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格局中的参政党能力建设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格局中的参政党能力建设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格局中的参政党能力建设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惠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3544019
  • 页数:36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参政党研究中心编写的“参政党建设研究丛书系列”,已在本社先后出版2007《参政党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2008《参政党功能与落实科学发展观》、2009《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参政党》,本书是系列之四。作者自2005年“参政党建设研究课题”立项以来在省内外进行了广泛调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论著,由原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甄小英作序,全书分为四部分:参政党能力建设概念、内涵、影响;如何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如何评估参政党能力建设成效;借鉴国外政党建设经验。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格局中的参政党能力建设》目录

导论 提高参政党能力是参政党建设的一个历史性课题 1

一、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二、研究参政党能力建设问题的重要意义 6

三、本书特点及结构 11

第一章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与参政党能力建设 16

第一节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及其特色 16

一、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 16

二、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 27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9

一、国际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30

二、国内形势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3

三、多党合作制度本身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5

第三节 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是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要求 37

一、参政党能力的提升和功能的发挥是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发展的重要条件 37

二、推进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 42

小结 45

第二章 参政党能力与参政党能力建设:概念解析 46

第一节 参政党能力的内涵与构成 46

一、参政党能力的内涵 46

二、参政党能力的构成——“国家-政党-社会”的分析视角 50

第二节 影响参政党能力的主要因素:基于行政生态学理论的分析 55

一、外部影响因素 55

二、内部影响因素 60

第三节 参政党能力建设的含义、内在动力及内容 62

一、参政党能力建设的含义及内在动力 62

二、参政党能力建设的内容 66

小结 68

第三章 参政党与政治过程:参政党影响国家的能力 70

第一节 辅助性、咨询性:参政党在我国政治过程中的总体定位 71

第二节 参政党影响公共决策的能力:政治过程分析 76

一、参政党与利益输入 77

二、参政党与政策制定 80

三、参政党与政策实施 85

四、参政党与政策监督 87

第三节 进一步提升参政党影响公共决策的能力 90

一、推进多党合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91

二、保持监督主体的相对独立性,强化监督机制建设 93

三、提高参政党参与公共决策的专业化水平 95

四、重视和发挥参政党的利益代表功能 104

五、解决参政党在公共决策中发挥作用的保障条件 105

小结 106

第四章 参政党与社会整合:参政党影响社会的能力 107

第一节 多元社会与参政党的社会整合力 107

一、政党能力与社会整合:西方的实践 108

二、社会转型与参政党的社会整合力 111

第二节 利益代表与社会整合 118

一、社会和谐与利益代表 119

二、参政党的利益代表能力:优势及现状 121

三、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利益代表能力的几点思考 125

小结 131

第五章 参政党能力建设机制的构建 132

第一节 构建参政党能力建设机制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132

一、必要性分析 133

二、可能性分析 135

第二节 参政党能力建设机制的体系构建 138

一、参政党能力建设机制的主体要素 138

二、参政党能力建设机制的主要内容 141

三、参政党能力建设机制的运行规则 149

第三节 推进参政党能力建设机制构建的若干思路 151

一、执政党的领导和推动 151

二、培育和增强政党意识 155

三、探索构建参政党理论 157

四、推进参政党组织化进程 160

五、加强代表机制建设 163

小结 164

第六章 参政党能力建设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66

第一节 政党互动与参政党能力建设 166

第二节 改善领导方式,强化多党合作意识 169

一、“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的科学内涵 170

二、改善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水平 171

三、增强多党合作意识,提高多党合作能力 174

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176

第三节 照顾同盟者利益,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 179

一、照顾同盟者利益,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179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政治氛围 182

第四节 推进多党合作的制度建设 185

一、制度建设是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途径 185

二、当前多党合作制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87

三、提高制度化水平,为参政党能力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188

小结 191

第七章 参政党能力建设与参政党自身建设 192

第一节 参政党自身建设与参政党能力建设的关系 192

一、思想建设是提升参政党能力的精神动力 193

二、组织建设是发挥参政党能力的现实载体 197

三、制度建设是强化参政党能力的系统保障 200

第二节 新世纪新阶段对参政党自身建设提出时代课题 203

一、应对国际环境变化挑战、增强政治免疫力的必然要求 203

二、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基础深刻变化、加强利益整合和政治表达的必然要求 203

三、解决参政党成员结构和思想变化新问题的必然要求 204

四、改变现阶段参政党自身建设中不足之处的必然要求 205

第三节 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促进参政党能力提升 205

一、强化政党意识 207

二、探索党建理论 207

三、培养创新精神 208

四、建设学习型参政党 208

五、加强组织建设 209

六、重视制度建设 211

小结 214

第八章 参政党能力建设与人民政协 215

第一节 多党合作与人民政协 215

一、多党合作创立人民政协 215

二、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216

三、政协职能体现多党合作 218

第二节 参政党能力在人民政协中的展现 222

一、在人民政协中展现参政党能力的意义 222

二、参政党能力在人民政协中的展现:成就与问题 224

第三节 人民政协的发展推进参政党能力建设 229

一、人民政协的发展要求参政党加强能力建设 230

二、人民政协理论与制度的创新推动参政党能力建设 231

小结 235

第九章 参政党能力建设成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237

第一节 构建参政党能力建设成效评估体系的意义 237

第二节 参政党能力建设成效评估体系建构的几个问题 239

一、评估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239

二、评估对象的确定 240

三、评估主体和评估组织者的确定 242

四、评估要素 243

第三节 评估指标内涵和评估程序 248

一、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 248

二、评估的基本程序 255

小结 256

第十章 国外政党建设主要做法及对我国参政党能力建设的启示 258

第一节 借鉴国外政党建设经验的相关认识 259

一、辨析参政党与国外政党的制度差异性 259

二、借鉴国外政党建设经验的客观可行性 261

三、吸收国外政党建设积极成果的现实必要性 262

第二节 国外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其启示 264

一、适应形势变化,适时调整政党理论纲领 264

二、构建发达的党内民主,扩大党员的参与 267

三、改革组织形态和活动方式 269

四、通过专门的培训机构锻造精英化干部队伍 271

五、确保本党任职官员的廉洁 273

六、加强与媒体合作,发展新型“电子党务” 275

第三节 国外政党积极发挥政党功能的主要做法及其启示 278

一、以推行积极务实的公共政策提升本党地位 278

二、构建有效的政党监督机制 281

三、着力扩大政党社会基础,积极沟通非政府组织 283

四、政党活动更重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285

小结 287

参考文献 289

附录1 访谈提纲及访谈综述 296

访谈提纲 296

访谈综述 298

附录2 调查问卷及问卷分析报告 317

调查问卷一(民主党派成员填写) 317

调查问卷二(中共干部填写) 327

问卷分析报告 334

后记 363

图2-1 参政党能力建设的内在动力 63

图2-2 对参政党民主监督能力的总体评价 66

图4-1 影响参政党能力提升的因素排序 124

图4-2 民主党派成员对自己所属党派利益代表取向的评价 125

图5-1 参政党能力建设动力机制图 142

图5-2 三年内调查对象所属民主党派与中共在发展成员问题上的矛盾 152

图5-3 民主党派成员入党动机的自我评价 157

图5-4 一年内调查对象所在支部组织活动次数及其参加党派组织活动次数 161

图8-1 对重大问题做到协商于决策之前情况的评价 227

图8-2 民主党派在政治协商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实际决策影响程度的评价 228

图9-1 参政党能力建设成效评估指标结构图 244

表0-1 对参政党能力状况及其与执政党能力建设关系的评价 6

表2-1 55岁以下(含55岁)党派成员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认识 65

表9-1 参政党能力建设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24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