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  中国近代文化研究
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  中国近代文化研究

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 中国近代文化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龚书铎著(北京师范大学)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3071849
  • 页数:3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关于中国近代文化研究的学术著作。
《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 中国近代文化研究》目录

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 1

一、反帝反封建斗争和近代化 1

二、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18

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 34

一、近代文化是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冲突又会通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 35

二、近代文化的核心是什么?用四个字概括:民主、科学 39

三、近代文化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同政治、救亡图存密切结合在一起 40

四、近代文化既丰富多样,又肤浅粗糙,没有完整的体系 41

近代中国文化结构的变化 45

一、近代文化的含义 45

二、近代文化结构的变化 47

三、近代文化的发展历程 53

近代中国的现实与近代中国的文化 61

一、外来文化与近代社会现象的抉择 61

二、“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65

三、“振刷国民精神” 68

四、近代中西文化抉择历程的现实启示意义 72

近代中国文化三题 76

一、五四前新文化的性质 76

二、近代文化的主题 79

三、对待中西文化的几种主张 82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反思 86

一、西方文化输入的二重性 87

二、从“师夷长技”到马克思列宁主义 89

三、中西文化在论争中融会 92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98

一、 “全盘西化”是错误的观点 98

二、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 100

三、有分析地吸收外来文化 104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西方文化的基本出发点 107

近代文化的历史地位 110

一、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 110

二、从艺学到艺政兼收,从汉宋会通到中西会通 115

三、近代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118

晚清儒学的变化 121

一、儒学各派对经世致用的注重 122

二、儒学各派的兼收并采 127

三、儒学和西学的调和会通 133

晚清西学的传播 139

一、由译介西方自然科学进而译介西方哲学社会科学 139

二、传播和吸收西学是为了救亡图存 145

三、“中体西用”论和“西学中源”说 149

晚清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和实践 151

一、西方民主思想在晚清的传播 152

二、晚清中国人对西方民主学说的认识和选择 155

三、辛亥革命前中国人对民主的实践 158

“全盘西化”论的历史考察 162

一、“全盘西化”论的产生 162

二、“全盘西化”的主要论点和实质 166

乾隆年间的反正统文化 172

一、乾隆年间的文化政策和泥古、执古的主流文化 172

二、反正统的思想文化 174

三、性灵说:反正统思想的核心 177

清嘉道年间的士习和经世派 180

一、衰恶士习的种种表现 180

二、士习衰恶的原因 183

三、挽救士习日衰的主张 188

四、经世思潮与经世派 190

道光间文化的特点 194

一、汉宋调和与今文经学的复兴 194

二、经世之学的兴起 198

三、世经之学与学习西方 200

四、盲目排外和崇洋 204

甲午战争期间的社会舆论 208

一、主张抵抗、反对屈辱求和 209

二、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212

三、反对割台,支持台湾军民的抗日斗争 216

四、变法自强的呼声 219

戊戌新文化运动 223

一、戊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24

二、戊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 228

戊戌变法时期对《校邠庐抗议》的二次评论 230

一、光绪帝选择《校邠庐抗议》印发给官员签注的原因 231

二、官员签注中所发议论的主要内容 234

三、官员签注中所反映的问题 238

辛亥革命与文化 241

一、辛亥革命在文化上的贡献 241

二、革命党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和主张 249

三、辛亥革命时期文化革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55

辛亥革命与戏剧 261

一、革命党人对戏剧社会作用的重视 261

二、革命报刊上发表的剧本的思想倾向 265

三、新剧的编演、初期的话剧运动 269

四、戏剧界投身于革命斗争 273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 277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历史的必然 277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281

三、新文化运动有前后期之分 288

四、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脉相承 294

五四运动时期反对封建文化专制的斗争 299

一、晚清的反文化专制斗争 299

二、五四时期的反文化专制斗争 302

三、五四时期反文化专制斗争的历史意义 307

五四时期关于戏曲的论争 311

一、“戏剧改良”问题的提出 311

二、争论的几种观点 314

姚莹的交游 321

一、姚莹台湾之狱与友朋营救 321

二、姚莹的诗友 324

三、姚莹的文友 327

四、姚莹与学人的交游 330

五、姚莹与经世之士的交游 333

刘开生平及其学术思想 336

一、生平事迹 336

二、宗程朱理学,主经世致用 339

三、诗文的成就 342

夏炯和《夏仲子集》 345

一、生平事迹 345

二、学术思想 348

张之洞的儒学 355

一、晚清儒学各派的会通 355

二、张之洞的儒学思想 356

孙中山的文化观 359

一、关于文化含义的认识和强调精神的作用 359

二、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和主张 363

三、既吸收西方文化又有所发展 370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 375

一、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紧密结合 375

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 378

三、反对封闭自守的民族主义,主张对外开放 38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