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初中古诗文完全手册
初中古诗文完全手册

初中古诗文完全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肖矗,李玲玲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42849533
  • 页数:1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地归纳整理了初中阶段古诗文学习的一些基础知识,分为字词篇、句式篇、常式篇,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固定搭配、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以及常用的文学、文化常识,并辅以课内例句,有效帮助初中学生复习掌握古诗文的基础知识。
《初中古诗文完全手册》目录

第一部分 一词多义 1

(一)常见实词详解 1

1 哀 1

2 爱 1

3 比 2

4 鄙 2

5 兵 3

6 病 3

7 察 4

8 彻 4

9 乘 4

10 从 5

11 当 6

12 道 7

13 得 7

14 定 8

15 发 9

16 伐 10

17 犯 10

18 方 10

19 奉 11

20 负 12

21 赋 12

22 复 12

23 覆 13

24 更 13

25 故 14

26 顾 14

27 观 15

28 归 16

29 过 16

30 好 17

31 号 17

32 还 18

33 会 19

34 惠 19

35 或 20

36 及 20

37 极 21

38 计 21

39 济 22

40 加 23

41 假 23

42 间 23

43 简 24

44 见 25

45 节 25

46 竭 26

47 尽 26

48 进 27

49 居 27

50 举 28

51 具 28

52 俱 29

53 聚 29

54 遽 30

55 决 30

56 苦 30

57 类 31

58 历 31

59 良 32

60 临 32

61 虑 33

62 论 33

63 漫 34

64 灭 34

65 明 35

66 名 36

67 命 36

68 谋 37

69 难 37

70 平 38

71 戚 38

72 奇 39

73 启 39

74 强 40

75 清 41

76 情 41

77 请 41

78 穷 42

79 求 42

80 取 43

81 去 43

82 全 44

83 任 44

84 容 45

85 入 45

86 塞 46

87 善 47

88 上 47

89 少 48

90 舍 49

91 涉 49

92 身 50

93 生 50

94 胜 51

95 师 52

96 施 52

97 实 53

98 食 53

99 使 54

100 是 54

101 释 55

102 恃 55

103 书 56

104 属 56

105 说 57

106 顺 58

107 素 58

108 汤 59

109 通 59

110 痛 60

111 徒 60

112 亡 61

113 望 61

114 为 62

115 文 63

116 务 64

117 徙 64

118 狭 64

119 鲜 65

120 象 65

121 向 65

122 效 66

123 行 66

124 兴 67

125 形 68

126 信 68

127 修 69

128 徐 69

129 许 70

130 寻 70

131 阳 71

132 业 71

133 应 72

134 遗 72

135 已 73

136 异 73

137 易 74

138 益 74

139 阴 75

140 引 75

141 盈 76

142 余 76

143 缘 77

144 远 77

145 云 78

146 责 78

147 章 78

148 知 79

149 止 79

150 致 80

151 众 80

152 专 81

153 周 81

154 烛 81

155 子 82

156 走 83

157 足 83

158 卒 83

159 作 84

160 坐 85

(二)常见虚词详解 85

1 而 85

2 夫 86

3 盖 87

4 何 87

5 其 88

6 遂 88

7 焉 89

8 以 90

9 于 90

第二部分 古今异义详解 92

1 卑鄙 92

2 尝 92

3 但 92

4 盗 93

5 风骚 93

6 或 93

7 几何 93

8 交通 93

9 竟 94

10 开张 94

11 可爱 94

12 平明 94

13 妻子 94

14 其实 95

15 且 95

16 去 95

17 是 95

18 虽 95

19 虽然 96

20 所以 96

21 汤 96

22 涕 96

23 无论 96

24 物理 97

25 牺牲 97

26 向 97

27 已经 97

28 一鼓作气 97

29 喻 98

30 贼 98

31 中间 98

32 子孙 98

33 走 98

34 祖父 99

第三部分 通假字详解 100

1 唱 102

2 错 102

3 厝 102

4 拂 102

5 尔 102

6 反 102

7 曷 102

8 衡 102

9 衡 102

10 华 102

11 或 102

12 贾 102

13 简 102

14 被 102

15 诎 102

16 暴 102

17 女 102

18 式 102

19 孰 102

20 食 102

21 汤 102

22 亡 102

23 熙 102

24 见 102

25 脩 102

26 虚 102

27 还 102

28 衒 102

29 要 102

30 圜 102

31 说 102

32 曾 102

33 適 102

34 直 102

35 止 102

36 直 102

37 知 102

38 属 102

39 坐 102

第四部分 词类活用详解 102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02

1 名 102

2 蹄 102

3 轼 102

4 鼓 102

5 冠 103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03

1 灵 103

2 贵 103

3 美 103

4 广 103

5 远 103

(三)使动用法 104

1 劳 104

2 苦 104

3 汗 104

4 忿恚 104

5 生 104

(四)意动用法 104

1 奇 104

2 利 105

3 耻 105

4 是 105

5 非 105

(五)名词作状语 105

1 犬 105

2 西 105

3 斗 105

4 蛇 106

5 景 106

第五部分 固定搭配详解 107

1 宜乎 107

2 所以然 107

3 然则 107

4 得无&乎 107

5 若夫 107

6 布衣 108

7 菲薄 108

8 间隔 108

9 节目 108

10 绝境 108

11 驱驰 108

12 问津 108

13 鸿儒 108

14 白丁 109

15 了了 109

16 历历 109

17 通籍 109

18 无赖 109

19 丝竹 109

20 如&何 109

句式篇 110

第一部分 判断句详解 110

(一)“者也”判断句 110

1 ……者……也 110

2 ……者也 110

3 ……者 111

4&也 111

(二)无标志的判断句 111

第二部分 被动句详解 112

(一)用“为”表示被动 112

(二)用“于”表示被动 112

(三)用“见”表示被动 112

(四)无标志的被动句 113

第三部分 倒装句详解 114

(一)宾语前置 114

(二)状语后置 114

(三)定语后置 115

(四)主谓倒装 115

第四部分 省略句详解 116

(一)省略主语 116

(二)省略谓语 116

(三)省略宾语 117

(四)省略修饰语 117

(五)省略分句 117

第五部分 互文句详解 118

1朝晖夕阴 118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8

3秦时明月汉时关 118

4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118

常识篇 119

第一部分 文学常识 119

(一)作家作品 119

A 课内涉及 119

1 四书五经 119

2 孔子和《论语》 119

3 孟子和《孟子》 120

4 庄子和《庄子》 120

5 《墨子》 120

6 《列子》 121

7 《左传》 121

8 《吕氏春秋》 121

9 《韩非子》 122

10 《战国策》 122

11 司马迁与《史记》 122

12 三曹 123

13 陶渊明 124

14 《世说新语》 124

15 初唐四杰 125

16 李杜 126

17 王孟 127

18 高岑 127

19 白居易 128

20 小李杜 128

21 唐宋八大家 129

22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31

23 李煜 131

24 李清照 132

25 陆游 132

26 杨万里 132

27 朱熹 133

28 辛弃疾 133

29 袁枚 133

30 四大名著 134

31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135

32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136

B 课外补充 136

1 《诗经》 136

2 老子和《老子》 136

3 屈原与楚辞 137

4 刘勰与《文心雕龙》 137

5 《文选》 137

6 “三言”与“二拍” 138

(二)文体常识 138

1 诗 138

2 词 139

3 曲 140

4 文 141

第二部分 文化常识 143

(一)文言文中的年龄称谓 143

(二)纪时纪年 144

1 纪年 144

2 纪月 144

3 纪日 145

4 纪时 145

(三)古代的姓氏与名字 145

(四)古代对人的称谓 14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