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案例与图表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案例与图表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案例与图表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福俊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11810175
  • 页数:5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写作总结了各编者多年的行政法学教学经验,结合了最近几年来颁布的行政法律规范和我国行政法治发展的情况以及行政法学近年来的理论与实践进展。本书在撰写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吸收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行政法学的发展进程,作者参考了大量的教材、著作、案例汇编和论文,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案例与图表》目录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1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26

第三章 行政主体与公务员 48

第四章 行政行为 74

第五章 抽象行政行为 100

第六章 具体行政行为 126

第七章 行政许可 143

第八章 行政处罚 168

第九章 行政强制 192

第十章 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 210

第十一章 行政确认与行政裁决 220

第十二章 行政合同与行政给付 232

第十三章 行政检查与行政指导 250

第十四章 行政程序与政府信息公开 262

第十五章 行政复议 284

第十六章 行政诉讼概述 314

第十七章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329

第十八章 行政诉讼管辖 348

第十九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366

第二十章 行政诉讼证据 386

第二十一章 行政诉讼程序 411

第二十二章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 429

第二十三章 行政诉讼裁判 439

第二十四章 行政诉讼执行程序 462

第二十五章 涉外行政诉讼 479

第二十六章 行政赔偿 485

后记 503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1

表1.1 行政的概念(1) 1

表1.2 行政的概念(2) 1

表1.3 国家职能的划分 2

表1.4 行政的特征 2

表1.5 行政的分类 2

表1.6 三权分立学说示意 3

表1.7 行政权的内容和形式 3

表1.8 行政法的基本功能 4

表1.9 行政法所调整的行政关系范围 4

表1.10 行政法的特征 4

表1.11 行政法的分类 5

表1.12 行政法的渊源 5

表1.13 行政法的效力等级 6

表1.14 行政法律关系内容示意图 6

表1.15 行政法律关系变动示意 7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26

表2.1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26

表2.2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27

表2.3 行政权的来源 27

表2.4 法律限定的行政权形式的四个维度 27

表2.5 法律保留事项示意图 28

表2.6 禁止授权国务院先行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29

表2.7 比例原则的三层次要求 29

表2.8 政府应当主动公开的信息内容范围 29

表2.9 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示意图 30

第三章 行政主体与公务员 48

表3.1 行政主体的概念 48

表3.2 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的关系 49

表3.3 行政主体的范围 49

表3.4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区别 50

表3.5 行政主体的资格 50

表3.6 行政主体资格的确认 51

表3.7 行政组织法的概念 51

表3.8 行政组织法的构成 51

表3.9 行政组织法的功能 52

表3.10 公务员的法律定义及基本内涵 52

表3.11 公务员的实际范围 53

表3.12 行政公务员的概念 53

表3.13 行政公务员的资格条件 54

表3.14 行政公务员的身份及行为后果 54

表3.15 行政公务员的法律地位 55

表3.16 确认行政公务员身份的因素 55

表3.17 行政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 56

第四章 行政行为 74

表4.1 行政行为的含义 74

表4.2 行政行为的特征 75

表4.3 行政行为的分类 75

表4.4 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76

表4.5 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 76

表4.6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77

表4.7 行政行为的效力 77

第五章 抽象行政行为 100

表5.1 抽象行政行为的分类 100

表5.2 行政立法的性质 101

表5.3 行政立法的分类 101

表5.4 行政立法的主体及名称 102

第六章 具体行政行为 126

表6.1 具体行政行为的定义和构成 126

表6.2 具体行政行为的分类 127

表6.3 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 127

表6.4 具体行政行为的一般合法要件 128

第七章 行政许可 143

表7.1 行政许可的概念 143

表7.2 行政许可的特点 144

表7.3 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144

表7.4 行政许可的设定 145

表7.5 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 146

表7.6 可以不设行政许可的事项 147

表7.7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147

表7.8 应当举行听证的许可事项 148

第八章 行政处罚 168

表8.1 行政处罚的概念 168

表8.2 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169

表8.3 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 169

表8.4 行政处罚的设定 170

表8.5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170

表8.6 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的要求 171

表8.7 行政处罚的普通程序 171

表8.8 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具体步骤 172

表8.9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 172

第九章 行政强制 192

表9.1 行政强制的种类 192

表9.2 行政强制措施的分类 193

表9.3 行政强制措施的一般程序 194

表9.4 行政强制执行的分类 195

第十章 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 210

表10.1 行政征收的分类 210

表10.2 行政征用的分类 211

第十一章 行政确认与行政裁决 220

表11.1 行政确认的概念和特征 220

表11.2 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 220

表11.3 行政裁决的概念和特征 221

表11.4 行政裁决的程序 221

第十二章 行政合同与行政给付 232

表12.1 我国重要行政合同的形式 232

表12.2 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的行政优益权 233

表12.3 我国行政给付的表现形式 233

第十三章 行政检查与行政指导 250

表13.1 行政检查的概念和特征 250

表13.2 行政检查的形式 250

表13.3 行政检查的程序 251

表13.4 行政指导的概念和特征 251

表13.5 行政指导的形式 251

第十四章 行政程序与政府信息公开 262

表14.1 行政程序的分类 262

表14.2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 262

表14.3 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263

表14.4 行政听证的范围 263

表14.5 行政听证的一般程序 264

表14.6 说明理由制度 264

表14.7 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265

第十五章 行政复议 284

表15.1 行政复议的概念 284

表15.2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284

表15.3 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285

表15.4 行政复议的排除事项 285

表15.5 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的管辖) 286

表15.6 对行政复议申请的审查 287

表15.7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处理原则 287

表15.8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相同之处 288

表15.9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不同之处 288

表15.10 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期间停止执行的情形 289

表15.11 行政复议的审查方式 289

表15.12 行政复议决定的类型 290

第十六章 行政诉讼概述 314

表16.1 行政诉讼的地位和目的 314

表16.2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314

表16.3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 315

表16.4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315

第十七章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329

表17.1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含义 329

表17.2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确立方式 329

表17.3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确立标准 330

表17.4 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 331

表17.5 人民法院不应受理的行政案件 332

第十八章 行政诉讼管辖 348

表18.1 行政诉讼管辖的内容 348

表18.2 行政诉讼级别管辖 348

表18.3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行政诉讼案件 349

表18.4 人民法院地域管辖 350

表18.5 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350

表18.6 人民法院管辖权的转移 351

表18.7 行政诉讼移送管辖的条件 351

表18.8 《行政案件管辖规定》规定的管辖 352

第十九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366

表19.1 行政诉讼参与人和行政诉讼参加人 366

表19.2 行政诉讼原告的基本类型 366

表19.3 几种特殊情况下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确立 367

表19.4 行政诉讼被告确认的一般情况 368

表19.5 行政诉讼被告确认的特殊情况 368

表19.6 行政机构充当行政诉讼被告问题 369

表19.7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基本类型 369

表19.8 行政诉讼共同诉讼的基本类型 370

第二十章 行政诉讼证据 386

表20.1 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定种类 386

表20.2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 387

表20.3 行政诉讼举证规则 388

表20.4 人民法院调取证据 389

表20.5 行政诉讼保全 390

表20.6 行政诉讼出庭作证规则 391

表20.7 行政诉讼质证规则 392

表20.8 行政诉讼证据认定规则 393

表20.9 行政诉讼证据证明效力 394

第二十一章 行政诉讼程序 411

表21.1 行政诉讼程序流程 411

表21.2 起诉的条件 412

表21.3 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 413

表21.4 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 414

表21.5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 414

表21.6 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 415

第二十二章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 429

表22.1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429

表22.2 行政诉讼中的法律规范冲突选择规则 430

第二十三章 行政诉讼裁判 439

表23.1 行政诉讼裁判的种类 439

表23.2 行政诉讼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的类型 439

表23.3 行政诉讼裁定的适用范围 440

表23.4 行政诉讼决定的主要种类 441

表23.5 行政诉讼一审判决适用条件 442

表23.6 二审裁判的适用条件 443

表23.7 再审裁判的适用条件 443

表23.8 几种裁判类型的特殊适用 444

第二十四章 行政诉讼执行程序 462

表24.1 行政执行案件的范围 462

表24.2 行政诉讼执行的条件 462

表24.3 行政诉讼执行的主体和对象 463

表24.4 行政诉讼执行的措施 464

表24.5 行政诉讼执行的程序 465

第二十五章 涉外行政诉讼 479

表25.1 涉外行政诉讼知识要点表 479

第二十六章 行政赔偿 485

表26.1 行政赔偿与国家赔偿的关系 485

表26.2 行政赔偿的范围 486

表26.3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487

后记 5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