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中华人文自然百科  历史卷
中华人文自然百科  历史卷

中华人文自然百科 历史卷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希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3115624
  • 页数:26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参照现行本中学历史教材的社会分期的观点,依据丰富的文献和考古资料,采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示中华民族的历史。
《中华人文自然百科 历史卷》目录

原始社会 3

原始群时期——旧石器时代 3

直立人时期 3

早期智人时期 4

晚期智人时期 4

氏族公社时期——新石器时代 5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5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6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及人文始祖 8

三皇五帝 8

有巢氏 8

燧人氏 8

伏羲(xī)氏 8

女娲(wā)氏 8

神农氏 9

黄帝与炎帝 9

蚩(chī)尤 9

盘古 10

尧、舜、禹 10

禅让时代 10

奴隶社会(约前2070—前476年) 14

夏朝(约前2070—约前1600年) 14

夏朝的建立 14

夏朝的兴盛 14

夏朝的灭亡 14

二里头文化 15

商朝(约前1600—前1046年) 15

商族的兴起 15

商朝的建立 15

盘庚迁殷 16

商朝的兴盛 16

殷纣王与商朝的灭亡 16

商朝的经济 16

商朝的文化 17

西周(前1046—前771年) 17

周族的兴起 17

西周的建立 17

周公东征 18

成康之治 18

国人暴动 19

千金一笑 19

西周灭亡与平王东迁 19

井田制 20

分封制 20

宗法制 21

《诗经》 21

《尚书》 21

《周易》 21

《礼经》 22

春秋(前770—前476年) 22

春秋五霸 22

齐桓公始霸中原 23

晋文公争霸中原 23

秦穆公称霸西戎 23

楚庄王问鼎中原 23

弭(mǐ)兵之会 24

吴越争霸 24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赋税改革 25

铁器的使用 25

牛耕的出现 25

井田制开始瓦解 25

初税亩 25

春秋时期的文化 25

《春秋》 25

老子与《道德经》 26

孔子与《论语》 26

巧匠公输班 27

封建社会(一)——多民族、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前475—581年) 31

战国(前475—前221年) 31

战国七雄 31

三家分晋 31

田氏代齐 31

战国七雄 31

各国变法 32

魏国李悝(kuī)改革 32

楚国吴起变法 33

秦国商鞅变法 33

兼并战争 33

桂陵之战 33

马陵之战 34

合纵与连横之斗争 34

乐毅伐齐 34

齐以“火牛阵”大败燕军 35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35

秦赵长平之战 35

秦王政统一天下 36

战国经济 37

西门豹治理漳水 37

李冰与都江堰 37

秦郑国渠 37

刀币 38

布币 38

郢爱 38

圜钱 38

蚁鼻钱 38

战国文化 39

百家争鸣 39

墨子与墨家 39

庄子与道家 39

孟子与儒家 39

韩非子与法家 40

荀况与《荀子》 40

《左传》 40

《公羊传》 40

《谷梁传》 41

屈原与《楚辞》 41

《甘石星经》 41

扁鹊 41

《黄帝内经》 42

司南 42

秦朝(前221—前206年) 42

秦始皇建立多民族、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42

皇帝制度 42

三公九卿制度 43

郡县制度 43

巩固统一的措施 43

制定秦律 44

迁徙富豪 44

销毁兵器 44

决通川防 44

修治驰道、直道 44

统一货币 44

统一度量衡 44

统一文字 45

修筑长城 45

统一岭南 45

秦末农民大起义与秦的灭亡 45

陈胜、吴广起义 45

巨鹿之战 46

刘邦入关与秦的灭亡 46

秦朝文化 46

秦始皇陵 46

秦兵马俑 47

铜车马 47

里耶秦简 47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48

楚汉战争 48

西汉的建立 48

汉初三杰 49

吕后 49

西汉初年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 49

无为而治 49

轻徭薄赋 50

郡国并行制 50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50

文景之治 51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51

建立“中朝” 51

设置刺史 51

司隶校尉 51

《推恩令》与《附益法》 52

改革币制 52

均输平准 52

算缗告缗 5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3

巫蛊(gǔ)之祸 53

昭宣中兴 53

西汉末年社会危机 53

西汉的社会经济 54

代田法 54

耧(lóu)车 54

纺车与织布机 54

王莽改制 55

西汉末年农民起义 55

绿林军 56

昆阳大战 56

赤眉军 56

铜马军 56

汉与匈奴的关系 57

汉初的和亲政策 57

卫青与霍去病北征匈奴 57

昭君出塞 58

张骞出使西域 58

西汉文化 59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59

今古经文之争 59

司马迁与《史记》 60

汉赋 60

霍去病墓石刻群 60

《周髀算经》 61

《九章算术》 61

东汉(25—220年) 61

刘秀建立东汉 61

东汉初年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 62

度田 62

释放奴婢 63

东汉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63

尚书台 63

三独坐 63

集中军权 64

退功臣,进文吏 64

外戚与宦官专权 64

党锢之祸 64

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与东汉的灭亡 65

东汉的社会经济 65

王景治河 66

翻车 66

水碓(duì) 66

短辕一牛挽犁 66

东汉冶铁技术 67

蔡伦改进造纸术 67

东汉民族与中外关系 67

班超出使西域 67

“汉委(Wō)奴国王”金印 68

东汉文化 68

《白虎通义》 68

谶纬(chèn wěi) 69

王充与《论衡》 69

道教的形成 69

佛教的传入 69

班固与《汉书》 70

《说文解字》 70

张衡与地动仪 70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71

华佗 71

三国(220—280年) 72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72

董卓之乱 72

官渡之战 73

赤壁之战 73

曹魏兴亡(220—265年) 74

九品中正制 74

高平陵事变与曹魏衰亡 74

蜀汉兴亡(221—263年) 75

夷陵之战 75

安定南中 76

北伐曹魏 76

孙吴兴亡(229—280年) 76

出使台湾 77

三国经济 77

屯田制度 77

西晋(265—317年) 77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77

占田制与户调式 78

王恺与石崇比富 78

西晋分封制 79

八王之乱 79

永嘉之乱与西晋灭亡 79

东晋十六国(317—420年) 80

东晋建立与“王与马,共天下” 80

闻鸡起舞与祖逖(tì)北伐 81

桓温专权 81

前秦统一北方 82

淝水之战 82

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 83

司马道子专权 83

桓玄篡位 83

刘裕灭亡东晋 83

淝水之战后北方再分裂 84

南北朝(420—589年) 84

南朝政权的更替 84

刘宋兴亡(420—479年) 85

南齐兴亡(479—502年) 85

萧梁兴亡(502—557年) 85

陈朝兴亡(557—589年) 86

北朝政权的更替 86

北魏的建立与统一北方 86

北魏孝文帝改革 86

北魏六镇起义 87

北魏的分裂 88

东魏兴亡(534—550年) 88

北齐兴亡(550—577年) 88

西魏兴亡(535—557年) 88

北周兴亡(557—581年) 89

魏晋南北朝文化 89

宗教与哲学 89

魏晋的清谈与玄学 89

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90

法显与《佛国记》 90

范缜与《神灭论》 90

史学 91

范晔《后汉书》 91

陈寿《三国志》 91

郦道元《水经注》 91

杨衒(xuàn)之《洛阳伽(qié)蓝记》 92

刘义庆《世说新语》 92

文学艺术 92

建安文学 92

陶潜与田园山水诗 92

《敕勒歌》 93

《木兰诗》 93

石窟艺术 93

顾恺之(约345—409年) 94

王羲之(321—379年) 94

科学技术 94

医学家王叔和 94

贾思勰(xié)与《齐民要术》 95

封建社会(二)——多民族、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发展(581—1368年) 99

隋朝(581—618年) 99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99

隋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99

中央三省六部制与地方州县两级制的建立 99

创立科举制度 100

整顿府兵制 100

均田制与租庸调制(一) 100

大索貌阅 100

输籍定样 101

隋炀帝的政事 101

营建东都 101

开通大运河 101

北巡突厥 102

巡幸河西 102

三游江都 102

三伐高丽 103

隋末农民大起义 103

李密与河南瓦岗起义军 103

窦建德与河北起义军 104

江淮起义军 104

隋朝的灭亡 104

隋朝文化 104

佛教的盛行 104

展子虔与《游春图》 104

李春与《赵州桥》 104

唐朝(618—907年) 105

唐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105

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 106

改进三省六部制 106

改革宰相制度 106

设置十道和十五道 107

完善科举制 107

修订《唐律》 107

改进府兵制 108

均田制与租庸调制(二) 108

玄武门之变 108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09

武则天的政绩 110

唐玄宗与开元之治 111

安史之乱 111

藩镇割据与反割据的斗争 111

两税法 112

永贞革新 113

甘露之变 113

牛李党争 114

唐末农民大起义 114

浙东裘甫起义 114

桂林戍兵起义 115

黄巢起义 115

唐朝的灭亡 115

唐朝的社会经济 116

曲辕犁 116

唐三彩 116

开元通宝 116

唐都长安 117

扬一、益二 118

唐朝民族关系 118

唐与突厥的关系 118

唐与西域各族的关系 119

唐与吐蕃(bō)的关系 119

唐与南诏的关系 120

唐与渤海的关系 120

唐朝的对外关系 120

唐与朝鲜半岛三国的关系 120

唐与日本的关系 121

唐与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非各国的关系 121

唐朝的文化 122

道教的兴盛 122

佛教的发展 122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123

唐诗的兴盛 123

古文运动 124

唐人传奇 124

昭陵六骏 124

唐代绘画艺术 124

唐代书法艺术 126

天文学家僧一行 126

药王孙思邈 126

雕版印刷术 127

五代十国(907—979年) 127

五代更替 127

后梁兴亡(907—923年) 127

后唐兴亡(923—936年) 128

后晋兴亡(936—947年) 128

后汉兴亡(947—951年) 128

后周兴亡(951—960年) 129

十国兴亡 129

吴国兴亡(892—937年) 129

南唐兴亡(937—976年) 129

吴越兴亡(893—978年) 129

楚国兴亡(896—951年) 129

前蜀兴亡(891—925年) 130

后蜀兴亡(926—965年) 130

南汉兴亡(905—971年) 130

荆南兴亡(907—963年) 130

闽国兴亡(893—945年) 130

北汉兴亡(951—979年) 130

五代十国文化 130

刘昫(xù)《旧唐书》 130

南唐二主与词的兴起 131

北宋(960—1127年) 131

北宋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131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 131

杯酒释兵权 132

分割相权 132

削弱地方权力 132

王小波、李顺起义 132

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133

王安石变法 133

北宋的社会经济 134

踏犁 134

圩(wéi)田 135

占城稻 135

主户与客户 135

五大名窑 135

交子 136

北宋与辽的关系 136

耶律阿保机与辽国的建立 136

南面官与北面官 136

澶(chán)渊之盟 137

北宋与西夏的关系 137

李元昊(hào)与西夏的建立 137

庆历和议 138

北宋与金的关系 138

完颜阿骨打与金国的建立 138

猛安谋克制 138

海上之盟与辽国的灭亡 138

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 139

方腊起义 139

宋江起义 139

金军南下与北宋灭亡 140

南宋(1127—1279年) 141

南宋的建立 141

钟相、杨么(yāo)起义 141

岳飞的抗金斗争 142

绍兴和议 143

成吉思汗与蒙古国的建立 143

蒙古汗国的三次西征 143

元朝的建立 144

西夏与南宋的灭亡 145

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145

南宋的社会经济 145

苏湖熟、天下足 145

车船 146

景德镇瓷窑 146

会子 146

宋代的中外交往 146

宋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 146

宋与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 147

宋与南亚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147

宋与阿拉伯、非洲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147

两宋辽夏金文化 147

儒学与哲学 147

宋学 148

理学 148

史学 148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48

袁枢(shū)与《通鉴纪事本末》 149

李焘与《续资治通鉴长编》 149

《新唐书》 149

文学艺术 149

词的繁荣 149

宋徽宗与《柳鸦芦雁图》《芙蓉锦鸡图》 150

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 150

李公麟画马 151

米芾(fú) 151

科学技术 151

毕昇(shēng)与活字印刷术 151

指南针 151

火药 152

沈括与《梦溪笔谈》 152

元朝(1271—1368年) 152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152

中书省制 153

行省制度 153

四等人制的民族政策 153

元末红巾军大起义与元朝的灭亡 153

元朝的社会经济 154

大司农司 154

黄道婆与棉纺织技术 155

中统钞 155

海运 155

大运河的整治 155

元朝的民族关系与中外交流 156

西藏纳于元朝版图 156

八思巴与宣政院 156

澎湖巡检司 157

回族的形成 157

驿站与急递铺 157

《马可·波罗行记》 157

元朝的文化 158

喇嘛(lǎ ma)教 158

全真教 158

基督教 158

马端临与《文献通考》 159

《宋史》 159

元杂剧 159

书画家赵孟頫(fǔ) 160

郭守敬与《授时历》 160

《农桑辑要》 160

封建社会(三)——多民族、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巩固(1368—1840) 163

明朝(1368—1644年) 163

明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163

明前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164

废除宰相制 164

内阁制的建立 164

地方“三司” 165

五军都督府与卫所制度 165

《大明律》与《大诰》 165

厂卫特务组织的建立 165

靖难之役 165

明初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 166

抑制豪强 166

惩治贪污 166

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 166

宦官专权 167

张居正改革与一条鞭法 167

东林党人 167

明末农民大起义 168

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 169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 169

明朝的灭亡 170

明朝的社会经济 170

商品经济的发展 170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71

明与蒙古族的关系 171

土木之变 171

北京保卫战 172

俺答汗与三娘子 172

明与西藏的关系 173

明与满洲族的关系 173

努尔哈赤与后金 173

八旗制度 174

萨尔浒之战 174

清的建立与满洲族名的由来 175

明朝的对外关系 175

郑和下西洋 175

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176

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176

传教士的东来 176

明朝文化 177

王守仁的心学 177

李贽(zhì)的反理学思想 177

《永乐大典》 177

长篇小说的兴盛 178

汤显祖与《牡丹亭》 178

书画艺术的成就 178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79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179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179

北京皇宫 180

清朝前期(1644—1840年) 181

清军入关与统一全国 18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统治的加强 181

军机处 181

总督与巡抚 182

八旗兵与绿(lǜ)营兵 182

《大清律》 182

清前期维护统一的斗争 182

平定三藩(fān)之乱 183

统一台湾 183

粉碎准噶尔部上层的叛乱 183

土尔扈特蒙古回归 184

对西藏管理的加强 184

平定大小和卓木的叛乱 184

改土归流 185

清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185

停止圈地 185

更名田 185

奖励垦荒 185

摊丁入亩 186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增长 186

清朝的对外关系 186

《尼布楚条约》 186

《布连斯奇条约》与《恰克图条约》 187

清代文化 187

清初著名的三大思想家 187

考据学 188

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188

《古今图书集成》 189

《四库全书》 189

清代小说 189

清代的戏剧 190

扬州八怪 190

圆明园 190

雍和宫 191

避暑山庄 191

布达拉宫 19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194

清朝后期(上,1840—1895年) 194

第一次鸦片战争 194

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194

中英《南京条约》 195

中美《望厦条约》 196

中法《黄埔条约》 196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196

《天朝田亩制度》 197

洪仁玕(gān)与《资政新篇》 197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8

《天津条约》 198

《北京条约》 199

中俄《瑷珲条约》 199

辛酉(yǒu)政变 200

洋务运动 200

上海洋炮局 201

金陵制造局 201

江南制造总局 201

福州船政局 202

天津机器局 202

轮船招商局 202

开平矿务局 203

汉阳铁厂 203

北洋舰队 203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及特点 203

中国无产阶级的形成及特点 204

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 205

中法战争 205

《中法新约》 206

中日甲午战争 206

《马关条约》 207

清朝后期(下,1895—1911年) 207

戊戌变法运动 207

义和团运动 208

八国联军入侵 209

《辛丑条约》 210

革命组织和政党 210

兴中会 210

华兴会 211

光复会 211

同盟会 211

新政改革 212

立宪运动 212

辛亥革命与清朝灭亡 212

保路运动 212

保路运动 212

武昌起义 213

清朝后期文化 214

何秋涛与《朔方备乘》 214

张穆与《蒙古游牧记》 215

魏源与《海国图志》 215

严复与《天演论》 215

梁启超与《新史学》 216

章炳麟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216

邹容与《革命军》 216

陈天华与《猛回头》 217

近代自然科学的传播 217

民国前期(1912—1927年) 218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21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218

国民党的组建 219

袁世凯复辟帝制 219

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 220

军阀割据与护法运动 221

皖系军阀的统治 222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222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23

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的失败 223

五四运动 22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24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225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225

第一次国共合作 226

黄埔军校 226

五卅运动 227

省港大罢工 227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228

北伐战争 228

武汉国民政府 229

四·一二政变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229

民国后期(1927—1949年) 230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建立与加强 230

宁汉合流与国民党各派的纷争 230

国民党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的政治体制 231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 231

民族资本的衰败 231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 232

南昌起义 232

秋收起义 23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233

古田会议 23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234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234

红军长征 235

抗日战争 236

九·一八事变 236

一二·九运动 236

瓦窑堡会议 237

西安事变 237

卢沟桥事变 23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38

八路军 239

平型关战役 239

国共两党抗战方针 239

淞沪会战 240

南京大屠杀 241

徐州会战 241

中共开辟敌后战场 242

武汉保卫战 242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 243

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243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244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244

国际援华活动 244

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245

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 245

皖南事变 245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246

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46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46

苏联宣布对日作战 247

抗日根据地军民大反攻 247

日本无条件投降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248

两种中国命运的决战 248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时局 248

重庆谈判 249

停战协定 250

国民党撕毁政协决议 250

一二·一惨案 250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251

辽沈战役 252

淮海战役 252

平津战役 253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253

北平和谈 254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254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255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25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256

参考文献 257

后记 26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