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亚当·斯密著
  • 出 版 社:北京:华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8056098
  • 页数:4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不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且从哲学、法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作了探讨。它共分为七部分。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的和谐的发展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道德情操论》(1759)是和《国富论》(1776)同样齐名的亚当·斯密的经典传世之作。
上一篇:沉思录下一篇:频伽大藏经 94
《道德情操论》目录
标签:情操 道德

敬告读者 1

第一卷 论行为的适宜性 3

第一篇 论适宜感 3

第1章 论同情 5

第2章 论相互同情的快乐 10

第3章 论根据他人的感情与我们的是否一致来判断他人的感情是否适宜的方式 13

第4章 续前章 16

第5章 论和蔼可亲和令人尊敬的美德 21

第二篇 论各种不同激情的适宜程度 25

引言 27

第1章 论源于身体的激情 28

第2章 论源于想象的特殊倾向或习惯的激情 32

第3章 论不友好的激情 35

第4章 论友好的激情 41

第5章 论自私的激情 43

第三篇 论幸运和不幸对人们在判断行为的适宜性时的影响,以及为什么在一种情况下比在另一种情况下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赞同 47

第1章 虽然我们对悲伤的同情通常是一种比对快乐的同情更强烈的情感,但是通常它远远不及当事人自然产生的情感那样强烈 49

第2章 论野心的根源和社会阶层的区别 56

第3章 论羡慕富贵和藐视贫贱的倾向所引起的道德情感的败坏 66

第二卷 论功与过或奖与惩的对象 73

第一篇 论功过感 73

引言 75

第1章 凡看似恰当的感激对象似乎都值得奖赏;凡看似恰当的怨恨对象似乎都该受到惩罚 76

第2章 论感激和怨恨的恰当对象 78

第3章 不赞同施恩者的行为就很少会同情受益者的感激;相反,对害人者的动机表示赞同,则不会对受害者的怨恨有一丝的同情 81

第4章 对前几章的简要概述 83

第5章 对功过感的分析 85

第二篇 论正义和仁慈 89

第1章 两种美德的比较 91

第2章 论正义感、悔恨感,兼论功劳的意识 96

第3章 论这种天性构成的效用 100

第三篇 根据行为的功与过来看命运对人类情感的影响 107

引言 109

第1章 论命运的这种影响的原因 111

第2章 论命运的这种影响的程度 115

第3章 论情感的这种不合常规的终极原因 123

第三卷 论情感和行为自我评判的基础,兼论责任感 129

第1章 论自我赞同和不赞同的原则 129

第2章 论对赞扬和值得赞扬的喜爱,以及对责备和应受责备的惧怕 133

第3章 论良心的影响和权威 150

第4章 论自我欺骗的天性,以及一般准则的起源和应用 171

第5章 论一般道德准则的影响和权威,以及公正地视其为神的法则 177

第6章 在什么情况下,责任感应该成为我们行为的唯一准则;在什么情况下,责任感应该同其他动机一起发生作用 187

第四卷 论效用对称赞情感的作用 197

第1章 论效用的外在形式赋予一切工艺品的美,兼论这种美的广泛影响 197

第2章 论效用的外在形式赋予人的品质和行为的美,以及对这种美的感知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赞同的最初的准则之一 205

第五卷 习惯和风尚对道德的赞同和不赞同情感的影响 215

第1章 论习惯和风尚对美和丑的看法的影响 215

第2章 论习惯和风尚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222

第六卷 论美德的特征引言 237

第一篇 论个人品质对自己的幸福的影响;或论谨慎 239

第二篇 论个人品质对他人幸福的影响 247

引言 249

第1章 论天性要求我们去关照的那些人的先后顺序 251

第2章 论天性要求我们去善待的那些社会团体的先后顺序 261

第3章 论普世的善行 269

第三篇 论自我控制 273

第六卷的结论 301

第七卷 论道德哲学体系 307

第一篇 论道德情感理论应该探讨的问题 307

第二篇 论已对美德本质作出的各种说明 311

引言 313

第1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适宜性中的理论体系 315

第2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谨慎之中的理论体系 341

第3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仁慈中的理论体系 348

第4章 论无视公认规则和标准的理论体系 355

第三篇 论已经形成的有关赞同准则的不同体系 365

引言 367

第1章 论从自爱演绎出赞同准则的体系 368

第2章 论认为理性是赞同准则的根源的体系 371

第3章 论认为情感是赞同准则的根源的体系 375

第四篇 论不同著述者阐述道德实践准则的方式 383

中英文人名、地名、术语对照表 4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