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帝经三书通鉴
帝经三书通鉴

帝经三书通鉴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成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华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8059211
  • 页数:3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唐太宗所著《帝范》、张居正所著《帝鉴图说》、雍正帝记录康熙帝教子语录《庭训格言》三部典籍的文白对照本,表现出古代明君贤相对帝位继承人的殷切期望。于现代读者也颇有教益。
《帝经三书通鉴》目录
标签:主编

帝范 3

序 3

卷一 6

君体第一 6

建亲第二 10

求贤第三 15

卷二 20

审官第四 20

纳谏第五 23

去谗第六 28

卷三 37

诫盈第七 37

崇俭第八 39

赏罚第九 41

卷四 44

务农第十 44

阅武第十一 47

崇文第十二 49

帝鉴图说 57

上篇 圣哲芳规 57

01任贤图治——尧帝无而治 57

02谏鼓谤木——尧帝虚心纳谏 58

03孝德升闻——舜以孝感天 59

04揭器求言——大禹广开言路 60

05下车泣罪——大禹以德化人 61

06戒酒防微——大禹见微知著 62

07解网施仁——成汤仁慈爱民 63

08桑林祷雨——成汤善心动天 64

09德灭祥桑——大戊日日修德 65

10梦赍良弼——商高宗精诚寻大贤 66

11泽及枯骨——周文王为仁至极 67

12丹书受戒——周文王恭书座右铭 68

13感谏勤政——周宣王得道者多助 69

14入关约法——刘邦入秦以宽仁为贵 70

15任用三杰——汉高祖用人恰如其分 71

16过鲁祀圣——汉高祖礼敬先贤 73

17却千里马——汉文帝拒绝奢华 73

18止辇受言——汉文帝从善如流 74

19纳谏赐金——汉文帝奖励直言 75

20不用利口——汉文帝重实轻虚 77

21露台惜费——汉文帝勤俭律己 78

22遣幸谢相——汉文帝不以私害公 79

23屈尊劳将——汉文帝激赏严治 80

24蒲轮征贤——汉武帝重为轻言 81

25明辨诈书——汉昭帝用人不疑 82

26褒奖守令——汉宣帝重用贤良 84

27诏儒讲经——汉宣帝重视教化 85

28葺槛旌直——汉成帝旌表直臣 86

29宾礼故人——汉光武帝礼贤下士 87

30拒关赐布——汉光武帝赏罚分明 88

31夜分讲经——汉光武帝以学为乐 89

32赏强项令——汉光武帝知错就改 90

33临雍拜老——汉明帝以身作则 92

34爱惜郎官——汉明帝审慎授权 93

35君臣鱼水——刘备屈尊朝圣 94

36梦裘示俭——晋武帝坚辞奇巧 95

37留衲戒奢——宋高祖以俭儆世 96

38弘文开馆——唐太宗广纳雅言 97

39上书粘壁——唐太宗勤奋至诚 98

40纳箴赐帛——唐太宗大嘉诚恳 99

41纵鹊毁巢——唐太宗不信邪 101

42敬贤怀鹞——唐太宗轻重分明 102

43览图禁杖——唐太宗仁道待囚 103

44主明臣直——长孙皇后拨云见日 104

45纵囚归狱——唐太宗大赦天下 105

46望陵毁观——唐太宗知错便改即王者气度 106

47撤殿营居——唐太宗巧施恩惠 107

48面斥佞臣——唐太宗深戒小人 108

49剪须和药——唐太宗视臣如手足 109

50遇物教储——唐太宗言传身教 110

51遣归方士——唐高宗不信方士 111

52焚锦销金——唐玄宗绝弃沉溺 112

53委任贤相——唐玄宗知人善任 113

54兄弟友爱——唐玄宗善待兄弟 114

55召试县令——唐玄宗亲孝属官 115

56听谏散鸟——唐玄宗闻过则喜 116

57啖饼惜福——唐玄宗珍惜粮食 117

58烧梨联句——唐肃宗礼善贤才 118

59不受贡献——唐宪宗节制欲望 119

60遣使赈恤——唐宪宗薄己厚民 120

61延英忘倦——唐宪宗乐于议政 121

62淮蔡成功——唐宪宗头脑清醒 122

63论字知谏——唐穆宗由字悟心 123

64屏书政要——唐宣宗明辨贤佞 124

65焚香读疏——唐宣宗用人先敬人 125

66敬受母教——宋太祖敬畏庶民 126

67解裘赐将——宋太祖体恤下情 127

68碎七宝器——宋太祖崇尚朴素 128

69受言书屏——宋太祖寡欲爱民 129

70戒主衣翠——宋太祖防微杜渐 130

71竟日观书——宋太宗好学不倦 131

72引衣容直——宋太宗感念诤臣 132

73改容听讲——宋仁宗敬师受教 133

74受无逸图——宋仁宗不忘警示 134

75不喜珠饰——宋仁宗巧戒奢靡 135

76纳谏遣女——宋仁宗当机立断 136

77天章召见——宋仁宗喜纳诤谏 137

78夜止烧羊——宋仁宗约己戒奢 138

79后苑观麦——宋仁宗体察农耕 139

80轸念流民——宋神宗以民意为先 140

81烛送词臣——宋神宗遗泽贤良 141

下篇 狂愚覆辙 142

01游畋失位——太康无为失民心 142

02脯林酒池——夏桀纵欲传恶名 143

03革囊射天——武乙目空一切 144

04妲己害政——良德胜于能力 145

05八骏巡游——周穆王巡游无度 146

06戏举烽火——周幽王买笑失国 147

07遣使求仙——秦始皇迷信仙药 148

08坑儒焚书——秦始皇大革文化命 149

09大营宫室——秦始皇大兴土木 150

10女巫出入——汉武帝受惑杀太子 151

11五侯擅权——汉成帝养虎为患 152

12市里微行——汉成帝不务正业 153

13宠昵飞燕——汉成帝沉迷声色 154

14嬖佞戮贤——汉哀帝宠信佞幸 155

15 十侍乱政——汉桓帝封侯失控 156

16西邸鬻爵——汉灵帝卖官营私 157

17列肆后宫——汉灵帝耍闹失政 158

18芳林营建——魏明帝劳师寻乐 159

19羊车游宴——晋武帝晚节不保 160

20笑祖俭德——宋孝武帝数典忘祖 161

21金莲布地——萧宝卷奢靡失政 162

22舍身佛寺——梁武帝走火入魔 163

23纵酒妄杀——高洋嗜杀成性 164

24华林纵逸——高纬胸无大志 165

25玉树新声——陈后主纵情声色 166

26剪彩为花——隋炀帝挥霍无度 167

27游幸江都——隋炀帝劳师动众 168

28斜封除官——唐中宗委权于妇道 169

29观灯市里——唐中宗轻涉里曲 170

30宠幸番将——唐玄宗偏爱谄谀 171

31敛财侈费——唐玄宗心悦豪奢 172

32便殿击球——唐敬宗游戏无度 173

33宠信伶人——唐庄宗亲伶远政 174

34上清道会——宋徽宗不思轻重 175

35应奉花石——宋徽宗营家亡国 176

36任用六贼——宋徽宗不辨忠奸 177

康熙庭训 181

001快快乐乐图喜庆 181

002诚心处世戒虚浮 181

003处事为人需谨慎 182

004喜闻乐察自聪明 183

005对人对事敬为先 183

006沉迷所好必有虞 184

007不为书所愚所欺 185

008笃志学习求名师 185

009居食有节祛百病 186

010修身养性严律己 187

011心静身凉自祛暑 187

012修身立命读经籍 188

013效法圣贤治天下 189

014敬鬼敬天修正气 191

015防微杜渐只需早 192

016仁者之心道无穷 192

017博爱乃仁爱之极 193

018坦承过错德行高 194

019有错即改实为善 194

020为人君岂可诿过 195

021居家洁净养清质 196

022曲意奉迎乃欺诈 197

023知之为知不耻问 197

024虚心求教取人长 198

025追根寻源不自欺 199

026研读古书明大义 199

027知书明理贵贯通 199

028日进日新不后退 200

029立志学习为首要 201

030仁德学术是根本 202

031孝心不在供衣食 203

032《孝经》乃万世天条 203

033体贴君亲为大孝 204

034清洁自身为长久 205

035知足常乐尚节俭 206

036勤俭淳朴思民艰 207

037冠帽尊贵需有序 208

038以身作则先天下 208

039礼和兼用治家国 209

040修养天性除俗欲 210

041处变不惊心乃大 210

042闻过则改纳良言 212

043雷雨中不躲树下 213

044恒劳知逸生祸灾 214

045违逆常理不可取 214

046权宜之计仅一时 215

047身心修养少养成 216

048宿营之处最紧要 216

049马远行不可饮水 217

050天道仁爱惜生灵 218

051追求善思去恶念 218

052立志远欲气自高 219

053真君子不欺暗室 220

054子女需严格管束 221

055恰如其分名符实 221

056小人之言不可信 222

057持斋守戒不可偏 223

058手拿念珠除恶念 224

059幸灾乐祸小人心 224

060防患未然需坚持 225

061扼邪念于萌芽间 225

062有德之人积功德 226

063酒乱心性不可贪 227

064沉溺于酒失品行 228

065伤身乱行酒魁首 229

066注重饮水养生多 230

067些小之艺不压身 231

068口勿出污秽之言 232

069好恶喜怒莫劳神 232

070敬畏之心多持重 233

071开卷有益读经史 234

072《诗经》不可不读 235

073立身须习《礼记》 236

074用人应宽严兼济 238

075远近之道宜深思 238

076不可让太监干国 239

077顺天理御驾亲征 240

078军民不可忘勤劳 241

079饮水卫生须注意 243

080果疏清淡益于身 243

081尽孝无须定日程 244

082家庭常礼不可缺 245

083果蔬成熟方可食 246

084杀囚应怀哀矜心 246

085吉凶异道不可扰 247

086事虽细小莫懈怠 247

087怀柔四境远人归 248

088以德服人感人心 249

089胆大心细防差错 250

090造谣中伤遭天谴 251

091善恶邪正看眼知 251

092行端坐正不斜视 252

093体察世事据理断 253

094务实戒虚重实干 254

095佛道之说引人善 255

096气血平衡养老年 256

097须发变白任自然 257

098老人老去子孙成 257

099昏定晨省守精神 258

100天下大书属《周易》 259

101亲历为实余则虚 261

102满语尽汇《清文鉴》 262

103要善待先人基业 263

104饮食习惯各有不同 264

105潜心钻研即养生 264

106为人守秘乃人格 266

107要知自己的短长 266

108久征伐须重生命 267

109鸟枪火药须小心 268

110闲居重善行良言 269

111应与人同喜同悲 269

112俭约不贪福寿长 270

113安逸适度尚勤勉 271

114赏罚事大多审慎 272

115纳言与独断合用 273

116尽心力博取众议 274

117勤恳守德多恭顺 275

118广览典籍为后人 276

119良药医方传天下 278

120投药治病应适宜 278

121注重饮食为养生 279

122造房宜宽敞明亮 280

123谈笑有度循常理 280

124圣人之为与古合 282

125毋使孩童坐廊下 283

126追思怀远谨致敬 283

127躬耕垄亩实要务 284

128守常道量入为出 284

129不可轻抛天下物 285

130旧瓷器赏心悦目 286

131诚敬之心不可缺 287

132不可戏人而生祸 287

133敬神佛不可随俗 288

134东施效颦不可取 288

135漆色明艳水土养 289

136天道酬勤养众生 290

137远近皆亲古礼制 291

138永念先人荫福祉 292

139廉洁为政俭用度 293

140尊老爱幼讲避讳 293

141取笑残疾招祸灾 294

142吉祥素色白为上 294

143祭祀典礼须诚敬 295

144 得天下厚待前朝 295

145涵养心性戒躁愤 296

146谨慎修身养天年 297

147偃武修文天下喜 298

148创业艰难守更难 299

149不可盲目依上天 299

150贵为皇子当自重 300

151好洁成癖反为累 301

152痴呆软弱娇养成 302

153我朝旧制合古训 302

154狩猎只为练强兵 303

155追根寻源求完美 303

156心念子民治黄淮 304

157古今有异破成规 306

158遵国法安分守己 307

159衣服饮食皆养生 307

160在外防寒莫小觑 308

161好钢用在刀刃上 308

162饭后愉悦助消化 309

163星命杂学皆等闲 309

164五行相克实通理 310

165多行善事解凶险 310

166经籍之中寻嘉言 312

167读书宜精进简约 313

168以古鉴今受益多 314

169笃于行善天必佑 315

170心地宽用人不疑 315

171厚待老者增福寿 316

172心中怀仁忌杀戮 317

173饮食应敬重生灵 318

174敬重文字最当先 319

175悦民心长治久安 320

176存本真不务虚饰 320

177尽心力事亲至孝 321

178静心性顺其自然 322

179客观体验不信邪 323

180大伪小伪久自败 324

181断是非苦学历算 324

182今古相通难割断 326

183乐律祥和天为本 327

184依从本性实为上 329

185奇货未必均可居 329

186放回宫女孝双亲 330

187未老拄杖甚可厌 330

188大清弓箭最当先 331

189盘中粒粒皆辛苦 332

190严禁奢费与卖米 333

191天宝物华不可奢 334

192聚众赌博断不容 334

193勤学立志保节操 336

194吃水不忘掘井人 337

195戒贪念清心寡欲 338

196他人是非关我何 338

197切不可穿凿附会 339

198唐诗含蓄意高远 340

199先圣之言要牢记 340

200御政须先懂驭民 341

201事事应以人为本 342

202讳疾忌医误自身 342

203修医德倾心济世 343

204明病因对症下药 344

205先人之法非皆好 345

206书法须心正气和 346

207尚勤奋技不压身 346

208礼尚往来需恰当 347

209为君心系天下人 347

210研读经书需尽意 348

211千里之行跬步积 349

212宜宽宜严度量衡 350

213欲出行慎择时日 350

214欲善其事先利器 351

215造福后人宜行善 352

216缅怀前烈励后人 353

217宜承袭先人典制 353

218整武备严加训诫 354

219骑射之道自幼习 356

220逢灾祸宜自警醒 358

221淳朴诚挚赤子心 358

222待后人以身作则 359

223事无定则合为上 359

224水滴石穿移泰山 360

225好恶不可无准绳 361

226心平气和乃立身 361

227近朱近墨习相远 362

228求实远胜追虚名 363

229以义为利人之本 364

230行义心安无差池 364

231战胜私欲定良知 365

232读书宜深戒泛读 365

233手不释卷得真味 366

234开卷得益发愤读 367

235只信功到自然成 368

236治学修身即刻起 368

237少年读书无杂念 369

238治学修业日日新 370

239求真求理非一处 371

240立言行善慰平生 372

241忍一时风平浪静 373

242竭尽人事听天命 373

243融入世间少祸灾 374

244善学可内外兼修 374

245淡定颐养精气神 375

246须谨记前车之鉴 376

247用人治心先克己 376

248兵民皆需尚勤勉 37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