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传播学教程
传播学教程

传播学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庆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0111254
  • 页数:27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传播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流派等多个角度,较全面地向读者介绍了传播学这门学科,逻辑清晰、结构清楚,适合初学者使用。
《传播学教程》目录

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1

第一节 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

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 2

二、传播与信息 3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4

第二节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5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6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8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9

第三节 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10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11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13

三、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15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17

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17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18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19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20

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22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23

一、口语传播时代 23

二、文字传播时代 24

三、印刷传播时代 25

四、电子传播时代 26

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28

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28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29

三、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31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34

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34

一、符号的定义 34

二、信号与象征符 36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37

四、符号的基本功能 38

第二节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38

一、什么是意义 39

二、符号意义的分类 39

三、符号意义的暧昧性 40

四、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41

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 42

一、人类的象征行为 42

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43

三、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45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48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48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48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50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 54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54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54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55

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57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61

第一节 人内传播 61

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61

二、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63

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65

四、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理论 68

第二节 人际传播 71

一、人际传播的动机 71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73

三、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74

第六章 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78

第一节 群体传播 78

一、群体的概念及其类型 78

二、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79

三、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 80

四、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81

五、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82

第二节 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 84

一、集合行为的定义和发生条件 84

二、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 85

三、流言传播与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86

第三节 组织传播 88

一、组织与组织传播 88

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91

三、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94

第七章 大众传播 98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98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98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 99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00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103

一、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 104

二、电报、电影、广播与大众传播 104

三、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 105

四、互联网与大众传播的新革命 106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107

一、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 107

二、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108

三、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110

第八章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115

第一节 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115

一、技术的定义和本质 115

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118

三、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121

四、当代新媒介技术发展趋势及社会意义 123

第二节 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126

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 127

二、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128

三、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130

第九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135

第一节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135

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136

二、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137

三、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138

第二节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139

一、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139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141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144

四、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148

第十章 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150

第一节 “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150

一、“大众”的概念 150

二、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151

三、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154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155

一、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156

二、作为“市场”的受众 158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159

第三节 分众理论及其研究 160

一、分众的概念、社会观和理论依托 161

二、媒介发展的分众化趋势 161

三、有关分众需求的实证研究 162

第四节 “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165

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165

二、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 167

三、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168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171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171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171

二、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173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75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176

一、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176

二、“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 177

三、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 181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182

一、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182

二、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184

三、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189

第十二章 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193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193

一、“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194

二、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 195

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问题和网络传播环境的挑战 197

第二节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199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 199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201

三、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评价 202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204

一、“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 204

二、“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205

三、“培养”理论的外围 206

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 208

一、框架与媒介框架、新闻框架 208

二、关于新闻框架的实证研究 210

三、框架效果与受众框架 212

第五节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从“知沟”到“数字鸿沟” 214

一、“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215

二、“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215

三、从“知沟”到“数字鸿沟”——“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 217

第六节 “第三人效果”——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认知倾向 220

一、“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 220

二、对“第三人效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22

三、“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意义和理解时应注意的问题 225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228

第一节 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228

一、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 228

二、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231

第二节 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233

一、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状况 233

二、“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 235

第三节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 237

一、国际报道中的新闻价值问题 238

二、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 239

三、文化帝国主义问题 241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245

第一节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245

一、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246

二、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 248

三、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250

第二节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253

一、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253

二、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256

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262

第一节 传播学与调查研究 262

一、传播学调查研究的类型 262

二、调查研究的基本过程 263

第二节 抽样调查法 265

一、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技术 265

二、问卷设计 266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 268

一、内容分析的定义和特点 268

二、内容分析的课题和用途 268

三、内容分析的程序和技术 270

第四节 控制实验法 271

一、控制实验法的用途 272

二、控制实验的基本程序与技术 272

后记 27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