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
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

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小傑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6822824
  • 页数:2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系统构成的角度构建了一套包括图书出版物、图书出版单位和图书出版产业在内的出版产业综合评价体系,作者分别从产业的细胞——图书出版物、产业生产主体——图书出版单位以及产业本身三方面分别进行评价,通过构建针对不同主体的评价体系形成一套对图书出版产业的综合评价体系,弥补了现有针对图书出版单位和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思路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思路 3

二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6

(一)有关图书出版单位的评价研究综述 6

(二)有关图书出版产业的评价研究综述 29

(三)价值评估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39

(四)研究意义 42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44

(一)研究方法 44

(二)研究框架 46

第二章 图书出版物的评价 49

一 图书出版物的同一性特征 49

(一)图书出版物的天然外部性特征 49

(二)作为商品的图书出版物及其特征 57

(三)建立以图书出版物质量标准为核心的评价标准 64

二 图书出版物的多样化和差异化特征 70

(一)图书出版物的多样化特征 70

(二)图书出版物的不同需求弹性特征 73

(三)图书出版物的差异化特征 76

(四)对影响图书出版物差异化构成要素进行评价的必然性 78

三 对影响图书出版物差异化构成要素的评价 80

(一)影响图书出版物差异化的构成要素 80

(二)图书出版物的质量管理 82

(三)图书出版物的营销策略 88

(四)构建图书出版物评价指标体系 96

四 本章小结 97

第三章 图书出版单位的评价 99

一 建立针对不同性质图书出版单位的不同评价 99

(一)对图书出版单位性质的认识 99

(二)建立两类不同的评价标准 106

二 理解“两个效益” 107

(一)对“两个效益”提法的历史性考察 107

(二)对“两个效益”内在逻辑的重新审视 111

三 图书出版单位的经济效益 115

(一)“经济效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15

(二)图书出版单位经济效益的内涵及评价指标 120

四 图书出版单位的无形资产评价 131

(一)会计准则上无形资产的定义 131

(二)图书出版单位的无形资产构成及评价 133

(三)构建图书出版单位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147

五 图书出版单位的社会责任 149

(一)引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重要性 149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层次结构 152

(三)图书出版单位的社会责任内容及评价指标 154

六 本章小结 158

第四章 图书出版产业的评价 160

一 对图书出版产业规模现状的评价 160

(一)对近五年来图书出版产业规模状况的纵向比较 161

(二)对近五年来图书出版产业规模状况的横向比较 172

二 影响图书出版产业市场需求的因素 177

(一)对居民文化娱乐支出费用的考察 177

(二)对图书出版物及其替代产品之间关系的考察 179

三 影响图书出版产业市场供给的因素 182

(一)图书出版产业的创新能力 183

(二)图书出版产业的政府规制 188

四 构建图书出版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195

五 对图书出版产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认识 197

六 本章小结 199

第五章 结束语——兼议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的内在逻辑 201

一 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的内在逻辑 201

二 结束语 203

参考文献 207

后记 215

图1-1 图书出版产业评级体系构成要素图 4

图2-1 2003~2008书籍、课本总印数和同期人均收入变动情况 75

图2-2 2003~2008书籍、课本总印张和同期人均收入变动情况 75

图2-3 影响女性读者购买图书出版物行为的因素 81

图2-4 新华书店系统销售收入占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出版物总销售收入之比 94

图4-1 2004~2008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实际供给能力 164

图4-2 2004~2008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库存量增长率 164

图4-3 2004~2008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总印数与库存量 165

图4-4 2004~2006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 165

图4-5 2004~2008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进出口贸易逆差 168

图4-6 2004~2008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版权贸易逆差 168

图4-7 2004~2008年图书出版与移动媒体各占传媒市场规模的比重 175

图4-8 2007我国国民获取信息的途径 180

图4-9 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与互联网阅读率变动情况 182

图5-1 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构成主体层次图 ?表1-1 “六五”计划期间出版社考核指标 7

表1-2 高等学校出版社评估指标体系 7

表1-3 出版企业目标管理指标体系 9

表1-4 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11

表1-5 上海市出版社社会效益评估办法 12

表1-6 出版企业绩效评价标准 14

表1-7 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办法 15

表1-8 图书效益指标 18

表1-9 “九五”期间中国图书出版社市场竞争评估初探 19

表1-10 出版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2

表1-11 出版单位竞争力评价指标 26

表1-12 中国图书出版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31

表1-13 中国出版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4

表2-1 美国部分商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74

表2-2 图书出版物评价指标体系 96

表3-1 图书出版单位的生产能力 125

表3-2 图书出版单位的获利能力 126

表3-3 图书出版单位的营运能力 128

表3-4 图书出版单位的偿债能力 129

表3-5 图书出版单位的经营增长能力 130

表3-6 无形资产分类内容 135

表3-7 品牌资产十要素评估指标 141

表3-8 Interbrand品牌强度系数影响因素 142

表3-9 图书出版单位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147

表3-10 利益相关者分类表 150

表3-11 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对应表 153

表3-12 图书出版单位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156

表4-1 2004~2008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规模状况 161

表4-2 2003~2006年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销售利润率 166

表4-3 2004~2006年图书出版产业市场集中度 170

表4-4 2006年图书出版产业市场集中度 171

表4-5 2004~2008年我国传媒产业市场规模 174

表4-6 2004~2008年传媒产业细分市场占传媒市场规模的比重 176

表4-7 2004~2007年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178

表4-8 媒体功能与首选图书的比例 181

表4-9 图书出版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19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