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生态文明经济研究
生态文明经济研究

生态文明经济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廖福森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3859656
  • 页数:4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实证研究为基础,阐述了生态文明经济体系的各种形态、基本内涵、外延、功能、基本特征,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对策和途径。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阐明通过协同发展生态文明经济,能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与最优化,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生态需求和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的需要,促进自然-人-社会符合生态系统的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本书可为经济界、生态与环境界、政界、科教界提供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是生的教学参考书。
《生态文明经济研究》目录

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1

1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 1

1.1 总体要求 1

1.2 战略定位 2

1.3 发展目标 2

1.4 重点工作 2

1.5 优化经济结构 3

1.6 产业升级 3

1.7 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 3

1.8 强化环境综合整治 4

1.9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4

1.10 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4

2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早已有之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探索 4

3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6

3.1 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载体 6

3.2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6

3.3 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世界气候变化的战略举措 6

3.4 生态文明建设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民生工程 7

3.5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化解经济危机,成为新的发展机遇 8

第二章 科学全面理解生态文明及其建设 11

1 关于生态文明观的几个概念 11

1.1 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对象 11

1.2 关于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内容 13

1.3 关于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 13

2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14

2.1 全面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内容 14

2.2 关于发展生态文明生产力问题 16

3 关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18

4 重视非气候因素的生态、资源、环境和健康问题 21

第三章 生态文明经济 25

1 生态文明经济的内涵 25

2 生态文明经济的表现形态 26

2.1 生态文明及其创新经济 26

2.2 生态文明及其体验经济 27

2.3 生态文明及其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28

2.4 生态文明和传统经济的改造和提升 36

2.5 生态文明消费型主导的经济 36

3 生态文明消费指导型经济 37

3.1 生态文明消费观及其模式 37

3.2 形成生态文明消费市场 43

第四章 协同发展生态文明经济 45

1 生态文明各种经济形态的协同发展 45

2 发展生态文明经济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基础保障 46

3 德化县协同发展生态文明经济的实证分析 47

4 生态文明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 52

4.1 基本特征 52

4.2 基本功能 54

第五章 发展生态文明创新经济 57

1 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发展现状 57

1.1 发展的阶段性和历史必然性 57

1.2 国外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经济 58

1.3 国内有关生态文明的创新经济 59

2 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主要内容 59

2.1 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特征及其与工业文明创新经济的区别 59

2.2 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三大创新内容 64

3 发展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意义 66

3.1 增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竞争力 66

3.2 促进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系良性互动、有序增长 67

3.3 促使产业结构演变——生态产业与体验经济 68

4 发展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途径与措施 69

4.1 “推拉”作用——生态化技术推动与绿色、健康市场需求 69

4.2 制度创新是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根本性保障 70

4.3 和谐竞争是生态文明创新经济持久发展的驱动力 71

第六章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展体验经济 79

1 体验经济的提出及其含义 79

2 发展体验经济的基础 81

2.1 发展体验经济的心理基础 81

2.2 发展体验经济的经济基础 82

2.3 发展体验经济的生态环境基础 83

2.4 发展体验经济的科学技术基础 84

3 体验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84

3.1 生产力的发展和需求的升级是体验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 84

3.2 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是体验经济发展的外部推动力 86

3.3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是推动体验经济发展的润滑剂 87

3.4 闲暇时间的增多为体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88

3.5 体验经济时代必然到来图析 88

4 体验经济发展的中西方比较 89

5 体验经济的类型及其演进过程 92

6 我国发展体验经济的对策 93

6.1 发展生态生产力,夯实体验经济基础 94

6.2 树立生态文明观,指引体验经济发展方向 94

6.3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增强体验经济发展动力 95

6.4 缩小贫富差距,扩大体验消费群体 95

6.5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验经济水平 97

第七章 低碳经济的引擎(上) 100

1 研究区域概况 100

2 福建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 101

2.1 能源安全的需要 101

2.2 环境保护的需要 102

2.3 低碳经济的引擎 102

3 福建省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103

3.1 水能 103

3.2 太阳能 104

3.3 海洋能 104

3.4 生物质能 105

3.5 风能 105

3.6 地热 106

4 福建省可再生能源发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06

4.1 公众关注度不高,认识存在误差 107

4.2 成本相对较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107

4.3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服务管理体系不完善 107

4.4 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融资能力薄弱 108

4.5 新技术研发力度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 108

5 福建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策及建议 109

5.1 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 109

5.2 推进能源科技进步,构筑技术保障体系 109

5.3 制定发展鼓励政策,推进产业化体系建设 110

5.4 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完善市场运作机制 113

5.5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识 114

第八章 低碳经济的引擎(下) 116

1 福建省生物质能发展现状 116

1.1 沼气 116

1.2 生物燃料乙醇 117

1.3 生物柴油 117

1.4 生物质发电 118

2 福建省生物质能发展必要性分析 119

2.1 需求不断扩大 119

2.2 技术不断成熟 120

2.3 生物质能利用的生态效益 121

2.4 生物质能利用的社会效益 121

2.5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经济可行性 122

3 福建省生物质能发展资源潜力分析 125

3.1 木材及其加工废弃物供给潜力 125

3.2 动物粪便及污水供给能力 125

3.3 农作物废弃物供给潜力 127

3.4 可开发生物质能的农作物及燃料植物潜力 128

4 基于时空分异的福建省生物质能发展战略 128

4.1 生物质能发展时间序列 129

4.2 生物质能发展区域分析与产业布局 133

第九章 发展城市低碳经济 156

1 发展城市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 156

1.1 全球气候问题的发展变化 156

1.2 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源分析 158

1.3 发展城市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160

2 发展城市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162

2.1 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 163

2.2 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动承诺及主要做法 166

3 海西应以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战略目标 168

3.1 建设低碳城市是海西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168

3.2 海西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实践:厦门及广州碳排放估算 169

4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建议 174

4.1 发展城市低碳经济 175

4.2 优化城市能源结构,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178

4.3 推行节能型材料,发展绿色建筑 179

4.4 建设高效节能的交通系统 180

4.5 倡导政俯、事业单位以及商业节能 180

4.6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180

4.7 建设城市森林,增加碳汇 181

4.8 注重碳回收再利用 181

4.9 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要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182

第十章 发展企业生态文明经济(上) 186

1 中国企业发展生态文明经济的特殊性 186

1.1 中国企业发展生态文明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87

1.2 中国企业发展生态文明经济的优势 189

2 发展企业生态文明经济的关键是实现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向 192

3 发展企业生态文明经济需要逐步实现全方位的变革 196

3.1 实现价值观的生态化转向 196

3.2 构建满足企业发展生态文明经济的政策、法规、体制、机制 197

3.3 培育生态文明新的主体承担者 198

第十一章 发展企业生态文明经济(下) 200

1 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态文明经济 200

2 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统一和最优化 201

2.1 要处理好企业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202

2.2 要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与最优化 202

2.3 充分认识企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在时空范围内的差别和矛盾 203

3 企业发展生态文明经济的基础:生态化生产方式 204

3.1 企业发展生态文明经济要求形成与其相适应的生态化生产方式 204

3.2 企业生态化生产方式的内涵 205

3.3 企业生态化生产方式的特征 206

3.4 企业生态化生产方式的部分实践模式 207

4 企业发展生态文明经济的支撑力:技术创新的生态化 209

4.1 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内涵 209

4.2 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成效分析 210

4.3 技术应用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211

4.4 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途径 212

5 企业发展生态文明经济的保障机制:制度创新的生态化 213

5.1 企业制度创新生态化的含义 213

5.2 企业外部生态化制度体系创新 214

5.3 企业内部生态化制度体系创新 215

6 企业发展生态文明经济的指导思想:企业生态文化 216

6.1 企业文化创新生态化的含义 216

6.2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 217

6.3 企业文化创新生态化的途径 217

第十二章 以生态文明经济思想指导生态恢复与重建 222

1 长汀县概况 222

1.1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222

1.2 经济社会发展 223

2 长汀县生态环境问题 223

2.1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特征 223

2.2 引发长汀生态环境恶化的人文因素 224

3 长汀县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历程 225

3.1 萌芽起步阶段(1940~1948年) 225

3.2 波动起伏阶段(1949~1982年) 226

3.3 重点突破阶段(1983~1999年) 227

3.4 全面综合治理阶段(2000年至今) 228

4 长汀县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效益分析 229

4.1 生态效益 229

4.2 经济社会效益 231

5 不同利益主体在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机制 233

5.1 政府在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 233

5.2 民众在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 242

5.3 企业在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 244

5.4 NGO在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 244

5.5 国际组织在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 245

6 不同主体在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利益博弈 245

6.1 不同主体利益诉求的演变 245

6.2 不同主体利益博弈过程 248

7 结论、讨论与启示 250

第十三章 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中企业“三大效益”的相统一和最优化 255

1 环境相关利益主体的确定 255

2 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利益动机与约束条件分析 256

2.1 居民参与治理的约束条件 256

2.2 企业参与治理的动机与约束条件 260

2.3 地方政府参与治理的利益动机与约束条件 266

3 不同经济体制下环境相关主体利益博弈分析 273

3.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利益格局及其环境影响 273

3.2 转轨时期的利益格局及其环境影响 274

4 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经济,达到环境治理与保护的目的 280

4.1 强化环境维权能力,为生态文明经济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280

4.2 实施环境公共政策创新,为生态文明经济展提供政策支撑 281

4.3 改革政绩评价与财政制度,为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83

第十四章 建设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经济发展 286

1 生态文化概要 286

1.1 生态文化的渊源 286

1.2 生态文化的概念 287

1.3 生态文化的定位 288

1.4 森林文化、绿色文化、生态文化比较分析 290

2 生态文明在不同层面的选择 291

2.1 精神层面 292

2.2 物质层面 300

2.3 制度层面 312

3 努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 318

3.1 生态文化产业的基本定位 318

3.2 生态文化对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的作用 320

3.3 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应注意的问题 323

3.4 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327

第十五章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促进生态文明经济发展 333

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对促进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33

1.1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33

1.2 培养大学生适应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的素质 334

2 高校促进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334

2.1 创造和谐校园氛围,为发展生态文明经济奠定文化基础 334

2.2 培养生态化科技素养,为发展生态文明经济奠定科技基础 335

2.3 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发展生态文明经济奠定实践基础 337

2.4 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经济行为养成奠定理论基础 338

3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载体——绿色高校 339

3.1 “绿色高校”的内涵及其特点 340

3.2 国内外“绿色高校”建设实践 340

3.3 加强“绿色高校”建设对策 342

第十六章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349

1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49

1.1 科学性与客观性 350

1.2 典型性与代表性 350

1.3 可操作性 350

2 指标体系构建 351

3 生态文明评价模型构建 353

4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评价过程 355

5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369

5.1 各子系统评价分析 369

5.2 综合评价分析 374

6 本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 376

6.1 在指标因子方面对以前指标的修正和完善 376

6.2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构建指标体系 377

6.3 评价指标体系在借鉴现代生态科学理论的前提下获得很多启示 378

6.4 吸纳了系统学理论,在整体上建构了更为辨证、科学、可操作性与开放性的指标体系 379

第十七章 闽台生态文明建设交流合作 382

1 闽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82

1.1 闽台经济发展阶段对比 382

1.2 闽台发展方式的转变及特征 383

1.3 闽台生态文明各种经济形态的协同发展 384

2 闽台生态文明消费方式 387

3 闽台生态建设 388

4 闽台环境治理 390

5 生态文化建设 391

5.1 提高全民的生态文化教养 391

5.2 政府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392

5.3 企业生态文化的建设 394

6 闽台生态文明交流合作 394

第十八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目的 398

1 社会实践目的的统一性 398

1.1 社会实践的双重目的 399

1.2 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优先地位 401

1.3 人与自然积极平衡的基础地位 402

2 实现社会目的的超越性 403

2.1 人类现实自然界的有限性 403

2.2 现实自然的整体性 405

2.3 代际分享的公平性 407

3 生态社会责任 408

3.1 政府的生态社会责任 408

3.2 企业的生态社会责任 409

3.3 公众的生态社会责任 410

后记 4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