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丽江地区志  下
丽江地区志  下

丽江地区志 下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丽江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6718977
  • 页数:767 页
图书介绍:
《丽江地区志 下》目录

第二十六编 农业 3

第一章 生产条件 3

第一节 耕地 3

一、耕地状况 3

二、耕地变化 4

三、农田基本建设 4

第二节 劳力畜力 6

一、劳力 6

二、畜力 6

第三节 农具农机 8

一、耕作机具 8

二、播种机具 9

三、植保机具 9

四、收获机具 9

五、清选机具 11

六、农业运输机具 11

七、农副产品加工机具 12

第二章 种植业 13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3

一、水稻 13

二、玉米 14

三、小麦 14

四、豆类 15

五、薯类 15

六、杂粮 16

第二节 经济作物及其它作物 16

一、油料 16

二、药材 17

三、甘蔗 18

四、芸豆 19

五、蔬菜 19

六、水果 19

七、食用菌 19

八、烤烟 20

九、茶桑 20

十、其它 20

第三章 农业技术 22

第一节 耕作制度 22

一、轮歇制 22

二、一熟制 22

三、二熟制 22

四、三熟或多熟制 23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3

一、水稻塑料薄膜育秧技术 23

二、旱地塑料薄膜复盖栽培技术 23

第三节 改土施肥 24

一、红壤类土壤改土施肥 24

二、灰泡土、黄泡土改土施肥 24

三、胶泥田改土施肥 25

四、冷浸、锈水、烂泥田改土施肥 25

五、瘦薄砂田、砂地的改土施肥 25

六、盐碱土及复盖化土壤改土施肥 25

第四节 良种培育与推广 26

一、小麦良种 26

二、蚕豆良种 26

三、水稻良种 26

四、玉米良种 27

五、薯类良种 27

六、经济作物及其它作物良种 28

七、绿肥育种 29

第五节 植物保护 29

一、病害 30

二、虫害 30

三、草害 31

四、果树蔬菜病虫害 31

五、天敌昆虫 31

六、测报 31

七、治害 32

第六节 农技推广 32

一、粮食作物农技推广 32

二、经济、园艺作物技术推广 33

第七节 人工影响局部天气 33

第四章 农业资源普查 34

第一节 土壤普查 34

第二节 农作物品种普查 35

一、水稻 35

二、玉米 35

三、小麦 35

四、蚕豆 35

五、大春杂粮品种 35

六、薯类 35

七、经济作物品种 35

八、水果品种资源 36

第三节 农业综合区划 36

一、东南低热粮、经区 36

二、西部沿江峡谷粮、油区 36

三、中北部陡谷旱粮区 36

四、西南平坝粮、油、果树区 36

五、东北高寒平坝粮、果区 37

六、东部小凉山旱粮、药材区 37

第四节 农业气候资料 37

一、温度 37

二、日照与太阳辐射 37

三、降雨 37

第五章 结构 39

第一节 农业社会总产值 39

第二节 农业内部结构 39

第三节 经济效益 40

第六章 机构 41

第一节 事业机构 41

一、农技推广机构 41

二、农业教育机构 42

三、学术团体 42

第二节 行政机构 42

第二十七编 水利 47

第一章 水利建设 47

第一节 蓄水设施 49

一、中型水库 49

二、小<一>型水库 50

三、水库占地、移民和伤亡抚恤 54

第二节 引水设施 57

一、东山大渠 57

二、团结大渠 57

三、和爱大渠 58

四、铜厂河大渠 58

五、曲依大渠 59

第三节 提水设施 59

一、程海电力抽水站 59

二、涛源电力抽水站 60

第四节 治河防洪排涝设施 61

一、防洪设施 61

二、排涝设施 63

第二章 电力建设 65

第一节 水电站 65

一、黑白水梯级电站 65

二、三股水电站 66

三、五郎河一级电站 67

四、羊坪水库坝后电站 67

五、乌木河二级电站 67

六、拉都电站 67

第二节 地方电网 70

一、地区电力公司电网 70

二、丽江县电网 70

三、永胜县电网 70

四、华坪县电网 70

五、宁蒗县电网 70

第三章 水土保持 72

第一节 水土流失 73

一、河流泥沙 73

二、水库淤积 73

第二节 治理 74

一、金沙江沿岸治理工程 74

二、小流域治理工程 74

第四章 管理 75

第一节 机构 75

一、地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75

二、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77

第二节 水利管理 77

一、工程管理 77

二、灌溉管理 77

三、综合经营管理 79

第三节 电力管理 79

一、丽江地区电力公司 79

二、县电力公司 80

三、丽江县龙蟠乡三股水电站 80

第四节 水政水资源管理 80

一、机构建设 80

二、法规建设 80

三、行政执法 81

第五节 水产、渔政管理 81

一、水产管理 81

二、渔政管理 81

第二十八编 畜牧渔业 85

第一章 畜牧业 85

第一节 养殖条件 87

一、草场 87

二、饲料 88

第二节 所有制变革 89

一、私有制 89

二、集体所有 90

三、个体农民所有 91

四、国营 91

第三节 牲畜种类 92

一、马、驴、骡 92

二、牛 94

三、猪 94

四、羊 95

五、家禽 96

六、蜂 96

第四节 生产 97

一、养殖技术 97

二、存栏 99

三、产量 102

四、产值 102

第五节 畜牧普查 103

一、畜、禽品种普查 103

二、草场普查 104

三、畜禽疫病普查 104

第二章 兽医与防疫 105

第一节 疫病 106

一、疫病流行 106

二、疫病危害 106

第二节 畜、禽防疫 109

一、猪的防疫 109

二、大家畜及羊的防疫 109

三、鸡的防疫 109

第三节 市场检疫 111

一、专项检疫 111

二、市场活畜检疫 111

三、市场肉食品检验 111

第四节 诊断与治疗 112

第三章 水产渔业 113

第一节 水面及饵料资源 113

一、水面 113

二、饵料资源 114

第二节 品种 114

第三节 养殖 115

一、渔政管理 115

二、鱼苗种生产 116

三、各种水域养鱼 116

第四节 效益 117

一、科技与投资 117

二、鱼产量 117

三、建立程海藻类蛋白工厂 118

第四章 管理 119

第一节 畜牧业 119

一、机构 119

二、科技推广 121

第二节 经营 121

一、畜产品加工工业 121

二、集市贸易 122

第二十九编 林业 125

第一章 森林资源 125

第一节 资源演变 125

一、建国前林木 125

二、建国后林木 126

第二节 森林分布、类型、特点 128

一、森林分布 128

二、森林类型 128

三、森林资源特点 128

第三节 林副产品 129

一、药用植物资源 129

二、化工工艺植物资源 130

三、芳香植物资源 131

四、食用菌资源 131

五、纤维植物资源 131

六、淀粉植物资源 131

七、蜜源植物资源 131

八、野果植物资源 131

九、食用油植物资源 132

十、花卉植物资源 132

第二章 植树造林 133

第一节 种、苗木 133

第二节 荒山造林 134

第三节 迹地更新 135

第四节 封山育林 135

第五节 经济林经营 136

第三章 资源保护 138

第一节 森林防火 138

第二节 制止乱砍滥伐森林 139

第三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木检疫 140

第四节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 141

第五节 节能改灶 141

第四章 森林工业 142

第一节 木材采伐 142

一、采伐方式 142

二、伐区作业 142

第二节 木材贮运 143

一、公路运输木材 143

二、木材水运 143

第三节 木材加工 144

第四节 林化生产 145

第五节 林纸生产 146

第五章 林业科学 147

第一节 科技队伍 147

一、地区林学会 147

二、学会活动 147

第二节 林业科研 148

第三节 林业科技获奖项目 150

第六章 管理 151

第一节 机构 151

一、行政机构 151

二、事业机构 151

三、企业机构 152

第二节 林政管理 154

一、山林权属 154

二、国有、集体所有林 155

三、依法治林 156

四、林政管理 156

第七章 部、省属林业企业、事业 162

第一节 云南省林业厅碧泉局 162

第二节 云南省林业厅黑白水局 163

第三节 云南省林业厅华坪局 163

第四节 云南省林业厅巨甸局 164

第五节 宁蒗林业局 164

第六节 金沙江林产品联营公司 165

第七节 金沙江林业工程公司 165

第八节 云南省飞播木材检查站 166

第三十编 工业 169

第一章 所有制 169

第一节 私营手工业 169

一、建国前手工业概况 169

二、工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9

第二节 经营体制 170

一、国营工业 170

二、城镇集体工业 171

三、农村集体工业 172

四、个体工业 172

第二章 工业门类 173

一、机械 173

二、化学工业 174

三、建材工业 175

四、食品工业 176

五、纺织工业 181

六、造纸业 182

七、陶瓷工业 184

八、皮毛皮革工业 186

九、印刷业 187

十、制药工业 188

十一、电力工业 189

十二、煤炭工业 191

十三、制糖业 191

第三章 管理 193

第一节 行政管理 193

第二节 企业管理 194

一、管理体制变革 194

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194

第三十一编 乡镇企业 197

第一章 体制结构 197

第一节 直属企业 198

第二节 乡办企业 198

第三节 村办企业 199

第四节 联户企业 199

第五节 个体企业 200

第六节 联营企业 200

第二章 产业结构 201

第一节 农业企业 201

一、种植业 201

二、养殖业 202

第二节 工业 202

—、采矿 203

二、冶金 204

三、铁木农具制造及机械修理 205

四、食品工业 206

五、林产品加工工业 207

六、建材工业 209

七、其他加工工业 210

第三节 建筑业 211

一、建筑队伍 211

二、技术 212

三、设备 213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 213

第五节 商业及饮食服务业 214

一、商业 214

二、饮食业 214

三、服务业 215

第三章 管理 216

第一节 机构 216

第二节 企业管理 217

一、生产管理 217

二、财务管理 218

三、劳动工资管理 220

四、安全生产管理 221

第三节 经济责任制 221

一、承包经营责任制 221

二、岗位责任制 222

第三十二编 交通 225

第一章 道路 225

第一节 古道 225

一、步道 225

二、驿道 226

第二节 公路 227

一、国道 228

二、省道 228

三、县乡道 229

第三节 桥梁 232

一、步道桥 232

二、公路桥 233

第四节 水路 234

一、金沙江水路 234

二、泸沽湖水路 235

三、程海水路 236

四、渡口 236

第五节 航空 237

一、中济海机场 237

二、白沙机场 237

三、丽江机场 238

第二章 运输 239

第一节 人力、畜力运输 239

第二节 机动车运输 240

一、货物运输 240

二、旅客运输 241

三、拖拉机 242

第三节 水运 243

第四节 装卸搬运 243

第三章 管理 244

第一节 机构 244

一、行政单位 244

二、事业单位 246

三、企业单位 247

第二节 公路养护 248

一、省属公路养护 248

二、地方公路养护 249

第三节 运输管理 249

一、运输市场 249

二、运价 250

三、规费 250

第四节 交通监理 251

一、监理 251

二、安全 252

第三十三编 邮电 255

第一章 机构 255

第一节 邮驿 255

第二节 电报局 256

第三节 邮政局 256

第四节 电信局 257

第五节 邮电局 257

一、地、县邮电局 257

二、县以下邮电分支机构 258

二、线务站 259

第六节 人事管理 259

一、干部来源 259

二、职工录用 260

第二章 邮政 263

第一节 网路设施 263

一、驿路 263

二、邮路 263

三、投递线 266

第二节 邮政业务 267

一、函件 267

二、包件 268

三、汇兑 269

四、储会(储蓄) 270

五、报刊发行 270

六、集邮 271

第三章 电信 272

第一节 电话 272

一、 网络设施 272

二、业务 277

第二节 电报 279

一、电路 279

二、机械 280

三、业务量 281

第三十四编 城建环保 285

第一章 城乡建设规划 285

第一节 丽江大研古城 285

一、1958年规划 285

二、1965年规划 285

三、1985年规划 285

四、历史文化名城规划 286

第二节 其它县城 287

第三节 村镇 288

第四节 风景名胜区 289

第五节 风景名胜区管理 290

一、资源调查与评价 290

二、风景名胜区申报与列级 291

三、保护与管理 292

第二章 城镇建设 294

第一节 丽江大研镇 294

一、古城建设 294

二、近现代城镇建设 295

第二节 永胜县永北镇 300

一、古城建设 300

二、近现代城镇建设 300

第三节 华坪中心镇 302

一、古城建设 302

二、近现代城镇建设 302

第四节 宁蒗大兴镇 305

一、古城建设 305

二、近现代城镇建设 305

第三章 乡村建设 308

第一节 民居 308

第二节 集镇建设 309

一、公共建筑与服务设施建设 309

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310

三、重点集镇建设 310

第四章 建筑 113

第一节 建筑队伍 313

一、国营建筑企业 313

二、城乡集体建筑队伍 314

三、其它施工企业 314

第二节 建筑设计 315

第三节 工程抗震设防 316

第五章 管理 318

第一节 机构 318

一、行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318

二、县级城乡建设管理机构 319

第二节 城市管理 320

一、市政管理 320

二、环境卫生 321

三、房地产 322

四、资金管理 323

第六章 环境保护 325

第一节 环境状况 325

一、自然环境 325

二、环境破坏 326

三、环境污染 327

四、重大污染事故 328

第二节 环境监测与调查 328

一、机构设施和职责 328

二、例行监测 329

三、污染监测与调查 330

第三节 环境治理 333

一、自然环境保护 333

二、污染防治 334

第四节 管理 335

一、机构 335

二、法规 335

第三十五编 商业 339

第一章 市场 339

第一节 市场沿革 339

第二节 主要市场 342

一、丽江县城市场 342

二、永胜县城市场(永北街) 344

三、华坪县城市场 344

四、宁蒗县城市场 344

五、物资交流会 344

第二章 体制 346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46

第二节 对私改造 346

第三节 公私合营 347

第四节 国营商业 348

第三章 机构 352

第四章 管理 356

第一节 计划管理 356

第二节 商业统计 357

第三节 财务会计管理 358

一、财务与会计 358

二、资金管理 358

三、费用管理 359

四、利润管理 359

第四节 物价管理 360

一、价格管理体制 360

二、物价检查 361

第五节 商业储运管理 362

一、仓储管理 362

二、运输管理 363

第三十六编 供销合作 367

第一章 机构 367

一、民国时期机构 367

二、专区级的机构 368

三、县级供销合作社及直属业务机构 370

四、基层供销社(简称“基社) 372

第二章 管理 375

第一节 民主管理 375

—、社员 375

二、社员代表大会 375

三、理事会 375

四、监事会 376

五、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 376

第二节 对私改造和归口管理 376

一、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376

二、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377

第三节 经营管理 378

一、市场物价 378

二、财务会计 380

三、计划统计 382

四、劳动人事与职工教育 383

第三章 扶持生产 385

第一节 资金扶持 385

第二节 技术扶持 386

第三节 重点扶持项目 387

一、牲畜 387

二、水果 387

三、中药材 387

四、食用菌 388

五、蜂蜜 388

六、烟叶 389

七、生漆 389

八、其他扶持品种 389

第四章 经营 390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390

一、中小农具 390

二、肥料 390

三、农药及药械 391

四、大牲畜 391

五、农用塑料薄膜 391

第二节 农副产品购销 392

第三节 生活资料供应 392

一、进货渠道 392

二、经营品种及供应政策 393

第四节 废旧物资回收 393

第五节 社办企业 394

第三十七编 对外贸易 397

第一章 对外贸易沿革 397

第一节 沿革 397

一、南方丝绸之路 397

二、茶马古道 397

第二节 机构 398

一、地级机构 398

二、各县机构 399

三、人事劳动工资 400

第二章 外贸商品 402

第一节 品种 403

一、矿产品 403

二、畜产品 404

三、畜产轻工产品 406

四、粮油食品 406

五、土产山货 407

六、香料油 408

七、中药材 408

八、保健饮料酒 409

九、轻工艺品类 410

十、蚕茧(丝) 410

十一、茶叶 410

第二节 收购仓储 411

一、收购 411

二、仓储 411

第三节 检验运输 412

一、检验 412

二、运输 412

第四节 商品基地建设 413

第五节 出口创汇 414

第三章 管理 416

第一节 出口管理 416

一、出口商品流转计划的编制程序 416

二、计划价与实际价 416

第二节 其它管理 417

一、财务管理 417

二、物价管理 418

第三十八编 粮油 421

第一章 粮食征购 421

第一节 征购 421

一、田赋 421

二、公粮 423

第二节 统购 424

第三节 定购 426

第二章 粮食销售 427

第一节 拨售 427

第二节 供销 427

第三节 军供 428

第四节 统销 429

一、城镇粮食供应 429

二、农村粮食销售 430

第五节 奖售 432

第三章 油脂(料)购销 434

第一节 粮油收购 434

第二节 油脂经营 435

第四章 粮油市场 438

第一节 自由贸易 438

第二节 议购议销 440

第五章 粮油加工 443

第一节 生产设备 443

第二节 食品加工业 445

第三节 饲料加工业 446

第六章 粮油储运 447

第一节 储藏 447

一、历代仓储 447

二、积谷储放 448

三、仓库设备 448

四、保管防治 450

第二节 调运 452

一、调拨 452

二、运输 454

第七章 管理机构 456

第三十九编 金融 461

综述 461

第一章 实物货币 464

第一节 物物交换 464

第二节 贝 465

第二章 金属货币 466

第一节 铜钱 466

第二节 银两 467

第三节 银元 468

第四节 黄金 468

第五节 铜元 469

第六节 镍币 470

第七节 永宁铁片钱 470

第三章 纸币 471

第一节 地方纸币 471

第二节 中央纸币 471

第三节 丽江油印纸币 472

第四节 “黄票”(华坪俗称) 473

第四章 人民币 474

第一节 原版 474

第二节 新版 474

一、第二套人民币 474

二、第三套人民币 475

三、第四套人民币 475

第三节 苏印版 475

第四节 金属铸币 476

一、辅币 476

二、金属币 476

三、纪念币 476

第五章 旧式金融业 477

第一节 民间借贷 477

一、借贷种类 477

二、借贷形式 478

第二节 典当 479

第三节 兼销业 480

第四节 融资组织 480

第六章 近代银行业 482

第一节 地方银行 482

一、富滇银行 482

二、富滇新银行 482

三、县银行 483

第二节 官商合办兴文银行 484

第二节 商业银行 484

一、矿业银行 484

二、益华银行 485

三、中国侨民银公司 485

第四节 国家银行 486

一、中国银行丽江办事处 486

二、邮政储金汇业局 486

三、兼营业务 487

四、代理业务 487

第七章 其他金融业 488

第一节 合作金库 488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 489

第八章 建国后的金融机构 490

第一节 丽江县人民银行 490

第二节 人民银行 491

第三节 中国工商银行 493

第四节 中国农业银行 493

第五节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494

第六节 保险公司 495

第七节 国家外汇管理局丽江分局 496

第八节 城乡信用合作社 496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 496

二、城镇信用合作社 497

第九章 人民银行业务 500

第一节 综合信贷管理 500

一、综合信贷计划的制定 500

二、综合信贷计划的组织与执行 500

第二节 货币流通 501

一、现金计划与执行 501

二、货币流通调查与测算 502

第三节 金融管理 503

一、现金管理 503

二、外汇管理 504

三、金银管理 504

四、专项贷拨款管理 505

五、发行库管理 506

六、出纳管理 507

七、金融机构审批管理 507

八、工资基金监督 508

九、社会集团购买力 508

十、存款准备金 508

十一、专业银行再贷款 508

第四节 经理国库 509

第五节 邮政储蓄 509

第十章 工商银行业务 511

第一节 存款 511

一、对公存款 511

二、企业存款 511

三、财政存款 511

四、其他存款 511

五、储蓄存款 511

第二节 贷款 513

一、国营工业流动资金贷款 513

二、国营商业流动资金贷款 515

三、非国营工商业流动资金贷款 515

第十一章 农业银行业务 516

第一节 信贷资金管理 516

一、指标管理 516

二、农村信贷差额包干 516

第二节 农村存款 517

一、企事业单位存款 517

二、集镇储蓄存款 518

三、存款管理 518

第三节 农业贷款 518

一、农户贷款 518

二、集体农业贷款 519

三、乡镇企业贷款 519

四、国营农业企事业贷款 520

五、对信用社贷款 520

六、开发性贷款 520

七、专项扶贫贴息贷款 520

八、农贷清理豁免 520

第四节 农村工商业贷款 521

一、农村工业贷款 521

二、农村商业贷款 521

三、其他国营商业贷款 521

四、农村集个体商业贷款 521

五、收购农副产品专项贷款 521

六、粮食企业贷款 521

七、“三清”工作 522

第十二章 建设银行业务 523

第一节 存款 523

一、对公存款 523

二、储蓄存款 523

三、其他存款 523

第二节 贷款 523

一、流动资金贷款 523

二、固定资产投资贷款 524

第三节 基本建设拨款 525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525

一、项目评估 525

二、审查工程预、决算 525

三、落实投资 526

四、重点项目管理 526

第五节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 526

第十三章 保险公司业务 528

第一节 财产保险 528

一、企业财产保险 528

二、运输工具险 528

三、货物运输保险 529

四、家庭财产保险 529

第二节 人身保险 530

第三节 农业保险 531

一、养殖业保险 531

二、种殖业保险 531

第四节 理赔与防灾 531

一、理赔 531

二、防灾 532

第五节 管理 532

一、业务管理 532

二、财务管理 532

第十四章 信用合作社业务 534

一、存款 534

二、贷款 534

三、自有资金 535

四、管理 535

第四十编 财政 539

第一章 财政收入 539

第一节 税收收入 539

一、农业税收 539

二、工商税收 541

第二节 企业收入 546

第三节 其他收入 547

一、烟罚收入 547

二、罚没收入 547

三、规费 547

四、公产 548

五、其他杂项收入 548

六、专款收入 548

第四节 上级补助收入 548

第五节 专项上解收入 549

一、国债(公债) 549

二、专项基金 550

第二章 财政支出 553

第一节 经济建设费 553

一、实业费和建设费 553

二、经济建设费 553

第二节 文教科卫事业费 555

一、文化事业费 555

二、教育事业费 556

三、科学事业费 556

四、卫生事业费 556

五、公费医疗经费 557

六、计划生育事业费 557

七、体育事业费 557

八、其他文教科卫事业费 557

第三节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557

第四节 行政管理费 558

一、清代行政总费 558

二、民国时期行政经费 558

三、建国后行政管理费 560

第五节 其他部门事业费 560

一、税务事业费 560

二、工商管理事业费 560

三、统计事业费 560

四、财政事业费 560

五、乡财政干部经费 560

六、其他事业费 560

第六节 其他财政支出 561

一、国防战备费 561

二、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 561

二、边境建设费 561

四、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 561

五、价格补贴 561

六、其他杂项支出 561

第七节 上解支出和购买国库券 562

一、上解支出 562

二、购买国库券 562

第三章 预算外资金 564

第一节 预算外收入 564

一、财政部门收入 564

二、事业和行政单位预算外收入 565

三、国营企业及其主管部门预算外收入 565

第二节 预算外支出 569

一、财政预算外支出 569

二、事业和行政单位预算外支出 569

三、国营企业及其主管部门预算外支出 570

第四章 财政管理 573

第一节 财政体制 573

一、明代及清代财政 573

二、民国财政 573

三、建国后财政 574

第二节 预、决算管理 576

一、预算编审 576

二、预算执行 578

三、决算编审 578

四、金库 580

第三节 会计管理 580

一、会计管理 580

二、预算会计 581

三、企业会计 582

第四节 财务管理 583

一、企业财务管理 583

二、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584

三、冻结清理存款 585

第五节 财政信用 585

一、支农周转金 585

二、工商企业周转金 586

三、行政事业周转金 586

第六节 财政监督 586

一、财政审计 586

二、财政监察 586

三、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 587

四、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587

五、利润监交 588

第七节 机构 589

第四十一编 税务 593

第一章 税务 593

第一节 机构 593

一、建国前的税务机构 593

二、建国后的税务机构 594

第二节 监察 596

一、民国时期税务监察 596

二、建国后税务监察 596

第二章 税收管理 597

第一节 征收管理 597

一、管理体制 597

二、管理制度 598

三、征收办法 602

四、征管形式 602

第二节 计划 604

第三节 会计 607

一、税款征解 607

二、会计监督 608

三、会计核算 608

四、会计报告 608

第四节 统计 609

第四十二编 经济管理 615

第一章 计划管理 615

第一节 机构 615

第二节 计划管理 617

一、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617

二、计划 618

第三节 计划管理体制 623

一、计划管理职责 623

二、计划管理权限 624

第二章 统计管理 628

第一节 专业统计 628

一、国民经济平衡统计 628

二、人口统计 629

三、农业统计 630

四、工业统计 632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统计 633

六、物资统计 634

七、商业统计 634

八、劳动工资统计 635

九、交通邮电统计 636

十、综合统计 636

十一、其他统计 637

第二节 普查 638

一、人口普查 638

二、工业普查 639

第三节 抽样调查 640

一、农产量抽样调查 640

二、农村住户调查 641

三、城市住户调查 641

四、物价抽样调查 642

五、人口变动抽样调查 642

第四节 统计管理机构 643

一、机构 643

二、管理 643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645

第一节 机构队伍 645

第二节 市场管理 646

一、市场建设 646

二、市场管理 647

三、经济检查 651

四、登记管理 652

第三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654

一、个体工商户 654

二、个体工商业登记管理 655

三、私营企业的登记和监督管理 655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656

一、沿革 656

二、监督检查 656

三、“重合同、守信用”活动 657

第六节 商标广告管理 657

一、商标管理 657

二、广告管理 657

第四章 物价 658

第一节 机构 658

第二节 价格管理 659

一、民国时期的价格管理 659

二、建国以后的价格管理 660

第三节 物价演变 661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 661

二、“一·五”时期(1953~1958年) 661

三、“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 662

四、“文化大革命”(1966.5~1976.10) 662

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价格改革时期(1979~1990年) 663

第四节 物价监督检查 665

一、审价 665

二、检查和整顿 665

第五章 审计 66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66

第二节 审计监督 667

第三节 审计调查 668

第六章 标准计量 669

第一节 机构 669

第二节 管理 670

一、度量衡演变 670

二、民族度量衡及地积 670

三、计量管理 671

第三节 质量监督 671

一、生产及流通领域产品的质理监督 671

二、仲裁检验 672

第七章 土地管理 673

第一节 机构 673

一、民国时期 67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674

第二节 地籍管理 674

一、建国前的地籍管理 674

二、建国后的地籍管理 675

第三节 建设用地管理 677

一、国家建设用地管理 677

二、农村建设用地管理 678

三、建设用地计划管理 679

第四节 土地利用和保护 680

一、土地利用规划 680

二、土地开发 681

第五节 土地法制建设与执法监察 682

一、土地法制建设 682

二、执法监察 682

第四十三编 人物 687

第一章 人物传 687

第二章 英名录 728

第三章 英模表 748

编后记 76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