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云斑天牛的危害与生物防治技术
云斑天牛的危害与生物防治技术

云斑天牛的危害与生物防治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建庆,梅增霞,夏江宝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030565518
  • 页数:164 页
图书介绍:由于许多园艺昆虫对园艺书目产生蛀食危害,目前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措施效果欠佳,为了实现对该害虫的可持续控制,目前在在对云斑天牛的风险性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提倡进行生物防治。本书系统介绍了常见园艺昆虫的分布和危害特点、识别特征、发生规律以及害虫的防治原理和基本生物防治技术。
《云斑天牛的危害与生物防治技术》目录

第1章 云斑天牛的发生与防治现状 1

1.1云斑天牛的发生与危害 2

1.1.1分类地位 2

1.1.2形态特征 2

1.1.3分布和寄主植物 3

1.1.4世代及生活史 4

1.1.5生态习性 5

1.1.6补充营养 10

1.1.7危害特点 11

1.1.8空间分布格局 13

1.2花绒寄甲的生物学习性与应用 14

1.2.1分类及分布 14

1.2.2形态特征 14

1.2.3生物学习性 15

1.2.4人工饲养技术 17

1.2.5应用 17

1.3云斑天牛的防治技术 18

1.3.1营林技术措施 18

1.3.2化学防治 18

1.3.3生物防治 20

1.3.4其他措施 21

第2章 云斑天牛在中国的风险评价 22

2.1风险分析的起点 23

2.2云斑天牛风险的定性分析 23

2.2.1云斑天牛的国内分布状况(P1) 23

2.2.2潜在的经济危害性(P2) 23

2.2.3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P3) 24

2.2.4传播扩散的可能性(P4) 27

2.2.5危险性的管理难度(P5) 28

2.3云斑天牛风险的定量分析 28

2.4云斑天牛风险分析的结论 31

2.5管理对策 31

第3章 云斑天牛的生态习性及危害调查 33

3.1调查地点 33

3.2云斑天牛对白蜡树的危害状况调查及生态习性 34

3.2.1云斑天牛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对白蜡树的危害状况 34

3.2.2成虫性别的辨别特征及性比调查 37

3.2.3成虫的交配行为观察 38

3.2.4成虫的补充营养观察 39

3.2.5越冬状况调查 40

3.2.6发生危害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40

3.3云斑天牛对太行山区核桃树的危害状况 40

3.4云斑天牛对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地区杨树的危害状况 42

3.4.1与寄主杨树树龄的相关性 43

3.4.2与寄主杨树胸径的相关性 43

3.4.3危害程度与林地环境的关系 45

3.5云斑天牛危害杨树、白蜡树和核桃树时的生态位分化现象 46

第4章 云斑天牛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 49

4.1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方法 50

4.1.1试验样地概况 50

4.1.2调查方法 51

4.1.3分析方法 51

4.1.4数据分析 56

4.2危害不同寄主种群的空间分布 57

4.2.1云斑天牛在杨树上的空间分布 57

4.2.2云斑天牛在白蜡树上的空间分布 76

4.3讨论 95

第5章 云斑天牛的生物防治技术 96

5.1天敌花绒寄甲的释放技术和防效评价法 97

5.1.1花绒寄甲的供应 97

5.1.2试验样地的设置 97

5.1.3释放花绒寄甲卵防治云斑天牛 98

5.1.4释放花绒寄甲成虫防治云斑天牛 100

5.1.5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的防治效果评价 100

5.1.6数据处理 101

5.2不同试验林地对云斑天牛的防治效果 102

5.2.1花绒寄甲对杨树云斑天牛的生物防治效果 102

5.2.2花绒寄甲对白蜡树云斑天牛的生物防治效果 113

5.2.3花绒寄甲对核桃树云斑天牛的生物防治效果 123

5.2.4花绒寄甲在杨树、白蜡树和核桃树上的防治效果比较 134

5.3讨论 136

第6章 花绒寄甲的生态习性及防治效果的影响因子 138

6.1花绒寄甲初孵幼虫爬行能力观察 138

6.2花绒寄甲成虫释放后的扩散能力观察 139

6.2.1在平地上的扩散能力 139

6.2.2在释放树木上的扩散能力 139

6.3花绒寄甲寄生能力观察 140

6.4花绒寄甲卵卡防治效果的影响因子 142

6.5讨论 144

第7章 技术集成和研究结论 145

主要参考文献 14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