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教育学导论  2006年修订版
教育学导论  2006年修订版

教育学导论 2006年修订版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剑萍,魏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010031622
  • 页数:33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教育学方面的基础教材,可作为高等师范学校、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公共课教育学教材,也可以作为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和参考用书,或者作为对教育、教育学感兴趣的读者的入门书籍。在编写指导思想上,本书力求较好地处理继承性与创新性、确定性与争鸣性、观念性与技能性、应然性与实然性、理论性与可读性、共通性与地域性的关系。在以上思想指导下,全书设计了提示性标题、正文、材料、注释、知识要点、作业、阅读指南等内容,有助于学习者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本书曾于2000年由我社合作出版。现为山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等学校的指定教材,也是山东省继续教育教师教育专业的指定教材。现作者要求修订,并由我社独立出版。
《教育学导论 2006年修订版》目录

绪论:走向专业化的教师职业 1

一、教师乃是专业人员 1

二、教师专业化 2

三、教师职业的特点 4

四、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 9

五、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12

六、两种师资职前培养模式 14

七、中国教师教育改革 15

第一章 教育 20

第一节 教育概述 20

一、“教育”溯源 20

二、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1

第二节 教育的演进 22

一、原始形态的教育 23

二、古代形态的教育 24

三、现代形态的教育 26

四、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当代形态的教育 27

第三节 教育的本质与功能 36

一、对于教育本质的多重审视 36

二、教育的功能 39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44

第一节 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 44

一、教育学对“人”的理解 44

二、人的发展:从可能性到现实性的渐变 47

三、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 48

四、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 53

第二节 人生的阶段特征与教育 55

一、儿童期:稚嫩与潜能 55

二、儿童期的教育 58

三、青少年期:困扰与发展 64

四、青少年期的教育 67

五、成年期:成就与压力 70

六、成年期的教育 71

七、老年期:衰老与智慧 72

八、老年期的教育 73

第三节 学生观与师生关系 74

一、两种不同的学生观 74

二、学生:发展的主体 76

三、师生关系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77

四、全面、民主、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 80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84

第一节 教育与经济 84

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84

二、教育对经济的作用 86

三、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影响 88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 93

一、政治架构中的教育 93

二、教育的政治效用 94

三、政治民主与教育平等 96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 99

一、文化与教育相辅相成 99

二、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 103

第四节 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104

一、教育与人口 104

二、环境教育 110

第四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117

第一节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117

一、教育目的概说 117

二、全面发展教育 121

三、当代中国的教育方针 125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131

一、现代学制及其类型 131

二、当代世界学制的发展 132

三、中国现代学制的演进及其基本问题 135

四、当代中国学制改革 141

第五章 课程 147

第一节 课程概述 147

一、课程的含义 147

二、隐性课程 150

三、当代几种主要的课程类型 151

第二节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 158

一、课程计划 158

二、课程标准 159

三、教材 161

第三节 当代课程改革 163

一、课程管理 164

二、课程结构 167

三、课程内容 171

第六章 教学 176

第一节 教学概述 176

一、教学: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176

二、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178

第二节 教学目标及其分类 179

一、教学目标及其功能 179

二、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181

三、教学目标分类 186

四、教学目标的确立与陈述 188

第七章 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192

第一节 教学过程 192

一、教学过程:特殊的认识过程 193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 199

三、教学的教育性 201

四、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202

五、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204

六、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206

第二节 教学原则 209

一、教学原则: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210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211

第八章 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 225

第一节 教学方法 225

一、教学方法及其当代特征 225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229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233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235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说 235

二、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 237

三、备课与上课 240

第九章 教学评价 244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 244

一、测验、测量与评价 245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 246

三、教学评价的类型 248

四、教学评价的一般方法 251

五、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254

第二节 试题的编制 255

一、试题编制的原则 255

二、试题编制的程序 255

三、客观性试题和非客观性试题 258

第三节 考试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263

一、常模参照测验与标准参照测验 263

二、对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 264

三、对试题的评析 267

第十章 德育 273

第一节 德育概述 273

一、德育与学校德育 274

二、德育的基本功能是人格养成 275

三、德育过程 277

四、德育原则 279

五、德育内容的选择 281

第二节 中国德育的传统与当代改革 282

一、中国传统德育的精髓 282

二、当代学校德育的新形势 284

三、学校德育课程 286

四、几种德育新模式 289

第三节 现代西方道德教育 290

一、理论借鉴 291

二、实践启示 293

第十一章 班级与班主任工作 303

第一节 班级组织 303

一、班级组织概说 303

二、班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308

第二节 班级管理 312

一、班级制度建设 312

二、班级活动组织 312

三、班级生活指导 313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 315

一、班主任的角色特征 315

二、班主任工作实务 317

结语:专业化的教师与教育学 325

一、教育学 325

二、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327

三、专业化的教师要学习和发展教育学 33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