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  2017版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  2017版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 2017版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8207619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本报告以首次全国新型智慧城市评价为年度特点,系统展示了评价工作过程和评价数据分析结果,同时全面梳理了近一年来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进展,回顾了组织和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情况,就若干热点问题邀请相关机构开展了专题研究,并梳理筛选了若干地方典型实践案例。全书共分六篇:第一篇,综述篇。本篇分三章全面介绍了一年来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进展,一是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与内涵,给出最新的权威性解读;二是工作进展,着重介绍部际协调工作组及成员单位、地方城市最新情况;三是新型智慧城市在政策体系等6个方面的发展形势。第二篇,成就篇。本篇分四章系统展示了2016年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一是评价工作背景和工作过程;二是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数据分析十大基本结论;三是市民体验评价数据分析;四是新型智慧城市评价经验总结与启示。第三篇,交流合作篇。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 2017版》目录

第一篇 综述篇 1

一、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与内涵 3

(一)发展背景 3

(二)内涵与建设内容 5

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进展 7

(一)部际协调工作进展 7

(二)地方工作进展 10

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形势 14

(一)新型智慧城市国家层面政策体系日臻完善 14

(二)新型智慧城市成为信息化深化发展的综合载体 14

(三)不同类型的新型智慧城市异彩纷呈 15

(四)集约融合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主旋律 16

(五)体制机制变革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重要动力 16

(六)智慧城市国际合作和产业对接进程加速 17

第二篇 成就篇 19

一、2016年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背景和工作过程 21

(一)2016年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背景 21

(二)2016年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概况 25

二、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基本结论 34

(一)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34

(二)新型智慧城市市民获得感有待提高 37

(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机制作用明显 38

(四)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是新型智慧城市重要物质基础 40

(五)新型智慧城市呈现集群发展趋势 42

(六)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总体不均衡 44

(七)惠民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关键导向作用 48

(八)信息资源基础保障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50

(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便捷化初见成效 52

(十)移动互联网是提升惠民服务的主要渠道 53

三、市民体验评价数据分析 55

(一)调研方法 55

(二)数据分析 57

四、新型智慧城市评价经验总结及启示 62

(一)2016年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经验总结 62

(二)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建议 63

(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启示 64

第三篇 交流合作篇 69

一、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国际合作交流 71

(一)政府参与智慧城市国际合作交流 71

(二)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国际合作交流 73

二、搭建国际化智慧城市建设合作交流的平台 74

(一)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创新大会和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 74

(二)亚太经合组织(APEC)城镇化高层论坛2016 75

(三)第二届“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峰会” 76

(四)全球(银川)TMF智慧城市峰会 76

(五)世界互联网大会 76

(六)世界物联网博览会 77

三、参与智慧城市国际标准研究制定 77

(一)我国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 77

(二)以中英合作为代表的双多边标准化合作 78

(三)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等标准的国际推广 78

第四篇 专题研究篇 81

专题一 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 83

一、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 83

二、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的内涵和意义 84

(一)重要内涵 84

(二)实践意义 84

三、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需要重视的问题 85

四、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方法探讨 87

(一)总体规划原则 87

(二)总体规划方法 88

(三)总体规划流程 89

(四)战略定位设计 90

(五)体系架构设计 90

(六)实施路径设计 92

专题二 新型智慧城市中的数据开放共享问题研究 93

一、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政策要求 93

(一)共建数据中心 94

(二)整合数据资源 94

(三)深化行业应用 95

(四)明确目标进度 96

(五)强化保障力度 97

二、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初步进展 99

(一)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日益完善 99

(二)数据中心建设统一集约 100

(三)数据资源整合取得积极进展 100

(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各具特色 100

(五)数据开放共享应用成效出现 101

三、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问题与挑战 102

(一)数据共享平台衔接不力 102

(二)数据开放共享标准不一 102

(三)政府开放共享数据不新 102

(四)数据资源深度应用不足 103

专题三 智慧城市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104

一、智慧城市智能基础设施内涵和特点 104

二、全球智慧城市智能基础设施发展趋势 105

(一)智能基础设施成为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 105

(二)物联网加速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进程 106

(三)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向空天地海一体化发展 106

(四)基础设施领域政策引导多元化投融资模式 106

三、我国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案例 107

(一)我国新型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现状 107

(二)相关案例 109

四、我国智慧城市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案例 109

(一)综合管廊建设发展迅速 110

(二)市政公用设施智慧化需求迫切 112

(三)海绵城市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114

(四)相关案例 115

专题四 “互联网+”时代下城市服务的创新发展 118

一、“互联网+”带来的城市服务新变化 118

(一)服务供给正逐步实现移动化 118

(二)服务模式迎来深层次的革新 119

(三)服务联通公众更加快捷有效 119

二、“互联网+城市服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20

(一)互联网发展形成的数字鸿沟依然存在 120

(二)城市服务跨部门协同共享仍然是难点 120

(三)城市服务业务流程需精简化与透明化 120

(四)移动电子政务服务评价体系尚处空白地带 120

三、“互联网+”时代推动城市服务创新的主要做法 121

(一)开放数据,让数据红利惠及民生 121

(二)政府主导,鼓励第三方积极参与 122

(三)突出特色,开展差异性创新建设 122

(四)加强统筹,提供标准化透明服务 123

四、“互联网+城市服务”的发展趋势 123

(一)信用将成为城市服务新基石 123

(二)新的政府服务角色不断涌现 124

(三)线上线下两种渠道深度融合 124

专题五 智慧城市运行监测体系建设研究 126

一、智慧城市运行监测体系发展现状 126

(一)基于网格化管理的基层治理情况监测 126

(二)基于智慧化应用的城市各领域运行监测 126

(三)基于物联网的基础城市部件运行监测 127

(四)基于视频管理平台的城市综合运行监测 127

(五)基于其他方式的城市运行状况监测 127

二、智慧城市运行监测存在的问题 128

(一)综合平台缺失,集约化应用困难 128

(二)重采集轻应用,业务规则研究滞后 128

(三)指标量化程度低,难以指导过程管理 129

(四)感知能力不足,数据增值潜力小 129

(五)互联网等网络空间数据有待挖掘 129

三、城市运行监测平台主要建设内容 130

(一)建立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是建设重点 130

(二)建立基础数据采集机制是建设关键 130

(三)完善城市运行监测平台功能是建设主体 131

(四)城市运行监测平台建设技术路线 132

(五)城市运行监测平台的作用 134

专题六 我国城市能源监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 136

一、城市能源监测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136

二、我国城市能源监测体系建设现状 137

(一)国家层面高度重视能源监测体系建设 137

(二)国家与地方能源监测体系标准规范相继出台 138

(三)全国多地积极开展城市能源监测体系建设 138

三、城市能源监测体系建设经验做法 139

(一)技术创新,引领能源监测体系变革发展 139

(二)明确机制,推动能源监测体系快速落地 140

(三)强化标准,确保能源监测体系建设成效 141

专题七 PPP模式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落地实施 143

一、推行PPP模式的政策形势 143

(一)国家层面鼓励发展PPP模式 143

(二)首部PPP法律公开征求意见 143

(三)防控风险护航PPP健康发展 144

(四)地方积极实践加速PPP落地 144

(五)智慧城市建设中的PPP模式 144

二、PPP模式是当前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 145

(一)是缓解建设资金短缺的重要渠道 145

(二)是优化政企资源配置的有力保障 145

(三)是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145

三、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运作模式 146

(一)智慧城市项目特点 146

(二)PPP项目主要特征 147

(三)典型运作模式介绍 147

(四)操作流程分析 149

四、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150

(一)典型案例介绍 150

(二)具体操作方式 154

五、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55

(一)政府隐形债务上升 155

(二)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155

(三)实践探索需要加强 155

(四)咨询服务供给不足 155

(五)收益机制有待完善 156

六、对地方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建议 156

(一)规范PPP项目操作 156

(二)建立PPP监测体系 156

(三)开展PPP专题培训 156

(四)选择合适操作模式 157

(五)建立项目实施细则 157

(六)加强项目监督考核 157

第五篇 试点篇 159

信息惠民助力新型智慧城市 161

一、开展信息惠民工程的有关背景 161

二、信息惠民工程的主要进展 162

(一)2014年:启动实施 162

(二)2015年:扎实推进 162

(三)2016年:深化融合 164

三、信息惠民工程的经验做法 165

(一)强化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 165

(二)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模式 166

(三)注重资源整合,实现信息共享 167

(四)聚焦重点领域,解决民生问题 167

(五)鼓励市场参与,提高供给效率 169

四、展望 170

第六篇 案例篇 171

案例1 “云端武汉·智慧交管”打造便捷交通服务 173

一、主要工作做法 173

(一)瞄准需求,确定方案 173

(二)拓宽思路,寻求合作 173

(三)定制官微,便利使用 174

(四)机制革新,上下联动 174

二、建设内容 174

三、创新特色 175

四、应用成效 176

五、建设经验 176

(一)注重跨界融合 177

(二)建立开放生态 177

(三)加快重塑结构 177

(四)强化以人为本 178

(五)追求极致精致 178

案例2 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构建南宁市“大公交”体系 179

一、背景与需求 179

(一)背景分析 179

(二)需求分析 180

二、主要做法 181

(一)夯实便民出行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建设 181

(二)大力推进智慧交通便民服务工程建设 182

(三)积极深化各业务领域的信息服务应用 185

(四)大力提升便民服务监管和科学决策能力 186

三、特色亮点 187

(一)“大交通”的服务理念 187

(二)技术应用领域方面 187

四、应用成效 188

案例3 开放融合 共建共享 宁波打造均衡公平教育新格局 189

一、背景与需求 189

(一)背景 189

(二)需求 190

二、主要做法 190

(一)强化顶层设计,促进教育资源整合 190

(二)明确建设内容,循序渐进有序实施 192

(三)完善领导机制,加强标准规范建设 193

(四)加强政企合作,促进项目建设落地 194

三、特色亮点 194

(一)“甬上云淘”,打造宁波教育“淘宝网” 194

(二)“甬上云校”,打造市场化运营新模式 194

(三)利用新技术,打造全民共建新局面 195

(四)整合融通,打造全市互联一盘棋 195

四、应用成效 196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 196

(二)统一教育资源数据池基本形成 196

(三)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实现均衡化 197

案例4 嘉兴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实践 198

一、背景与需求 198

(一)背景 198

(二)发展基础 198

(三)需求 199

二、主要做法 199

(一)统一受理、规范审批,积极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199

(二)一卡通用、应用随身,实现社保事务一体化经办 200

(三)机制创新、试点先行,推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 202

三、特色亮点 203

(一)强化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实现“一平台”共享 203

(二)简化优化审批办事流程,实现“一号”申请 204

(三)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实现“一窗”受理 204

(四)畅通丰富政务服务渠道,实现“一网”通办 205

四、应用成效 205

(一)政务服务审批效率显著提高 205

(二)一站式便民服务,多方面资源利用 205

(三)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效果显著 206

案例5 智慧潍坊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及示范应用 207

一、背景与需求 207

(一)建设背景 207

(二)需求分析 207

二、主要做法 208

(一)技术路线 208

(二)建设内容 209

三、特色亮点 214

(一)基础环境 214

(二)体制机制 214

(三)实施路径 215

(四)产业带动 215

(五)建设运营模式 216

四、应用成效 216

五、融资模式 217

案例6 吉林市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及应用 218

一、背景与需求 218

(一)建设背景 218

(二)需求分析 218

二、主要做法 219

(一)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架构 220

(二)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功能 221

三、特色亮点 221

(一)“一张图”使农业数据互联互通 221

(二)融合卫星影像服务于农业发展 223

四、应用成效 223

(一)实现“智慧丰满一张图” 223

(二)带动涉农产业链发展 223

(三)多方位支撑政府治理 224

案例7 杭州市智慧城管实践经验 225

一、背景 225

二、建设需求 226

(一)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日常管理精细化水平的需求 226

(二)加强部门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应急指挥能力的需求 226

(三)提高市民参与度,实现政府管理向政府服务转型的需求 226

(四)基于数据分析,提升城市管理业务决策能力的需求 226

三、主要做法 227

四、特色亮点 228

(一)信息共享利用 228

(二)体制机制创新 228

(三)重点应用突破 229

五、应用成效 231

(一)提高了城市管理问题发现和解决效率 232

(二)提升了城管公共服务水平 232

(三)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智慧化、科学化水平 233

案例8 哈尔滨智慧管网建设与实践 234

一、背景 234

二、建设需求 235

三、主要做法 236

(一)建设任务 236

(二)主要做法 236

四、特色亮点 237

五、应用成效 239

案例9 重庆市社会公共信息资源整合与应用 241

一、背景与需求 241

(一)背景 241

(二)需求 241

二、开展工作 243

(一)开展需求调研,做好平台顶层设计 243

(二)制定标准规范,支撑数据共享整合 243

(三)攻克技术难题,建成共享交换平台 243

(四)推动部门共享,数据共享取得成效 244

(五)整合共享资源,开展辅助决策应用 244

(六)支撑专项应用,平台价值初步显现 244

(七)研究管理办法,探索长效运行机制 244

三、建设成果及特点 245

(一)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 245

(二)海量的共享数据资源 245

(三)便捷的数据共享通道 245

(四)智能的数据融合模型 245

(五)多样的数据更新方式 245

(六)开放的数据应用模式 246

(七)丰富的应用开发接口 246

(八)全面的运行保障机制 246

四、应用成效 247

(一)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据在线共享 247

(二)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数据 247

(三)水情监测数据 248

(四)法人信息 248

(五)网审平台信用信息 249

(六)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249

(七)综合市情查询系统 250

(八)市场监管系统 250

(九)重庆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 251

案例10 政务数据开放的海曙实践 252

一、背景与需求 252

(一)背景 252

(二)需求 253

二、主要做法 253

(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数据开放制度规范 253

(二)强化汇聚融合,打造政务数据超级心脏 254

(三)加强数据梳理,建立数据开放目录体系 254

(四)注重用户体验,搭建数据开放统一门户 254

三、特色亮点 255

(一)多样的数据采集渠道 255

(二)牢固的数据安全屏障 256

(三)坚实的数据资源后盾 256

四、应用成效 256

(一)数据资源不断丰富,共享开放有序推进 256

(二)企业团体陆续加盟,数据开放成效凸显 257

(三)政务数据逐渐融合,应用层级稳步提升 257

案例11 智慧无锡“一中心、四平台”建设实践 258

一、建设背景 258

二、主要需求 258

(一)破解信息孤岛 258

(二)提升信息安全 258

三、主要做法 259

(一)建设城市大数据中心 259

(二)建设电子政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59

(三)建设城市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60

(四)建设民生服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60

(五)建设经济运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60

(六)推动“一中心、四平台”的深入融合 261

四、特色亮点 262

(一)创新投资建设运营模式 262

(二)重点领域应用成效显现 262

(三)市场合作步伐不断加快 263

(四)产业带动作用日益显著 263

五、应用成效 263

(一)共享交换平台不断完善 263

(二)公众服务渠道有效拓展 264

(三)协同服务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264

案例12 智慧南京中心综合管理运行与服务平台建设 266

一、建设背景 266

二、智慧南京中心建设内容 267

(一)建设目标 267

(二)基本架构 268

(三)技术创新 268

(四)主要成效 270

三、智慧南京中心建设经验 273

(一)以城市级大数据处理技术带动政府管理方式变革 273

(二)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提升竞争力 273

(三)形成信息资源大范围横向整合的智慧城市平台 273

附录一 关于组织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务实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的通知 274

附件1 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年) 278

附件2 关于各省自选评价指标的说明 281

附件3 新型智慧城市优秀实践案例编制要点 282

附件4 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报告编制要点 284

附录二 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新型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文件 285

附录三 2016年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分领域和总分前130名城市列表(按拼音排序) 29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