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三明市志  上
三明市志  上

三明市志 上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福建省三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方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1226194
  • 页数:113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全面记述三明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的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性著述,记述了三明市的交通运输、邮电、商业、经济贸易、财政、金融、政府、教育、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三明市志 上》目录

总述 1

大事记 11

卷一 政区 119

第一章 建置沿革 119

第一节 隶属 119

第二节 境域 123

第三节 治所 129

第二章 行政区划 129

第一节 宋至清代行政区划 130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131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行政区划 134

第三章 县(市、区)概况 137

卷二 自然环境 152

第一章 地质 152

第一节 地质历史演化 152

第二节 地层 154

第三节 岩石 158

第四节 构造 160

第五节 矿藏 161

第二章 地貌 164

第一节 地貌区划 164

第二节 类型与特征 165

第三节 山脉 山峰 168

第三章 气候 180

第一节 气候特征 180

第二节 气候要素 181

第三节 其他天气现象 184

第四节 灾害性天气 185

第四章 水文 185

第一节 地表水 185

第二节 地下水 193

第五章 土壤 196

第一节 土壤类型 196

第二节 土壤分布 200

第六章 植被 201

第一节 植被区划 201

第二节 类型与分布 204

第七章 野生动物 206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 207

第二节 脊椎动物 207

第八章 灾异实录 209

第一节 洪涝灾 209

第二节 旱灾 211

第三节 雪灾 213

第四节 冰雹 大风 213

卷三 人口 217

第一章 人口总量 217

第一节 清代及其以前人口总量 217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人口总量 219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总量 220

第二章 人口变动 222

第一节 自然变动 222

第二节 机械变动 225

第三章 人口分布 228

第一节 地域分布 228

第二节 人口密度 230

第四章 人口结构 231

第一节 民族构成 231

第二节 姓氏构成 232

第三节 性别构成 234

第四节 年龄构成 237

第五节 文化构成 239

第六节 职业构成 242

第七节 农业与非农业人口构成 243

第五章 婚姻 家庭 245

第一节 婚姻 245

第二节 家庭 246

第六章 人口调查 247

第一节 人口统计 247

第二节 人口普查 248

第三节 人口抽样调查 250

第七章 人口控制 251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251

第二节 人口规划 253

第三节 宣传教育 255

第四节 晚婚晚育 257

第五节 优生优育 258

第六节 计生措施 258

卷四 经济综述 261

第一章 经济发展 261

第一节 发展水平 261

第二节 国民生产总值 269

第三节 经济效益 271

第二章 经济结构 274

第一节 物质生产部门结构 274

第二节 产业结构 277

第三节 流通结构 282

第四节 投资结构 284

第五节 国民收入结构 290

第三章 人民生活 293

第一节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 293

第二节 农村农民生活水平 297

卷五 城乡建设 301

第一章 规划 301

第一节 城市总体规划 301

第二节 专业规划 305

第三节 详细规划 309

第四节 城镇规划 311

第二章 城市建设 313

第一节 市政设施 313

第二节 公用事业 327

第三节 园林绿化 336

第三章 村镇建设 339

第一节 村镇规划 339

第二节 房屋建设 339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 340

第四章 建筑业 344

第一节 工程设计 345

第二节 建筑施工 349

第三节 建筑工程 355

第四节 建筑业管理 358

第五章 房产 363

第一节 房产管理 363

第二节 房产占有 365

第三节 综合开发 366

第六章 机构 367

第一节 市级机构 367

第二节 县级机构 368

卷六 环境保护 369

第一章 环境污染 369

第一节 空气污染 370

第二节 水污染 372

第三节 噪声污染 374

第四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 375

第五节 放射性污染 377

第二章 环境监测 380

第一节 环境质量监测 380

第二节 污染源监测 388

第三节 应急监测 390

第四节 监测设施及队伍 390

第五节 监测网络 391

第三章 环境综合整治 393

第一节 环保宣传教育 393

第二节 环保规划 395

第三节 大气污染源治理 397

第四节 水污染源治理 401

第五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 403

第六节 环境噪声控制 404

第四章 环境监督管理 404

第一节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405

第二节 污染源管理 406

第三节 污染事故与纠纷处理 412

第四节 行政处罚 414

第五章 机构 414

第一节 行政机构 414

第二节 事业机构 416

卷七 土地管理 419

第一章 土地资源 419

第一节 土地面积 419

第二节 土地资源分布 421

第二章 地籍管理 429

第一节 土地调查 430

第二节 土地分等定级 433

第三节 土地登记发证 435

第三章 建设用地管理 435

第一节 编制建设用地计划 436

第二节 严格审批制度 437

第三节 控制占用耕地 438

第四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439

第四章 土地保护与开发 440

第一节 土地保护 440

第二节 土地开发 441

第五章 土地监察 442

第一节 土地法规宣传 443

第二节 非农业建设用地清查 444

第三节 土地执法检查 445

第六章 管理机构与队伍建设 44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46

第二节 队伍建设 448

卷八 农业 451

第一章 生产条件 451

第一节 耕地 451

第二节 劳力 454

第三节 农业区划 456

第四节 农田基本建设 461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465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465

第二节 土地改革 467

第三节 互助组 470

第四节 合作社 470

第五节 人民公社 471

第六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478

第七节 国营农场 479

第三章 农作物与食用菌 489

第一节 粮食作物 489

第二节 经济作物 494

第三节 食用菌 507

第四章 农业技术 509

第一节 良种选育 509

第二节 耕作技术 513

第三节 植物保护 514

第四节 肥料施用 518

第五节 栽培技术 520

第五章 畜牧业 523

第一节 品种 523

第二节 饲料 525

第三节 饲养 527

第四节 畜禽疫病防治 528

第六章 渔业 531

第一节 新品种引进 531

第二节 养殖 533

第三节 鱼病防治 535

第四节 渔政管理 538

第七章 农业机具 539

第一节 农具类型 539

第二节 农机推广 542

第三节 维修保养 545

第四节 农机管理 547

第八章 农业管理 55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51

第二节 计划管理 554

第三节 劳动管理 554

第四节 财务管理 555

第五节 分配管理 556

卷九 林业 559

第一章 森林资源 559

第一节 林地面积 561

第二节 林木蓄积量 562

第三节 林种分布 563

第四节 珍稀林木 568

第二章 山林权属 570

第一节 权属演变 570

第二节 林业体制改革 572

第三节 山林纠纷调处 576

第三章 造林绿化 577

第一节 采种育苗 577

第二节 植树造林 580

第三节 林木抚育 582

第四节 园林绿化 584

第四章 森林保护 584

第一节 森林防火 585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588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 591

第四节 依法治林 593

第五章 林木产销 594

第一节 木材采运 594

第二节 木材购销 597

第六章 林区设施 600

第一节 运材设施 601

第二节 营林设施 603

第七章 机构与管理 605

第一节 机构 606

第二节 管理 612

卷十 水利 627

第一章 水利建设 627

第一节 农田水利设施 629

第二节 防洪设施 644

第三节 饮水工程 646

第二章 防汛抗旱 647

第一节 洪旱灾情 648

第二节 抗灾纪实 649

第三章 水土保持 657

第一节 水土流失 657

第二节 强化治理 662

第四章 管理 665

第一节 机构 665

第二节 水政管理 666

第三节 工程管理 670

卷十一 冶金工业 679

第一章 三钢建设 679

第一节 筹备 680

第二节 基建 681

第三节 复产与改建 684

第四节 技改 685

第五节 扩建 686

第二章 三钢生产 695

第一节 炼焦 696

第二节 烧结 697

第三节 炼铁 699

第四节 炼钢 703

第五节 轧钢 706

第六节 石灰石开采 711

第三章 三钢管理 712

第一节 计划管理 713

第二节 工艺技术管理 715

第三节 质量管理 716

第四节 销售管理 719

第五节 设备管理 720

第六节 企业管理 724

第七节 安全管理 727

第四章 县(市)冶金工业 730

第一节 钢铁生产 730

第二节 产品 732

第三节 管理 736

卷十二 矿业 739

第一章 勘查 739

第一节 矿产普查 739

第二节 勘探 742

第二章 矿产 743

第一节 燃料矿产 743

第二节 黑色金属矿产 744

第三节 有色金属矿产 745

第四节 贵金属矿产 746

第五节 稀有矿产 747

第六节 冶金辅助原料矿产 747

第七节 化工原料矿产 748

第八节 其他非金属矿产 749

第三章 开发 751

第一节 煤 753

第二节 铁矿 756

第三节 石灰石 758

第四节 钨 759

第五节 其他矿产 760

第四章 管理 765

第一节 生产经营管理 765

第二节 行政管理 768

卷十三 电力工业 771

第一章 电厂(站)建设 771

第一节 省属电厂 771

第二节 县(市)电厂 780

第三节 企业自备电厂 784

第二章 发电 786

第一节 火电 786

第二节 水电 787

第三章 输电 790

第一节 35千伏线路 790

第二节 110千伏线路 796

第三节 220千伏线路 800

第四章 变电 803

第一节 省属变电站 803

第二节 县(市)变电站 816

第五章 配电 818

第一节 省属配电网 819

第二节 县(市)配电网 822

第六章 用电 823

第一节 用电结构与水平 823

第二节 电价 827

第三节 安全用电 829

第四节 计划用电与节约用电 830

第七章 电力调度与管理机构 832

第一节 省属电网调度 832

第二节 县(市)电网调度 838

第三节 管理机构 838

卷十四 化学工业 841

第一章 化工矿产资源 841

第一节 硫铁矿产 841

第二节 重晶石矿产 842

第三节 石灰岩矿产 843

第四节 其他化学矿产 843

第二章 化肥农药 844

第一节 化学肥料 844

第二节 化学农药 852

第三章 医药制品 857

第一节 原料药 857

第二节 制剂 858

第三节 中成药 860

第四章 化工原料 862

第一节 无机产品 862

第二节 有机产品 867

第三节 合成材料 869

第五章 精细化学品 870

第一节 食品添加剂 870

第二节 化学试剂 871

第三节 涂料颜料 871

第四节 其他精细化学品 872

第六章 林产化工 873

第一节 原料产品 873

第二节 再加工产品 875

第三节 其他产品 875

第七章 行业管理 87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875

第二节 计划与财务管理 876

第三节 质量管理 877

第四节 劳动管理 878

第五节 安全管理 879

卷十五 机电工业 882

第一章 所有制 882

第一节 私营企业 883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企业 883

第三节 全民所有制企业 884

第四节 联合体企业 886

第五节 “三资”企业 887

第二章 主要产品 889

第一节 机械产品 894

第二节 电器产品 908

第三节 电子产品 910

第三章 机构与管理 914

第一节 机构 914

第二节 生产管理 916

第三节 质量管理 920

第四节 财务管理 921

第五节 经营管理 924

第六节 安全管理 924

卷十六 建材工业 927

第一章 建材资源 927

第一节 资源分布 927

第二节 主要矿床 929

第二章 建材行业 930

第一节 砖瓦 930

第二节 水泥 936

第三节 石灰 944

第四节 砂石 945

第五节 石板材 945

第六节 涂料 946

第七节 新型装饰材料 946

第八节 其他建材 948

第三章 管理 949

第一节 机构 949

第二节 管理体制 950

第三节 生产管理 951

第四节 质量管理 951

第五节 财务管理 954

第六节 经营管理 956

第七节 安全管理 957

卷十七 煤炭工业 960

第一章 资源勘探 960

第一节 煤田地质 960

第二节 煤田勘探 961

第三节 资源分布 965

第二章 矿藏利用 967

第一节 矿山开发 967

第二节 矿区建设 969

第三章 煤炭生产 975

第一节 煤炭开采 975

第二节 辅助生产 978

第三节 安全生产 978

第四章 行业管理 980

第一节 管理体制 980

第二节 企业管理 981

第三节 营销管理 984

第四节 煤政管理 987

卷十八 轻工业 990

第一章 造纸业 990

第一节 土纸 991

第二节 机制纸 992

第三节 纸制品 994

第二章 印刷业 997

第一节 主要业务 998

第二节 美术设计 1000

第三章 陶瓷业 1002

第一节 日用陶瓷 1002

第二节 工业瓷器 1003

第三节 工艺瓷器 1003

第四节 耐火材料 1004

第四章 日用玻璃 1006

第一节 玻璃生产 1006

第二节 主要产品 1007

第五章 家具与台板 1009

第一节 家具 1009

第二节 缝纫机台板 1009

第六章 酿酒业 1011

第一节 酒类生产 1011

第二节 地方名酒 1012

第七章 食品业 1014

第一节 糕饼 1015

第二节 糖果 1016

第三节 制糖 1018

第四节 罐头 1018

第五节 调味品 1020

第六节 豆制品 1021

第八章 饮料业 1022

第一节 咖啡茶 1022

第二节 汽水 1023

第三节 橘子粉 1023

第四节 可乐 1023

第五节 矿泉水 1023

第九章 经营管理 1024

第一节 管理体制 1024

第二节 计划管理 1025

第三节 生产管理 1026

第四节 质量管理 1027

第五节 营销管理 1027

第六节 财务管理 1028

第七节 安全管理 1029

卷十九 纺织工业 1031

第一章 纺织品 1031

第一节 纺纱 1032

第二节 织布 1033

第三节 针织 1035

第四节 麻纺 1036

第五节 棉复制品 1037

第六节 服装制品 1038

第二章 化学纤维 1042

第一节 维纶纤维 1042

第二节 涤纶纤维 1043

第三节 聚丙烯PP纱 1044

第四节 非织造布 1044

第三章 印染布 1045

第一节 纯棉印染布 1046

第二节 涤棉印染布 1047

第三节 色织整理布 1048

第四章 名优特新产品 1052

第一节 国家银质奖产品 1052

第二节 纺织工业部优质产品 1053

第三节 福建省优质产品 1054

第四节 新产品开发 1056

第五章 管理 1059

第一节 机构 1059

第二节 计划管理 1059

第三节 生产管理 1060

第四节 财务管理 1061

第五节 营销管理 1063

第六节 设备管理 1063

卷二十二 轻工业 1066

第一章 所有制 1066

第一节 私营企业 1066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企业 1067

第三节 全民所有制企业 1067

第四节 股份制企业 1068

第二章 行业与产品 1070

第一节 塑料制品 1070

第二节 五金制品 1075

第三节 工艺美术 1082

第四节 服装鞋帽 1084

第五节 皮革制品 1087

第六节 橡胶制品 1090

第七节 竹木棕藤制品 1090

第八节 家具制品 1093

第九节 文教体育用品 1095

第十节 其他用品 1096

第三章 管理 1097

第一节 机构 1097

第二节 计划管理 1098

第三节 产销管理 1099

第四节 质量管理 1100

第五节 财务管理 1101

第六节 劳动安全管理 1103

卷二十一 乡镇企业 1106

第一章 体制 1106

第一节 乡镇企业 1106

第二节 村(居)企业 1107

第三节 联户(股份)企业 1108

第四节 个体企业 1109

第二章 企业门类 1111

第一节 工业企业 1111

第二节 农业企业 1116

第三节 建筑业 1117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 1118

第五节 商饮服务业 1119

第三章 主要产品 1122

第一节 采掘工业产品 1122

第二节 原料工业产品 1124

第三节 加工工业产品 1125

第四节 农副产品 1129

第四章 管理 1130

第一节 机构 1130

第二节 经营管理 1131

第三节 企业管理 1134

卷二十二 交通运输 1139

第一章 陆路 1139

第一节 驿道 1140

第二节 大道 1141

第三节 公路 1143

第四节 桥涵 1154

第五节 运输 1160

第二章 铁路 1179

第一节 线路 1179

第二节 桥梁 隧道 1180

第三节 运输 1182

第三章 水路 1183

第一节 航道 1184

第二节 码头 1197

第三节 运输 1200

第四章 交通管理 1207

第一节 机构 1207

第二节 路政管理 1207

第三节 航政管理 1215

第四节 运输管理 1219

第五节 交通监理 1225

卷二十三 邮电 1233

第一章 机构 1233

第一节 驿铺 1233

第二节 民信局 1233

第三节 邮政局 1234

第四节 电信局 1235

第五节 邮电局 1235

第二章 邮政 1237

第一节 邮路 1237

第二节 邮政业务 1240

第三节 邮政设备 1246

第三章 电信 1247

第一节 电报 1247

第二节 电话 1252

第三节 无线寻呼和移动电话 1258

第四节 传真与微波 1258

第五节 光纤 1259

第四章 管理 1259

第一节 计划管理 1259

第二节 财务管理 1260

第三节 业务管理 1261

第四节 技术管理 1262

第五节 质量管理 1263

第六节 职工管理 1264

卷二十四 商业 1266

第一章 所有制 1266

第一节 个体、私营商业 1266

第二节 集体商业 1268

第三节 公私合营商业 1268

第四节 国有商业 1269

第五节 联营商业 1271

第二章 集市贸易 1271

第一节 圩集 1271

第二节 物资交流会 1273

第三节 市场贸易 1273

第三章 商品购销 1275

第一节 农副产品 1275

第二节 日用工业品 1279

第三节 糖酒副食品 1287

第四节 水产 果品 1290

第五节 药品 药械 1290

第六节 侨汇商品 1293

第七节 生产材料 1296

第八节 废旧金属回收 1299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 1301

第一节 饮食业 1301

第二节 服务业 1305

第五章 企业管理 131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310

第二节 计划、统计、信息管理 1311

第三节 财务管理 1313

第四节 物价管理 1316

第五节 仓储管理 1317

第六节 劳动服务管理 1319

第七节 民主管理 1320

卷二十五 供销合作 1323

第一章 机构 1323

第一节 地市供销合作社 1323

第二节 县(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1324

第二章 经营业务 1325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1325

第二节 生活资料经销 1333

第三节 农副土特产品收购 1335

第四节 废旧物资收购 1345

第三章 农村饮食服务业 1346

第一节 农村饮食业 1346

第二节 农村服务业 1348

第四章 管理 1349

第一节 民主管理 1349

第二节 计划管理 1352

第三节 财务管理 1354

第四节 储运管理 1355

卷二十六 粮油经营 1358

第一章 粮油市场 1358

第一节 自由贸易 1358

第二节 议购议销 1360

第二章 粮油购进 1362

第一节 粮食收购 1362

第二节 粮食统购 1362

第三节 合同定购 1366

第四节 油料收购 1368

第三章 粮油销售 1372

第一节 农村粮食计划供应 1372

第二节 市镇粮食计划供应 1375

第三节 食油销售 1376

第四章 粮油调运 1380

第一节 粮油调拨 1380

第二节 粮油运输 1381

第五章 粮油仓储 1383

第一节 仓储设施 1383

第二节 粮油保管 1384

第三节 粮油储备 1386

第六章 粮油加工 1387

第一节 大米加工 1387

第二节 面粉加工 1389

第三节 油脂加工 1389

第四节 粮制食品 1390

第五节 饲料加工 1391

第七章 管理 139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392

第二节 计划管理 1393

第三节 财务管理 1394

第四节 价格管理 1395

第五节 票证管理 1400

卷二十七 烟草 1405

第一章 烟草种植 1405

第一节 烟区分布 1405

第二节 面积 产量 1405

第三节 种植品种 1406

第四节 种植技术 1407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 1410

第六节 烟叶采收调制 1413

第二章 制丝与手制卷烟 1416

第一节 制丝 1416

第二节 手制卷烟 1418

第三章 烟草购销 1419

第一节 烟叶收购 1420

第二节 销售 1423

第四章 烟草专卖管理 142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425

第二节 法规宣传 1425

第三节 证照管理 1426

第四节 烤烟市场管理 1427

卷二十八 对外对台港经济贸易第一章 对外对台港贸易 1428

第一节 出口商品 1429

第二节 进口商品 1435

第三节 通商国家与地区 1436

第二章 经济协作 1437

第一节 利用外资 1437

第二节 引进技术、设备 1437

第三节 对外援助 1438

第四节 劳务合作 1439

第五节 承包工程 1440

第六节 来料加工装配 1440

第七节 旅游引资 1441

第三章 基地建设 1441

第一节 土特产品基地 1441

第二节 轻工、化工、矿产品基地 1442

第四章 机构与管理 1443

第一节 机构 1443

第二节 管理 1444

卷二十九 财政 1448

第一章 财政体制 1448

第一节 清及民国时期财政体制 1448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财政体制 1449

第二章 财政收入 1451

第一节 工商各税收入 1452

第二节 企业收入 1453

第三节 农业税收入 1455

第四节 其他收入 1457

第五节 预算外资金收入 1458

第三章 财政支出 1459

第一节 经济建设费支出 1460

第二节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 1464

第三节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事业费支出 1467

第四节 行政管理费 1469

第五节 其他支出 1470

第六节 预算外支出 1473

第四章 管理 1474

第一节 机构 1474

第二节 企业财务管理 1476

第三节 农业财务管理 1483

第四节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1484

第五节 乡镇财政管理 1487

第六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 1489

第七节 会计事务管理 1490

第八节 财政监督 1491

卷三十 税务 1494

第一章 税制 1494

第一节 民国及其以前税制 149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税制 1496

第二章 税种 1497

第一节 农业各税 1497

第二节 工商各税 1509

第三节 地方各税 1520

第四节 基金征集 1527

第三章 管理 152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527

第二节 税务登记 1529

第三节 申报 1530

第四节 征收管理 1530

第五节 发货票管理 1531

第六节 纳税检查 1532

卷三十一 金融 1534

第一章 机构 1534

第一节 民间金融机构 1534

第二节 国家金融机构 1536

第三节 地方金融机构 1539

第四节 苏区金融机构 1541

第五节 其他金融机构 1541

第二章 货币 1544

第一节 金属币 1544

第二节 纸币 1546

第三章 金融业务 1550

第一节 存款 1550

第二节 贷款 1554

第三节 信用合作 1560

第四节 拨款监督 1562

第四章 代理业务 1564

第一节 代理财政金库 1564

第二节 代理国家债券 1564

第三节 代理清偿存款 退赔期票 1565

第五章 外汇 1565

第一节 外币存款 1565

第二节 外汇贷款 1565

第三节 侨汇 非贸易外汇结算 1566

第四节 外汇管理 1567

第六章 结算 1569

第一节 国内结算 1569

第二节 国际结算 1570

第七章 保险 1571

第一节 国内保险 1571

第二节 涉外保险 1571

第三节 理赔 1571

第八章 金融管理 1572

第一节 金融机构管理 1572

第二节 货币管理 1573

第三节 金银管理 1577

第四节 信贷计划管理 1577

第五节 资金市场管理 1578

第六节 证券管理 1578

第七节 打击金融违法活动 1579

卷三十二 经济管理 1580

第一章 计划管理 158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580

第二节 生产计划管理 1581

第三节 流通计划管理 1582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 1583

第二章 统计 1584

第一节 机构 1584

第二节 统计调查 1584

第三节 统计服务 1586

第四节 统计监督 1586

第三章 物价管理 1587

第一节 机构 1587

第二节 商品价格 1587

第三节 物价检查 1589

第四章 物资管理 1590

第一节 机构 1590

第二节 物资供应 1591

第三节 经营管理 1593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1594

第一节 市场 1594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1601

第三节 经济合同 1607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1611

第五节 经济检查 1615

第六节 机构与队伍 1619

第六章 标准技术监督管理 1621

第一节 标准化管理 1621

第二节 计量管理 1627

第三节 质量监督 1635

第四节 法规宣传 1646

第五节 机构 1649

第七章 审计 1650

第一节 专项审计 1650

第二节 审计监督 1653

卷三十三 中国共产党第一章 组织与活动 1656

第一节 党组织 1656

第二节 办事机构 1665

第三节 主要活动 1666

第二章 重大会议 1681

第一节 代表大会 1681

第二节 市委主要会议 1688

第三章 组织建设 1690

第一节 党员发展 1690

第二节 党员教育 1692

第三节 领导干部选拔 1694

第四章 宣传教育 1696

第一节 政策时事宣传 1696

第二节 对外宣传 1698

第三节 理论学习与研究 1698

第五章 统战工作 1700

第一节 团结工商界人士 1700

第二节 团结宗教界人士 1701

第三节 团结台胞侨胞 1702

第四节 团结民主党派 1703

第五节 团结非党知识分子 1704

第六章 纪律检查 1705

第一节 纪检机构 1705

第二节 党风党纪教育 1705

第三节 整党整风 1707

第四节 违纪案件查处 1708

第五节 受理控申信访 1708

卷三十四 党派 1711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三明地方组织 171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711

第二节 党员 1714

第三节 主要活动 1715

第二章 民主党派三明地方组织 1724

第一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三明市委员会 1724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三明市委员会 1725

第三节 九三学社三明市委员会 1727

第四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三明市支部委员会 1728

第五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三明市委员会 1729

卷三十五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章 苏区工农兵代表大会 1732

第一节 宁化县工农兵代表大会 1732

第二节 清流县工农兵代表大会 1733

第三节 归化县工农兵代表大会 1733

第四节 建宁县工农兵代表大会 1733

第五节 泰宁县工农兵代表大会 1733

第二章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 1734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735

第二节 三明市人民代表大会 1738

第三节 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1746

第三章 人大常委会 1748

第一节 机构 1748

第二节 历届市人大常委会会议 1751

第三节 主要活动 1758

卷三十六 政府 1770

第一章 清及其以前县署 177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770

第二节 政务纪要 1770

第二章 民国时期府署 1772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772

第二节 政务纪要 1774

第三章 苏维埃政府 177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775

第二节 政务纪要 1777

第四章 人民政府 177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779

第二节 政务纪要 1786

卷三十七 政协 1802

第一章 历届历次会议 1802

第一节 第一届委员会会议 1802

第二节 第二届委员会会议 1803

第三节 第三届委员会会议 1804

第四节 第四届委员会会议 1806

第二章 组织机构 1808

第一节 政协三明市委员会 1808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与主席会议 1810

第三节 工作委员会 1812

第四节 办事机构 1813

第五节 县级政协 1814

第三章 主要活动 1816

第一节 参政议政 1816

第二节 组织学习 1818

第三节 提案办理 1820

第四节 调查视察 1827

第五节 落实政策 1828

第六节 “三胞”联谊 1829

第七节 文史资料征集 1830

卷三十八 群众团体 1834

第一章 工人团体 1834

第一节 工会 1834

第二节 工会代表大会 1835

第三节 主要活动 1836

第二章 农民团体 1849

第一节 机构 1849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851

第三章 青少年团体 1852

第一节 青年团体 1852

第二节 少年团体 1855

第三节 共青团代表大会 1855

第四节 主要活动 1856

第四章 妇女团体 1864

第一节 机构 1864

第二节 妇女代表大会 1866

第三节 主要活动 1866

第五章 科学技术团体 1875

第一节 机构 1875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876

第六章 文学艺术团体 1877

第一节 机构 1877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877

第七章 工商业者团体 1878

第一节 商会 工商业联合会 1878

第二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1879

第八章 侨台胞团体 1881

第一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1881

第二节 台湾同胞联谊会 1883

第九章 其他团体 1884

第一节 教育学术协会 1884

第二节 卫生学术协会 1885

第三节 抗美援朝分会 1887

第四节 中苏友好协会 1888

第五节 残疾人联合会 1888

第六节 消费者委员会 1889

第七节 关心下一代协会 1890

第八节 职工技术协会 1890

卷三十九 军事 1893

第一章 军事机构与地方武装 1893

第一节 军事机构 1893

第二节 地方武装 1898

第二章 驻军 1900

第一节 明清时期驻军 1900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 1901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驻军 1904

第三章 兵役制 1906

第一节 募兵制 1906

第二节 世兵制 1906

第三节 征兵制 1907

第四节 志愿兵役制 1907

第五节 义务兵役制 1908

第六节 预备役制 1908

第四章 民兵 1909

第一节 政治教育 1909

第二节 军事训练 1910

第三节 重要活动 1910

第五章 拥政爱民 1913

第一节 拥政活动 1913

第二节 爱民活动 1915

第三节 军民共建 1917

第六章 人民防空 1919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1919

第二节 组织指挥 1920

第三节 通信 警报 1922

第四节 人防工程 1923

第七章 重大兵事 1924

第一节 宋至清代重大兵事 1924

第二节 民国时期重大兵事 1927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大兵事 1935

卷四十 公安 1940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1940

第一节 清末及民国时期警务机构 1940

第二节 人民公安机构与队伍 1941

第二章 惩治反革命犯罪 1944

第一节 剿匪 1944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运动 1947

第三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 1948

第四节 打击现行反革命 1950

第三章 打击刑事犯罪 1952

第一节 侦察破案 1952

第二节 预审 看守 1954

第三节 专项斗争 1956

第四章 治安管理 1959

第一节 安全保卫 1959

第二节 查禁取缔 1961

第三节 特种行业管理 1965

第四节 公共场所管理 1967

第五节 危险物品和枪支管理 1968

第六节 监改 帮教 1970

第七节 群众治安保卫组织 1974

第五章 户政管理 1976

第一节 户口登记与迁移 1977

第二节 居民身份证颁发 1978

第三节 出入境管理 1979

第六章 消防 1982

第一节 消防组织 1982

第二节 火灾预防 1983

第三节 消防设施 1984

卷四十一 司法 1987

第一章 检察 1987

第一节 机构 1987

第二节 刑事检察 1988

第三节 法纪检察 1995

第四节 经济检察 2000

第五节 林业检察 2005

第六节 监所检察 2008

第七节 控告申诉检察 2014

第二章 审判 2019

第一节 机构 2019

第二节 刑事审判 2020

第三节 民事审判 2023

第四节 经济审判 2026

第五节 林业审判 2028

第六节 行政审判 2030

第七节 信访处理 2030

第八节 申诉案件审理和案件复查 2032

第九节 案件执行 2033

第三章 司法行政 2034

第一节 机构 2034

第二节 法制宣传 2035

第三节 民事调解 2038

第四节 律师事务 2041

第五节 公证 2043

第四章 综合治理 2046

第一节 组织领导 2046

第二节 开展“严打”斗争 2047

第三节 “扫黄打丑” 2047

第四节 群防群治 2048

第五节 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2049

卷四十二 民政 2051

第一章 拥军 优抚 2051

第一节 支前 拥军 2051

第二节 抚恤 2054

第三节 烈士褒扬 2058

第二章 安置 2061

第一节 复退军人安置 2061

第二节 离退休军人安置 2063

第三节 移民安置 2064

第三章 救济 2067

第一节 灾害救济 2067

第二节 困难救济 2069

第四章 社会福利 2072

第一节 孤幼教养 2072

第二节 五保户供养 2073

第三节 扶助残疾人 2074

第四节 孤寡老人供养 2075

第五节 精神病人收治 2078

第六节 福利企业 2079

第五章 扶持 2080

第一节 扶持老区 2080

第二节 扶持贫困地区 2082

第三节 扶持少数民族 2084

第六章 其他民政事务 2087

第一节 基层政权建设 2087

第二节 婚姻登记 2088

第三节 地名管理 2091

第四节 殡葬改革 2092

第五节 收容遣送 2092

第六节 社团管理 2094

卷四十三 劳动人事 2097

第一章 管理机构 2097

第一节 编制管理机构 2097

第二节 人事管理机构 2097

第三节 劳动管理机构 2098

第二章 编制 2100

第一节 编制管理 2100

第二节 机构改革 2112

第三章 干部 2114

第一节 干部队伍 2114

第二节 干部管理 2119

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2123

第四章 工人 2125

第一节 劳动就业 2125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 2133

第三节 工人培训 2137

第四节 安全生产与监察 2140

第五章 工资 福利 社会保险 2151

第一节 工资 2151

第二节 福利 2160

第三节 社会保险 2165

第六章 退休 离休 退职 2167

第一节 退休 2167

第二节 离休 2169

第三节 退职 2169

卷四十四 精神文明建设第一章 思想道德建设 2171

第一节 社会公德 2171

第二节 职业道德 2178

第三节 家庭美德 2183

第二章 城乡文明建设 2184

第一节 区域共建文明 2184

第二节 文明县城建设 2187

第三节 文明村镇建设 2188

第四节 文明单位建设 2190

第三章 管理 219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191

第二节 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 2192

第三节 检查督促 2193

第四节 评比表彰 2194

卷四十五 教育 2199

第一章 旧式教育 2199

第一节 县学 2199

第二节 社学 2201

第三节 书院 2202

第四节 私塾 2204

第五节 义学 2206

第二章 幼儿教育 2208

第一节 园班设置 2208

第二节 保教 2209

第三节 管理 2212

第三章 小学教育 2213

第一节 学校设置 2213

第二节 品德教育 2215

第三节 学制与教改 2217

第四节 特殊教育 2219

第四章 普通中学 2220

第一节 学校设置 2220

第二节 管理体制 2224

第三节 品德教育 2225

第四节 学制 课程 教学 2227

第五章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2230

第一节 学校设置 2231

第二节 学制 2234

第三节 教学 2235

第四节 德育 2236

第五节 学生 2236

第六章 中等师范教育 2237

第一节 学校设置 2237

第二节 管理体制 2239

第三节 教学 2239

第四节 德育 2241

第五节 学生 2243

第七章 高等教育 2244

第一节 学校设置 2244

第二节 普通高等教育 2245

第三节 高等师范教育 2247

第四节 高等职业教育 2248

第八章 成人教育 2249

第一节 扫盲教育 2249

第二节 初等教育 2250

第三节 中等教育 2252

第四节 高等教育 2255

第五节 自学考试 2257

第六节 各类培训 2257

第七节 留学和对外交流 2260

第九章 教研与电教 2261

第一节 教研活动 2261

第二节 电化教育 2263

第十章 教师 2264

第一节 教师队伍 2264

第二节 教师来源 2266

第三节 教师素质 2267

第四节 管理 2271

第五节 待遇 2273

第十一章 教育行政管理 227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275

第二节 管理体制 2278

第三节 教育经费来源与管理 2279

第四节 教育督导 2282

第十二章 专记 2284

第一节 苏区教育 2284

第二节 厂矿企业办学 2288

第三节 推广普通话 2291

卷四十六 科技 2294

第一章 机构 229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294

第二节 科研机构 2297

第二章 科技队伍 2303

第一节 人员 2303

第二节 待遇 2310

第三章 科技普及 2311

第一节 科普宣传 2311

第二节 技术培训 2312

第三节 科技开发 2312

第四节 科技咨询 2313

第五节 科技情报 2314

第六节 学术交流 2315

第四章 科技研究推广 2316

第一节 农业科技 2316

第二节 林业科技 2317

第三节 水利水电科技 2318

第四节 工业科技 2319

第五节 交通邮电科技 2325

第六节 医药卫生科技 2326

第七节 环保科技 2327

第五章 科技管理 2328

第一节 计划与经费管理 2328

第二节 成果与专利管理 2331

卷四十七 文化 2366

第一章 文化设施 2366

第一节 文化事业单位设施 2366

第二节 社会文化设施 2367

第三节 厂矿文化设施 2368

第四节 乡镇、街道文化设施 2369

第二章 文艺创作 2370

第一节 文学 2370

第二节 民间艺术 2377

第三节 音乐 舞蹈 2378

第四节 戏剧 2380

第五节 曲艺 2386

第六节 摄影 美术 书法 2388

第三章 文娱活动 2394

第一节 会演 调演 2394

第二节 展览 2396

第三节 群众文娱活动 2397

第四节 电影 2398

第四章 广播 电视 报刊 2403

第一节 广播 2403

第二节 电视 2406

第三节 报刊 2411

第五章 史志编纂 2427

第一节 中共党史编辑 2427

第二节 文史征集 2429

第三节 方志编纂 2430

第六章 图书 档案 2431

第一节 出版发行 2431

第二节 图书收藏 2435

第三节 图书借阅 2436

第四节 档案 2437

第七章 管理 2439

第一节 机构 2439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 2444

第三节 新闻出版管理 2446

卷四十八 文物 2448

第一章 古遗址 2448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 2448

第二节 古窑址 2449

第三节 古城址 2450

第四节 寨址 关隘 古战场 2451

第五节 渡口 码头 驿道 2452

第六节 冶炼遗址 2453

第二章 古墓葬 2453

第一节 历史名人墓 2454

第二节 壁画墓 2455

第三节 其他古墓 2457

第三章 古建筑 2457

第一节 寺观庙宇 2458

第二节 书院 2460

第三节 古祠堂 2461

第四节 古民居 2462

第五节 古牌坊 古亭阁 2464

第六节 古塔 经幢 2465

第七节 古桥梁 2465

第八节 古水利工程 古井 2467

第四章 石刻 塑像 2468

第一节 摩崖石刻 2468

第二节 重要碑刻 2469

第三节 墓志铭 2472

第四节 塑像 2472

第五节 石雕 2473

第五章 重要文物藏品 2473

第一节 石器 2473

第二节 陶瓷器 2474

第三节 金属器 2476

第四节 木器 2477

第五节 字画 2478

第六节 古籍 2479

第七节 其他文物藏品 2480

第六章 革命文物 2481

第一节 革命遗址(迹) 2481

第二节 烈士陵园(墓) 2486

第三节 纪念碑(馆、亭) 2486

第四节 革命文物藏品 2488

第七章 管理 2492

第一节 机构 2492

第二节 文物普查 2493

卷四十九 医药卫生 2502

第一章 机构 2502

第一节 卫生行政机构 2502

第二节 医疗卫生防疫机构 2502

第二章 卫生 2508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2508

第二节 卫生监测与监督 2510

第三节 健康教育 2514

第三章 防疫 2515

第一节 计划免疫 2515

第二节 急性传染病防治 2517

第三节 寄生虫病防治 2525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2529

第四章 妇幼保健 2530

第一节 妇女保健 2530

第二节 儿童保健 2536

第五章 医疗 2538

第一节 中医 2538

第二节 西医 2539

卷五十二 民俗 宗教第一章 生活习俗 2674

第一节 服饰 2674

第二节 饮食 2676

第三节 住宅 2679

第四节 行乘 2680

第五节 用具 2681

第二章 生产习俗 2682

第一节 农耕习俗 2682

第二节 捕鱼习俗 2683

第三节 狩猎习俗 2683

第四节 造纸习俗 2684

第五节 建房习俗 2684

第三章 人生习俗 2686

第一节 婚嫁 2686

第二节 生育 2688

第三节 寿诞 2689

第四节 丧葬 2690

第四章 岁时节令 2691

第一节 春节 2691

第二节 立春 2692

第三节 元宵 2692

第四节 花朝 清明 立夏 2693

第五节 端午 2694

第六节 七夕 天贶 中元 立秋 2695

第七节 中秋 2696

第八节 重阳 立冬 冬至 2696

第九节 除夕 2697

第五章 宗族家庭与称谓命名习俗 2697

第一节 家庭习俗 2697

第二节 宗族习俗 2698

第三节 称谓习俗 2698

第四节 命名 2700

第六章 良风陋习 2701

第一节 良风 2701

第二节 陋习 2704

第七章 民间信仰 2705

第一节 大自然崇拜 2705

第二节 神灵崇拜 2707

第三节 祖图崇拜 2708

第四节 人物崇拜 2709

第八章 宗教 2710

第一节 道教 2710

第二节 佛教 2714

第三节 天主教 2719

第四节 基督教 2722

卷五十三 方言 2728

第一章 三元话 2728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2728

第二节 同音常用字 2730

第三节 方言词语 2739

第四节 句段举例 2745

第二章 三明地区各方言特点比较 2749

第一节 东西片语音比较 2749

第二节 东西中片语音比较 2751

第三节 各地语音差异 2753

卷五十四 人物 2768

第一章 人物传 2768

第二章 人物表(录) 2904

第一节 历代进士(已知)名表 2904

第二节 唐至清代仕外职官(已知)名表 2929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国民党军队旅以上军官、中共组织、游击队领导人(已知)名表 2934

第四节 三明解放后在册老红军(已知)名表 2937

第五节 在外地担任副厅以上领导干部(已知)名表 2942

第六节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博士、享受特殊津贴专家(已知)名表 2944

第七节 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名表 2955

第八节 革命烈士英名表(录) 2995

限外辑要 3017

第一章 党政 群团 3017

第一节 中共三明市委主要活动 3017

第二节 人大常委会主要活动 3030

第三节 政府主要工作 3032

第四节 政协主要活动 3049

第五节 民主党派 3053

第六节 群众团体 3061

第二章 司法 军事 3067

第一节 公检法司 3067

第二节 军事 3077

第三章 经济建设 3081

第一节 农村经济 3081

第二节 企业经济 3087

第三节 对外经济 3094

第四节 个体私营经济 3095

第五节 国内贸易 3097

第六节 财政 3101

第七节 税务 3104

第八节 金融保险 3107

第九节 城乡建设 3112

第十节 交通运输 3115

第十一节 邮电通讯 3116

第十二节 旅游开发 3118

第四章 社会事业 3121

第一节 政区 人口 3121

第二节 民政 3122

第三节 科学技术 3126

第四节 教育 3128

第五节 文化 3131

第六节 医疗卫生 3137

第七节 计划生育 3141

第八节 体育 3142

第九节 精神文明建设 3143

附录 3147

一、主要文献辑选 3147

二、诗文选辑 3181

编后记 319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