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描写语法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3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斌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00070225
- 页数:1306 页
绪论 1
第一节 汉语和现代汉语 1
第二节 汉语语法的特点 2
一 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2
二 虚词的使用有一定的灵活性 2
三 语句的结构与单双音节的选择有关 3
四 名词直接修饰动词 4
第三节 形式和意义 4
一 词汇形式和词汇意义 4
二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5
三 语序 5
四 词缀和虚词 7
五 重读和停顿 8
第四节 语法学种种 8
一 几种不同的语法学 8
二 描写语法 9
第五节 语法分析和语法教学 10
一 语法系统 10
二 语法教学系统 10
三 术语问题 11
第一章 语素 13
第一节 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13
一 语素与词素 13
二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5
第二节 汉语语素的特点与汉语的结构 15
一 汉语语素的特点与汉语的类型特点 15
二 汉语语素的特点与汉语的形态 16
第三节 语素的识别 17
一 语素的定义与语素的识别 17
二 剩余音节、剩余语素与别义语素 18
三 形式与意义 20
第四节 汉语语素的语法分类 29
一 实素与虚素 29
二 自由语素与黏着语素 30
三 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 31
四 实素的功能分类 31
五 虚素分类:构形虚素与构词虚素 32
六 汉语语素的语法分类系统 35
第五节 语素义与语素功能 36
一 语素多义与语素多功能类别 36
二 语素义与语素的自由、黏着 37
三 语素义与语素的组合功能 37
四 与结构有关的语素义及语素功能分析 38
五 与语素义有关的语素功能分析 39
第六节 语素的组合 41
一 语素组合的手段 41
二 语素组合的结构关系 42
三 语素组合的层次分析 42
第二章 构词法与造词法 48
第一节 构词法 48
一 词汇词、韵律词与语法词 48
二 单纯词与合成词 50
第二节 造词法 66
一 拟音造词 66
二 翻译造词 66
三 紧缩造词 68
四 重叠造词 68
五 类推造词 69
六 音变造词 69
七 转类造词 69
八 字母造词 71
九 变序造词 71
十 派生造词 72
十一 组合造词 72
第三章 实词 74
第一节 实词概说 74
一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74
二 划分词类的标准与汉语词类系统 75
三 实词与虚词的再分类 77
第二节 名词 79
一 名词的性质与类别 79
二 名词的类别特征 80
三 名词的句法功能 83
四 名词的空间性 85
五 名词的重叠和连用 86
六 名词的配价性质 87
七 名词的篇章功能 90
八 名词的附属类别 91
第三节 动词 94
一 动词的基本功能 94
二 动词的基本分类 97
三 动词的相关小类 100
四 动词的及物属性 104
五 动词的语义特征 111
六 动词的配价分析 117
第四节 形容词 121
一 性质形容词的类别 121
二 状态形容词的类别 122
三 性质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125
四 状态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130
第五节 数词 133
一 数词及其类别 133
二 数目的表示法 135
三 数词的语法功能 138
第六节 量词 140
一 量词及其类别 140
二 量词及量词短语的重叠 146
三 量词的语法功能 147
第七节 副词 149
一 时间副词 149
二 程度副词 152
三 范围副词 156
四 语气副词 159
五 否定副词 162
六 情态副词 166
第八节 区别词 169
一 区别词的语法特点 169
二 区别词的类别 173
三 区别词的范围与区别词功能的游移 177
第九节 代词 184
一 代词及其类别 184
二 人称代词 186
三 指示代词 189
四 疑问代词 191
第四章 虚词与特殊词 195
第一节 虚词概说 195
一 语文学时期对虚词的认识 195
二 划分虚词和实词的标准 195
三 现代汉语虚词的范围与类别 197
第二节 连词 197
一 连词的性质、特征与类别 197
二 连词在复句中的功用 201
三 连词在单句中的功用 207
第三节 介词 212
一 介词的性质与特点 212
二 介词的范围与分类 214
三 介词与其他词类的区别及分化 216
四 单双音节的差别对介词功能的限制 219
五 介词的隐现及同义介词的辨析 221
第四节 助词 226
一 助词的性质、类别与范围 226
二 结构助词 227
三 时态助词 231
四 比况助词与列举助词 236
五 几个重要的限定助词 239
第五节 语气词 246
一 语气词的性质与类别 246
二 句末语气词的表达功用与连用顺序 247
三 句中语气词的位置选择与使用限制 254
第六节 象声词与叹词 257
一 象声词的性质和范围 257
二 象声词的功能 258
三 叹词的性质和范围 260
四 叹词的功能 261
第五章 短语 266
第一节 什么是短语 266
一 短语是备用语法单位 267
二 短语要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 268
三 短语可以形成句子或作为句子的一部分 271
第二节 短语与复合词的界限 272
一 短语与词的分界 272
二 短语与复合词的区别 274
第三节 短语的结构分类与功能分类 279
一 短语的结构类别 280
二 固定短语与类固定短语 280
三 短语的功能分类 284
四 向心短语与离心短语 288
第四节 偏正短语 289
一 偏正短语的内部分类 289
二 偏正短语的功能 292
三 偏正短语中“的”和“地”的问题 295
四 有关偏正短语范畴化的问题 299
第五节 述宾短语 301
一 宾语的分类 301
二 述宾短语的句法功能 304
三 述宾短语中的特殊宾语 305
第六节 述补短语 307
一 充当述语的词语与充当补语的词语 307
二 补语的意义类别与结构类别 308
三 结果补语与趋向补语 308
四 情态补语、程度补语与数量补语 310
五 述补短语的句法功能 314
第七节 联合短语 315
一 联合短语的构成 315
二 联合短语的语义分类 317
三 联合短语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原则 318
四 联合短语的句法功能 319
第八节 主谓短语 320
一 主谓短语的分类 321
二 主谓短语中主语和谓语的一般类型 321
三 主谓短语的句法功能 323
第九节 同位短语 324
一 同位短语的逻辑分类 325
二 同位短语的功能分类 325
三 同位短语的语义限制 326
四 同位短语的句法功能 328
第十节 连动短语与兼语短语 329
一 连动短语的范围 329
二 连动短语中VP1和VP2之间的语义关系 331
三 什么是兼语短语 332
四 兼语短语中动词的语义特征 333
五 兼语短语与连动短语的区别 335
六 连动短语与兼语短语的句法功能 336
第十一节 量词短语与方位短语 337
一 量词短语的句法功能 337
二 方位短语的构成 341
三 方位短语的句法功能 342
第十二节 介词短语 343
一 介词短语的构成 343
二 介词短语的语义功能 345
三 介词短语的句法功能 346
第十三节 “的”字短语 351
一 “的”字短语的构成 351
二 “的”字短语代替名词性词语的规则 351
三 “的”字短语的语义功能 352
四 “的”字短语的句法功能 355
第十四节 短语成句的问题 357
一 短语与句子的区别 357
二 主谓短语实现为句子的限制条件 362
三 非主谓短语实现为句子的限制条件 367
第六章 句子分析 376
第一节 句子与句子分析 376
一 什么是句子 376
二 句子分析 378
三 句子成分的位置 380
四 句子成分的省略 381
五 句子的特殊成分 383
第二节 句子成分分析法 391
一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原则与方法 391
二 改良的句子成分分析法 392
三 方法的不一贯和层次的不明确 392
第三节 层次分析法 393
一 直接成分 393
二 切分的基本原则 394
三 切分的顺序 396
四 层次与关系 397
五 一些难以分析的现象 397
第四节 变换分析法 399
一 变换分析的目的 399
二 变换分析的方式 401
三 变换分析的原则 402
第五节 歧义分析 403
一 歧义产生的原因 403
二 层次切分的歧义 405
三 句法关系歧义 407
四 语义关系歧义 409
五 歧义的消除 411
第七章 句型 415
第一节 句型的确定与句型系统 415
一 归纳句型时要排除非句型因素 415
二 根据句法分析的结果归纳句型 416
第二节 主谓句的下位句型:名词性谓语句与形容词性谓语句 417
一 名词性谓语句 418
二 形容词性谓语句 420
第三节 主谓句的下位句型:动词性谓语句 430
一 动词谓语句 430
二 述补谓语句 433
三 述宾谓语句 443
四 连动谓语句 460
五 兼语谓语句 463
第四节 主谓句的下位句型:主谓谓语句 471
一 主谓谓语句的句法结构 471
二 主谓谓语句的语义类型 475
三 主谓谓语句的语用功能 483
第五节 非主谓句 484
一 名词性非主谓句 485
二 动词性非主谓句 487
三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490
四 象声词、叹词非主谓句 492
第八章 句类 497
第一节 疑问句 497
一 疑问句的性质与功能 497
二 表达疑问的手段 498
三 疑问句的结构类型 499
四 疑问点与答问 508
五 疑问程度 511
六 反问句 512
第二节 祈使句 516
一 祈使句的性质与范围 516
二 祈使句的类型 517
三 祈使句的结构 518
四 几种有特色的祈使句 520
第三节 感叹句 529
一 感叹句的性质与范围 529
二 感叹句的形式特点 530
三 感叹句的内容 532
四 感叹句的句法结构形式 533
五 感叹句的语用功能 535
第九章 句式 538
第一节 “把”字句 538
一 “把”字句的意义 538
二 “把”字句的主语 539
三 “把”的宾语 541
四 “把”字句的主要动词 542
五 “把”字句主要动词的后续词语 543
六 “把”字句的状语 544
七 “把”字句的位移图式 546
第二节 “被”字句 547
一 “被”字句的含义 547
二 “被”字句的主语 549
三 “被”的宾语 550
四 “被”字句的述语及其连带成分 551
五 “被”字句中的状语 554
第三节 “得”字句 556
一 “得”字句及其意义 556
二 句首的名词性成分 558
三 述语及连带成分 560
四 “得”后边的成分 564
第四节 “有”字句 565
一 “有”字句及其意义 565
二 表存现的“有”字句 567
三 表估量的“有”字句 570
四 “名1+有+名2+X”类“有”字句 571
五 “有”字句的语用分析 573
第五节 存现句 576
一 存现句的性质与范围 576
二 存现句的类型 577
三 存现句的句法分析 579
四 存现句的语义分析 582
五 存现句的语用分析 583
六 存现句的否定 585
七 存现句的变换 586
第六节 “比”字句 587
一 “比”字句及其构成要素 587
二 “比”字句的类型 588
三 “比”字句的句法分析 589
四 “比”字句的语义分析 591
五 “比”字句的语用分析 593
六 “比”字句的否定 594
第七节 “是”字句 595
一 “是”字句的性质 595
二 表判断的“是”字句 596
三 表强调的“是”字句 602
第八节 “连”字句 604
一 “连”字句与“连”的词性及功能 604
二 “连”字后面的成分 606
三 “连”字句的句法框架及语义分析 607
四 “连”字句的语义量级 608
五 “连”字句的歧义问题 610
第九节 可逆句 612
一 可逆句的性质 612
二 可逆句的种类 613
三 可逆句的语义和语用 618
第十节 双宾语句 618
一 关于双宾语 618
二 双宾语句的典型形式——给+宾语1+宾语2 619
三 双宾语句的类型 620
第十章 复句 635
第一节 概述 635
一 什么是复句 635
二 联合复句与偏正复句 637
三 几种不同的意义关系 639
四 关联词语 640
第二节 联合复句 643
一 并列复句 643
二 连贯复句 646
三 递进复句 650
四 选择复句 656
五 取舍复句 659
六 解注复句 662
第三节 偏正复句 663
一 偏正复句的特点 663
二 因果复句 665
三 目的复句 668
四 条件复句 669
五 假设复句 674
六 转折复句 679
七 让步复句 686
第四节 多重复句 689
一 多重复句的特点 689
二 多重复句的分析 689
三 多重复句的类型 693
四 多重复句的变化形式 696
第五节 紧缩复句 699
一 紧缩复句的特点 699
二 紧缩复句的结构类型 701
三 紧缩复句的关系类型 706
第十一章 空间范畴 710
第一节 现代汉语表达空间范畴的词汇系统 710
一 方位词语 710
二 处所词语 711
三 介词 713
四 动词与趋向动词 714
第二节 现代汉语空间系统的组成 716
一 现代汉语空间系统的三个子系统 716
二 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716
第三节 方向、参考点与方向系统 718
一 方向与参考点的关系 718
二 表示方向的两种方式 721
三 影响参考点理解和使用的因素 723
第四节 空间范围与形状系统 730
一 汉语空间范围的形状与表达上的特点 730
二 汉语空间范围形状的其他分类方法 733
三 汉语空间范围的两种类型 735
第五节 静态位置系统与动态位置系统 740
一 空间位置系统的总体认识 740
二 关于静态位置系统 743
三 关于动态位置系统 748
第十二章 时间范畴 763
第一节 时问概念与时空关系 763
一 时间概念的形成 763
二 空间到时间的隐喻 763
第二节 时 765
一 “时”的观察角度 765
二 时点与时段的区别 766
三 时点与时段的联系 767
四 时点的表达 768
五 时段的表达 775
第三节 态 778
一 “态”的观察角度 778
二 “态”的表现形式 779
三 “时”与“态”的关系 784
第十三章 指称范畴 790
第一节 指称概说 790
一 指称的含义 790
二 指称的分类 791
三 指称的词语形式 792
第二节 无指成分 792
一 无指成分的分布与含义 793
二 无指成分的识别 794
三 无指成分和非指称成分的差异 795
第三节 通指成分 796
一 通指成分及其语义属性 796
二 通指成分的句法属性 798
第四节 隐指成分 805
一 隐指成分概念的建立 805
二 隐指成分的语用属性及其句法位置 806
三 隐指成分的本质 807
第五节 定指成分与不定指成分 807
一 定指成分所指称的实体的类型 808
二 定指成分的表现形式 810
三 不定指成分所指称的实体的类型 813
四 不定指成分的表现形式 815
第六节 实指成分与虚指成分 817
一 实指成分与虚指成分的语用性质 818
二 实指成分与虚指成分的语义条件 819
三 虚指成分与无指成分的差异 820
第十四章 数量范畴 823
第一节 数量范畴的性质与系统 823
一 数量范畴的性质 823
二 数量范畴的系统 823
第二节 数量范畴的表达形式 825
一 数量词与数量意义 825
二 虚量 827
三 约量 828
第三节 主观量 831
一 与主观量有关的数量词 831
二 与主观量有关的副词 834
三 与主观量有关的句末词语 838
四 与主观量有关的框架 839
第四节 物量动量的认知基础 841
一 物量 841
二 动量 844
第五节 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845
一 数量词对句法结构的制约作用 845
二 数量词对名词短语移位结构的制约 848
第十五章 语气范畴 852
第一节 语气的性质与语气的表达手段 852
一 语气的性质 852
二 语气的表达手段 854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语气系统 856
一 国内外文献对语气系统的相关论述 856
二 功能语气与意志语气 860
第三节 语气词与语气表达 864
一 语气词的语法性质 864
二 语气词的表义功能 865
三 语气词的完句功能 870
四 语气词的连用规则 873
第四节 语气副词与语气表达 875
一 语气副词的语法性质 875
二 语气副词的表义功能 876
第五节 助动词与语气表达 878
一 助动词的表义功能 878
二 助动词的连用与语气的叠加 880
第六节 语气表达的其他手段 882
一 语调 882
二 肯定否定重叠形式 885
三 时态成分与人称代词的使用 890
第七节 祈使语气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893
一 祈使语气对句子主语人称的制约作用 893
二 祈使语气对句子谓语动词的制约作用 894
三 祈使语气对句子谓语形容词的制约作用 895
四 祈使语气对句子语序的制约作用 897
第十六章 重叠 900
第一节 与重叠有关的几组概念 900
一 音节、语素、词、短语的重叠 900
二 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 902
三 完全重叠与部分重叠 903
四 重叠与叠结、重复 903
第二节 动词的重叠 905
一 动词重叠的形式与范围 905
二 动词重叠所表达的语法意义 907
三 动词重叠之后的句法特点及功能变化 908
四 动词的特殊重叠形式 909
第三节 形容词的重叠 910
一 可重叠形容词的范围 910
二 形容词重叠所表示的语法意义 911
三 形容词重叠以后的功能变化 912
四 形容词重叠形式的泛化 912
五 形容词的ABAB式重叠 913
第四节 名词的重叠 914
一 与名词重叠相关的几个问题 914
二 名词重叠的结构形式与语法意义 918
三 名词重叠的句法表现 920
第五节 量词的重叠 922
一 量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922
二 量词重叠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 923
三 量词重叠式的核心语义 924
第六节 副词的重叠 925
一 副词重叠的性质、范围与形式 925
二 副词重叠的语义功能影响 927
第七节 短语的重叠 932
一 “一量一量”重叠式 932
二 “一量量”重叠式 933
三 “一+量+名”重叠式 934
四 “一十形+量”重叠式 935
五 “形+量”重叠式 935
六 “数+动”重叠式 935
七 “动+助”重叠式 936
八 “副+形”重叠式 936
第十七章 语序 941
第一节 概说 941
一 句法成分固定,句子成分比较灵活 941
二 现代汉语中所谓的SOV语序 943
第二节 句法成分的语序 944
一 多项定语的语序 944
二 状语的语序 949
三 宾语和补语的语序 953
第三节 易位现象 959
一 句子成分的易位 959
二 主位后置的易位现象 964
第四节 同类词连用的顺序 966
一 指人名词连用的顺序 966
二 处所词连用的顺序 970
三 数量短语连用的顺序 970
四 能愿动词连用的顺序 972
五 副词连用的顺序 975
六 语气词连用的顺序 980
第五节 影响汉语语序的因素 980
一 语义因素对语序的影响 980
二 语用因素对语序的影响 985
三 认知因素对语序的影响 987
第十八章 句子的语义分析 995
第一节 语义结构 995
一 语义 995
二 语义结构的类型 995
第二节 语义成分 1002
一 主事成分 1002
二 客事成分 1009
三 与事成分与补事成分 1021
四 可有成分 1022
第三节 语义特征与语义指向 1032
一 语义特征 1032
二 语义指向 1036
第十九章 组合与衔接 1041
第一节 组合及其特点 1041
一 什么是组合 1041
二 组合的层次性 1042
三 组合的方式与特点 1042
第二节 句组 1044
一 什么是句组 1044
二 句组的句间关系类型 1046
三 句组中的交际关系 1051
四 单句在句组中的功能 1052
第三节 语篇的组合 1056
一 语篇概述 1056
二 语篇的结构 1058
三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1062
第四节 预指与回指 1065
一 预指与回指的含义 1065
二 预指成分 1066
三 回指成分 1069
第五节 义场关联 1076
一 语义场的关联性 1076
二 义场关联举例 1076
第六节 话题链 1078
一 话题与话题链 1078
二 话题链模式 1080
第二十章 语法现象的解释 1083
第一节 描写与解释 1083
一 描写语法与解释语法 1083
二 解释的对象与角度 1087
第二节 句法现象的语义解释 1090
一 词义与句法现象的解释 1090
二 语法化与句法现象的解释 1092
第三节 句法现象的认知解释 1097
一 认知语法及其基本观点 1097
二 汉语语序的认知解释 1098
三 有界与无界 1103
四 空间方位的认知解释 1104
第四节 句法现象的韵律解释 1105
一 汉语的韵律 1105
二 韵律与句法 1107
三 句法结构的合法性的韵律解释 1108
附录 1114
一 标点符号 1114
二 词的结构分类表 1142
三 动词与时态助词搭配表 1143
四 主要能愿动词用法表 1160
五 形容词生动形式表 1161
六 动量搭配表 1187
七 名量搭配表 1218
八 现代汉语非量名词表 1227
九 区别词表 1229
十 和区别词相关的同音同形词表 1232
十一 常用介词表 1239
十二 常用连词表 1253
十三 语气词功能表 1260
十四 状语与补语比较筒表 1263
索引 1265
索引条目收取原则 1303
索引说明 1303
后记 1304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培生高级英语语法 练习册》培生教育 2019
- 《现代教育技术》李志河主编 2019
- 《现代作家研究 2018年卷》中国现代文学馆 2019
- 《绅士阶层与中国现代文学》罗维斯著 2019
- 《汉语成语词典》宋永培,端木黎明编著 2017
- 《课外语文应用系列 精彩景物描写在作文中的借鉴》刘曼,王维 2018
- 《现代汉语语用否定研究》王志英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商务英语口译教程 第3版》朱佩芬,徐东风编著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实用商务英语听说 第1册》窦琳,江怡平主编 2019
- 《英语实训教程 第2册 商务英语听说》盛湘君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手工皮艺 时尚商务皮革制品制作详解》王雅倩责任编辑;陈涤译;(日)高桥创新出版工坊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