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概论  1919-1949  中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概论  1919-1949  中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概论 1919-1949 中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汉全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7206072185
  • 页数:828 页
图书介绍: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概论 1919-1949 中》目录

第一编 初创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1919—1927) 3

第一章 初创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3

第一节 李大钊的哲学思想 3

第二节 陈独秀的哲学思想 19

第三节 李达《现代社会学》中的哲学思想 25

第四节 瞿秋白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宣传和研究 29

第五节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哲学分析 35

第二章 初创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43

第一节 李大钊的政治学思想 43

第二节 陈独秀的政治学思想 57

第三节 瞿秋白的政治学思想 83

第四节 谭平山的政治学思想 111

第五节 恽代英的《政治学概论》(1926年) 122

第六节 李达《现代社会学》中的政治学思想 128

第三章 初创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5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介绍 15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正式传播 160

第三节 李大钊的经济学思想 167

第四节 陈独秀的经济学思想 196

第五节 王学文经济学思想的产生 211

第四章 初创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222

第一节 李大钊开创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223

第二节 陈独秀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 309

第三节 蔡和森的《社会进化史》(1924年) 334

第四节 恽代英的《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1926年) 341

第五章 初创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346

第一节 李大钊的社会学思想 346

第二节 陈独秀的社会学思想 359

第三节 瞿秋白的社会学思想 392

第四节 李达《现代社会学》中的社会学思想 398

第五节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阶级分析 403

第六节 上海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教育 411

第六章 初创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 417

第一节 李大钊的法学思想 417

第二节 陈独秀的法学思想 425

第七章 初创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 438

第一节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文学观 43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者对革命文学的倡导 451

第二编 发展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1927— 1937

第一章 发展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461

第一节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初步努力 462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论战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466

第三节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1936年) 481

第四节 哲学大众化中的陈唯实与沈志远 488

第五节 李达《社会学大纲》(1937年)的哲学思想 496

第六节 毛泽东“两论”的哲学贡献 500

第二章 发展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512

第一节 邓初民早期的政治学著作 513

第二节 李达政治学思想的发展 525

第三节 陈启修的《新政治学》(1929年) 537

第四节 来逸民的《政党组织之理想与实际》(1935年) 542

第五节 吕振羽的《中国政治思想史》(1937年) 545

第三章 发展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50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基本概况 551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论战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55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的翻译 569

第四节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贡献 572

第五节 孙冶方经济学研究的成就 585

第六节 王学文经济学思想的发展 597

第七节 薛暮桥在经济学领域的开拓 611

第八节 陈启修经济学研究的系列成果 638

第九节 沈志远的《新经济学大纲》(1934年) 646

第四章 发展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65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论战中发展 655

第二节 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30年) 662

第三节 吕振羽的《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等著述 667

第四节 何干之总结论战的学术史著述 674

第五节 华岗的《中国大革命史》(1931年) 684

第六节 李鼎声的《中国近代史》(1933年) 692

第五章 发展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702

第一节 毛泽东的社会调查思想 703

第二节 陈翰笙的社会调查工作 709

第三节 冯和法的《农村社会学大纲》(1929年) 714

第四节 柯柏年的《社会问题大纲》(1930年) 721

第五节 李平心的《现代社会学理论大纲》(1930年) 726

第六节 许德珩的《社会学讲话》(1936年) 734

第七节 李剑华的《社会学史纲》(1930年) 751

第八节 严景耀对犯罪学研究的贡献 757

第六章 发展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 771

第一节 李剑农《政治学概论》中对法律的论述 772

第二节 毛泽东关于苏维埃法制的论述 776

第七章 发展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 781

第一节 革命文学的倡导及其内部论争 782

第二节 “左联”的成立及文艺战线的论争 788

第三节 瞿秋白对左翼文学的贡献 804

第四节 鲁迅关于文学阶级性与大众化的主张 809

第五节 冯雪峰对左翼文艺工作的领导 819

第六节 周扬领导“左联”文艺工作的贡献 823

第三编 初步成熟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1937—1949) 831

第一章 初步成熟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831

第一节 延安新哲学会的成立及其影响 831

第二节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856

第三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的发展与成熟 866

第二章 初步成熟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877

第一节 徐特立的《政党与政府》(1938年) 878

第二节 邓初民的《新政治学大纲》(1940年)等著述 884

第三节 陈昌浩的《政党论》(1946年) 915

第四节 沈志远的《新政治学底基本问题》(1949年) 919

第五节 谢觉哉关于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的研究 925

第六节 刘少奇关于政党建设的理论 940

第七节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贡献 963

第八节 政党问题研究的突出成绩 987

第三章 初步成熟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008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初步成熟 1008

第二节 王学文经济学研究的新成果 1015

第三节 王亚南经济学研究的突出成就 1026

第四节 钱俊瑞对农村经济的研究 1066

第五节 王思华的经济学成就 1078

第六节 许涤新的经济学成就 1087

第七节 沈志远对经济学的新贡献 1106

第八节 薛暮桥对解放区经济的研究 1109

第九节 彭迪先的经济学成就 1119

第十节 郭大力的《生产建设论》(1947年) 1123

第十一节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学理论 1130

第四章 初步成熟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1151

第一节 翦伯赞的《历史学教程》(1938年) 1152

第二节 范文澜的通史与近代史著述 1159

第三节 侯外庐的治史特色 1170

第四节 尹达的《中国原始社会》(1943年) 1176

第五节 张闻天的《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1937年) 1179

第六节 叶蠖生的《中国苏维埃运动史稿》(1939年) 1185

第七节 毛泽东在史学理论上的建树 1189

第八节 吴玉章的史学贡献 1200

第九节 刘少奇对党史问题的研究 1208

第十节 郭沫若的《青铜时代》、《十批判书》(1945年) 1224

第五章 初步成熟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1230

第一节 毛泽东社会调查理论的发展 1230

第二节 张闻天的社会调查思想 1237

第三节 姜君辰的《社会学入门》(1941年) 1241

第四节 沈志远的《新社会学底基本问题》(1949年) 1249

第五节 《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贡献 1263

第六章 初步成熟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 1276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宪法学思想的发展 1276

第二节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法学思想 1284

第三节 董必武的新民主主义法学思想 1297

第四节 李达的《法理学大纲》(1947年) 1303

第五节 谢觉哉的新民主主义法学思想 1311

第七章 初步成熟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 1316

第一节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 1317

第二节 周扬对宣传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 1322

第三节 胡风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思想 1325

结语 1330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创建的条件 1330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演变历程及其规律 1337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特点 1340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地位 1344

主要参考文献 1349

附录:马克思主义学术大事记(1919—1949) 1356

后记 13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