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系统网络化运营组织理论与关键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毛保华,刘明君,黄荣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30306128
- 页数:256 页
上篇 网络化运营组织模式与资源共享技术第1章 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特征 3
1.1 概述 3
1.2 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分析 4
1.2.1 线网基本形态和特点 4
1.2.2 换乘便捷性 5
1.2.3 典型线网的换乘便捷性分析 7
1.2.4 东京与北京线网换乘便捷性分析 11
1.3 网络化运营客流特征 14
1.3.1 连接市郊线路的客流空间分布特征 14
1.3.2 线网中的区域客流的空间分布特征 16
1.3.3 换乘客流结构特征 17
1.4 案例分析——上海 19
1.4.1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阶段 19
1.4.2 线网形态分析 21
1.4.3 客流特征 23
第2章 网络化运营组织管理模式 26
2.1 概述 26
2.2 企业组织模式及其适用性 27
2.2.1 都市圈轨道交通企业组织的适用模式 27
2.2.2 国内外都市圈轨道交通企业组织的主要形式 31
2.3 网络化行车组织模式 32
2.3.1 分段运营 33
2.3.2 多交路运营 33
2.3.3 快慢车结合运营 34
2.3.4 换乘运营 34
2.3.5 共线运营 34
2.3.6 过轨运营 35
2.3.7 可变编组运营 35
2.4 典型案例分析 35
2.4.1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 36
2.4.2 伦敦都市圈轨道交通 39
2.4.3 上海市轨道交通 42
2.4.4 广州市轨道交通 43
第3章 网络化运营的票务清分清算技术 45
3.1 概述 45
3.2 票务清分清算的AFC系统 46
3.3 票款清算流程 47
3.3.1 清分原则 48
3.3.2 票款清算实施流程 48
3.4 网络化运营环境下的票款清算 50
3.5 过轨运营环境下的票款清算 51
3.5.1 两种运营环境下影响票款清算的关键区别 52
3.5.2 算法改进与分析 52
3.5.3 客流路径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53
3.5.4 算例分析 55
3.6 快慢车结合过轨运营环境下的票款清分 57
3.6.1 快慢车结合的“虚拟路径”分析 57
3.6.2 流程设计 58
3.6.3 算例分析 60
第4章 网络化运营的政府补贴方法 62
4.1 概述 62
4.2 运营补贴必要性分析 62
4.2.1 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基本属性 62
4.2.2 政府补贴的必要性 66
4.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补贴模型 67
4.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补贴机制 68
4.4.1 成本加成合约 69
4.4.2 固定价格合约 69
4.4.3 激励性合约 71
4.4.4 特许经营权竞标 72
4.5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补贴的国际经验 74
4.5.1 伦敦:成本加成合约 74
4.5.2 巴黎:激励性合约 77
4.5.3 东京:特许经营 79
第5章 网络资源运营共享技术 82
5.1 概述 82
5.2 人力资源共享 83
5.2.1 运营管理人员 83
5.2.2 培训人员 83
5.2.3 维修人员 83
5.3 运营设备与设施资源共享 83
5.3.1 车辆 84
5.3.2 主变电站 87
5.3.3 信号设备 90
5.3.4 控制中心 93
5.3.5 其他运营设备和设施 93
5.4 检修设施与设备资源共享 94
5.4.1 车辆基地 94
5.4.2 车辆基地类型 95
5.4.3 共用车辆基地类型 96
5.4.4 车辆厂和大型设备厂资源的利用 96
5.4.5 车辆基地共享的适用性 96
5.5 案例分析 97
5.5.1 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资源共享实例 98
5.5.2 日本东京营团地铁的车辆段共享实例 100
第6章 轨道交通网络应急事件处理技术 102
6.1 概述 102
6.2 运营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02
6.2.1 人员因素 103
6.2.2 设备因素 103
6.2.3 社会灾害 104
6.3 突发应急事件处理 105
6.3.1 应急响应机制 105
6.3.2 应急组织体系 106
6.3.3 应急响应流程 108
6.3.4 应急信息管理 110
6.4 国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案例 112
6.4.1 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 112
6.4.2 伦敦地铁爆炸事件 114
6.4.3 俄罗斯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 115
下篇 网络化运营组织方法与实施技术第7章 跨线乘客换乘组织模式 119
7.1 概述 119
7.2 换乘量分析 119
7.3 换乘影响因素分析和评价 121
7.3.1 换乘时间组成 121
7.3.2 换乘客流个数 122
7.3.3 换乘评价 122
7.3.4 改善换乘组织的措施 123
7.4 换乘客流组织方式 125
7.4.1 同站台换乘 125
7.4.2 上下交叉站台换乘 127
7.4.3 站厅换乘 128
7.4.4 通道换乘 129
7.4.5 站外换乘 129
7.5 换乘方式适应性分析 131
7.5.1 线网形态 131
7.5.2 线网规模 134
7.5.3 线路连接方式 136
7.5.4 换乘客流特征 137
7.6 案例分析 139
7.6.1 香港地铁换乘站分析 139
7.6.2 上海轨道交通中山公园站 141
7.6.3 日本东京轨道交通池袋换乘站 141
第8章 列车过轨运输组织方法 143
8.1 概述 143
8.1.1 基本概念 143
8.1.2 过轨运输的特点 143
8.2 过轨运输组织模式类型划分 144
8.2.1 按技术制式的分类 144
8.2.2 按线路经营权的分类 145
8.2.3 按付费方式与付费关系的分类 146
8.3 过轨运输组织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146
8.3.1 过轨客流特性 147
8.3.2 过轨线路通过能力 148
8.3.3 过轨车站服务水平 149
8.4 东京地铁过轨运输案例 149
8.4.1 东京地铁过轨概况 149
8.4.2 新宿京王线过轨运输 150
8.4.3 新宿京王线过轨运营模式分析 156
第9章 共线条件下的列车运行组织方法 164
9.1 概述 164
9.2 共线运营组织技术 165
9.2.1 支线形态 165
9.2.2 车站布线 167
9.3 共线运营适用性分析 170
9.3.1 支线沿线客流特征 170
9.3.2 共线客流特征 171
9.3.3 支线分岔地理条件 171
9.3.4 分岔点相对车站位置 171
9.4 共线运营方案制定方法 172
9.4.1 地铁线路的运营方案 172
9.4.2 “Y”形地铁运营方案优化 173
9.4.3 算例分析 176
9.4.4 敏感性分析 179
9.5 巴黎区域快线共线运营分析 180
9.5.1 案例背景 180
9.5.2 案例分析 181
9.5.3 典型站线路布置形式 182
第10章 多交路列车运营组织技术 186
10.1 概述 186
10.2 多交路运营组织方式划分 187
10.2.1 按交路组合方式 187
10.2.2 按交路是否同车辆段始发 188
10.3 多交路运营适用性分析 189
10.3.1 客流空间分布特征 189
10.3.2 经济性 190
10.3.3 乘客服务水平 192
10.4 案例分析 192
10.4.1 线路概况 193
10.4.2 交路组织 193
10.4.3 乘客引导系统 194
第11章 快慢列车结合运行组织方法 195
11.1 概述 195
11.2 快慢车结合运营类型 196
11.2.1 站间越行 196
11.2.2 车站越行 196
11.3 运营适用性分析 197
11.3.1 客流空间分布特征 197
11.3.2 经济性 198
11.4 开行快车的运营经济效益分析 198
11.4.1 运营成本降低 198
11.4.2 旅行时间缩短 200
11.5 快慢车开行方案确定方法研究 202
11.5.1 快车越站选择模型 203
11.5.2 算法分析 205
11.5.3 快慢车开行方案验证 206
11.5.4 算例研究 206
11.6 运营实例分析 209
11.6.1 线路概况 209
11.6.2 站停方案 210
第12章 可变编组与多编组技术 213
12.1 概述 213
12.2 编组类型分析 213
12.2.1 可变编组技术 213
12.2.2 多编组技术 214
12.3 编组技术适用性分析 215
12.3.1 客流需求 215
12.3.2 经济成本 215
12.3.3 车辆类型 216
12.4 案例分析 216
12.4.1 可变编组 216
12.4.2 多编组 219
第13章 基于网络运营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 221
13.1 概述 221
13.2 多交路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 221
13.2.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最大通过能力的计算 221
13.2.2 一般多交路形式的线路通过能力的损失 222
13.2.3 多交路线路通过能力最大化 225
13.3 共线运营结合多交路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 228
13.3.1 共线运营结合多交路的一般形式 228
13.3.2 共线运营结合多交路的两线通过能力的损失 229
13.3.3 结合共线运营的多交路线路通过能力最大化 231
13.4 算例研究 233
13.4.1 算例设定 233
13.4.2 数值计算 233
第14章 网络列车运行计划一体化编制方法 237
14.1 引言 237
14.2 编制方法的历史沿革 239
14.2.1 列车运行图编制 239
14.2.2 设备运用与人员周转计划编制 240
14.2.3 列车运行调整计划 240
14.2.4 计划实施的模拟验证方法 242
14.3 列车运行计划集成编制方法研究 243
14.3.1 技术需求分析 243
14.3.2 理论与技术难点 244
14.3.3 编制思路研究 244
14.4 列车运行计划集成编制系统的实现 246
14.5 结论 248
参考文献 250
- 《SQL与关系数据库理论》(美)戴特(C.J.Date)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英汉翻译理论的多维阐释及应用剖析》常瑞娟著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教材 理论热点问题党员干部学习辅导》(中国)胡磊 2018
- 《虚拟流域环境理论技术研究与应用》冶运涛蒋云钟梁犁丽曹引等编著 2019
- 《当代翻译美学的理论诠释与应用解读》宁建庚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