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现代犯罪学
现代犯罪学

现代犯罪学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燮蛟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308080156
  • 页数:47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三篇“犯罪学的视野”、“ 犯罪学基本视角的理论与实践”、“犯罪对策的现实解读”作“三段论”式的系统分析:一、犯罪学主要流派观点的系统分析;二、犯罪现象基本因素现实系统分析;三、犯罪控制与预防现实系统分析。
《现代犯罪学》目录
标签:犯罪学 犯罪

引论 1

第一篇 现代犯罪学的视野 5

第一章 现代犯罪学考察犯罪问题的独特视角 5

第一节 现代犯罪学对犯罪和犯罪学研究的视角 5

一、现代犯罪学对犯罪研究的视角 5

二、现代犯罪学对犯罪学描述的视角 7

第二节 现代犯罪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0

一、现代犯罪学是以犯罪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刑事法学 10

二、现代犯罪学是研究犯罪人和犯罪行为的学科 11

三、现代犯罪学是研究犯罪原因的学科 11

四、现代犯罪学是研究犯罪演变过程的学科 12

五、现代犯罪学是犯罪对策研究性的学科 12

六、现代犯罪学是研究工具性的学科 13

七、现代犯罪学是反思性的学科 15

小结 16

思考题 16

第二章 现代犯罪学的学科体系 17

第一节 关于现代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地位和理论体系的理解 17

一、现代犯罪学的学科性质 17

二、现代犯罪学的学科地位 18

第二节 现代犯罪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9

一、犯罪学与刑法学 19

二、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 20

三、犯罪学与社会学 22

四、犯罪学与犯罪侦查学 22

五、犯罪学与犯罪心理学 23

第三节 现代犯罪学研究方法 25

一、犯罪学研究方法 25

二、犯罪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27

第四节 现代犯罪学的价值观 31

一、现代犯罪学研究的价值 31

二、学习现代犯罪学的作用 32

小结 34

思考题 35

第三章 现代犯罪学理论的形成和历史演进 36

第一节 犯罪学历史回顾 36

一、早期的犯罪学思想 36

二、犯罪学的产生 37

三、现代犯罪学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 40

第二节 现代犯罪学创立过程中的主要理论流派 41

一、刑事古典学派的犯罪学理论 41

二、19世纪末的实证犯罪学派 45

第三节 现代犯罪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理论流派 53

一、现代西方犯罪社会学 53

二、犯罪心理学理论 68

三、犯罪生物学理论 70

小结 75

思考题 75

第四章 中国犯罪学历史演进 77

第一节 中国历代思想家关于犯罪问题的思想观点 77

一、关于犯罪原因的认识 77

二、关于犯罪预防和处罚 78

第二节 犯罪学理论在旧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79

一、西方犯罪学著作在旧中国的传播 79

二、旧中国犯罪学的研究与发展 80

第三节 犯罪学在新中国的发展概况 81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70年代的畸形发展状况 81

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中国犯罪学的蓬勃发展 81

三、新中国犯罪学蓬勃发展期的发展动力与指导思想 81

四、犯罪学在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 82

小结 83

思考题 83

第二篇 现代犯罪学的基本框架 87

第五章 犯罪现象研究 87

第一节 犯罪现象的概念、性质的界定 87

一、犯罪现象的概念 87

二、犯罪现象的特征 87

第二节 犯罪现象的构成 89

一、犯罪现象的生成性构成要素 90

二、犯罪现象的表现性构成要素 90

第三节 犯罪社会现象的状况与特点 98

一、外国的犯罪状况 99

二、外国社会的犯罪基本特点 104

三、中国社会的犯罪状况 106

四、中国社会的犯罪基本特点 119

五、中外犯罪现象比较 137

小结 140

思考题 140

第六章 犯罪人研究 141

第一节 犯罪人的界定与类型 141

一、犯罪人的概念 141

二、研究犯罪人的意义 142

三、犯罪人的特征 142

四、犯罪人的分类 145

第二节 现代社会对犯罪人的独特关注 147

一、美国的犯罪人研究 147

二、法国的犯罪人研究 151

三、意大利的犯罪人研究 153

小结 157

思考题 158

第七章 犯罪行为研究 159

第一节 犯罪行为的界定与实现过程 159

一、犯罪行为的概念 159

二、犯罪行为的构成要素 160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形成过程 161

一、犯罪行为的形成因素 161

二、犯罪动机和决意的形成 162

三、犯罪准备的过程分析 164

四、犯罪实施的过程分析 164

第三节 犯罪行为的主要类型 165

一、暴力犯罪 166

二、经济犯罪 167

三、有组织犯罪 169

四、未成年人犯罪 170

五、网络犯罪 171

六、毒品犯罪 171

七、非典型犯罪 172

小结 175

思考题 175

第八章 犯罪被害人研究 176

第一节 犯罪被害人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176

一、犯罪被害人的概念 176

二、研究被害人的意义 177

第二节 被害人的特征与分类 178

一、被害人的特征 178

二、犯罪被害人的分类 180

三、被害现象分析 183

第三节 被害人与犯罪现象的关系 184

一、被害因素分析 185

二、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关系 186

三、犯罪人与被害人的角色转换 195

小结 196

思考题 197

第九章 影响犯罪现象的基本因素研究 198

第一节 犯罪原因的概念和特征 198

一、犯罪原因概念 198

二、犯罪原因的特征 199

三、犯罪原因的类型 200

第二节 影响犯罪现象原因的系统与构成 205

一、“外因—内因”结构 205

二、“原因—条件—情境”结构 206

三、“罪因层次”结构 206

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及犯罪原因 207

一、在社会发生结构性巨变条件下我国社会矛盾及犯罪的一般原因 209

二、二维视野下我国社会矛盾及犯罪原因 212

三、引发我国社会矛盾及犯罪的一些新的原因 214

四、对我国社会矛盾与犯罪原因的一些梳理和归结 217

第四节 犯罪根源分析 221

一、犯罪根源的提出 221

二、犯罪根源理论的特点 222

三、目前比较流行的犯罪根源理论 222

四、犯罪根源的真谛 226

小结 230

思考题 230

第三篇 犯罪现象的具体考察 233

第十章 影响犯罪现象产生的具体因素研究 233

第一节 影响犯罪现象产生的社会环境因素 233

一、经济发展与犯罪 233

二、工业化、城市化与犯罪 238

三、贫困与犯罪 249

四、失业与犯罪 254

五、政治因素与犯罪 258

六、法制建设与犯罪 268

七、文化冲突与犯罪 277

八、大众传播工具与犯罪 284

九、家庭关系与犯罪 290

十、教育问题与犯罪 296

第二节 影响犯罪现象产生的自然环境因素 302

一、自然因素与犯罪 303

二、犯罪者的自然原因 306

小结 328

思考题 329

第四篇 犯罪对策的现实解读 333

第十一章 犯罪预测研究 333

第一节 犯罪预测概述 333

一、犯罪预测的概念 333

二、犯罪预测的特点 333

三、犯罪预测的作用 334

第二节 犯罪预测的种类和内容 334

一、犯罪预测的种类 334

二、犯罪预测的内容 336

第三节 犯罪预测的方法和步骤 338

一、犯罪预测的方法 338

二、犯罪预测的步骤 345

第四节 犯罪预测的历史回顾 345

一、美国的犯罪预测研究 346

二、我国的犯罪预测研究 347

三、犯罪预测的未来走向 347

小结 348

思考题 349

第十二章 犯罪控制与预防研究 350

第一节 犯罪控制机制的现实考量 350

一、犯罪控制概念与特征 350

二、犯罪控制的理论基础 352

三、犯罪控制的层次与手段 355

四、犯罪控制的主要途径 358

五、犯罪控制的基本模式 366

第二节 犯罪预防机制的现实考量 395

一、犯罪预防的基本观念 395

二、犯罪预防基本模式的多维考察 396

三、犯罪预防基本模式的理论表述 399

第三节 犯罪预防的具体措施 402

一、犯罪预防中的家庭教育 402

二、犯罪预防中的学校教育 403

三、校园暴力的预防 403

四、业余时间与犯罪预防 404

五、有组织犯罪的预防 404

六、毒品犯罪的预防 405

七、警方的专业预防与公众参与 406

八、建筑结构与犯罪预防 407

九、对无家可归者的帮助与犯罪预防 407

十、对失业者的帮助与犯罪预防 408

十一、对外国人犯罪的预防 408

十二、重新犯罪预防 409

十三、保安处分与犯罪预防 409

第四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枫桥经验 409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演进阶段 410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思想 413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理性思辨 415

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典范——“枫桥模式” 416

第五节 犯罪控制与犯罪预防的关系 424

一、犯罪控制与犯罪预防的联系 424

二、犯罪控制与犯罪预防的区别 424

三、犯罪控制与犯罪预防的地位 425

第六节 刑事政策对犯罪控制与预防的现实考量 426

一、刑事政策的缘由 426

二、我国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 431

三、刑事政策之一:“严打”的理性思辨 432

四、刑事政策之二:宽严相济 440

五、刑事政策之三:刑事案件判决前的调查制度 449

六、刑事政策之三: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450

七、刑事政策之四:赦免制度 457

八、刑事政策之五:前科消灭制度 464

小结 469

思考题 469

主要参考文献 470

后记 47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