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上海经济发展三十年
上海经济发展三十年

上海经济发展三十年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金平,王庆洲等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208081826
  • 页数:25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上海改革开放30年研究丛书”的经济卷,共分为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探索上海经济发展新路、推荐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开展城市建设、探索特大型城市管理新路、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格局、促进经济方式转变七章,以及引言、结语、后记、参考书目。书稿以大量的数据和详尽的事实描绘了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上海在经济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容涉及工业、农业、商业贸易、建筑业、金融业、航运业、信息产业、服务业、环保、绿化、城市管理等几乎全部经济领域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情况。
上一篇:前厅服务技能下一篇:娃哈哈攻略
《上海经济发展三十年》目录

第一章 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1

第一节 经济工作的恢复性发展 1

一、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 1

二、新的比例失调 4

第二节 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 6

一、建设“三个基地” 6

二、加强企业管理 9

三、调整重要比例关系 10

四、改组工业企业 12

五、明确原则深入贯彻八字方针 14

第二章 探索上海经济发展新路 19

第一节 明确上海经济发展新方向 19

一、确立改造与振兴上海的发展战略 19

二、制定上海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21

第二节 调整工业结构 24

一、上海工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24

二、组织实施工业结构调整 26

三、加强技术改造 29

四、建设骨干工程 34

第三节 发展第三产业 40

一、促进商业流通 40

二、发展公用事业 45

第四节 开创农村多种经营局面 49

一、贯彻“两个立足” 50

二、发展壮大乡镇工业 52

三、促进农工商一体化经营 56

第五节 初步改变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局面 57

一、着手解决交通和住宅问题 58

二、着力推进重大市政工程建设 60

第三章 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65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决策 65

一、“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 66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构想 67

第二节 优先发展第三产业 69

一、明确发展重点 69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71

第三节 积极调整第二产业 75

一、壮大支柱产业 75

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79

三、发展都市型工业 82

四、建设上海工业新高地 83

第四节 稳定提高第一产业 88

一、发展“高优高”农业 88

二、建设“菜篮子”工程 91

三、农业开放程度日益提高 94

第五节 调整生产力布局 96

一、市区“退二进三” 96

二、建设“1+3+9”工业区 99

第四章 全面开展城市建设 103

第一节 加强城市规划 104

一、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105

二、完善城市布局 107

第二节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 109

一、构筑立体交通网络 109

二、发展公用事业 113

三、加快住宅建设 117

四、改造旧区 125

第三节 保护生态环境 127

一、综合整治重污染地区 128

二、开展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 132

三、推进绿化建设 136

第四节 加快郊区城镇化进程 140

一、推进城镇建设 140

二、加强环境保护 145

第五章 探索特大型城市管理新路 147

第一节 构筑城市分级分类管理的组织构架 149

一、以事权下放、分权明责为出发点的改革起步 149

二、形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 152

三、分级管理改革奠定了上海发展的坚实基础 154

第二节 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 156

一、城市管理执法体制的发展演变 156

二、确定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模式 159

三、规范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 161

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成效 163

第三节 实行管办分离、管养分开 165

一、管办分离,拓展公共管理渠道 165

二、管养分开,初步形成社会化运行格局 167

第四节 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网格化 168

一、创新城市管理网格化模式 169

二、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建设 171

三、网格化建设的成效 173

第六章 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格局 175

第一节 “四个中心”的新定位 175

一、“国际航运中心”构想的形成 176

二、“四个中心”战略的确立 178

第二节 不断提升城市的经济性集聚和辐射功能 181

一、加快金融中心建设 182

二、推进航运中心建设 191

第三节 不断增强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和容纳能力 201

一、积极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02

二、稳步推进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 205

三、全面推进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08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210

一、坚持以科学规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11

二、坚持以实施“三个集中”为抓手,推进郊区农村发展 213

三、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建立城乡互动发展机制 215

第七章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15

第一节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219

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220

二、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 225

三、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229

第二节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33

一、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233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建设 236

三、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40

第三节 改善生态环境 241

一、推进节能降耗 242

二、加大环保力度 244

三、发展循环经济 246

结语 249

主要参考书目 251

后记 25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