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黑龙江文学通史  第4卷
黑龙江文学通史  第4卷

黑龙江文学通史 第4卷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放编
  • 出 版 社: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31715724
  • 页数:524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上海表情下一篇:刹那行年
《黑龙江文学通史 第4卷》目录
标签:通史 文学

第十一编 散文、杂文与随笔第一章 建国初至十七年的散文 3

第一节 概述 3

第二节 北大荒散文作家 6

第三节 森林的挚子与歌者 13

第四节 谢树散文的文体风格 16

第二章 新时期至90年代散文 20

第一节 概述 20

第二节 梁南、鲁秀珍与“反思散文” 22

第三节 张爱华“内省式”的心理散文 27

第四节 巴波、张抗抗、刘邦厚的文化散文 31

第五节 关沫南、鲁琪的历史散文 35

第六节 域外游记散文 36

第七节 风格各异的故乡地域散文 39

第三章 杂文、随笔 48

第一节 概述 48

第二节 江南尘杂文——为时代鼓与呼 52

第三节 丹赤杂文——讽喻嬉笑皆成文章 54

第四节 谷南泉杂文、随笔的闲士风格 57

第五节 任树宝、郭庆晨等人的杂文 61

第十二编 报告文学 67

第一章 报告文学的历史回顾 67

第一节 概述 67

第二节 《牢门脱险记》与群众口述史的写作 71

第二章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作家与作品 76

第一节 程树榛、贾宏图、蒋巍的改革题材报告文学 76

第二节 厚积薄发的《北大荒移民录》 82

第三节 90年代纪实文学的主要作家 85

第十三编 影视文学 97

第一章 建国前黑龙江电影的发展 97

第一节 起于晚清时代的黑龙江电影 97

第二节 电影文学地位的确立 99

第三节 与东北解放同步的黑龙江电影事业 101

第二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电影文学 105

第一节 在风浪中前行的电影文学 105

第二节 林予——北大荒与云南边地的创作 109

第三节 丛深——特定时期的代表作家 112

第四节 乌·白辛——《冰山上的来客》的经典意义 116

第五节 农村喜剧《流水欢歌》和林区故事《万木春》 118

第六节 关沫南、李克异的抗联题材电影 121

第七节 表现垦区生活的电影文学 124

第八节 电影《暴风骤雨》与《林海雪原》 126

第三章 “文革”十年禁锢中的电影文学 128

第四章 新时期电影文学的繁荣 131

第一节 概述 131

第二节 鲁琪电影剧本细腻、抒情的叙事风格 134

第三节 孟烈电影中的“侠女”与“雄魂” 137

第四节 电影《海誓》与《黑三角》的创作 141

第五节 儿童题材电影《鹤童》与《冰上小虎队》 144

第六节 小说《纪念》与电影《我的父亲母亲》 146

第五章 电视剧文学 149

第一节 概述——从蓄积力量到走向成熟 149

第二节 80年代的电视剧作家与作品 152

第三节 90年代的电视剧作家与作品 157

第十四编 广播剧文学 171

第一章 广播剧的源流及其发展 171

第一节 广播剧的历史溯源 172

第二节 黑龙江广播剧从创建到辉煌 174

第三节 黑龙江广播剧的理论建设 181

第二章 广播剧的主要作家与作品 184

第一节 李景宽广播剧的诗意风格 184

第二节 王国臣的广播剧创作 190

第三节 饶津发广播剧的地域特色 195

第四节 丁双对广播剧事业的贡献 199

第五节 张明媛、益浩波的广播剧 201

第三章 黑龙江广播剧的艺术特色 206

第一节 为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塑像 206

第二节 浓郁的“黑土”风情 209

第三节 儿童广播剧成绩斐然 211

第四节 广播剧形式的拓展与探索 213

第十五编 戏曲文学 221

第一章 新中国初至文革时期的戏曲文学 221

第一节 改戏、改人,推陈出新 221

第二节 新中国戏剧家对传统戏的改编 225

第三节 戏曲现代戏创作的新成就 230

第四节 “文革”十年中的戏曲文学 235

第二章 戏曲文学的新时期 237

第一节 百花争艳的戏曲舞台 237

第二节 郭大彬戏曲创作的成就 243

第三节 王毅戏曲文学的讽喻风格 246

第四节 来自戏曲院团的剧作家 249

第五节 脱颖而出的新型戏曲人才 256

第十六编 曲艺文学 265

第一章 建国前黑龙江曲艺的历史演变 265

第一节 金、元、明、清的黑龙江曲艺 266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黑龙江曲艺 268

第二章 建国十七年的曲艺文学 271

第一节 建国初对曲艺的改旧与创新 271

第二节 陈谷音表现新时代的曲艺文学 273

第三节 隋书今对“二人转”、“拉场戏”的改编与新创 276

第四节 胡景岐的新编“二人转” 279

第五节 袁文波农村题材的“单出头” 281

第六节 黄枫的“山东快书”创作 284

第三章 新时期曲艺文学的繁荣 286

第一节 曲艺文学“百花齐放”的春天 286

第二节 原建邦相声的喜剧风格 289

第三节 奚青汶的“二人转”创作 293

第四节 柳盛林、王尧“二人转”的乡村风味 295

第五节 王天君、田有仓的曲艺作品 301

第十七编 少数民族文学第一章 少数民族的著名诗人 309

第一节 中流,北大荒的知音鸟 309

第二节 满锐和巴彦布的诗 314

第二章 朝鲜族文学 322

第一节 朝鲜族文学发展的分期 322

第二节 朝鲜族的主要作家与作品 325

第三章 其他少数民族文学 333

第一节 赫哲族文学 333

第二节 鄂伦春族文学 334

第三节 鄂温克族文学 337

第十八编 儿童文学 341

第一章 概述 341

第二章 儿歌与儿童诗 345

第一节 陶耶、苗欣的儿歌与儿童诗 345

第二节 于波的朗诵诗与李沐明的低幼文学 350

第三章 儿童小说创作 356

第一节 为北大荒少年塑像的常新港 356

第二节 追求儿童小说现代意味的王左泓 358

第三节 龙秀梅、黄健民等的校园题材小说 360

第四节 革命历史题材的儿童小说创作 364

第五节 独具民族风情的儿童小说 367

第四章 童话创作 370

第一节 孙幼忱的科普童话创作 370

第二节 田犁、朱奎的童话故事 374

第三节 科学小品与儿童散文 377

第十九编 翻译文学 383

第一章 翻译文学的回顾与概况 383

第一节 建国前翻译文学的简略回顾 383

第二节 建国后翻译文学的概况 387

第二章 文学翻译家及译作 391

第一节 原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翻译家的摇篮 391

第二节 曾在黑龙江生活工作过的翻译家 398

第二十编 文学理论与思潮第一章 十七年风云变幻的黑龙江文坛 407

第一节 宣传毛泽东文艺思想,贯彻党的文艺方针 408

第二节 培养工农兵作家,提高文艺创作质量 413

第三节 开创文艺评论和理论建设新局面 414

第四节 理论与学术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420

第二章 “文革”十年“阴谋文艺”的泛滥 430

第一节 对文艺队伍的洗劫与迫害 430

第二节 对作家作品的诬陷和批判 432

第三节 “四人帮”的创作谬论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433

第三章 历史转折时期的黑龙江文坛 435

第一节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省文联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 435

第二节 拨乱反正,肃清“阴谋文艺”流毒 437

第三节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复苏 439

第四节 时代呼唤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 441

第五节 理论与学术研究的新成果 449

第四章 新潮文艺理论的崛起 456

第一节 新潮理论探讨的热点问题 456

第二节 新潮理论对黑龙江文艺创作的影响 459

第三节 文艺新学科新方法的理论建构 462

第五章 社会转型期的文艺思潮 467

第一节 继往开来的省文联和省作协“四代会” 467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的理论思潮热点问题 469

第二节 理论与学术研究新成就 474

〔附录二〕黑龙江作家在外地名录 481

编后记 519

本卷作者小传 5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