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高等植物矿质营养  导读版
高等植物矿质营养  导读版

高等植物矿质营养 导读版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PetraMarschner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30359421
  • 页数:651 页
图书介绍:霍斯特Marschner博士享誉全球植物营养研究领域,深受尊重和重视,曾经撰写了《马氏高等植物矿质营养》前两版。他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进了人们对根际过程和植物吸收痕量元素的理解。本书是第三版,经过全面的更新和修订,对全球植物营养学家均有参考价值。一个期待已久的对植物矿质营养参考标准的修订覆盖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新增对农业生态系统及其营养和质量等专题讨论。
《高等植物矿质营养 导读版》目录

第一部分 营养生理学 3

1.导言、矿质养分的定义和分类 3

1.1导言 3

1.2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 3

1.3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和生理功能 4

2.单个细胞和根系吸收离子的机制:短距离运输 7

2.1概述 7

2.2溶质从外部溶液进入根细胞的途径 8

2.3生物膜组成 10

2.4溶质跨膜运输 13

2.5影响根系吸收离子的因素 21

2.6沿根轴对离子和水分的吸收 39

2.7根中离子和水分的径向运输 41

2.8离子向木质部释放 43

2.9影响离子释放进入木质部和溢泌速率的因素 44

3.木质部与韧皮部长距离运输 49

3.1概述 49

3.2木质部运输 50

3.3韧皮部运输 58

3.4韧皮部和木质部在矿质元素长距离运输中的相对重要性 62

3.5矿质养分再利用 66

4.植物叶片和其他气生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释放 71

4.1导言 71

4.2通过气孔吸收和释放气体及其他挥发性物质 71

4.3吸收溶质 74

4.4叶面施用矿质养分 78

4.5叶片中矿质元素的淋失 82

4.6通过叶片吸收和淋失溶质的生态意义 83

5.矿质营养,产量与库源关系 85

5.1概述 85

5.2养分供应与产量的关系 86

5.3光合活性及相关过程 87

5.4光合面积 102

5.5呼吸作用和氧化磷酸化 105

5.6同化物在韧皮部的运输及调节 107

5.7库形成 113

5.8库活性 117

5.9植物激素在协调库一源关系中的作用 120

5.10源和库对产量的限制 131

6.大量元素功能 135

6.1氮 135

6.2硫 151

6.3磷 158

6.4镁 165

6.5钙 171

6.6钾 178

7.微量元素功能 191

7.1铁 191

7.2锰 200

7.3铜 206

7.4锌 212

7.5镍 223

7.6钼 226

7.7硼 233

7.8氯 243

8.有益矿质元素 249

8.1定义 249

8.2钠 249

8.3硅 257

8.4钴 261

8.5硒 263

8.6铝 268

8.7其他矿质元素 268

9.营养与品质 271

9.1引言 271

9.2营养与外观 272

9.3营养与化学组成 273

10.矿质营养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 283

10.1概述 283

10.2植物营养状况与感病性的关系 284

10.3真菌病害 285

10.4细菌和病毒病害 291

10.5土传真菌和细菌病害 293

10.6虫害 295

10.7施肥对植物及其寄生物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297

11.矿质营养缺乏与毒害的诊断 299

11.1概述 299

11.2养分供应与生长效应 299

11.3营养失调的外观诊断 300

11.4植物分析 301

11.5组织化学和生物化学方法 310

11.6植物分析及土壤分析 311

第二部分 植物—土壤间关系 315

12.土壤养分有效性 315

12.1概述 315

12.2土壤化学分析法 315

12.3养分向根表迁移 316

12.4根系密度的作用 324

12.5土壤水分的分布与养分有效性 325

12.6土壤结构的作用 326

12.7强度/容量比,植物因素和土壤测试结果 328

13.影响根系生长发育的内外因素 331

13.1概述 331

13.2碳水化合物供应 331

13.3根系发育 332

13.4土壤化学因素 334

13.5土壤生物 340

13.6土壤物理因素 342

13.7冠/根比 345

14.根际化学与植物营养 347

14.1概述 347

14.2根际的空间分布 349

14.3根际土壤中的无机元素 350

14.4根际土壤pH值 353

14.5氧化还原电位和还原过程 359

14.6根际淀积作用和根分泌物 360

15.根际生物学 369

15.1概述 369

15.2根际微生物 369

15.3菌根 373

16.固氮 389

16.1概述 389

16.2生物固氮系统 389

16.3固氮的生物化学 390

16.4共生固氮系统 392

16.5豆科植物的固氮量及其在混作系统中向其他植物的氮转移 405

16.6自生固氮及联合固氮重要性 407

16.7展望 408

17.植物对土壤化学逆境的适应性 409

17.1自然植被 409

17.2高投入与低投入途径 410

17.3酸性矿质土壤 417

17.4渍水和淹水土壤 430

17.5石灰性和碱性土壤 444

17.6盐渍土壤 455

18.陆地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和碳通量 473

18.1影响碳氮排放的微生物因素 473

18.2有机土壤改良对排放的影响 475

18.3 pH值,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对物质转换的影响 475

18.4全球升温效应 476

18.5植物-动物相互作用在不同尺度对养分通量的影响 476

18.6物质流的模拟方法 48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