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西盟佤族自治县志
西盟佤族自治县志

西盟佤族自治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西盟佤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222021809
  • 页数:442 页
图书介绍:
《西盟佤族自治县志》目录

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6

第一章 地理 28

第一节 建置 28

一 位置 面积 28

二 建置沿革 28

三 政区变化 28

四 乡镇简况 31

(一)新厂乡 31

(二)中课乡 31

(三)勐梭乡 31

(四)岳宋乡 31

(五)翁嘎科乡 31

(六)莫窝乡 31

(七)傈僳(力所)拉祜族乡 31

(八)西盟镇 31

第二节 自然环境 32

一 地质 32

(一)新元古代西盟群 32

(二)中生代侏罗系 32

二 地貌 32

(一)盘龙山山脉 33

(二)拉斯龙山脉 33

(三)西盟山山脉 34

三 土壤 34

(一)砖红壤 34

(二)赤红壤 34

(三)红壤 35

(四)黄棕壤 35

(五)石灰土 35

(六)水稻土 35

(七)冲积土 35

四 河流 35

(一)库杏河 35

(二)勐梭河 35

(三)新厂河 36

(四)南康河 36

(五)南锡河 36

(六)南卡江 36

五 气候 36

(一)降水 36

(二)温度 38

(三)日照 39

(四)风力 39

第三节 自然资源 40

一 土地 40

二 水 41

三 矿藏 41

(一)锡矿 41

(二)银铅锌矿 41

(三)金矿 41

(四)萤石矿 42

(五)大理石矿 42

四 植物 42

(一)森林 42

(二)天然饲草 42

(三)野生药用植物 43

五 动物 43

(一)兽类 43

(二)鸟类 43

(三)蛇类 43

(四)水生类 43

第四节 自然灾害 43

一 旱灾 43

二 冰雹灾 44

三 洪涝灾 44

四 病虫鼠害 45

(一)病害 45

(二)害虫 45

(三)鼠害 45

五 其他灾害 45

(一)低温霜冻 45

(二)风灾 46

(三)雷击 46

(四)地震 46

第二章 人口 47

第一节 总人口 47

第二节 分布 密度 48

一 分布 48

二 密度 50

第二节 人口构成 50

一 民族 50

二 年龄 51

三 文化 51

第四节 行业 职业 52

第五节 婚姻 家庭 53

一 婚姻 53

二 家庭 53

第六节 计划生育 54

一 机构 54

二 宣传教育 54

三 政策措施 54

(一)晚婚晚育 55

(二)优生优育 55

(三)节育优待 55

(四)岗位责任制 55

(五)限制 55

第三章 民族 57

第一节 佤族 57

一 历史源流 57

二 语言文字 58

三 姓氏 称谓 58

(一)姓氏 58

(二)称谓 59

四 生活习俗 60

(一)服饰 60

(二)居住 61

(三)饮食 61

(四)婚姻家庭 62

(五)生育 63

(六)节庆 63

(七)禁忌 65

(八)礼仪 66

(九)丧葬 66

五 宗教信仰 67

(一)原始宗教 67

(二)佛教 67

(三)宗教活动 67

第二节 拉祜族 69

一 历史源流 69

二 语言文字 69

三 姓氏 称谓 70

(一)姓氏 70

(二)称谓 70

四 生活习俗 70

(一)服饰 70

(二)居住 70

(三)饮食 71

(四)婚姻家庭 71

(五)节庆 72

(六)礼仪 72

(七)丧葬 72

五 宗教信仰 73

第三节 傣族 73

一 历史源流 73

二 语言文字 74

三 姓氏 称谓 74

(一)姓氏 74

(二)称谓 75

四 生活习俗 75

(一)服饰 75

(二)居住 75

(三)饮食 75

(四)婚姻家庭 75

(五)节庆 76

(六)礼仪 76

(七)丧葬 76

五 宗教信仰 76

第四节 汉族 77

第五节 其他民族 77

第四章 经济综合管理 78

第一节 经济管理 78

一 计划管理 78

(一)机构 78

(二)管理 78

二 统计管理 79

(一)机构 79

(二)统计制度 79

三 物价管理 80

(一)机构 80

(二)管理 80

(三)价格 80

(四)监督 82

四 工商行政管理 82

(一)机构 82

(二)管理 82

五 审计监督 83

六 计量管理 84

(一)机构 84

(二)度量衡器演变 84

(三)管理 84

第二节 经济结构 85

一 产业结构 85

(一)国民生产总值结构 85

(二)社会生产结构 85

二 国民收入结构 87

第三节 人民生活 88

一 农民生活 88

二 职工生活 91

三 社会商品购买力 92

第四节 扶贫 92

第五章 农业 94

第一节 生产关系 94

一 原始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 94

(一)土地占有 94

(二)借贷关系 95

(三)雇佣关系 95

(四)蓄奴 95

二 不完整的奴隶制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96

(一)互助合作 96

(二)人民公社 96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7

(四)收益分配 97

第二节 生产条件 100

一 土地 100

二 劳动力 100

三 农具、农机 101

(一)农具 101

(二)农机 101

四 农田建设 102

第三节 种植业 102

一 农业技术 102

(一)旱地耕作 102

(二)水田耕作 103

(三)施用肥料 103

(四)农科示范 103

二 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 103

(一)粮食作物 103

(二)油料作物 106

(三)经济作物 106

三 植物保护 107

(一)病害 107

(二)虫、鼠害 107

(三)草害 108

第四节 养殖业 108

一 家畜 108

(一)黄牛 水牛 108

(二)骡马 108

(三)山羊 109

(四)猪 109

二 家禽 111

三 其他 111

(一)养鱼 111

(二)养蜂 111

四 草场 饲料 111

(一)草场 111

(二)饲料 112

五 疫病防治 112

(一)疫情 112

(二)防治 113

第五节 副业 113

一 采集 113

二 狩猎 114

三 捕捞 114

第六节 农场 114

第七节 机构 115

一 县农牧局 115

二 乡(镇)农科站 115

三 农经站 115

四 农机培训站 115

五 气象站 116

第六章 林业 117

第一节 林业资源 117

一 林业用地 117

二 蓄积量 117

三 林种 117

(一)用材林 117

(二)薪炭林 118

(三)竹类 118

(四)经济林 118

(五)观赏林 118

(六)花木类 118

四 资源消耗 118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18

一 种苗 118

二 造林 119

第三节 山林权属 119

第四节 森林保护 120

第五节 经济林木 121

一 茶叶 121

二 油茶 123

三 橡胶 123

四 其他果木 124

(一)柑桔 124

(二)梨 124

(三)芒果 125

(四)板栗 125

第六节 管理机构 125

一 县林业局 125

二 乡(镇)林业站 125

第七章 水利 126

第一节 水利建设 126

一 蓄水工程 126

(一)城子水库 126

(二)马散水库 126

(三)曼亨水坝 126

(四)莫窝坝塘 126

二 引水工程 126

三 提水工程 127

(一)水轮泵 127

(二)抽水站 127

四 旱地喷灌 127

第二节 人畜饮水工程 128

一 县城自来水厂 128

二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 128

第三节 河道治理 128

第四节 水能利用 129

第五节 水利机构 129

第八章 工业 130

第一节 电力 130

一 火电 132

二 水电 132

(一)农村小水电站 132

(二)新厂河电站 132

(三)库杏河电站 134

三 线路 供电 134

第二节 矿产采冶 134

一 炼铅 134

二 炼铁 135

三 采锡矿 135

(一)县国营锡矿 135

(二)大屯联办选厂 137

(三)三友选厂 137

(四)锡联商号选厂 137

(五)锡二矿 137

(六)零星采矿 138

四 采萤石 138

第三节 建材生产 138

一 砖瓦 138

二 石灰 沙石 139

(一)石灰 139

(二)沙料 139

(三)石料 139

三 大理石 139

四 木材 140

第四节 食品加工 140

一 粮油加工 140

(一)农村粮食加工 140

(二)县粮油加工厂 140

二 糖果 糕点 141

三 酿酒 141

(一)水酒 141

(二)白酒 142

四 红糖 142

第五节 其他工业 143

一 农机修造 143

二 竹木器加工 143

三 土陶生产 144

四 缝纫 144

五 制药 145

第六节 管理机构 145

一 县工业局 145

二 县城乡集体企业管理局 146

第九章 商业 147

第一节 商业体制 147

一 私营商业 147

二 集体商业 148

(一)供销公司 148

(二)综合商店 148

(三)供销社 148

三 国营商业 149

(一)商业局系统 149

(二)粮食局系统 150

(三)外贸公司 152

(四)农机公司 152

(五)物资公司 153

(六)石油公司 154

第二节 集市 边贸 154

一 集市贸易 154

(一)赶烟会 154

(二)赶集 155

二 边境贸易 157

第三节 商业购销 159

一 购销总额 159

(一)国内纯购进总值 159

(二)国内纯销售总额 160

二 农副土特产品收购 160

(一)粮食 160

(二)油料 161

(三)肉类禽蛋 161

(四)蔬菜 163

(五)其他土特产品 163

三 生活资料供销 164

(一)粮食 164

(二)油脂 166

(三)副食品 167

四 日用工业品供销 169

五 农业生产资料供销 170

(一)小农具 170

(二)化肥、农药、塑料薄膜 170

(三)农业机械 171

六 工业物资供销 171

(一)工业物资 171

(二)石油 172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 173

一 饮食业 173

二 服务业 174

(一)理发 174

(二)摄影 174

(三)旅社 174

(四)沐浴 174

(五)日用品修理 175

第十章 交通运输 176

第一节 道路 176

一 驿道 176

(一)西盟通向内地的主要驿道 176

(二)西盟至澜沧、孟连的主要驿道 176

(三)西盟至缅甸及中缅未定界的主要驿道 176

(四)西盟至各部落角码的驿道 176

二 公路 177

(一)国、省道 177

(二)县乡道 177

(三)专用道 177

(四)乡村道 178

三 桥梁 179

(一)驿道桥 179

(二)公路桥 179

第二节 运输 180

一 人畜运输 180

二 机械运输 180

(一)客运 180

(二)货运 180

第三节 管理 181

一 公路养护 181

(一)国、省道 181

(二)县乡道 181

(三)乡村道、专用道 181

二 运输市场管理 182

三 安全管理 182

四 行政管理机构 183

第十一章 邮电 184

第一节 原始通信 184

一 友好 184

二 敌对 184

三 和谈 184

四 机密 185

五 紧急 185

六 往来 185

第二节 邮政 185

一 邮路 185

二 业务 186

第三节 电信 188

一 话路 188

二 业务 190

(一)电报 190

(二)电话 190

第四节 机构 191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193

第一节 县城建设 193

一 街道建设 193

(一)民胜街 193

(二)团结路 193

(三)前哨路 193

(四)德化路 193

(五)政教路 193

(六)环卫路 193

(七)西镇路 193

(八)陵园路 193

(九)建设巷 194

(十)新安巷 194

(十一)荣兴巷 194

(十二)民生巷 194

二 房屋建筑 194

三 公共设施 195

(一)供水 195

(二)路灯 公厕 195

(三)街心花园 195

(四)文化、体育场地 195

四 城市维护 195

五 城区规划 196

第二节 农村建设 197

一 小集镇 197

二 公房 198

三 民房 199

第三节 建筑业 199

一 建筑队伍 199

(一)县建筑工程队 199

(二)街道建筑队 200

(三)粮食局基建队 200

(四)商业局基建队 200

(五)教育局基建组 200

(六)公社基建队 200

(七)外来施工队 201

二 工具 材料 201

(一)建筑工具 201

(二)建筑材料 201

三 工程设计 202

第四节 建筑管理 202

一 房地产管理 202

(一)土地征用 202

(二)房产管理 203

二 建筑市场管理 205

三 质量监督 205

第五节 环境保护 205

一 街道卫生 205

二 环境污染 206

(一)城区污染 206

(二)工业污染 206

三 排污费征收 207

四 自然保护区 207

第六节 管理机构 207

一 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207

二 县土地管理局 208

第十三章 财税 209

第一节 财政收入 209

一 农业税 209

二 企业上缴利润 210

三 工商各税 211

四 其他 212

五 企业亏损补贴 213

第二节 财政支出 214

一 基本建设 214

二 城市建设维护费 215

三 支援农业生产 215

四 发展资金 215

五 价格补贴 215

六 科教文卫经费 216

七 行政管理费 216

第三节 国库券 217

第四节 管理 218

一 管理机构 218

(一)财政机构 218

(二)税务机构 218

二 财税管理 218

(一)财政管理 218

(二)税务管理 219

第十四章 金融 220

第一节 货币 220

一 沿革 220

二 管理 220

三 投放 221

第二节 存款 221

一 单位存款 221

二 信用社存款 223

三 储蓄存款 224

(一)定期 224

(二)活期 224

(三)定活两便 225

(四)有奖 225

第三节 信贷 226

一 民间借贷 226

二 银行信贷 226

(一)工商信贷 226

(二)农业信贷 228

(三)基本建设贷款 230

三 信用合作社贷款 231

第四节 保险业务 233

一 保额保费 233

二 保险种类 233

三 防灾理赔 233

第五节 机构 234

一 中国人民银行西盟县支行 234

二 中国农业银行西盟县支行 235

三 中国工商银行西盟县支行 235

四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西盟县支行 235

五 信用合作社 235

六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西盟县支公司 236

第十五章 党群 237

第一节 中共西盟地方组织 237

一 早期中共党员活动 237

二 组织机构 237

(一)中国共产党西盟县(工)委员会 237

(二)部门(系统)党委、党组 241

(三)乡(镇)党委 242

(四)党支部 242

三 党员代表大会 243

(一)第一次代表大会 243

(二)第二次代表大会 243

(三)第三次代表大会 243

(四)第四次代表大会 243

(五)第五次代表大会 244

(六)第六次代表大会 244

第二节 县委工作 244

一 党的建设 244

(一)组织发展 244

(二)党员教育 246

二 社会宣传 247

三 统一战线 248

(一)民族上层人士工作 248

(二)起义投诚人员工作 249

(三)对台工作 249

(四)宗教政策 249

四 纪律检查 249

(一)机构 249

(二)组织处理 250

(三)复查甄别 250

五 落实政策 250

第三节 政治运动纪略 251

一 “双跃进” 251

二 整风“反右” 252

三 “五反” 252

四 “文化大革命” 253

(一)“揪牛鬼蛇神” 253

(二)“踢开党委闹革命” 253

(三)军事管制与革命委员会 253

(四)“划线站队”和“政治边防” 253

(五)划分阶级成份 254

(六)“五·七”干校 254

(七)“清队”和“一打三反” 254

(八)“反击右倾翻案风” 254

五 揭批林彪、“四人帮” 255

第四节 群众团体 255

一 农民协会 255

(一)组织机构 255

(二)农代会 255

二 工会 256

(一)组织机构 256

(二)会员代表大会 256

(三)工会活动 256

三 共青团 257

(一)组织机构 257

(二)团代会 257

(三)组织活动 257

(四)少年先锋队 258

四 妇女联合会 258

(一)组织机构 258

(二)妇女代表大会 258

(三)组织活动 259

第十六章 政权 260

第一节 清至民国政权 260

一 部落头人制 260

(一)窝郎 260

(二)头人 260

(三)魔八 260

二 土司制 261

三 区(乡)保甲制 263

(一)西盟县佐 263

(二)西盟区(乡)政府 263

第二节 人民政府 264

一 西盟区人民政府 264

二 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64

三 乡(镇)人民政府 267

第三节 人民权力机关 267

一 各族各界代表大会 267

二 县人民代表大会 268

(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268

(二)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268

(三)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268

(四)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269

(五)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269

(六)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270

三 选举 270

(一)普选 270

(二)直接选举 270

四 人大常务委员会 271

(一)机构 271

(二)重要决定 271

(三)行使监督 272

(四)立法工作 273

(五)人事任免 273

五 提案处理 273

(一)办理议案 273

(二)来信来访 274

第四节 人民政协 274

一 历届县政协委员会 274

(一)县政协筹备委员会 274

(二)第一届政协委员会 274

(三)第二届政协委员会 274

(四)第三届政协委员会 275

(五)第四届政协委员会 275

(六)第五届政协委员会 275

二 政协常务委员会 275

三 提案处理 277

第十七章 民政 278

第一节 救济 福利 278

一 救济 278

二 福利 279

(一)“五保户”供养 279

(二)残疾人福利 280

第二节 优抚 281

一 烈士褒扬 281

(一)烈士登记 281

(二)烈士陵园建设 281

二 拥军优属 281

(一)拥军 281

(二)优属 281

(三)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282

三 抚恤 282

(一)牺牲和病故抚恤 282

(二)残废抚恤 282

第三节 双扶 283

第四节 婚姻登记 283

第五节 丧葬管理 284

第六节 地名管理 285

第七节 机构 285

第十八章 劳动人事 286

第一节 干部 286

一 来源 286

二 民族干部 286

三 管理 287

四 教育 287

第二节 编制 288

第三节 劳动就业 288

一 招工招干 288

二 知识青年下农村 289

三 职工培训 289

(一)就业前培训 289

(二)在职培训 289

第四节 工资 福利 290

一 工资 290

二 奖金 291

三 福利 291

(一)福利费 291

(二)医疗费 291

(三)休假 291

(四)产假 292

第五节 劳动保护 292

一 安全检查 292

二 劳保用品 292

三 劳保基金 292

第六节 离退休 292

第七节 机构 293

第十九章 政法 294

第一节 公安 294

一 机构 294

(一)县公安局 294

(二)乡(镇)公安机构 294

(三)治保组织 294

二 惩治犯罪 295

(一)清匪反特 295

(二)打击刑事犯罪 295

三 治安管理 296

(一)公共场所管理 296

(二)服务行业管理 296

(三)枪支、刀具、爆炸物品管理 296

(四)“四类分子”改造 297

(五)户籍管理 297

(六)出入境管理 297

(七)综合治理 298

四 监所管理 298

五 禁毒 298

六 消防 299

第二节 审判 300

一 习惯法 300

二 审判机构 302

三 刑事审判 302

四 民事审判 302

五 经济审判 304

六 案件复查 304

第三节 检察 305

一 检察机构 305

二 刑事检察 305

三 法纪检察 307

四 经济检察 307

五 监所检察 308

六 控告申诉检察 308

第四节 司法行政 308

一 机构 308

二 公证 308

三 律师事务 309

四 调解 309

五 法制宣传 310

第二十章 军事 312

第一节 地方军事组织 312

一 机构 312

(一)武装部 312

(二)武装委员会 312

二 兵役 312

三 民兵 312

(一)队伍建设 312

(二)军事训练 313

(三)政治工作 313

(四)战勤 314

第二节 驻军 314

一 三十九师一一五团二营 314

二 公安边防警卫第八团 314

三 步兵第三团、公安边防第四团 314

第三节 武警部队 315

一 建制 315

(一)民警中队 315

(二)边防工作站 315

(三)边防派出所 315

(四)武警边防大队 315

二 边境管理 315

三 保卫地方治安 316

四 农副业生产 316

第四节 军政 军民关系 316

一 支援地方工作 316

二 警民共建精神文明 317

三 助民活动 317

四 军政、军民互访 317

第五节 战事 318

一 部落战争 318

二 抗日战争 319

三 解放战争 319

四 西盟区政府失守 320

五 解放军进军西盟 321

六 平息叛乱 321

七 永别烈之战 322

八 粉碎国民党军残部武装窜扰 323

第二十一章 外事 325

第一节 界务 325

一 第一次会勘中缅边界 325

二 第二次会勘中缅边界 325

三 中缅边界“1941年线” 326

四 中缅两国划定边界 326

第二节 界线 326

第三节 管理 327

第二十二章 教育 328

第一节 普通教育 328

一 私塾 328

二 学前教育 328

(一)县幼儿园 328

(二)镇幼儿园 328

(三)锡矿幼儿园 328

(四)村办幼儿园 328

(五)学前班 329

三 小学教育 330

(一)保国民小学 330

(二)县城小学 330

(三)乡村小学 331

(四)学制 课程 332

四 中学教育 334

(一)第一中学 334

(二)第二中学 334

(三)小学附设初中班 334

(四)学制 课程 335

(五)升学 336

第二节 免费教育 337

一 供给制 337

二 半供给制 338

三 部分供给制 338

第三节 职业教育 338

一 农校 338

二 农职业中学 339

三 教师进修学校 339

四 农业广播学校 340

第四节 成人教育 340

一 职工文化教育 340

二 农民文化教育 341

(一)扫除文盲 341

(二)农民文化技术培训 341

第五节 教师 342

一 来源 结构 342

(一)来源 342

(二)结构 342

二 进修 考核 342

(一)进修 342

(二)考核 343

三 生活待遇 343

四 政治待遇 344

第六节 教学研究 344

一 教研队伍 344

二 编写乡土教材 345

三 专题研究 345

四 “双语文”教学 345

五 “注提”实验 345

六 “优质课”评选 346

七 教研刊物 346

第七节 经费 校舍 设施 346

一 经费 346

(一)财政拨款 346

(二)群众集资 347

(三)勤工俭学 347

二 校舍 348

三 设施 348

第八节 教育管理 349

一 行政管理 349

二 学校管理 349

(一)中学 349

(二)小学(幼儿园) 349

第二十三章 科学技术 351

第一节 机构 351

一 行政机构 351

二 县属科技单位 351

(一)农业技术推广站 351

(二)畜牧兽医站 351

(三)种籽站 351

三 乡(镇)农科站 351

四 学术团体 352

(一)县科学技术协会 352

(二)县专业学(协)会 352

(三)乡(镇)科普协会 352

第二节 科技队伍 352

第三节 科技成果 353

一 技术推广 353

(一)水稻 353

(二)玉米 354

(三)小麦 354

(四)油菜籽 354

(五)花生 354

(六)水果 354

(七)化肥 354

(八)化学除草 355

二 获奖项目 355

(一)省级奖 355

(二)思茅地区奖 355

(三)县级奖 356

第二十四章 文化 357

第一节 文学艺术 357

一 民间文学 357

二 文学创作 357

三 美术 书法 摄影 358

(一)美术 358

(二)书法 358

(三)摄影 358

第二节 音乐 舞蹈 359

一 民歌 359

二 音乐创作 359

三 乐器 360

(一)木鼓 360

(二)象脚鼓 360

(三)大鼓 360

(四)独弦胡 360

(五)锭 360

(六)得 360

四 舞蹈 360

(一)鼓舞 361

(二)竿舞 361

(三)刀舞 361

(四)羽舞 361

(五)芦笙舞 361

(六)三弦舞 361

第三节 文艺活动 362

一 节日活动 362

二 宣传演出 362

三 会演 调演 363

(一)县级会演 363

(二)参加地区以上演出 363

第四节 书刊 364

一 图书 364

(一)馆藏图书 364

(二)图书发行 364

二 报刊 364

(一)《佤山》 364

(二)《佤山教育》 364

(三)《西盟锡矿》 365

第五节 档案 365

第六节 广播 电影 电视 365

一 广播 365

二 电影 366

三 电视 366

第七节 文物 名胜 367

一 文物 367

二 古建筑 367

三 名胜 367

(一)勐梭龙潭 367

(二)佛殿山 367

(三)南约藤索桥 368

(四)佤山云海 368

第八节 机构 368

一 管理机构 368

(一)文化广播电视局 368

(二)档案局 368

二 文化单位 368

(一)县文化馆 368

(二)县图书馆 369

(三)新华书店 369

(四)民族歌舞队 369

(五)县广播站 369

(六)电影公司(队) 369

(七)电视转播台 369

(八)乡(镇)文化站 369

(九)档案馆 370

第二十五章 体育 371

第一节 学校体育 371

一 师资 371

二 教学 371

(一)课程设置 371

(二)课外活动 371

三 人才输送 371

第二节 群众体育 372

一 民族民间体育 372

(一)搂颈摔跤 372

(二)搂腰摔跤 372

(三)举臀翻天 372

(四)前踢脚 372

(五)后踢脚 372

(六)马踢脚 373

(七)头战 373

(八)倒爬竿 373

二 现代体育 373

三 老年体育 373

第三节 体育竞赛 373

一 乡级运动会 373

二 县级运动会 374

三 参加思茅地区运动会(含系统) 376

四 参加省、国家级运动会 378

(一)省级 378

(二)国家级 378

第四节 裁判员 运动员 378

一 裁判员 378

二 运动员 378

第五节 场地设施 378

第六节 机构 379

一 管理机构 379

二 体育协会 379

第二十六章 医药卫生 380

第一节 医疗 380

一 草医 380

二 中医 380

三 西医 381

四 医疗制度 382

(一)公费医疗 382

(二)合作医疗 382

第二节 卫生防疫 383

一 公共卫生 383

(一)饮水卫生 383

(二)食品卫生 383

(三)学校卫生 383

(四)工业卫生 384

二 环境卫生 384

三 防疫 384

(一)防疫接种 384

(二)传染病 385

第三节 药物 药政 386

一 中草药 386

二 药品生产 387

三 药政管理 387

第四节 妇幼保健 389

一 新法接生 389

二 儿童保健 389

三 妇女保健 389

第五节 机构 390

一 行政机构 390

(一)卫生局 390

(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390

二 学术团体 390

(一)中华医学会西盟分会 390

(二)县农村卫生协会 390

三 事业机构 391

(一)县人民医院 391

(二)县卫生防疫站 391

(三)县妇幼保健站 392

(四)县药品检验所 392

(五)县麻风防治院 392

(六)乡(区)卫生院 392

(七)村(乡)卫生室 393

(八)单位医务室 393

(九)驻军卫生组织 393

人物 395

一 人物传 395

朱阿霞 395

李通明 395

扎谢 396

李保 396

拉勐 397

张石庵 398

张鸿兴 399

岩坎 399

岩顶 399

岩可 400

尹溯涛 401

岩抢 402

聂文彬 402

魏岩景 403

唐煌 404

李植唐 404

岩火龙 405

黄成英 406

岩对 406

段光裕 407

二 烈士英名录 408

三 英模录 412

附录 417

一 清朝时期 417

镇边直隶厅给李通明的山照 417

二 中华民国时期 417

(一)西盟区长张石庵给云南通讯社之函 417

(二)西盟头人请愿书 418

(三)大中华民国云南省接缅边区卡瓦山十七头目联防协会立盟书 418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421

(一)澜沧县西盟各族团结保家卫国委员会宣言(节录) 421

(二)中共宁洱地委关于西盟区唐煌等同志光荣牺牲的通报 421

(三)西盟山各族人民团结爱国公约(节录) 422

(四)对卡瓦族地区民族工作的八项公告(草案) 422

(五)云南省西盟各族各界协商委员会组织章程(草案) 424

(六)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筹备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草案) 425

(七)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筹备委员会工作纲要(草案) 425

(八)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建立西盟卡瓦族自治县的请示 427

(九)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佧佤族改称为“佤族”的通知 427

(十)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恢复、设立鲁甸、西盟等四个县的通知(摘录) 427

(十一)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永德、西盟等四个县人民委员会驻地的通知(摘录) 428

(十二)省人委关于西盟建政筹备工作有关问题的批复 428

(十三)关于《婚姻法》变通执行的意见(节录) 429

(十四)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重点自然保护区布告(摘录) 429

(十五)西盟佤族自治县四届人大常委会关于全民义务植树周的决定(摘录) 430

(十六)关于否定“‘文革’期间西盟县划分阶级成份”的请示 430

(十七)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431

(十八)关于批准出版《西盟佤族自治县志》的决定 43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