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彩兰,李艺著
  • 出 版 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4154545
  • 页数:2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首先评述几个成熟、成功的国内外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考核案例及其启示,然后论述我国在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中应该遵循的基本指导原则,提出了半客观题、微型主观题等新颖的题型,可为信息技术学科相关研究人员及一线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提供试题、试卷设计与评价的思路,推动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的改革。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目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 3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分类及功能 3

一、教育评价概述 3

二、教育评价的功能 6

第二节 总结性评价简述 8

一、总结性评价发展概述 8

二、总结性评价的功能及特点 10

第三节 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 11

一、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概述 11

二、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的特点 15

第二章 英国、美国、中国香港地区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评估的研究与分析 23

第一节 英国GCSE试题研究 23

一、英国信息与通信技术国家课程评价标准 23

二、英国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GCSE ICT的特点 25

三、启示 37

第二节 美国iSkillsTM评估方法研究与分析 38

一、ETS及其ICT素养评估综述 38

二、iSkillsTM评估的结构与七种能力要素 39

三、评估形式与试题分析 40

四、iSkillsTM评估成绩报告 44

五、iSkillsTM评估系统与方法分析 48

第三节 中国香港地区资讯及通讯科技科总结性评价 56

一、引言 56

二、中国香港地区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与评估 57

三、教育评价机构及总结性评价机制简介 63

四、考试目标与试卷结构 64

五、考后反馈——编写出版考试报告 67

六、题型举例 70

七、中国香港地区资讯及通讯科技会考分析 72

第三章 总结性评价命题的基本原则 81

第一节 过程性原则 81

一、概念解析 81

二、强调过程性的必需性与可行性 83

三、“过程性”辨析 89

第二节 人性化原则 90

一、设计思路人性化 91

二、超越工具 94

三、超越教材 96

四、判分宽松 97

五、超量出题 99

第三节 面向三大目标 101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概念界定 101

二、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可行性分析 103

三、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解 104

四、题型设计 107

第四章 客观题和半客观题的研究与分析 115

第一节 客观题及其存在意义 115

一、客观题的界定及特征 115

二、客观题举例与反思 117

三、客观题的存在意义 121

四、客观题的命题原则 123

五、客观题的题型 128

第二节 半客观题的研究与分析 134

一、半客观题的界定及特征 134

二、半客观题的现状与反思 136

三、半客观题的存在意义 139

四、半客观题的命题原则 142

五、半客观题的题型 144

第三节 客观题与半客观题的共性与区别 149

一、共性 149

二、区别 151

三、相互转换 152

第五章 主观题的研究与分析 157

第一节 主观题综述 157

一、主观题的界定 157

二、主观题的价值 159

三、国内信息技术主观题现状及反思 162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借鉴 169

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研究成果借鉴 169

二、英国、美国、中国香港地区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成果借鉴 176

第三节 大型主观题 179

一、大型主观题的定义及特征 179

二、大型主观题存在的意义 180

三、大型主观题的题型 181

四、大型主观题的命题思路 183

第四节 微型主观题 186

一、微型主观题的定义及特征 186

二、微型主观题存在的意义 186

三、微型主观题的题型 187

四、微型主观题的命题思路 189

第五节 两种主观题之间的共性与区别 191

一、共性 191

二、大型主观题与微型主观题的区分 193

第六节 主观题与客观题之间的边界——微型主观题与半客观题 194

一、评价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194

二、正确答案的评判清晰程度 195

三、正确答案的概念及数量 195

四、两者互融的边界 195

第六章 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的实施 199

第一节 组卷的规划与原则 199

一、确定评价的目标与内容覆盖范围 200

二、内容分布设计 202

三、选择题型 209

四、难度、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及其控制 211

五、典型案例分析 221

第二节 考试实施流程 226

一、明确考试目的 226

二、组织准备 230

三、编制试卷 231

四、试卷的审查和制定评分标准 236

五、考试的实施 237

六、阅卷和试卷评估报告 241

参考文献 24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