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制度与繁荣
制度与繁荣

制度与繁荣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树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300254937
  • 页数:4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美国的现实和历史出发,生动而且深入地说明: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都存在很多内生的缺陷,中国不能照搬别人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作者指出,在金融上,尤其要谨防过度自由化和市场化,防范金融风险。基于亲身感受和长时间的观察思考,写作了《中国,你要警惕》和《大国兴衰——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探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问题。获得《求是》等主流媒体的大力推荐。
《制度与繁荣》目录
标签:繁荣 制度

第一章 历史没有终结 1

美国旧制度遭到突然袭击——体制外对建制派的冲击 1

青年和青年运动 11

从政策批判到制度批判 18

中下层在反对什么?追求什么? 24

第二章 历史从这里再出发 32

东方再出发 32

那不是理想彼岸——美国的内部危机 35

那不是理想彼岸——美国的外部危机 43

意识形态竞争 58

从“便车论”到“制度论”——历史较量下的中国方案 69

第三章 相对贫困陷阱 74

市场经济中,相对贫困是必然还是偶然? 77

市场经济的第一次改造 87

市场经济的第二次改造 95

为什么相对贫困是长期趋势? 101

第四章 低增长陷阱 111

不选择公平,繁荣将离我们远去 111

相对贫困如何制造低增长陷阱? 113

相对贫困下,减税降利率是否奏效? 118

中美道路比较 120

2.87%,拒绝还是拥抱? 125

低增长的内生危机 127

欧洲如何突围低增长的困局?——殖民地和战争 130

美国如何突围低增长的困局?——土地和移民 133

谁是最大的地主? 137

土地公有是中国的制度红利 144

用中国道路破解低增长难题 146

第五章 中等收入陷阱 151

什么制度导致中等收入陷阱? 151

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人均GDP下降可以同时发生 156

美国是如何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 159

美国的反思和转型 166

罗斯福带领美国经济转型 167

政府主导防止金融危机 179

出口导向经济体转型期的风险 181

中国要多长时间跨过中等收入阶段? 183

第六章 泡沫市场经济陷阱 185

金融的多事之秋 185

泡沫市场经济 187

泡沫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成本 191

泡沫市场经济的制度设计 194

货币政策的传统功能为什么失效? 196

如何恢复传统货币政策的效力? 199

谁是经济的引擎?——财富和权力的再次转移 200

经济的债务化——债务如何绑架央行(美联储)? 202

纸上财富如何变现?——中国不做接盘侠 205

泡沫经济的巨大危害 208

空心化是如何变成美股DNA的? 215

央行被空心化绑架 219

中等收入阶段的财政和金融选择 220

第七章 外部金融风险陷阱 229

中国要防止“金融殖民主义” 229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危机 234

金融自由化和中等收入阶段 238

金融自由化的误区和真相 243

资本账户开放与国际地缘政治风险 246

资本账户开放的现实与理论相反 252

金融前哨战:资本大量流出的冲击 253

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再质疑 258

第八章 金融自由化的风险 262

金融如何为经济服务? 262

谁在发行货币?——债务和货币发行的关系 267

债务推动经济能力下降的真实原因 272

是哪种主权信用在推动货币发行? 280

脆弱的商业银行——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教训 281

为什么金融自由化必然走向危机? 283

明斯基时刻 286

“农村包围城市”和金融稳定的两块基石 288

美联储的缩表记录 293

制止金融自由化 296

第九章 从历史角度再看中美 297

中国制度是符合逻辑的选择 297

中国梦是薪火相传的历史选择 302

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故事 310

美国政府和市场的真正关系 314

美国学派如何对《国富论》说“不”? 318

第十章 各色经济学理论 325

“自闭经济学” 325

原教旨市场理论意识形态化 329

市场浪漫主义 333

下滴理论 335

“马和麻雀”理论 337

“先富起来”是一种“下滴理论”吗? 339

经济学中的分配问题 340

为什么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342

发展经济学的缺陷 345

第十一章 细说流行口号 349

口号1:从投资驱动型经济向消费型经济转型 349

口号2:中国要从“后工业化”角度考虑问题 357

口号3:坚决化解过剩产能 358

口号4:政府不要干预市场 360

开放可能导致宏观经济政策边际效应下降 363

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 365

减税不如增加投资 366

国有企业可以成为“过剩调节器” 368

市场+创新,政府和企业要当双司机 369

改革要考量成本效益分配 370

改革的边际效益在下降,经济政策也更加吃重 370

印度和中国:龙象之争是制度之争 371

第十二章 中国再赢三十年 373

新中国的新时代 373

最大的风险已经过去 378

双轮驱动,财政为主,进口替代,农民升级 381

多一份信心,少一份风险 388

历史的张力 392

后记 4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