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现代汉语因果复句优先序列研究
现代汉语因果复句优先序列研究

现代汉语因果复句优先序列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肖任飞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0488828
  • 页数:29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现代汉语因果复句展开句法语义结构的优先序列研究。所谓优先序列研究是指按照使用频率的高低对语法单位进行从多到少、从高到低的优先排位,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全书整个用数据支撑,是建立在数据统计上的优先序列分析,我们把它叫做“语法优选论”。
《现代汉语因果复句优先序列研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原因 2

第二节 运用的理论和方法 8

第三节 意义和价值 14

第四节 要研究的问题和全书的布局 17

第五节 符号和公式说明 19

第六节 图表索引和语料说明 20

第二章 因果复句优先序列总览 26

引言 26

第一节 本书的复句标准 26

一 有关复句的几点认识 26

二 具体标准 27

第二节 因果复句在复句序列中的地位 30

一 在小说语体中的地位 31

二 在口语语体中的地位 32

三 在报刊语体中的地位 33

四 在科普语体中的地位 34

五 各语体间因果复句地位比较 36

第三节 语序视点下各语体中的因果复句 38

一 “因-果”和“果-因”复句的频次频率 39

二 各语体中“因-果”、“果-因”复句对比度 43

三 分句语序与因果复句结构模式 46

第四节 关联标记视点下各语体的因果复句 60

一 “因-果”复句三种关联模式的频次频率 61

二 “果-因”复句三种关联模式的频次频率 66

三 关联标记数量上的不对称现象 68

四 有无关联标记视点下“因-果”和“果-因”复句比较 74

小结 75

第三章 “因-果”复句及其优先序列 78

引言 78

第一节 各语体中的“因-果”复句 78

一 两类“因-果”复句的频次频率 78

二 关联标记视点下的两类“因-果”复句 81

第二节 说明性“因-果”与优先序列 95

一 要明确的问题和关联标记的跨语言比较 96

二 因句标记前置或后置优先序列 98

三 标记位置与主语的一致性及其优先序列 103

四 果句标记前置后置序列及其相关解释 111

第三节 前带“又”字的“因-果”复句 122

一 四种模式下句式的检视 123

二 “又”字的语义及其与前后成分的关系 126

三 各条件对“因-果”复句的影响 131

第四节 推论性“因-果”与优先序列 136

一 为已知信息的前分句及其绝对倾向性 137

二 标记的前置和后置情况及其优先序列 140

三 关联标记的前置和后置与主语的一致性问题 142

小结 147

第四章 “果-因”复句及其优先序列 151

引言 151

第一节 各语体中的“果-因”复句 151

一 两类“果-因”复句的频次频率 152

二 关联标记视点下的两类“果-因”复句 154

第二节 断定性“果-因”复句与优先序列 161

一 关联标记构成断定性“果-因”复句的可能性程度 161

二 关联标记构成断定性“果-因”复句的条件 163

三 关联标记的语序倾向性及其优先序列 168

四 关联标记的语序倾向性与主语的一致性问题 174

五 断定性“果-因”复句的信息结构模式 175

第三节 补充性“果-因”复句及其优先序列 178

一 语篇视点下的补充性“果-因”复句 178

二 起话语链接作用的结果分句与补充性“果-因”复句 180

三 “果-因”复句与时间连续性的强弱 186

小结 192

第五章 “才”字分句与因果复句 196

引言 196

第一节 句法结构框架及语用频率差异 197

一 句法结构框架 197

二 各模式“才”字因果复句示例 197

三 各模式的频率差异和运用上的倾向性 199

第二节 模式A分析 200

一 “才”字分句的类型及其频率差异 200

二 各类型“才”字分句的语义分析 202

第三节 模式B分析 204

一 “才”字分句的类型及其频率差异 204

二 “才”字分句的语义及与原因分句的关系 206

第四节 模式C分析 217

一 “才”字分句的类型及其频率差异 217

二 “才”字分句的语义及与前后成分的关系 219

第五节 模式D分析 222

一 “才”字分句的类型及其频率差异 222

二 “才”字分句的语义及与前后成分的关系 226

小结 229

第六章 前后分句的照应及其制约因素 232

引言 232

第一节 照应的四种模式 232

一 模式A:前后分句都照应 233

二 模式B:前后分句都不照应 233

三 模式C:前分句照应而后分句不照应 234

四 模式D:前分句不照应而后分句照应 234

第二节 前分句视点下关联标记的照应强度 235

一 “因为……所以……”类 235

二 “正(是)因为……”“就因为……”类 239

三 “既然……(那么)就……”类 243

四 “(之)所以……(是)因为……”类 245

第三节 后分句视点下关联标记的照应强度 248

一 “既然……就……”类 248

二 “之所以……是因为……”类 251

三 “正(是)因为……”“就因为……”类 253

四 “因为……所以……”类 257

第四节 照应的不对称现象及其相关解释 261

一 前后分句照应的不对称现象 261

二 不对称现象、信息结构与焦点居后原则 263

三 关联标记的语义俯瞰现象 266

小结 268

第七章 结语 270

第一节 本书的结论 270

第二节 几点启示 277

第三节 本书的不足及今后的工作 281

参考文献 283

后记 29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