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洛阳科教史话
洛阳科教史话

洛阳科教史话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袁君敬,朱志仁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九州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1148207
  • 页数:344 页
图书介绍:
《洛阳科教史话》目录
标签:史话 编著

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万民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洛阳远古时期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 1

城池为固 瑶台琼宫——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第一座丰碑 11

行夏之时以定历法 刻划符号文字雏型——夏代洛阳的科学文化 14

贡金九牧 铸鼎象物——夏代洛阳的冶炼和手工业 17

庠序校设于城乡 庙堂中亦设大学——夏代洛阳学校教育的产生 20

商邑翼翼 赫赫厥声——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第二座丰碑 26

天干地支记时 夏历殷历相承——商代洛阳的科学文化 30

青铜彝器显尊贵 彩陶刻镂至精美——商代洛阳的冶炼和手工业 34

右学左学瞽宗齐备 率民事神乐教为先——商代洛阳的学校教育 38

监于夏商二代 周公营建洛邑——武王灭商后的东都建设 42

文武功业泽后世 成康盛世载史册——西周时洛阳较为繁荣的科学文化 47

千耦其耘 亦有高廪——西周时洛阳发展进步的农业 54

工商阜隶 铸就辉煌——西周时洛阳发达的手工业 58

国学、乡学齐备 大学、小学并立——西周时洛阳的学校教育 62

兼备六德、六行、六艺 突出礼、乐、射、御、书、数——成周洛阳的教学内容与“六艺”教育 70

平王东迁无天子 社会离乱无方伯——东周时期洛阳科学技术发展的前奏 82

牛耕取代耦耕 使用铁制农具——春秋战国时期洛阳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86

全无天子方伯 共倡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洛阳的科学文化 90

采用科学技术 促进经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洛阳经济 98

人周问礼乐 捧雁拜高师——孔子洛阳问礼于老子 103

天子官学衰落 私人设帐讲学——东周洛阳教育略述 110

法制与吏师并举 成功与失败相继——河洛文化与秦文化互相冲激中的洛阳文化教育 115

辑合百家九流 倡导科学教育——《吕氏春秋》中关于科教的论述 123

巧夺天工天文仪 昏晓寒暑两不疑——汉代洛阳天文学发展盛况 133

四龙托起天体 房内塑造宇宙——汉代洛阳的浑天仪 139

天文研究之圣地 建树杰出之丰碑——东汉首都“洛阳灵台” 143

才高于世无骄上 万祠千龄有精魂——张衡在洛阳的巨大科学成就 147

学校如林独一枝 儒雅盈门造群秀——洛阳东汉太学、贵胄学和鸿都门学 153

独持风裁尚其道 污秽朝廷名自高——东汉洛阳太学生政治运动 162

台阁失选用于上 州郡轻贡举于下——汉代选举的利弊和得失 169

独尊儒术典教化 首善之区学如林——汉代洛阳的地方官学和私学 177

为人师范试而后用 学校诸生老幼间杂——汉代洛阳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182

遗子黄金满籝 不如教子一经——汉代洛阳教育与经学 190

政治哲学因论而明 文字考古以争而立——汉代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论争 193

溯其源者只许固守 衍其流者不准变更——汉代经学传授的“师法”与“家法” 198

驱除盲从反帮派 磨砺学问求发展——汉代经学教育的问难辩论 202

通经而飞皇腾达 致用则各有千秋——汉代“通经致用”的实施 206

结束今文古文论争 冲破师法家法藩篱——汉代洛阳学校的教学和考试及其演进 211

揽才多途成制度 人才荟萃振朝纲——西汉洛阳的地方选举和东汉京师的中央选举 223

天下之名巧 实践的精英——魏晋时期杰出的科技专家马钧 234

博览群书贯百家 独钟针灸垂后范——西晋伟大的医学家皇甫谧 240

兴太学备博士 补石碑开考课——曹魏时期洛阳的官学教育 246

两学齐列延国胄 双宇如一纳良逸——西晋时期的洛阳教育 251

祖孙共谋发展计 民族融合见功勋——北魏文明冯皇后、孝文帝实行汉化的大改革 256

彻底汉化重儒经 四学并立求务实——北魏时期洛阳的官学教育 263

唯才是举立中正之制 但存门第至真伪混淆——曹魏西晋和北魏洛阳的选举及其利弊 272

三城三市鳞次栉比 四仓一苑规模惊人——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城 282

承前启后独一代 悖才矜己终自灭——隋代东都洛阳的学校教育 287

六学二馆并举 官学私学齐设——唐代东都洛阳的官学与私学 292

师生设以等级 教学遵守制度——隋、唐时期东都洛阳的教师、学生和教学 299

创设分科举人 摈除门第阀阅——隋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唐代的影响 310

科目内容纷纷繁繁 方式方法林林总总——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和内容、方式与方法 315

雕版印刷经书行世 学校科举兴废无常——五代时期洛阳的板印书籍、教育与科举 328

儒学沧桑终依时 教育浮沉竟无期——宋、元、明、清时期洛阳的教育述略 334

参考书目 341

后记 34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