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3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邓荣安总编;《盐源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40923229
- 页数:1228 页
概述 1
大事记 11
第一篇 政区建置 87
第一章 建置沿革 87
第一节 建置隶属 87
第二节 治所 92
第三节 境域 94
第二章 行政区划 98
第一节 解放前行政区划 98
第二节 解放后行政区划 102
第三章 区、乡、镇、场概况 114
第一节 县直属乡镇 114
第二节 树河区 116
第三节 右所区 118
第四节 瓜别区 120
第五节 元宝区 122
第六节 盐塘区 123
第七节 左所区 124
第八节 场 126
第二篇 自然环境 131
第一章 地质 131
第一节 大地构造位置 131
第二节 地层 134
第三节 岩浆岩 134
第四节 地质构造 136
第五节 新构造运动 139
第二章 地貌 142
第一节 地貌类型 143
第二节 山脉 147
第三节 河流湖泊 151
第三章 气候 153
第一节 光热条件 154
第二节 降水和湿度 160
第三节 气压、风 165
第四节 气象条件和农业生产 166
第四章 土壤 170
第一节 土壤母质 170
第二节 土壤类型及分布 172
第三节 土壤与肥力 183
第四节 土壤普查 187
第五章 自然资源 188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88
第二节 植物 193
第三节 野生动物 210
第四节 动植物群落演变 214
第五节 水资源 216
第六节 矿产资源 219
第六章 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 228
第一节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28
第二节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 236
第三节 岩溶区水文地质条件 238
第四节 农业水文地质区划 241
第五节 工程地质 246
第六节 水文及工程地质工作简史 248
第七章 自然灾害 249
第一节 地质灾害 249
第二节 气象灾害 252
第三节 病虫害 257
第八章 综合自然区划 260
第一节 雅砻江亚热带干热河谷区 260
第二节 盐源盆地暖温带区 261
第三节 山地垂直气候带区 262
第三篇 人口 267
第一章 人口数量与分布 267
第一节 解放前人口数量 267
第二节 解放后人口状况 268
第三节 人口分布 270
第二章 人口结构 273
第一节 城乡结构 273
第二节 性别、年龄结构 274
第三节 行业、职业、文化结构 277
第四节 婚姻家庭构成 281
第五节 民族构成 282
第三章 计划生育 283
第一节 宣传教育 283
第二节 节育情况和目标管理 284
第三节 政策措施 285
第四节 机构与队伍 287
第四篇 经济综述 290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290
第一节 红照地产权整理 290
第二节 减租退押 291
第三节 汉族地区土地改革 291
第四节 民族地区民主改革 293
第五节 三大改造 294
第六节 人民公社化 296
第七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97
第八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98
第二章 经济发展 300
第一节 解放前的经济状况 300
第二节 解放后经济的发展 301
第三节 经济效益与劳动生产率 305
第三章 经济结构 307
第一节 社会经济成分 307
第二节 产业结构 307
第三节 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310
第四章 国民收入 310
第一节 国民收入生产额 310
第二节 国民收入分配额 312
第五章 人民生活 313
第一节 解放前人民生活状况 313
第二节 解放后人民生活的变化 314
第五篇 农业·乡镇企业 319
第一章 农作物 319
第一节 作物区划 319
第二节 播种面积与产量 322
第三节 主要农作物栽培与管理 329
第四节 水果生产 332
第二章 农耕农艺 333
第一节 耕作制度 333
第二节 良种推广 334
第三节 肥料、地膜应用 337
第四节 植物保护 338
第三章 农作物资源与利用 339
第一节 水稻品种资源 339
第二节 玉米、洋芋(马铃薯)品种资源 341
第三节 其它品种资源 343
第四章 农业科技 345
第一节 农业科技推广方法 345
第二节 农业科技成果 346
第五章 农田建设 348
第一节 垦荒 348
第二节 平整土地和改造低产田 348
第三节 “三亩地”建设 349
第六章 农机具 350
第一节 旧式农具 350
第二节 农具改革 350
第三节 农业机械 351
第七章 乡镇企业 351
第一节 发展概况 352
第二节 行业结构 354
第三节 效益 357
第四节 主要产品简介 358
第八章 管理 360
第一节 集体化时期农业的经营管理 360
第二节 管理机构 363
第六篇 苹果 365
第一章 发展概况 365
第一节 生产条件 365
第二节 引种与发展 367
第三节 商品基地建设 368
第四节 三园建设 372
第二章 品种、鉴评 374
第一节 品种 374
第二节 鉴评 388
第三章 栽培与管理 389
第一节 苗圃建设 389
第二节 栽培 391
第三节 管理 392
第四章 效益 394
第一节 销售 394
第二节 经济效益 395
第三节 社会、生态效益 395
第四节 果场、果园简介 396
第七篇 林业·畜牧业 400
第一章 林业 400
第一节 森林资源 400
第二节 森林资源利用 407
第三节 森林营造 408
第四节 林政 413
第五节 森林保护 415
第六节 林业管理机构 418
第二章 畜牧业 419
第一节 草场 419
第二节 畜牧业发展与饲养 421
第三节 兽病、虫害防治 424
第四节 畜牧业机构 429
第八篇 水利·电力 431
第一章 水利建设 431
第一节 概况 431
第二节 沟堰 433
第三节 塘库 438
第四节 提灌、喷灌 449
第五节 人畜饮水 450
第二章 电站建设 451
第一节 国有电站 451
第二节 农村小水电站 452
第三章 水产 455
第一节 水面养殖 455
第二节 鱼种站 456
第三节 捕捞 457
第四章 投资、管理 458
第一节 水利建设投资 458
第二节 管理 460
第九篇 工业 465
第一章 概述 465
第一节 历史概况 465
第二节 所有制 466
第二章 县属国营工业 468
第一节 工业门类 468
第二节 生产经营 473
第三节 企业管理 483
第三章 二轻集体工业 490
第一节 演变 490
第二节 二轻工业企业 493
第三节 主要产品产量 496
第四节 效益 497
第四章 盐业 499
第一节 生产 499
第二节 经营 502
第五章 机构与职工队伍 504
第一节 县属国营工业管理机构与职工队伍 504
第二节 二轻工业管理机构与职工队伍 505
第十篇 交通·邮电 507
第一章 交通运输 507
第一节 道路 507
第二节 桥渡 513
第三节 运输 517
第四节 管理 523
第二章 邮电 528
第一节 邮政 529
第二节 电信 531
第三节 机构与人员 538
第十一篇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539
第一章 城乡建设 539
第一节 县城(盐井镇)建设 539
第二节 场镇建设 543
第三节 乡村建设 546
第二章 环境保护 547
第一节 环境污染 547
第二节 保护措施 548
第三章 建筑 549
第一节 建筑单位 550
第二节 设计施工 551
第四章 管理 55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52
第二节 房屋管理 553
第二十二篇 商贸 558
第一章 体制 558
第一节 私营商业 558
第二节 国营商业 559
第三节 集体商业 562
第四节 供销合作商业 563
第五节 个体商业 563
第六节 集市贸易 564
第七节 国营商业公司简介 565
第八节 管理机构 570
第二章 购进 571
第一节 概况 571
第二节 粮食油料 573
第三节 蔬菜水果 578
第四节 废品回收、农副产品收购 579
第五节 中药材 581
第三章 销售 582
第一节 粮油销售 583
第二节 农业生产资料 589
第三节 棉布 590
第四节 针纺织品、百货、文具 591
第五节 五金、交电、化工、石油、煤炭 592
第六节 土产日杂、药品药械 593
第七节 专卖商品 597
第八节 副食品 597
第九节 钢材、水泥、木材 599
第十节 饮食服务业 600
第十三篇 财政税务 601
第一章 财政 601
第一节 财政收入 601
第二节 财政支出 607
第三节 综合财政 612
第四节 财政管理 613
第二章 税务 616
第一节 税制 616
第二节 税种与征收 619
第三节 征收管理 628
第十四篇 金融·保险 632
第一章 金融业务 632
第一节 存款 632
第二节 信贷 635
第三节 拨款与监督 638
第四节 结算 641
第五节 代理业务 642
第二章 货币 644
第一节 货币演变和流通 644
第二节 货币管理 648
第三章 保险 648
第一节 险种 648
第二节 理赔 651
第四章 机构 652
第一节 机构演变 652
第二节 行、司、社简介 653
第十五篇 经济综合管理 656
第一章 计划 656
第一节 概况 656
第二节 生产计划 657
第三节 流通计划管理 660
第四节 物资计划管理 661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662
第二章 统计 663
第一节 统计报表 663
第二节 统计管理 664
第三节 服务与监督 665
第四节 机构与队伍建设 667
第三章 物价管理 668
第一节 物价管理体制 668
第二节 价格管理 669
第三节 物价检查 671
第四章 标准计量管理 671
第一节 度量衡的演变 672
第二节 计量器具生产、检定、改革和管理 672
第五章 国土管理 674
第一节 国土管理法宣传与国土管理 674
第二节 农业区划、移民安置 675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 676
第一节 市场管理 677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680
第三节 个体经济管理 681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682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684
第六节 经济监督检查和管理机构 685
第七章 审计 687
第一节 审计工作 687
第二节 审计管理 690
第十六篇 党派 691
第一章 国民党盐源县地方组织 691
第一节 组织概况 691
第二节 主要活动 692
第二章 中共盐源县地方组织 693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693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696
第三节 县委工作机构和基层组织 704
第四节 县委主要工作 710
第五节 主要党务工作 716
第十七篇 政权 723
第一章 解放前的地方政权机构 723
第一节 (明)盐井卫指挥署 723
第二节 (清)盐源县知事公署 724
第三节 民国时期盐源县政府和代议机构 725
第二章 解放后地方权力机构 731
第一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731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 734
第三章 解放后的地方行政机构 739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 739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工作机构 743
第三节 派出机构与乡(镇)政府 747
第十八篇 政协·群团 749
第一章 政协盐源县委员会 749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 749
第二节 工作委员会 755
第三节 主要工作 756
第二章 群众团体 758
第一节 工人组织 758
第二节 农民组织 762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 763
第四节 妇女组织 767
第五节 工商业组织 770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与专业学会 772
第七节 国际友好组织 774
第十九篇 纪检·监察 775
第一章 纪律检察 775
第一节 党风党纪教育 775
第二节 纪律检察 776
第三节 甄别复查 780
第四节 来信来访 781
第二章 监察 782
第一节 执法监察 782
第二节 政纪案件查处 784
第三节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785
第四节 来信来访 786
第三章 纪检监察机构 786
第一节 县纪委 786
第二节 县监察局 787
第二十篇 民政·人事·劳动 789
第一章 民政 789
第一节 救济 789
第二节 社会福利 791
第三节 优抚安置 792
第四节 婚姻登记 795
第五节 收容遣返 796
第六节 地名管理和民政机构 796
第二章 人事 798
第一节 干部队伍 798
第二节 干部管理 801
第三节 干部福利 804
第四节 离休、退休、退职 804
第五节 人事劳动管理机构 805
第三章 劳动 805
第一节 劳动就业 805
第二节 工人队伍 807
第三节 劳保福利 808
第四章 工资 810
第一节 行政事业工资 810
第二节 企业工资 812
第二十一篇 军事 819
第一章 地方武装及驻军 819
第一节 解放前的地方武装及驻军 819
第二节 解放后的地方武装及驻军 822
第三节 民兵 824
第二章 军事活动 827
第一节 解放前的军事活动 827
第二节 解放后的军事活动 831
第三章 兵役 834
第一节 兵役制度 834
第二节 征兵 835
第二十二篇 公安·司法 839
第一章 公安 839
第一节 机构沿革 839
第二节 政治侦察 840
第三节 刑事侦察 843
第四节 治安工作 844
第五节 内部保卫 849
第六节 户政管理 850
第七节 预审看守 851
第八节 消防工作 852
第二章 检察 853
第一节 机构 853
第二节 刑事检察 854
第三节 经济检察 856
第四节 法纪检察 857
第五节 监所检察 857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858
第三章 审判 858
第一节 机构沿革 858
第二节 刑事审判 860
第三节 民事审判 862
第四节 经济审判 864
第五节 告诉申诉审判 864
第六节 行政审判 866
第四章 司法行政 866
第一节 司法行政机关 866
第二节 法制宣传 867
第三节 基层基础工作 868
第四节 公证工作 869
第五节 律师工作 870
第六节 劳改工作 871
第二十三篇 土司 873
第一章 盐源土司源流 873
第一节 土司起源与土司制度的确立 873
第二节 土司承袭、姻亲、族属 874
第三节 土军及贡赋 876
第四节 土司的衰没 876
第二章 土司内部关系 877
第一节 等级关系 877
第二节 土地关系 883
第三章 盐源“五所、四司、三码头” 884
第一节 瓜别安抚司 885
第二节 古柏树巡城兵马司 887
第三节 左所土千户 889
第四节 右所土千户 892
第五节 中所土千户 894
第六节 前所土千户 896
第七节 三码头 898
第二十四篇 教育·科技 901
第一章 学校、学生 901
第一节 官学、私塾 901
第二节 学前教育 903
第三节 小学教育 904
第四节 普通中学 907
第五节 师范 909
第六节 职业技术教育 911
第七节 成人教育 912
第八节 民族寄宿制学校 917
第二章 教育改革 918
第一节 教育宗旨 918
第二节 体制 919
第三节 学制 920
第四节 教法改进 921
第五节 “双语”教学 923
第六节 招生考试 924
第七节 勤工俭学 926
第三章 教师 927
第一节 来源与构成 927
第二节 师资培训 930
第三节 业务考核 931
第四节 地位和待遇 932
第四章 经费、设备及管理机构 935
第一节 经费 935
第二节 教具、实验设备 937
第三节 机构 938
第五章 科技 939
第一节 科普宣传和科技情报 939
第二节 科技培训与示范 940
第三节 科技交流、咨询 940
第四节 几项科技工作 941
第五节 科技成果、队伍、机构 943
第二十五篇 卫生 947
第一章 预防保健 947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947
第二节 卫生监督监测 948
第三节 传染病、地方病防治 952
第四节 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960
第五节 计划免疫 962
第六节 预防保健机构 963
第二章 医疗 964
第一节 疾病治疗 964
第二节 医疗制度 968
第三节 医疗单位 970
第三章 药政管理 974
第一节 药品市场管理 974
第二节 药品管理 975
第四章 卫生队伍、经费 976
第一节 卫生队伍 976
第二节 卫生经费 980
第二十六篇 广播·电视·电影 985
第一章 机构 985
第一节 县广播电视局(站) 985
第二节 乡(公社)广播站 986
第二章 广播 987
第一节 节目 987
第二节 设备与线路 989
第三章 电视 991
第一节 建台(站) 991
第二节 节目与设备 991
第四章 经费 992
第一节 县广播电视局(站)经费 993
第二节 乡站经费 994
第五章 电影 994
第一节 网点、设施 994
第二节 发行放映 995
第二十七篇 档案·地方志·彝文古籍整理 997
第一章 档案 997
第一节 档案管理 997
第二节 业务监督指导和检查评比 1001
第三节 管理机构与人员 1002
第二章 地方志 1004
第一节 旧志 1004
第二节 新编《盐源县志》 1011
第三章 彝文古籍整理和翻译 1016
第一节 古籍搜集和整理 1016
第二节 翻译 1018
第二十八篇 文化·体育 1019
第一章 群众文化 1019
第一节 民间艺术 1019
第二节 书法、美术、摄影 1020
第三节 文艺创作 1021
第四节 文艺演出 1024
第五节 展览 1027
第六节 报刊 1028
第七节 文化馆、站、娱乐场所 1028
第二章 图书 1029
第一节 发行 1029
第二节 藏书与阅览 1032
第三章 风景名胜、文物古迹 1033
第一节 风景名胜 1033
第二节 文物古迹 1034
第三节 革命烈士纪念地 1037
第四章 体育 1038
第一节 群众体育 1038
第二节 学校体育 1039
第三节 体育竞赛 1040
第四节 业余培训 1045
第五节 体育设施和机构 1046
第二十九篇 民族 1047
第一章 汉族 1047
第一节 来源、姓氏、宗祠 1047
第二节 风俗习惯 1050
第三节 宗教 1061
第四节 方言 1065
第二章 彝族 1072
第一节 来源、人口 1072
第二节 社会历史 1073
第三节 宗教 1075
第四节 风俗习惯 1075
第五节 语言文字 1086
第六节 神话传说、格言谚语、民谣民歌 1087
第三章 蒙古族 1091
第一节 族称、族源、人口 1091
第二节 蒙古族的特点 1093
第四章 纳西族 1095
第一节 迁徙、人口 1095
第二节 风俗习惯 1095
第三节 宗教、文化 1101
第五章 藏族 1104
第一节 源流 1104
第二节 社会历史 1106
第三节 风俗习惯 1108
第四节 宗教、语言文字、民间艺术 1115
第六章 回族 1117
第一节 来源、人口 1117
第二节 风俗习惯 1118
第三节 宗教信仰 1121
第七章 傈僳族 1122
第一节 源流 1122
第二节 风俗习惯 1123
第三节 宗教、文化 1126
第八章 其他少数民族 1127
第一节 壮族 1127
第二节 布、白、满、苗、土、怒、侗等族 1129
第三十篇 泸沽湖风情 1131
第一章 湖情 1131
第一节 泸沽湖的成因 1131
第二节 自然风情 1132
第二章 人文风情 1134
第一节 生活习俗 1134
第二节 母系氏族遗俗 1138
第三节 婚姻习俗 1143
第四节 生育制度 1144
第五节 葬俗 1145
第六节 宗教 1149
第七节 节日 1154
第八节 文艺 1156
人物 1163
附录 1205
后记 1225
- 《雷山县志 1988-2015 上》雷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2017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应用技能型规划教材 供护理、助产、临床医学专业用 生物化学 本科》张又良,郭桂平主编 2016
- 《雷山县志 1988-2015 下》雷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2017
- 《民国 思南县志稿》马震昆 2019
- 《怎样办好地市报纸 全国地市报纸总编辑论文大赛获奖论文汇编》于清潍等主编 1990
- 《汇兑统制 国联经济财政委员会报告》朱通九译 1939
- 《兴安县志》张永年主编;兴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2
- 《江口县志 1986-2005》《江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2014
- 《无锡文库 第1辑 (康熙)江阴县志 (乾隆)江阴县志 1》(清)龚之怡修;(清)沈清世续修;(清)陈芝英纂;(清)朱廷鋐续纂 2011
- 《中国地方志集成 贵州府县志辑 44 道光安平县志 光绪镇宁州志 民国镇宁县志》黄家服主编;《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编委会编 2016
- 《吉林省志 卷2 大事记》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2002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4》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15》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0》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1》王志邦主编;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3》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贵州省志 1978-2010 卷10 民政》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18
- 《遵义市志 上》遵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2017
- 《秦淮广纪 下》(清)缪荃孙编纂;程章灿,成林校点 2017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14》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