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班固文学思想研究
班固文学思想研究

班固文学思想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崇明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32557660
  • 页数:564 页
图书介绍:本书详尽全面地分析了班固文学思想的渊源,主要倾向,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影响,并探讨了在班固的研究中许多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同时又以班固现存的文学作品和《汉书》本身的协作,归纳其文学思想和观念。
《班固文学思想研究》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 尊儒宗经 博贯载籍 宽和融众——班固的思想性格及其渊源 6

第一节 尊儒宗经 尊汉拥刘 10

一、以儒家正统思想为主 10

二、时代政治的影响 16

第二节 班固的家学渊源 18

一、班固家学中尊儒宗经的思想传统 18

二、班固家学中对儒学以外思想学说的吸收 26

第三节 崇尚人文,重视文学传统 30

第四节 班固的天人观和性命观 37

一、班固的天人观 37

二、班固的性命观 41

三、班固的怀疑 44

第五节 班固的性格及其处世方式 48

第六节 班固的“不朽”观念 53

第七节 班固是“通儒” 57

一、古学今学兼收并蓄 58

二、采纳古文经学派对“六经”的排列顺序 60

三、对“五经”及孔子的看法 62

四、班固是“通儒” 65

小结 66

第二章 班固的《诗》学观 68

第一节 班固引《诗》与四家《诗》的异同 69

一、班固引诗与《鲁诗》相同者 69

二、班固引诗与《齐诗》相同者 70

三、班固引诗与《毛诗》相同者 70

四、班固引诗与三家《诗》相同者 71

五、班固引诗与四家《诗》相同者 72

六、班固引诗与四家《诗》不尽相同者 74

第二节 重视《诗》的社会教化作用 76

第三节 重视《诗》的“微言大义” 79

第四节 对《诗》“本义”和《诗》“风”的重视与探索 84

一、对《诗》“本义”的重视与探索 85

二、对《诗》“风”的重视与探索 90

第五节 班固以阴阳五行观念解《诗》初探 97

一、汉代人的思想骨干是阴阳五行 97

二、班固以阴阳五行观念解《诗》方法的多样性 99

三、以阴阳五行解《诗》乃《齐诗》传统 110

小结 117

第三章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所体现的班固诗学观 119

第一节 《诗赋略》:文学与经学的分离 120

第二节 班固对歌诗音乐的理解和重视 122

第三节 班固对歌诗地域色彩的重视 124

一、关于《吴楚汝南歌诗》十五篇、《南郡歌诗》五篇 126

二、关于《燕代讴雁门云中陇西歌诗》九篇 129

三、关于《邯郸河间歌诗》四篇 130

四、关于《齐郑歌诗》四篇 131

五、关于《淮南歌诗》四篇 132

六、关于《左冯翊秦歌诗》三篇、《京兆尹秦歌诗》五篇 133

七、关于《河东蒲反歌诗》一篇 134

八、关于《洛阳歌诗》四篇等 135

第四节 从“诗言志”到“诗言情” 136

小结 141

第四章 随事立体:班固诗歌及《汉书》创作所体现的文体观念 142

第一节 模仿《雅》《颂》,庄严典雅 143

第二节 借鉴《楚辞》,效《骚》命篇 151

第三节 取法民间,创作七言 155

第四节 班固《咏史》诗文体辨析 162

第五节 《汉书》创作所体现的文体观念 170

一、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 171

二、《汉》志中的记叙性文体 173

三、《汉》志中的政论性文体 177

四、《汉》志中的说明性文体 181

小结 182

第五章 班固的赋论及其辞赋创作中的文学思想倾向 184

第一节 致用与抒情:班固的两种赋学观 184

一、模经为式,提升赋格 187

二、“贤人失志”:效《骚》命篇,抒情言志 196

第二节 班固辞赋的“温雅”基调 202

一、《幽通赋》:“哀而不伤” 205

二、《答宾戏》:“怨而不怒” 208

三、《两都赋》:“体有六义” 211

第三节 班固“赋家之心”探析 222

一、想象丰富,崇尚“弘丽” 224

二、“摛锦布绣”,追求绘画美 231

三、宫商齐发,追求音乐美 235

第四节 班固辞赋创作的尚奇倾向 240

小结 247

第六章 《汉书》创作所体现的文学叙事观念 249

第一节 《汉书》叙事所体现的详赡观念 250

一、《汉书》体例力求完备 251

二、注重叙事的条理性 254

三、注重叙事的逻辑性 267

第二节 《汉书》叙事的详赡观念与班固崇儒尊汉思想 277

一、刘氏正统,统领史事 278

二、交待原委,补充史实 281

三、尊刘抑项,化繁入简 286

第三节 《汉书》叙事所体现的雅懿倾向 291

一、崇尚客观冷静、雍容闲雅的叙事风格 293

二、对典诰风格的追求 302

三、《汉书》文辞的典雅倾向 309

第四节 《汉书》创作所体现的“典型”观念 318

一、重视典型事件 319

二、重视典型细节 323

三、重视典型语言 326

四、重视典型心理 330

小结 334

第七章 “抒下情而通讽谕”:从《汉书》引录诗赋文章看班固的文学观 336

第一节 《汉书》引录诗赋所体现的诗赋观念 338

一、重视诗赋的抒情性 340

二、重视诗赋的讽谕性 352

三、重视反映社会风貌 363

四、《汉书》著而不录赋所折射的班固赋学观 368

第二节 《汉书》引录文章所体现的班固文学思想 373

一、重视文学,以文传人 375

二、经世致用的文学观 380

三、重视文章的抒情性 392

四、《汉书》引录文章风格与班固文章学趣味 400

小结 423

第八章 班固文学思想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影响 425

第一节 班固《诗》“本义”说对后世《诗》学的影响 425

一、对欧阳修《诗本义》的影响 426

二、对姚际恒《诗经通论》的影响 430

三、对崔述《读风偶识》的影响 433

四、对方玉润《诗经原始》的影响 435

第二节 班固乐府论对后世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的影响 437

一、对“元白”“张王”等新乐府诗歌创作的影响 438

二、对皮日休“正乐府”以及陆龟蒙等人诗歌创作的影响 441

第三节 赋为“古诗之流”说对后世的影响 443

一、魏晋南北朝赋论经学色彩浓厚 443

二、唐人或主颂赞,或主讽谕 448

三、宋人的多元解释 454

四、元人注重诗教与抒情 457

五、明人遵从班固本义 459

六、清人申述班固观点 461

第四节 班固尚雅崇实的赋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464

一、对张衡赋学观的影响 465

二、对左思赋学观的影响 471

三、对唐以后赋学思想的影响 476

第五节 《汉书》文辞崇尚丽偶倾向对南北朝骈文的影响 486

第六节 班固小说观及《汉书》叙事观念对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影响 490

一、班固史家小说观引导小说家注重纪“实” 491

二、《汉书》叙事注重典型的思想为小说家提供捷径 499

三、《汉书》注重雅懿的审美观念使后世小说讲究文词古雅 503

小结 508

第九章 结论:班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510

第一节 “二重视角”:依经立论与文学批评的分离 511

一、屈原评价中的“二重视角”及其原因 511

二、对司马迁及其他历史人物评价中的“二重视角”及其原因 521

三、《汉书》引录作品的两个尺度 523

四、诗赋独立的文学意义 524

第二节 包容通达:班固文学思想的特色 525

一、班固《诗》学观的折中色彩 525

二、班固诗赋创作中经学文艺观与文学审美的兼容并存 527

三、在文学作品功能认识上的包容倾向 529

四、在文学发生原理上“情”“志”并举 532

五、历史叙事中“实录”与“委曲”并重 533

第三节 班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 534

参考文献 537

后记 5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