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松潘县志
松潘县志

松潘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德隆总主编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105035765
  • 页数:1034 页
图书介绍:
《松潘县志》目录

概述 1

大事记述 6

专题记述 56

政区 79

第一章 建置 79

第一节 先秦、秦至隋 79

第二节 唐至元 80

第三节 明至民国 84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 85

第二章 疆域 85

第一节 湔氐县 85

第二节 松州 86

第三节 松潘直隶厅 86

第四节 松潘县 86

第三章 区、乡、镇 87

第一节 进安镇 87

第二节 松城区 88

第三节 镇江关区 90

第四节 漳腊区 93

第五节 小河区 95

第六节 热务沟区 97

第七节 毛儿盖区 99

自然地理 101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101

第一节 地质 101

第二节 地貌 111

第二章 山川 114

第一节 山脉 114

第二节 河流 117

第三章 气象 120

第一节 气候成因、特点 120

第二节 日照、辐射 122

第三节 降水 125

第四节 风 128

第五节 温度 129

第六节 湿度、蒸发 139

第四章 水文 140

第一节 水系湖泊 140

第二节 径流 141

第三节 输沙 142

第四节 地下水 144

第五节 水质 144

第五章 资源 149

第一节 土壤 149

第二节 水力 152

第三节 太阳能 152

第四节 动物 153

第五节 植物 154

第六节 矿产 157

人口 160

第一章 构成与发展 160

第一节 构成 160

第二节 发展 164

第二章 分布 175

第一节 民族分布 175

第二节 城乡分布 176

第三章 管理 179

第一节 户政 179

第二节 人口普查 180

第四章 计划生育 182

第一节 机构 182

第二节 政策措施 183

第三节 实施情况 184

党政群团 185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党政群团 185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松潘县党部 185

第二节 县政府 185

第三节 法团 188

第二章 解放后的党政群团 19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松潘县委员会 191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222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231

第四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松潘县委员会 242

第五节 群众团体 261

政法 274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政法 274

第一节 警察 274

第二节 法院 275

第三节 监狱 276

第二章 公安 277

第一节 建制 277

第二节 治安 279

第三节 户籍 282

第四节 看守与管教 284

第五节 消防 284

第三章 检察 286

第一节 建制 286

第二节 法纪检察 286

第三节 批捕与起诉 287

第四节 审判监督 292

第五节 监所监督 293

第六节 控告申诉 294

第四章 审判 296

第一节 机构 296

第二节 民事审判 297

第三节 刑事审判 298

第四节 经济审判 299

第五章 司法行政 300

第一节 机构 300

第二节 民间纠纷调解 301

第三节 法制宣传教育 302

第四节 法律顾问 303

第五节 公证 303

军事 305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军事 305

第一节 兵制 305

第二节 驻军 306

第二章 人民武装 307

第一节 建制 307

第二节 兵役 309

第三节 民兵工作 309

第四节 防空 310

第五节 拥政爱民 312

第三章 重要兵事 312

第一节 红军长征过松潘 312

第二节 平叛 318

民政 323

第一章 机构与经费 323

第一节 机构 323

第二节 经费 324

第二章 选举 327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选举 327

第二节 解放后的选举 327

第三章 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 328

第一节 赈灾 328

第二节 扶贫济困 329

第三节 养老恤孤 330

第四节 离退休人员的安置 331

第五节 麻风病员的安置 332

第四章 民事工作 333

第一节 婚姻登记 333

第二节 边界、草场、林权纠纷调解 334

第五章 优抚工作 334

第一节 褒恤 334

第二节 拥军优属 335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 337

劳动人事 339

第一章 机构 339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人事机构 339

第二节 解放后劳动人事机构 340

第二章 职工队伍 341

第一节 构成 341

第二节 民族干部的成长 343

第三章 职工管理 345

第一节 任免调动 345

第二节 工资福利 346

第三节 离休、退休与退职 350

第四节 招工招干 352

第四章 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 354

第一节 劳动保护 354

第二节 安全监察 354

第五章 就业安置 358

第一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358

第二节 知青办公室 360

第三节 知青安置 360

第四节 城镇待业人员安置 361

综合经济管理 362

第一章 国民经济 362

第一节 解放初期状况 362

第二节 计划管理 364

第三节 发展 367

第二章 统计工作 376

第一节 机构 376

第二节 范围 377

第三节 资料整理与利用 377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379

第一节 体制 379

第二节 工商业注册登记 379

第三节 市场管理 381

第四节 经济合同 382

第四章 物价计量 383

第一节 管理体系 383

第二节 市场价格 385

第三节 价格体系的改革 390

第四节 标准计量 391

第五章 审计监督 391

第一节 机构 391

第二节 业务 392

农业经济 395

第一章 生产关系 395

第一节 农村个体所有制 395

第二节 农村集体所有制 399

第三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401

第二章 区域规划 402

第一节 资源调查 402

第二节 生产方针 402

第三节 分区布局 403

第三章 林业 406

第一节 森林资源 406

第二节 管理体制 409

第三节 植树造林 410

第四节 采种育苗 415

第五节 森林保护 415

第六节 珍稀动物保护 418

第七节 采伐 420

第八节 木材经营 422

第四章 畜牧业 422

第一节 生产 422

第二节 畜种改良 426

第三节 饲草饲料 429

第四节 畜禽疫病防治 431

第五节 饲养 433

第六节 畜产品 436

第五章 粮食与经济作物 438

第一节 耕作 438

第二节 种植 439

第三节 技术推广 448

第四节 植物保护 451

第五节 肥料使用 453

第六节 收获、储藏 456

第六章 农田基本建设 457

第一节 改土 457

第二节 垦荒 458

第三节 水利灌溉 458

第七章 农业机具 460

第一节 耕作机具 460

第二节 植保机具 461

第三节 收割机具 462

第四节 脱粒机具 462

第八章 农村工副业生产 463

第一节 生产项目 463

第二节 乡镇企业 468

第三节 发展状况 470

第四节 专业户、重点户、家庭副业 472

工业 473

第一章 体制 473

第一节 机构 473

第二节 国营 474

第三节 集体 475

第四节 私营 476

第二章 工业门类 477

第一节 电力 477

第二节 采矿 480

第三节 机械修造 481

第四节 建筑材料 482

第五节 粮油加工 483

第六节 食品 484

第七节 印刷 485

第八节 手工业 486

第三章 工业普查 489

第一节 工作概况 489

第二节 普查成果 490

交通 495

第一章 机构 495

第一节 行政 495

第二节 事业 497

第二章 道路 499

第一节 古道 499

第二节 小路 500

第三节 公路 500

第四节 机耕道 503

第五节 公路改造 503

第三章 桥梁 503

第一节 古桥 503

第二节 公路桥梁、涵洞 505

第四章 运输 512

第一节 工具与方式 512

第二节 企业 514

第三节 路线 515

第五章 管理 516

第一节 群众运输 516

第二节 车辆监理 518

邮电 520

第一章 体制 520

第一节 邮政 520

第二节 电信 521

第二章 邮政业务 522

第一节 函件 522

第二节 包件 523

第三节 汇兑 523

第四节 报刊发行 524

第五节 邮运 524

第六节 投递 526

第三章 电信业务 527

第一节 电话 527

第二节 电报 530

财税 532

第一章 财政 532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财政 532

第二节 解放后的财政 539

第二章 税务 547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税收 547

第二节 解放后的税务 552

金融 559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金融 559

第一节 币制、机构 559

第二节 典当、钱庄 563

第三节 借贷 564

第四节 鸦片、枪支、黄金与金融 565

第五节 金银收管对物价的影响 566

第二章 解放后的金融 567

第一节 机构 567

第二节 货币流通与管理 569

第三节 银行监督管理 571

第四节 信贷 574

第五节 存款和储蓄 577

第六节 保险 582

第七节 代理国库和债券发行与收兑 583

商业经济 585

第一章 商业供销 585

第一节 私营商业 585

第二节 国营商业 608

第三节 集体商业 619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 626

第五节 市场 629

第二章 物资供应 637

第一节 机构演变 637

第二节 经营范围 638

第三节 经营管理 638

第三章 粮油贸易 640

第一节 体制 640

第二节 征购 643

第三节 供应 645

第四节 储运 648

城建环保 651

第一章 城乡建设 651

第一节 县城 651

第二节 乡村 659

第二章 管理 663

第一节 规划设计 663

第二节 建设用地征用 664

第三节 房地产普查 664

第三章 环卫保护 665

第一节 环境污染 665

第二节 治理保护 666

第四章 建筑 666

第一节 建筑队伍 666

第二节 施工技术 667

第三节 建筑机具 667

教育 668

第一章 学校 668

第一节 私塾、义学、书院 668

第二节 幼儿园 669

第三节 小学 670

第四节 中学 674

第二章 民族教育 678

第一节 民族预备班 678

第二节 民族寄宿制班 678

第三节 民族重点班 679

第四节 藏语文教学班 679

第三章 成人教育 680

第一节 扫盲 680

第二节 职工业余文化教育 681

第四章 机构、经费与设施 681

第一节 机构 681

第二节 经费 682

第三节 设施 684

第五章 招生 691

第一节 制度 691

第二节 机构 692

第六章 教师队伍 695

第一节 来源与构成 695

第二节 师资培训 698

第三节 教师待遇 700

第四节 民族教师的成长 702

科技 703

第一章 科技队伍 703

第一节 科技组织 703

第二节 科技人员 704

第二章 科技工作 706

第一节 科普活动 706

第二节 科技培训 709

第三节 其他科技工作 709

第三章 科技管理 712

第一节 科研项目管理 712

第二节 科研成果管理 712

文化体育 715

第一章 机构 715

第一节 文化 715

第二节 体育 719

第二章 创作 719

第一节 文学 719

第二节 绘画 721

第三节 书法 723

第四节 摄影 723

第五节 剪纸 724

第三章 音乐 725

第一节 民歌 725

第二节 琵琶弹唱 733

第三节 劳动号子 733

第四章 舞蹈 735

第一节 藏族舞蹈 735

第二节 羌族舞蹈 735

第三节 传统娱乐活动 736

第五章 图书与影剧 737

第一节 图书 737

第二节 电影 744

第三节 川剧 745

第六章 广播电视 747

第一节 广播网点 747

第二节 广播编辑 748

第三节 自办节目、节目制作 749

第四节 广播通讯 750

第五节 电视差转与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 750

第六节 录像节目 752

第七节 经费设施 752

第七章 体育运动 753

第一节 活动 753

第二节 学校体育 759

第三节 运动竞赛 760

第四节 业余体校 762

医药卫生 773

第一章 网点 773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医院诊所 773

第二节 解放以来的网点布局 773

第二章 行政管理 777

第一节 机构 777

第二节 公办医疗管理 777

第三节 集体、个体医疗管理 779

第三章 医药卫生队伍 779

第一节 专业人员 779

第二节 专业人员培训 781

第三节 民间医药卫生人员 782

第四章 药品 783

第一节 药政 783

第二节 药材加工 785

第三节 制剂 785

第五章 防疫 786

第一节 机构 786

第二节 食品卫生监督 787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 787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791

第六章 妇幼保健 793

第一节 机构 793

第二节 孕产妇保健 794

第三节 妇科病的普查与防治 795

第四节 婴幼儿保健 796

第七章 爱国卫生运动 797

第一节 组织领导 797

第二节 活动成效 797

第八章 经费设施 799

第一节 经费 799

第二节 设施 799

名胜 802

第一章 城堡 802

第一节 松州城 802

第二节 潘州城 803

第三节 其它遗址 803

第四节 天彭阙 805

第五节 关隘 805

第二章 庙宇 806

第一节 县城庙宇 806

第二节 藏传佛教、苯教寺院 808

第三节 伊斯兰教寺院 809

第三章 古迹 810

第一节 李卫公遗迹 810

第二节 岷山鼓楼书院 810

第三节 徐中山府第 810

第四节 松州八景 811

第五节 朝争角 811

第六节 通远桥、青云塔、虹桥 812

第七节 名泉 812

第四章 黄龙风景名胜 813

第一节 黄龙主景区 813

第二节 牟尼景区 814

第三节 其它景区 815

第五章 文物墓葬 816

第一节 碑刻 816

第二节 红军文物 817

第三节 墓葬 818

第四节 馆藏文物 819

第六章 革命纪念地 819

第一节 沙窝会议会址 819

第二节 毛儿盖会议会址 820

第三节 红军纪念碑碑园 820

社会风土 821

第一章 习俗 821

第一节 服饰 821

第二节 饮食 823

第三节 居室 823

第四节 礼节 825

第五节 畅坝 827

第六节 节日 827

第七节 嫁娶 832

第八节 丧葬 835

第二章 宗教信仰 837

第一节 道教 837

第二节 佛教 838

第三节 苯教 840

第四节 伊斯兰教 840

第五节 羌区的多神崇拜 842

第六节 基督教和天主教 842

第三章 方言谚语 843

第一节 方言 843

第二节 谚语、民谣、歇后语 844

第四章 民国时期社会剪影 845

第一节 民间风尚 845

第二节 袍哥组织 848

第三节 陋习 849

第四节 抢劫 851

第五章 社会主义新风尚 851

第一节 移风易俗 851

第二节 学雷锋活动 853

第三节 精神文明建设 853

旅游 854

第一章 机构 854

第一节 行政 854

第二节 事业、企业 855

第二章 资源 856

第一节 自然景观 857

第二节 人文景观 861

第三章 开发 862

第一节 黄龙景观的开发 863

第二节 牟尼景区的开发 864

第三节 其它景观的开发 864

第四章 管理 865

第一节 治安 865

第二节 保护 866

第五章 利用 868

第一节 政策措施 868

第二节 客流量 870

第三节 效益 871

第六章 服务 872

第一节 线路建设 872

第二节 旅馆餐厅 872

第三节 旅游产品 875

第四节 娱乐设施 876

第七章 宣传 876

第一节 文娱宣传 876

第二节 其它方式宣传 877

灾异 907

第一章 地震 907

第一节 叠溪地震对松潘的影响 907

第二节 1960年漳腊强烈地震 908

第三节 1976年小河强烈地震 909

第二章 火灾和自然灾害 915

第一节 重大火灾 915

第二节 山洪、泥石流 918

第三节 霜冻 921

第四节 冰雹 922

第五节 干旱 924

第六节 其它 924

第三章 特异现象 926

人物 928

附录 996

编后记 103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