 15

1.3.3神经信息传递的类型与视觉的相关性 16

1.4脑与外部世界的信息交流 20

1.4.1动物世界的通信行为 20

1.4.2语言构成一脑两制 23

1.4.3主导半球:“我思故我在” 24

第2章 观察与经验的等效性原理 25

2.1“看”和参照系 25

2.1.1人体的两套坐标系 25

2.1.2旋转定向与左右手法则 29

2.1.3香蕉球的魅力与看球的等效性原理 33

2.2科学的观测 38

2.2.1经典力学的观测体系 38

2.2.2量子力学的观测机理 42

2.3经验与认知学三原理 46

2.3.1何谓经验,经验和实验的等效性 46

2.3.2诺特尔定理——认知学第一原理 47

2.3.3相对性原理——认知学第二原理 48

2.3.4宇称守恒定律——认知学第三原理 51

第3章 宇称守恒的哲学意义 52

3.1平面镜的镜像之谜与宇称错觉 52

3.1.1平面镜的镜像世界 52

3.1.2何谓宇称 54

3.2粒子在宇称对称空间的图示 56

3.2.1宇称对称空间的图示 56

3.2.2粒子在宇称空间中的镜像 56

3.3吴健雄的实验证明宇称守恒成立 57

3.4宇称守恒定律的哲学意义 58

3.4.1人对镜子认知的错误和觉知 59

3.4.2视网膜上的世界与镜中世界的比较 60

3.4.3宇称守恒定律引导生物的属性进化 61

3.4.4智力进化的三联法则 64

第4章 言法自然——“科学—哲学”的分与合 66

4.1语言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66

4.1.1语言的内涵是信息 66

4.1.2为何先有口语后有文字 68

4.1.3文字符号是人类文化进化的起点 69

4.2语言与思想 72

4.2.1语言的三重含义 72

4.2.2语言是实时的思想 72

4.2.3语言与认知 74

4.3科学与哲学的分野 79

4.3.1牛顿以前的科学与哲学 79

4.3.2牛顿巨著——科学与哲学的分野 81

4.3.3新时代的特征和方向 83

4.4哲学与科学的融合 86

4.4.1《自然辩证法》开启哲学创新之路 86

4.4.2“宇称”之谜与“上帝是个左撇子”的自然规则 89

4.4.3科学向哲学的反哺与回归 90

第二篇 脑的世界——宇称(k)变换原理 95

导言 95

第5章 前庭器官坐标系与惯性信息的感知 97

5.1牛顿力学的核心——惯性律 97

5.2前庭器官感知的惯性坐标系 97

5.2.1前庭坐标系对平移运动的惯性感知 99

5.2.2半规管坐标系对转动运动的惯性感知 101

5.2.3直立与体位的感知 103

5.2.4运动时的体位感知 106

5.2.5失重时体位的感知 106

第6章 眼球成像坐标系与视觉的时空全息原理 108

6.1眼球是通向大脑的窗口 108

6.2视网膜上的像在人脑中保持倒置不变 111

6.3眼球本身是一个四维的时空平台 112

6.3.1视觉的空间限制 112

6.3.2眼球结构的界面划分和视觉信息的变换 113

6.3.3宇宙和眼球的映射对称 113

6.4眼球成像与相机照相的差异 116

6.4.1视网膜成像的光量子效应 117

6.4.2视网膜地形图的三维信息 119

6.4.3视网膜地形图的“等高线” 120

6.5眼球坐标系与眼球内外时空的变换 121

6.5.1眼球成像坐标系的建立 121

6.5.2物体与像的矢量描述 122

6.5.3视觉认知中的宇称(k)变换 124

6.5.4点、线、面及其运动的视觉认知 125

第7章 感觉与运动信息的变换与守恒 132

7.1周围神经系统信息的传递路径 132

7.1.1周围神经系统 133

7.1.2感觉信息的上行传递通路 134

7.1.3运动指令的下行传递通路 137

7.2手也是颅脑的外部世界 139

7.2.1肢体运动时大脑皮层细胞的活动 139

7.2.2颅脑中手和目标相对位置的表示 141

7.2.3视觉形成运动指令的输入量 142

7.3宇称(k)变换 144

7.3.1宇称变换与“宇称(k)变换” 144

7.3.2系数k的作用 145

7.4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宇称(k)变换迭代原理 147

第8章 脑的世界 149

8.1脑是一个什么世界 149

8.1.1人脑的三重性 149

8.1.2植物性功能系统 149

8.1.3动物性智能系统 151

8.2视听区——“象”与颅脑内的时空体系 154

8.2.1视觉信息的时空架构 154

8.2.2位听信息的时空架构 156

8.2.3颅脑内的时空体系 158

8.3感觉与运动区——形与象的四种映射类型 161

8.3.1手足型 161

8.3.2颅面型 164

8.3.3全身型 164

8.3.4化学型(味觉、嗅觉与嗅脑) 166

8.4语言区 167

8.4.1语言是怎样形成的 167

8.4.2大脑皮层语言区的位置 169

8.5网络化的中枢神经体系 170

8.5.1神经元网络的可塑性 171

8.5.2神经元网络的动态特性 173

8.5.3中枢神经网络的个性化特色 176

第三篇 意识和智慧——左旋世界中的精神活动 181

导言 181

第9章 记忆——精神的基石 185

9.1记忆与意识 185

9.1.1认知中的形象、抽象和意象 185

9.1.2从学习、记忆到意识 187

9.2记忆的机制 191

9.2.1信息记忆的模式 192

9.2.2怎么记住的 193

9.3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元网络 199

9.3.1事件记忆的神经元网络 200

9.3.2学习和记忆框架图 203

第10章 思维—信息的架构与创生 205

10.1思维的实质 205

10.1.1思想与情感 205

10.1.2精神活动的三相状态:感知、思维与行为 205

10.2信息与思维 210

10.2.1三象信息说 210

10.2.2形象思维 211

10.2.3抽象思维 213

10.2.4意象思维 215

10.2.5思维的踪迹 216

10.2.6思维的能量、想象力与创造性 217

10.3人类思维的三次飞跃 220

10.3.1第一次思维的抽象化——智慧的摇篮 220

10.3.2第二次思维的理性化——真理之路 221

10.3.3第三次思维的原创化——创新之路 224

第11章 行为——信息输出和精神的象征 227

11.1生物进化中行为的概念 227

11.1.1昆虫和低等动物 227

11.1.2鸟类 229

11.2高等动物行为与进化的相关性 230

11.2.1双眼视线趋同的立体感效应 230

11.2.2听觉与双耳定位效应 231

11.2.3重心升高与灵活性效应 233

11.2.4脑的进化与智能行为 234

11.3人类的行为 235

11.3.1人类行为的层次和研究的重点 235

11.3.2语言和行为 237

11.3.3精细行为 242

11.3.4精准行为——跳水与足球运动的动力模式 248

第12章 精神的解析——自我、梦幻和灵魂 251

12.1生命的起点——活力与规则 251

12.2精神的发育与塑造 253

12.2.1胎动与胎教 253

12.2.2学习从碎片开始 256

12.3梦与梦中的创造 261

12.3.1睡眠与梦境 261

12.3.2梦中的创造 262

12.4信使与自我 264

12.4.1幻觉中失去自我 264

12.4.2两类信使——神经递质和激素 266

12.5“我”与灵魂 269

12.5.1“我”的解析 269

12.5.2“我”与中枢神经网络 277

12.5.3自我与灵魂 280

第四篇 脑的自然进化——意识的创生 283

导言 283

第13章 生命起源之谜的求解 285

13.1三界半的生物世界 285

13.1.1蛋白体的左旋之谜 285

13.1.2演化中的自然逻辑 287

13.1.3病毒体的两大主角 288

13.1.4古核生物的两个特征 289

13.2生命起点上的多重组合 290

13.2.1生命起点上的自然选择 290

13.2.2手性分子与生命的相关性 291

13.2.3生命对核糖的选择——右旋 292

13.3动、植物的进化优势 293

13.3.1光合作用 293

13.3.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角 295

13.4生命的演化与最小作用量原理 296

第14章 神经细胞应运而生 299

14.1自然选择与自然创生 299

14.2单细胞生物的极性集群 302

14.2.1浮游生物的对称与力学特性 302

14.2.2多细胞的集群效应 304

14.3植物的优势和细胞的分化 305

14.3.1植物进化的巅峰——被子植物 305

14.3.2植物的进化标志 306

14.4动物神经细胞的诞生 312

14.4.1原生动物的运动 312

14.4.2在原生动物基础上的三个进化分支 315

14.4.3结论 322

第15章 脑的自然进化——意识的创生 323

15.1动物神经系统的协同进化 323

15.2哺乳动物从卵裂到脑的时空架构 325

15.2.1哺乳动物卵裂的时空架构 325

15.2.2从神经管到脑 337

15.2.3脑与身体的宇称映射 345

15.2.4结论 346

15.3中枢信息系统 348

15.3.1哺乳动物信息体系的进化 348

15.3.2从抽象信息到大脑主导半球 349

15.3.3信息的编码与神经元网络 350

15.4脑的自然进化与意识的创生 353

15.4.1神经细胞的宇称特化 353

15.4.2为什么说脑是自然进化的 356

15.4.3意识——脑中信息流的集成效应 366

15.4.4“意识”的继续探索 367

第16章 认知原理的回顾与再思考 368

16.1一个人真的会有两个世界吗 368

16.2人是怎样形成自身的这一对宇称世界的 369

16.3人类认知的科学原理 370

16.4脑究竟感觉到了什么 372

16.5宇称时空——人类的第三时空观 374

16.6神经丛和纤维丛——“莫比乌斯带”的启示 375

跋:太极图——宇称世界的象征 382

参考文献 38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