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百卷本《中国全史》丛书  新编中国文学史  上
百卷本《中国全史》丛书  新编中国文学史  上

百卷本《中国全史》丛书 新编中国文学史 上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2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岱年,季羡林名誉主编;史仲文,胡晓林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010017662
  • 页数:1147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难言的温情下一篇:我爱爸爸
《百卷本《中国全史》丛书 新编中国文学史 上》目录

中国远古暨三代文学史 1

一、远古暨三代文学概述 1

二、中国文学的起源 8

(一)劳动创造了诗歌 8

(二)诗歌起源于宗教 12

(三)文学原始形态的性质——抒情 13

(四)诗、歌、舞三位一体的表现形式 14

(五)举重劝力之歌——劳动歌——一般诗歌 16

三、原始歌谣——中国文学最早的源头 18

(一)从谣谚到诗歌 18

(二)古歌溯源 19

1.黄帝时代歌谣 20

2.唐尧时代歌谣 22

3.虞舜时代歌谣 22

4.《周易》中的古老歌谣 23

5.走向世俗和人间的原始情歌 25

(三)原始歌谣的思想内容、表现方式及其特点 26

四、中国古代神话——一个梦幻的世界 28

(一)中国古代神话的产生、起源与发展 28

1.中国古代神话的产生 28

2.中国古代神话的起源 31

3.中国古代神话的发展 35

(二)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 39

1.创世神话 39

2.英雄神话 44

3.传奇神话 54

(三)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58

1.中国古代神话的历史化 59

2.中国古代神话的文学化 60

3.中国古代神话的理性化 63

4.中国古代神话的宗教化 63

5.中国古代神话的精工化 66

(四)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特色 67

1.积极浪漫主义的特征 67

2.拟人化的创作技巧 69

3.叙述与说明的手法 69

(五)中国古代神话的价值 70

1.神话是认识上古时代的百科全书 70

2.神话对后世文学与艺术的巨大影响 72

3.上古神话启迪我们认识今天的民族性 76

(六)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的比较 78

1.神话的保存 79

2.神话表现的善恶对象 81

3.神话的演变 82

4.神话塑造的形象及人格 82

5.神话的内容 84

(七)中国古代神话的传播与保存 86

五、夏商文学的产生 89

(一)夏代诗歌 89

(二)商代——文学的“信史”时代 91

1.商代神话 93

2.商代诗歌 96

3.商代散文 98

六、西周文学的兴起 114

(一)西周社会的映射——《诗经》 115

1.西周的史诗 116

2.周颂诗歌 119

3.《国风》中的农事诗——《豳风·七月》 121

(二)《尚书》——散文的发展及形成的标志 128

1.《尚书》的基本情况 128

2.《尚书》的要旨 133

3.《尚书》的内容 133

4.《尚书》的文学成就及其语言特点 138

(三)《周易》——卜辞至《诗经》的桥梁 142

1.关于《周易》 142

2.《周易》的内容 168

3.《周易》与中国古代文学 180

七、结语 199

中国春秋战国文学史 201

一、春秋战国文学概述 207

(一)历史背景 207

(二)文化风貌 209

(三)文学概况 211

二、《诗经》(上) 214

(一)产生《诗经》的社会基础 214

(二)《诗经》的思想内容 215

1.周部族的史诗 216

2.有关周公东征的诗 220

3.周代的农业劳动诗 222

4.有关对外战争的诗 226

5.反映爱情生活的诗 229

6.反映社会习俗的诗 232

7.反映腐朽没落情态的诗 236

三、《诗经》(下) 239

(一)“采诗”之说与“删诗”之说 239

(二)《诗经》与乐舞的关系 241

(三)关于《诗经》内容的研究 242

(四)《诗经》的分类及其艺术特色 244

(五)《诗经》的成就与影响 252

四、社会变革与散文勃兴 258

(一)时代需要新型的记事论辩散文 258

(二)士阶层的兴起为散文勃兴创造了条件 260

(三)这一时期历史散文与哲理散文发展的概况 262

五、《左传》 264

(一)《春秋》与《左传》 264

(二)关于《左传》的作者与时代 267

(三)《左传》的思想内容 268

1.突破了“天命观念” 269

2.表现了民本思想 270

3.概括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271

(四)《左传》的艺术成就 273

1.《左传》十分长于战争描写 273

2.《左传》善于刻画人物性格 274

3.《左传》语言简练生动,富有哲理 275

(五)《左传》对后世的影响 276

六、其他历史散文 279

(一)《国语》 279

1.关于《国语》的作者 279

2.《国语》的思想内容 281

3.《国语》的艺术特色 284

(二)《战国策》 285

1.《战国策》的成书过程 286

2.《战国策》的内容特色 286

3.《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289

(三)《晏子春秋》及其他历史散文 291

(四)历史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296

七、初期哲理散文 298

(一)《论语》 298

1.《论语》的成书及版本 298

2.《论语》的思想内容 299

3.《论语》中可见到的孔子形象 301

4.从文学角度看《论语》的特色 303

5.《论语》中的格言与影响 307

(二)《墨子》 315

1.墨家学派与《墨子》 315

2.《墨子》的思想内容 316

3.《墨子》的文体特色 319

(三)《孙子兵法》 323

八、中期哲理散文 325

(一)《孟子》 325

1.孟子的生平与《孟子》 325

2.《孟子》的思想内容 326

3.《孟子》的文体特色 329

(二)《庄子》 332

1.老子的哲学思想与《老子》 332

2.庄子的生平与《庄子》 335

3.《庄子》一书的思想内容 337

4.《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339

九、后期哲理散文 344

(一)《荀子》 344

1.《荀子》的思想内容 345

2.《荀子》的文体特色 348

(二)《韩非子》 350

1.韩非子的生平与遭遇 350

2.《韩非子》的思想内容 351

3.《韩非子》的艺术特色 354

(三)《吕氏春秋》等哲理散文 356

十、先秦士子的论辩艺术 360

(一)富有哲理的论辩艺术 360

(二)深入浅出的论辩艺术 362

(三)驰骋想象的论辩艺术 365

(四)逻辑严密的论辩艺术 366

(五)历史散文中的论辩艺术 368

十一、《楚辞》(上) 372

(一)屈原的生平与时代 372

(二)伟大的爱国抒情诗——《离骚》 374

(三)《离骚》的思想艺术成就 381

(四)屈原的其他作品 385

(五)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390

十二、《楚辞》(下) 394

(一)《九歌》 394

1.楚辞与《九歌》 394

2.《九歌》的思想内容 397

3.《九歌》的艺术特色 401

(二)《招魂》 404

(三)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 408

十三、结语 412

中国秦汉文学史 415

一、秦汉文学概述 421

二、秦代文学 428

三、汉代赋体文学 434

(一)汉赋的源起、文学特征及其兴盛原因 434

(二)西汉前期赋的创作 441

1.贾谊 442

2.枚乘 450

3.庄忌及淮南小山 453

(三)西汉中期赋的创作 455

1.司马相如 455

2.武、宣赋坛 462

(四)西汉后期赋的创作 470

1.扬雄 471

2.刘向与刘歆 477

(五)东汉前期赋的创作 480

1.建武赋坛 481

2.班固 482

3.永平、建初赋坛 486

(六)东汉后期赋的创作 489

1.张衡 490

2.桓、灵赋坛 496

(七)汉赋的价值、成就及其嬗变的根本原因 500

四、汉代散文 504

(一)汉代散文的总体状况 504

(二)西汉前期的政论散文 505

1.贾谊的散文 506

2.晁错及其他政论作家 508

(三)西汉中期的散文创作 512

1.董仲舒 513

2.司马相如、东方朔和王褒 514

3.《淮南子》 517

4.桓宽与《盐铁论》 521

(四)司马迁与《史记》 524

1.司马迁的生平与思想 524

2.《史记》的总体概况 527

3.《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价值 529

4.《史记》文学上的地位和影响 536

(五)西汉后期及东汉散文 537

1.刘向与扬雄 538

2.东汉文坛 543

(六)东汉时期的历史散文 547

1.班固及其《汉书》 547

2.《吴越春秋》与其他杂史 553

五、汉代诗歌 556

(一)汉代诗歌的总体状况及形成原因 556

(二)汉代乐府诗歌 561

1.关于汉乐府 561

2.汉乐府民歌的文学成就 567

3.汉乐府民歌的地位和影响 582

4.汉代民谣 583

(三)汉代文人诗歌 587

1.概说 587

2.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 589

3.署名文人的五言诗 592

4.佚名文人的五言诗 595

六、汉代文学批评 603

(一)汉代文学批评的总体状况 603

(二)《毛诗序》与抒情言志的诗歌理论 607

(三)围绕屈原楚辞而出现的文学论争 611

(四)王充的文学批评 616

七、结语 625

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633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633

二、建安文学 638

(一)特定的孕育发展条件 638

1.汉末的社会动乱 640

2.思想领域的新旧冲突 642

3.统治集团的推动引导 646

(二)诗歌创作的繁荣 652

1.曹氏父子(曹操、曹丕) 652

2.邺下作者群 666

3.秀出的高标——曹植 681

(三)文学批评的发端 690

1.《典论·论文》产生的条件 690

2.《典论·论文》的基本内容 692

三、魏晋之际的文学 696

(一)严酷的社会现实 696

(二)玄学的产生发展和魏晋之际的文学创作 699

1.文士心灵的重负和精神追求的改变 699

2.文坛鸟瞰 703

(三)嵇康的散文和诗歌创作 708

(四)时代之音——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 713

1.阮籍的生平和为人 713

2.《咏怀》诗的思想艺术特点 716

四、两晋文学(上) 724

(一)短暂的升平之世与思想文学潮流 724

(二)太康文坛的繁荣与凋落 731

1.“太康之英”——陆机潘岳等人的文学创作 731

2.“左思风力” 742

3.辞赋骈文创作的炽盛 746

(三)丧乱中的凄戾瑰玮之辞 753

1.刘琨 753

2.郭璞 755

五、两晋文学(下) 759

(一)玄风煽炽和东晋诗坛 759

1.江左社会政治风习 759

2.名士精神面貌 760

3.玄风影响下的文学创作 761

(二)魏晋诗歌创作的巅峰——陶渊明诗 765

1.身世、思想与隐仕选择 766

2.陶诗的思想艺术价值 769

(三)两晋文人的搜奇好异之习与志怪小说的创作 776

1.两晋志怪小说创作兴盛的条件背景及概况 776

2.两晋各类志怪及干宝《搜神记》 778

(四)对文学创作规律及技巧的探讨 781

1.陆机《文赋》 781

2.挚虞《文章流别论》 784

六、南朝文学(上) 786

(一)政治兴替与文学体式的成熟化 786

1.南朝寒门政治与士风衰颓 786

2.南朝文风的演变 788

(二)宋世诗风及谢灵运、鲍照在创作上的承先启后作用 790

1.谢灵运的山水诗 790

2.鲍照的七言杂体诗 795

(三)永明诗律说及谢朓等人的创作实践 801

1.永明诗律说的提出 801

2.谢朓的创作实践 803

3.南齐其他诗人 807

(四)南朝后期诗风与主要诗人 808

1.永明余绪——何逊、吴均和阴铿的诗 809

2.宫体诗及其作者 811

七、南朝文学(下) 814

(一)精美的辞赋与骈文名篇 814

1.刘宋文章赋作 814

2.齐梁文坛的典丽及骈文的成熟化 816

(二)丰富多采的小说创作 820

1.《世说新语》和其他志人小说 820

2.志怪类小说 822

(三)文学评论著作与诗文选集 824

1.《文心雕龙》与《诗品》 824

2.《文选》与《玉台新咏》 828

(四)清新婉丽的南朝民歌 831

八、北朝文学 834

(一)北朝文学发展概况 834

1.北方社会文化氛围 834

2.文学概况 837

(二)庾信的诗歌与辞赋 839

1.庾信的身世经历 839

2.庾信的诗歌创作 841

3.庾信的辞赋骈文 844

(三)叙事散文作家及作品 847

1.《水经注》 847

2.《洛阳伽蓝记》 850

3.《颜氏家训》 852

(四)刚健质朴的北朝乐府民歌 854

1.概述 854

2.《敕勒歌》与《木兰辞》 857

九、结语 859

中国隋唐五代文学史 869

一、隋唐五代文学概述 869

(一)前瞻后顾,牵动中国文学1500年——隋唐文学的历史地位 870

(二)盛大恢宏,兼容并蓄,百花齐放——隋唐文学时代的三大特征 873

(三)积新而盛,由盛而变——隋唐五代文学的六个发展阶段 883

(四)缘机而发,穷奢极欲——唐文学繁荣昌盛的两大成因 888

二、隋朝文学 891

三、初唐文学 898

(一)宫廷主导,上下努力,为诗苑兴旺调音 898

(二)诗坛“四杰”的新人效应 907

(三)沈宋体的诗歌创作与宫廷诗人时代的结束 915

(四)站在文学历史阶梯上的陈子昂 920

四、盛唐诗苑 925

(一)张九龄、张说及其相关诗人 926

(二)“吴中四友”之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及包融 930

(三)诗佛王维 935

1.王维的生平 936

2.王维创作的文学特色 937

3.主维的诗歌作品及其艺术成就 940

4.王维评价 948

(四)孟浩然与山水田园诗派的其他几位代表性人物 949

1.“山水”巨擘孟浩然 950

2.王、孟之后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953

(五)诗仙李白 957

1.李白的文学历史地位 957

2.李白的生平 961

3.李白的文化性格 965

4.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971

(六)高适、岑参及其他边塞诗人 979

1.边塞诗派中的老将高适 981

2.边塞诗派中的骁将岑参 983

3.李颀、崔颢及严武、张巡的边塞诗作 985

(七)盛唐诗苑名家王昌龄、王之涣及常建、李华、刘方平等诗人 988

1.七绝圣手王昌龄 989

2.以少胜多王之涣 991

3.常建、刘方平、李华及金昌绪 993

(八)诗圣杜甫 994

1.杜甫的文化品位 996

2.杜甫的生平 1002

3.杜甫的诗歌作品与艺术成就 1007

五、中唐诗流 1017

(一)大历诗人 1019

1.大历诗人的过渡特征与张继、刘长卿、戴叔伦 1019

2.大历十才子 1022

3.元结与顾况 1025

4.山水诗人韦应物 1027

(二)韩愈孟郊诗派 1029

1.以文为诗的韩愈诗风 1031

2.“郊寒岛瘦” 1034

(三)游离于韩、白之间的诗人:张籍与王建 1037

(四)白居易与元和体 1040

1.白居易在元和体中的地位与作用 1041

2.白居易的生平 1045

3.白居易的诗作与艺术特色 1047

(五)韩白诗派之外的重要诗人刘禹锡、柳宗元与李贺 1049

1.诗中豪杰刘禹锡 1050

2.山水大家柳宗元 1052

3.奇人“鬼才”李贺 1054

六、晚唐诗人 1058

(一)晚唐诗坛概览 1058

(二)晚唐三位诗坛代表:杜牧、李商隐与温庭筠 1062

1.“兵家”诗人杜牧 1062

2.晚唐大诗人李商隐 1065

3.风流才子温庭筠 1070

(三)值得一提的《诗品》及其作者司空图 1073

七、唐代古文运动 1075

(一)唐代古文运动的先声 1076

(二)古文运动的王帅韩愈 1084

1.韩愈在古文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1084

2.韩愈的生平 1087

3.韩愈的古文作品及其艺术特色 1089

(三)古文运动的大将柳宗元 1092

1.柳宗元对古文运动的独特贡献 1092

2.柳宗元的生平及其文化取向 1093

3.柳宗元的散文作品及其艺术成就 1096

(四)韩、柳之外的中、晚唐散文作家 1100

八、唐代传奇与变文 1105

(一)唐传奇与变文的本义及其历史地位 1105

(二)唐人传奇 1108

1.唐代传奇的成因 1108

2.唐人传奇的特征、主要作家及其艺术成就 1111

(三)唐代变文 1117

1.韵文体变文——词话 1119

2.散文体变文——话本 1120

3.韵、散结合体变文 1121

九、唐五代词 1123

(一)词的成因 1124

1.词是唐诗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1125

2.民间的创造 1126

3.诗人的贡献 1128

4.当权者的支持与提倡 1129

(二)唐人词 1130

(三)五代词人 1136

1.《花间集》中诸词人 1136

2.李煜与南唐词人 1140

(四)民间词 1145

十、结语 114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