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特殊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方俊明,雷江华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1182598
  • 页数:2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涉及特殊教育理论、体系、法规、评估,特殊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师资、特殊儿童家长教育以及各类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等。能够使读者了解和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使读者对特殊教育工作的性质、意义、任务以及各类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教育特点有初步了解;并在理解、尊重、热爱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事业的基础上,培养对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事业的感情和事业心。为今后系统学习本专业的课程、了解特殊教育领域其他专业的知识和从事某一类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特殊教育学》目录

第1编 特殊教育学学科论 1

第1章 特殊教育学的学科要素 1

第1节 特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

一、特殊教育现象与特殊教育本质的关系 1

二、特殊教育规律与特殊教育现象的关系 2

三、特殊教育原则与特殊教育规律的关系 2

四、特殊教育问题与特殊教育现象的关系 3

五、特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5

第2节 特殊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6

一、特殊教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 6

二、作为独立形态的特殊教育学之性质 6

第3节 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论 7

一、教材体系 7

二、著作体系 8

第4节 特殊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9

一、一般方法 9

二、特殊方法 9

第5节 特殊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10

一、萌芽起步阶段 10

二、发展深化阶段 11

第2章 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3

第1节 生物学基础 14

一、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14

二、生物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14

第2节 发展生态学基础 15

一、发展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15

二、发展生态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17

第3节 心理学基础 18

一、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18

二、心理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20

第4节 教育学基础 21

一、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21

二、教育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22

第2编 特殊教育要素论 25

第3章 从事特殊教育的专业人员 25

第1节 教师 25

一、特殊教育教师的含义 25

二、特殊教育教师的作用 26

三、特殊教育教师的条件 27

四、特殊教育教师的现状 29

五、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 31

第2节 家长 32

一、家长的作用 32

二、家长的需求 34

三、家长参与特殊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35

四、家长培训模式 37

第3节 其他教育人员 39

一、行政人员 39

二、康复人员 39

三、社会工作者 40

四、心理学家 41

五、营养师 42

六、特殊教育科研人员 42

第4章 特殊教育的对象 44

第1节 生理发展异常学生 45

一、听觉障碍学生 45

二、视觉障碍学生 48

三、肢体障碍学生 51

第2节 智力发展异常学生 53

一、智力发展落后学生 53

二、智力发展超常学生 55

第3节 语言发展异常学生 56

一、语言发展异常的含义 56

二、语言发展异常的分类 56

三、语言发展异常出现的原因 56

四、语言发展异常的出现率 56

五、语言发展异常学生的特征 57

第4节 广泛性发育障碍学生 58

一、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含义 58

二、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分类 59

三、广泛性发育障碍出现的原因 60

四、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出现率 61

五、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发病年龄 62

六、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的特征 62

第5章 特殊教育课程 65

第1节 课程体系 65

一、课程的概念 65

二、新时期特殊教育的课程体系 65

第2节 课程内容 68

一、课程内容取向与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 68

二、课程设置 69

三、特殊教育课程内容的创新 71

第3节 课程实施 73

一、特殊教育传统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73

二、特殊学校新课程实施的措施 75

第4节 课程评价 76

一、传统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 76

二、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评价改革思路 77

三、成长记录袋在特殊儿童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78

第6章 特殊教育要素的关系 91

第1节 单向受动关系 91

一、基本模式图 91

二、取得成效的条件 92

第2节 双向互动关系 94

一、基本模式图 94

二、取得成效的条件 94

第3节 矛盾运动关系 95

一、基本矛盾 95

二、主要矛盾及其表现形式 96

三、矛盾的主要方面 98

四、解决矛盾的方法是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 100

第3编 特殊教育组织论 101

第7章 宏观组织:特殊教育体制 101

第1节 特殊教育体制概述 101

一、特殊教育体制的含义 101

二、我国特殊教育体制的沿革 102

第2节 特殊学校教育体制 107

一、特殊学校教育体制概述 107

二、各类特殊学校教育体制 111

三、我国特殊学校教育体制改革 112

第3节 特殊教育管理体制 115

一、特殊教育管理体制概述 115

二、特殊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115

三、特殊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116

第8章 中观组织:特殊教育学校 119

第1节 专门学校 119

一、特殊教育专门学校的历史溯源和宗旨 119

二、专门学校中的特殊教育 120

三、专门学校所面临的质疑和挑战 122

四、专门学校的前景 124

第2节 混合学校 124

一、混合学校的宗旨 124

二、混合学校中的特殊教育 125

三、混合学校存在的问题 126

四、混合学校的前景 129

第3节 融合学校 129

一、融合教育的理念 129

二、融合学校中的融合教育 130

三、融合的困难和融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33

四、在我国发展融合学校的措施 134

第9章 微观组织:特殊教育班级 137

第1节 班级概述 137

一、班级的概念 137

二、班级的组成 137

三、班级规模 142

第2节 班级形式 143

一、同质按类编班 143

二、异质编班 143

三、弹性编班制 143

四、特殊学生在普通班级的随班就读 144

五、其他形式 144

第3节 班级运行过程 145

一、班级组建阶段:人学教育 145

二、班级的发展阶段:以人为本 146

三、班集体的形成 149

四、班级异常行为处理 149

五、班级评估 150

第4编 特殊教育方法论 152

第10章 特殊教育的教学方法 152

第1节 工作分析法 152

一、概述 152

二、工作分析法的实施 153

三、评析 156

第2节 直接教学法 157

一、概述 157

二、直接教学法的实施 158

三、评析 161

第3节 概念教学法 162

一、概述 162

二、概念教学法的实施 163

三、评析 166

第4节 学习策略教学法 167

一、概述 167

二、学习策略教学法的实施 168

三、评析 172

第11章 特殊教育的评估方法 174

第1节 标准化测验评估 174

一、标准化测验评估概述 174

二、标准化测验评估的实施 176

三、评析 178

第2节 动态评估 179

一、动态评估概述 179

二、动态评估的实施 181

三、评析 185

第3节 课程本位评估 186

一、课程本位评估概述 186

二、课程本位评估的实施 188

三、评析 189

第4节 功能性评估 190

一、功能性评估概述 190

二、功能性评估的实施 191

三、评析 194

第5节 生态评估 195

一、生态评估概述 195

二、生态评估的设计与实施 196

三、评析 199

第12章 特殊教育管理方法 201

第1节 特殊教育管理方法概述 201

一、含义 201

二、特点 202

三、方法论基础 202

第2节 特殊教育行政方法 204

一、法治方法 204

二、组织调度方法 205

三、经济方法 205

四、激励方法 206

第3节 特殊学校管理方法 207

一、行政管理方法 207

二、思想教育方法 208

三、经济管理方法 208

四、法治方法 209

五、咨询参与方法 211

六、数理统计方法 211

第5编 特殊教育目标论 213

第13章 特殊教育目标 213

第1节 特殊教育目标体系 213

一、教育目的 213

二、培养目标 214

三、课程目标 214

第2节 特殊教育的一般目标 215

一、教育目的中的一般目标 215

二、培养目标中的一般目标 216

三、课程目标中的一般目标 217

第3节 特殊教育的特殊目标 217

一、教育目的中的特殊目标 218

二、培养目标中的特殊目标 219

三、课程目标中的特殊目标 220

第14章 个别化计划 224

第1节 个别化教育计划 224

一、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提出和发展 224

二、个别化教育计划制订的过程 225

三、个别化教育计划面临的挑战 231

第2节 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 233

一、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概述 233

二、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的实施 233

三、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面临的挑战 235

四、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比较 237

第3节 个别化转衔服务计划 238

一、转衔的定义及演变历程 238

二、个别化转衔服务计划的基本组成框架 239

三、个别化转衔服务计划的具体实施步骤 239

四、个别化转衔服务计划的实施现状 242

参考文献 24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