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韩国刑法总论
韩国刑法总论

韩国刑法总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李在祥著;(韩)韩相敦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0067697
  • 页数:5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刑法总论的各个方面论述了韩国有关刑法总论的主要观点。
《韩国刑法总论》目录
标签:总论 刑法

一、刑法的意义 3

(一)刑法的概念 3

第一编 序言 3

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概念 3

(一)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4

二、刑法的性质 4

(二)刑法的范围 4

(一)保护性功能 5

三、刑法的功能 5

(二)刑法的规范性性质 5

(三)社会保护性功能 7

(二)保障性功能 7

(一)罪刑法定主义的沿革 8

二、罪刑法定主义的沿革和思想基础 8

第二节 罪刑法定主义 8

一、罪刑法定主义的意义 8

(二)罪刑法定主义的思想基础 9

(一)罪刑法定主义的价值 10

三、罪刑法定主义的现代性意义 10

(二)罪刑法定主义和法治国家原理 11

四、罪刑法定主义的内容 12

(一)法律主义 13

(二)禁止溯及既往原则 14

(三)明确性原则 18

(四)禁止类推解释原则 22

(五)适当性原则 26

(二)禁止溯及既往原则 28

(一)序论 28

第三节 刑法的适用范围 28

一、时间的适用范围 28

(三)行为时法主义的例外 29

(四)限时法 30

(一)立法主义 37

二、地点的适用范围 37

(二)刑法的态度 38

(二)国际法上的例外 40

(一)国内法上的例外 40

三、个人的适用范围 40

二、刑罚理论 41

一、刑法理论的意义 41

第四节 刑法理论 41

(一)报应刑主义 42

(二)目的刑主义 44

(三)刑法解释和刑罚的目的 50

(一)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意义 51

三、犯罪理论 51

(二)两种理论在刑法解释上的差异 52

(三)对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批判 53

(二)近代学派 54

(一)古典学派 54

四、刑法学派的对立 54

(三)对古典学派和近代学派的批判 55

(一)犯罪的概念 59

一、犯罪的意义 59

第二编 犯罪论 59

第一章 犯罪的基本概念 59

第一节 犯罪的意义和种类 59

(二)犯罪的本质 60

(一)犯罪的成立条件 61

二、犯罪的成立条件、处罚条件、追诉条件 61

(三)犯罪的追诉条件 62

(二)犯罪的处罚条件 62

(二)侵害犯和危险犯 63

(一)结果犯和形式犯 63

三、犯罪的种类 63

(三)继续犯和状态犯 64

(一)行为论的意义 65

一、序论 65

(四)一般犯和身份犯及亲身犯 65

第二节 行为论 65

(二)行为概念的功能 66

(一)因果性行为论 67

二、行为概念的内容 67

(二)目的性行为论 68

(三)社会性行为论 72

(四)人格性行为论 76

三、刑法上的行为概念 77

四、行为概念和犯罪体系论 78

一、序论 79

第三节 行为主体 79

(一)法人的处罚与法人的犯罪能力 80

二、法人的犯罪能力 80

(二)见解的对立 81

(三)批判 83

(二)法人处罚的法律性质 85

(一)犯罪能力与刑事责任 85

三、法人的处罚 85

(三)结论 87

一、构成要件的意义 89

第一节 构成要件理论 89

第二章 构成要件 89

(一)Beling的构成要件理论 90

二、构成要件理论的发展 90

(三)主观不法要素(主观构成要件要素)的发现 91

(二)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的发现 91

三、构成要件与违法性 92

(四)结论 92

(一)消极性构成要件要素理论 93

(二)开放性构成要件要素理论 94

(二)客观构成要件要素与主观构成要件要素 95

(一)记述性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 95

四、构成要件的要素 95

一、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的意义 96

第二节 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 96

(一)结果无价值论 97

二、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 97

(二)行为无价值论 98

(二)行为无价值的内容 101

(一)结果无价值的内容 101

三、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的内容 101

(二)不作为的行为性 103

(一)不作为的意义 103

第三节 不作为犯 103

一、不作为的本质 103

(三)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别 104

(一)纯正不作为犯与不纯正不作为犯 105

二、不作为犯的结构 105

(二)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 106

(一)不作为的等价性 108

三、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 108

(二)保证人地位 109

(三)行为定型的等价性 116

(四)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处罚 117

(二)不作为犯与共犯 118

(一)主观构成要件 118

四、相关问题 118

(一)因果关系的意义 119

一、序论 119

第四节 因果关系与客观归属 119

(二)因果关系与客观归属理论关系 120

(一)条件说 121

二、因果关系理论 121

(二)原因说 123

(三)相当因果关系说 124

(四)重要说 126

(五)合法则性条件说 127

(六)有关因果关系的其他学说 130

(七)结语 131

(一)客观归属理论的意义 132

三、客观归属理论 132

(二)客观归属的标准 133

(三)客观归属的具体判断标准 134

四、刑法第17条的解释 137

(二)故意的体系性地位 138

(一)主观构成要件要素 138

第五节 构成要件性故意 138

一、序论 138

(二)事前故意与事后故意 140

(一)意思说与认识说 140

二、故意的本质 140

(一)对事实的认识 141

三、故意的智力因素 141

四、故意的种类 142

(二)对意义的认识 142

(二)不确定的故意 143

(一)确定的故意 143

(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与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150

(一)认识错误的意义 150

第六节 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150

一、认识错误论 150

(一)事实上的认识错误的意义与效果 151

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与故意 151

三、事实上的认识错误的界限 152

(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的重要性 152

(一)对立观点 153

(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的形态与效果 156

(一)过失的意义与种类 161

一、序论 161

第七节 过失 161

(二)过失犯的结构 162

(一)违反注意义务 165

二、过失犯的构成要件 165

(二)结果发生、因果关系与客观归属 171

(二)过失犯的责任 174

(一)过失犯的违法性 174

三、过失犯的违法性与责任 174

(一)结果加重犯的意义 175

一、序论 175

第八节 结果加重犯 175

(二)结果加重犯与责任主义 176

二、结果加重犯的种类 178

(二)因果关系的范围 179

(一)因果关系的存在与否 179

三、结果加重犯与因果关系 179

(三)重大结果的直接关系 180

(一)过失的内容 181

四、对重大结果的过失 181

(一)结果加重犯的共同正犯 182

五、结果加重犯的共犯 182

(二)过失的标准时间 182

(二)结果加重犯的教唆与帮助 183

(一)不法和违法性 184

一、违法性的意义 184

第三章 违法性 184

第一节 违法性理论 184

(二)构成要件该当性与责任之间的关系 185

(一)形式的违法性理论和实质的违法性理论 186

二、违法性的本质 186

(一)客观的违法性理论和主观的违法性理论 188

三、违法性的评价方法 188

(二)批判 188

(二)批判 189

(一)一元论 190

四、违法性阻却事由 190

(二)多元论 191

(一)主观正当化要素的必要性 192

五、主观正当化要素 192

(二)主观正当化要素的内容 193

(三)欠缺主观正当化要素的效果 194

(二)正当防卫的根据 195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 195

第二节 正当防卫 195

一、正当防卫的意义 195

(一)现实存在的不当的侵害 196

二、正当防卫的成立要件 196

(三)正当防卫的性质 196

(二)为防卫自己或者他人的法益而实施的行为 199

(三)相当的理由 202

(一)对正当防卫限制的意义 203

三、对正当防卫的限制 203

(三)对正当防卫的限制的类型 204

(二)对正当防卫限制的理论根据 204

(一)防卫过当 208

四、防卫过当和假想防卫 208

(二)假想防卫 209

(三)假想防卫过当 210

(二)紧急避险的本质 211

(一)紧急避险的意义 211

第三节 紧急避险 211

一、紧急避险的意义和本质 211

(三)违法性阻却的根据 214

(一)对于自己或者他人的法益的现实存在的危难 215

二、紧急避险的成立要件 215

(三)相当的理由 216

(二)避免危难的行为(避险行为) 216

三、紧急避险的特殊规则 219

(一)义务冲突的意义和种类 220

五、义务的冲突 220

四、避险过当和假想避险 220

(一)避险过当 220

(二)假想避险 220

(二)义务冲突的法律性质 222

(三)义务冲突的要件 224

(一)自救行为的意义 226

一、自救行为的意义 226

第四节 自救行为 226

(二)自救行为的法律性质 227

(一)依据法定程序保全请求权为不可能的情况 228

二、自救行为的成立要件 228

(三)相当的理由 232

(二)为避免不能行使请求权或明显实行困难的行为 232

(一)被害人承诺的意义 233

一、序论 233

三、自救行为过当和假想自救行为 233

(一)自救行为过当 233

(二)假想自救行为 233

第五节 被害人承诺 233

(二)谅解与承诺 234

(二)谅解的法律性质和有效条件 235

(一)谅解的意义 235

二、谅解 235

(一)承诺的意义 236

三、被害人承诺 236

(二)违法性阻却的根据 237

(三)被害人承诺的要件 238

(一)推定的承诺的意义和性质 241

四、推定的承诺 241

(二)推定的承诺的类型 242

(三)推定的承诺的要件 243

一、正当行为的意义 244

第六节 正当行为 244

(一)公务员的职务执行行为 245

二、根据法令的行为 245

(二)惩戒行为 247

(四)劳动争议行为 248

(三)对现行罪犯的逮捕 248

(一)医生的治疗行为 250

三、业务上的行为 250

(五)其他 250

(二)安乐死 251

(三)律师或者圣职人员的业务行为 252

(一)社会常规的含义 253

四、不违背社会常规的行为 253

(三)不违背社会常规的行为 254

(二)社会常规的判断标准 254

第一节 责任理论 257

一、责任的意义 257

第四章 责任论 257

二、责任的根据 258

(二)责任与自由意志 259

(一)道义责任论与社会责任论 259

(一)心理责任论与规范责任论 260

三、责任的本质 260

(二)功能责任论 261

(三)责任的构成要件 263

(一)行为责任的原则 264

四、责任判断的对象 264

(二)行为责任与人格责任 265

(一)责任能力的概念 266

一、责任能力的意义 266

第二节 责任能力 266

(三)责任能力的规定方法 267

(二)责任能力的本质 267

(一)刑事未成年人 268

二、无责任能力人 268

(二)心神丧失者 269

(一)心神微弱者 274

三、限制责任能力人 274

(一)原因上自由的行为的意义 275

四、原因上自由的行为 275

(二)聋哑人 275

(二)原因上自由的行为之可罚性的根据 276

(三)原因上自由的行为类型 279

(四)刑法的规定 281

(二)违法性认识的对象和内容 283

(一)违法性认识的概念 283

第三节 违法性认识 283

一、违法性认识的意义 283

二、违法性认识在犯罪体系中的地位 284

(一)故意说 285

(二)责任说 286

(一)对立的见解 288

三、对刑法第16条的解释 288

(一)法律上认识错误的意义 289

一、法律上认识错误的意义及形式 289

(二)结论 289

第四节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289

(二)法律上认识错误的形式 290

(二)见解的对立 293

(一)阻却违法性事由的前提事实的认识错误之意义 293

二、阻却违法性事由的前提事实的认识错误 293

(二)正当理由 295

(一)刑法第16条的解释 295

(三)结论 295

三、刑法第16条和正当的理由 295

(一)期待可能性的意义 299

一、序论 299

第五节 期待可能性 299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发展 300

(一)责任论体系中的地位 301

二、期待可能性体系的地位 301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功能 302

(一)对立的见解 304

三、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304

四、对期待可能性的认识错误 305

(二)批判 305

(二)受胁迫的行为 306

(一)刑法上的责任阻却事由 306

五、因期待不可能的责任阻却事由 306

(三)超法规的责任阻却事由 310

(一)犯罪的实现阶段 312

一、序论 312

第五章 未遂论 312

第一节 未遂犯 312

(二)未遂的处罚根据 314

(一)主观构成要件 316

二、未遂犯的构成要件 316

(三)刑法上未遂犯的体系 316

(二)着手 317

(三)犯罪未完成 323

四、相关问题 324

三、未遂犯的处罚 324

(三)结果加重犯与未遂 325

(二)不作为犯与未遂 325

(一)举动犯与未遂 325

(一)中止未遂的概念 327

一、中止未遂的意义 327

第二节 中止未遂 327

(二)中止未遂的法律性质 328

(一)主观要件——自愿性 332

二、中止未遂的成立要件 332

(二)客观要件——中止实施或者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 336

(一)中止预备 341

四、相关问题 341

三、中止未遂的处罚 341

(一)法规竞合的情况 341

(二)想象竞合的情况 341

(二)共犯与中止未遂 343

(一)不能犯与不能犯未遂 345

一、不能犯未遂的意义 345

第三节 不能犯未遂 345

(二)不能犯与构成要件的欠缺 347

(二)危害结果发生的不可能 348

(一)着手 348

二、不能犯未遂的成立要件 348

(三)危险性 351

四、不能犯未遂与幻觉犯 355

三、不能犯未遂的处罚 355

一、预备的意义 356

第四节 预备罪 356

(一)与基本犯罪的关系 358

二、预备罪的法律性质 358

(二)预备罪的实施行为性 359

(一)主观要件 360

三、预备罪的成立要件 360

(二)客观要件 361

(一)预备罪的共犯 363

四、相关问题 363

(二)预备罪的未遂与预备罪的罪数 365

(一)共犯与犯罪的参与形态 366

一、共犯的意义 366

第六章 共犯论 366

第一节 共犯理论 366

(二)共犯的立法方式 367

(三)必要共犯 368

(一)正犯的概念 370

二、正犯与共犯的区别 370

(二)正犯与共犯的区分标准 372

(一)共犯从属性说与共犯独立性说 378

三、共犯的从属性 378

(二)从属性的程度 379

(三)共犯的处罚根据 381

(二)间接正犯的本质 384

(一)间接正犯的概念 384

第二节 间接正犯 384

一、间接正犯的意义 384

(一)被利用人的范围 387

二、间接正犯的成立要件 387

(二)利用行为 393

(二)间接正犯的未遂 394

(一)间接正犯与处罚 394

三、间接正犯的处罚 394

(二)间接正犯的界限 395

(一)间接正犯与认识错误 395

四、相关问题 395

五、特殊教唆、帮助 399

(一)共同正犯的意义 400

一、共同正犯的意义与本质 400

第三节 共同正犯 400

(二)共同正犯的本质 402

(一)主观要件 405

二、共同正犯的成立要件 405

(二)客观要件 414

(一)共同正犯与处罚 423

三、共同正犯的处罚 423

(二)共同正犯与身份 424

一、教唆犯的意义 425

第四节 教唆犯 425

(三)共同正犯与认识错误 425

(一)教唆人的教唆行为 426

二、教唆犯的成立要件 426

(一)实行行为的认识错误 430

三、教唆的认识错误 430

(二)被教唆人的实行行为 430

四、教唆犯的处罚 432

(二)对被教唆人的认识错误 432

(一)教唆的教唆 433

五、相关问题 433

(二)教唆的未遂 434

一、从犯的意义 435

第五节 从犯 435

(一)从犯的帮助行为 436

二、从犯的成立要件 436

三、从犯的处罚 440

(二)正犯的实行行为 440

(二)从犯的从犯、教唆的从犯、对从犯的教唆 441

(一)对从犯的认识错误 441

四、相关问题 441

(二)身份的意义和种类 442

(一)共犯的从属性 442

第六节 共犯和身份 442

一、序论 442

二、对刑法第33条的解释 444

(二)“适用前三条”的意义 445

(一)因身份关系成立的犯罪范围 445

(三)身份人协助非身份人的情况 446

(一)共犯的成立和科刑 447

三、刑法第33条后段的解释 447

(二)“不以重刑处罚”的意义 448

(一)消极的身份和共犯 449

四、相关问题 449

(三)身份人协助非身份人的情况 449

(二)立法论 450

一、罪数论的意义 452

第一节 罪数理论 452

第七章 罪数论 452

(一)观点的对立 453

二、决定罪数的标准 453

(二)批判 456

三、数罪的处罚 457

一、序论 458

第二节 一罪 458

(二)法规竞合的形态 459

(一)法规竞合的本质 459

二、法规竞合 459

(一)包括一罪的意义 465

三、包括一罪 465

(三)法规竞合的处理 465

(二)包括一罪的形态 466

(三)包括一罪的处理 473

(一)想象竞合的本质 474

一、想象竞合 474

第三节 数罪 474

(二)想象竞合的要件 476

(三)想象竞合的法律效果 481

(一)竞合犯的本质 482

二、竞合犯 482

(二)竞合犯的要件 483

(三)竞合犯的处分 486

(一)刑罚的意义 491

一、序论 491

第三编 刑罚论 491

第一节 刑罚的种类 491

(一)死刑制度的意义 492

二、死刑 492

(二)刑罚的种类 492

(二)死刑存废论 493

(三)死刑的改善 497

(一)自由刑的意义 498

三、自由刑 498

(三)自由刑的改善 499

(二)刑法上的自由刑 499

(二)罚款和科料罚款 501

(一)财产刑的意义 501

四、财产刑 501

(三)没收 504

(三)资格停止 508

(二)资格丧失 508

五、名誉刑 508

(一)名誉刑的意义 508

一、序论 509

第二节 刑罚的裁量 509

(二)处刑刑 510

(一)法定刑 510

二、刑罚裁量的阶段 510

(一)刑罚的加重和减轻 511

三、刑罚的加重和减轻 511

(三)宣告刑 511

(二)刑罚的加减例 513

四、量刑 515

(一)量刑的意义 515

(二)量刑的标准 515

(三)量刑的条件 516

五、刑罚的免除、宣告判决前的拘禁和判决的公示 518

(一)刑罚的免除 518

(二)判决宣告前的拘禁日数的计算 518

(三)判决的公示 519

第三节 累犯 519

一、序论 519

(一)累犯的意义 519

(二)对累犯的加重量刑和责任主义 521

(三)对于累犯的刑事政策性对策 523

二、累犯加重的要件 524

(一)监禁以上的刑罚宣告 524

(二)刑罚的执行终止或者免除 525

(三)监禁以上的犯罪 526

三、累犯的效果 527

(一)累犯的处罚 527

(四)前犯执行终止或者免除后三年之内所犯罪行 527

(二)诉讼法的效果 528

(一)制度的宗旨 529

(二)与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关系 529

四、判决宣告后的累犯发现 529

一、缓期执行 530

(一)缓期执行的意义 530

第四节 缓期执行、缓期宣告、假释 530

(二)缓期执行的沿革和立法例 531

(三)缓期执行的条件 532

(四)缓期执行和保护观察、社会服务命令以及授课命令 534

(五)缓期执行的效果 535

(六)缓期执行的失效与取消 535

二、缓期宣告 537

(一)缓期宣告的意义 537

(二)缓期宣告的要件 538

三、假释 540

(五)缓期宣告的失效 540

(一)假释的意义 540

(四)缓期宣告的效果 540

(三)缓期宣告与保护观察 540

(二)假释的要件 542

(四)假释的效果 543

(五)假释的失效与取消 543

(三)假释的期限和保护观察 543

(二)时效的期限 544

(一)刑罚时效的意义 544

(三)时效的效果 544

(四)时效的停止与中断 544

一、刑罚的时效 544

第五节 刑罚的时效和消灭 544

(一)刑罚消灭的意义 545

(二)刑罚的失效 545

二、刑罚的消灭 545

一、序论 546

第六节 保安处分 546

(一)保安处分的意义 546

(三)复权 546

(二)保安处分的沿革 547

二、保安处分的种类与性质 548

(一)保安处分的正当性 548

(二)保安处分的种类 549

(三)刑罚与保安处分的关系 550

(一)保护监护的意义 551

(二)保护监护的要件 551

三、保护监护 551

(三)保护监护的内容 554

(二)治疗监护的要件 555

(一)治疗监护的意义 555

(三)治疗监护的内容 555

四、治疗监护 555

五、保护观察 556

(一)保护观察的意义 556

(二)保护观察的适用范围 557

(三)保护观察的内容 557

主要参考文献 55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