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六经注我  象山学术及江右思想家研究
六经注我  象山学术及江右思想家研究

六经注我 象山学术及江右思想家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晓江主编;杨雪骋,饶国宾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2300614
  • 页数:4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研究以陆九渊心学思潮及其对后世文化影响和江右思想家学术与实践活动的论文集。陆九渊作为中国哲学史乃至中国思想史上的璀璨明星,他提出的“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天理、人理、 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不仅推动了心学运动的展开并取代正统理学(程朱理学)而蔚为一代思潮,并且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风貌与进程。
《六经注我 象山学术及江右思想家研究》目录

序 1

目录 1

象山心学思想之特质 3

论朱陆之争 崔大华 3

陆九渊心学之特征及其与经学的关系 蔡方鹿 13

一 陆氏心学之特征 13

二 陆氏心学的经学观 20

陆九渊思想探源 刘宗贤 27

一 陆九渊与陆氏家学 27

二 陆九渊学系 32

三 从朱陆之争看陆九渊心学的立学基点 34

象山诚学的心学旨趣 王玲莉 50

一 本体之诚 50

二 诚者自成 54

三 诚能化德 58

一 “同异异端”与“是非异端” 65

象山的学术思想 65

象山视域中的佛教及其检讨 李承贵 65

二 “大偏之学”与“明手锄头” 68

三 “在世为公”与“出世求私” 73

四 “儒体佛用”与“阳儒阴释” 78

“死生大矣”——陆象山生死哲学探微 郑晓江 84

一 生死态度:“亦自然” 84

二 生死价值论:“刀锯鼎镬底学问” 93

三 生死超越论:“煌煌在宇宙间” 98

四 简短的结论 103

象山儒学之实学性质及其展开 郑晓江 105

一 问题与方法 105

二 象山儒学的根基:“实理” 107

三 象山儒学的发显:“实德” 112

四 象山儒学的本质:崇本务实 118

陆象山的“正心”、“正理”、“正道”论 赖功欧 126

一 作为道德基础的“正心”论 127

二 作为核心的“正理” 130

三 由“直道”而“正道”的政治观 134

论陆九渊哲学的本体论思想 钟小石 饶国宾 137

一 夹杂着片面的客观唯心主义本体论思想的心学本体论——“太极”为万事万物的终极之理 138

二 呈现出浓厚的二元论乃至多元论色彩的心学一元论思想——摄天、道、理、性于心的一元论 141

讲明与践履——象山教化理论与实践 朱人求 146

一 民之于道,系乎上之教 147

二 士之于道,由乎己之学 152

三 一意实学,躬行践履 156

四 几点思考 160

陆学与禅学释辨 蒋九愚 姜文有 165

陆象山心学的实质是道德人学 陈学锋 180

一 陆象山心学理论中所探讨的人是“道德人” 180

二 陆象山心学理论中所探讨的“心”是“人心”和“道心”相统一的“道德人”的心 181

三 陆象山创立心学的目的是教人成为一个“志道”、“践道”、“备道”的“道德人” 183

四 陆象山的心学是道德本体论、道德认识论和道德方法论相统一的道德人学 185

从道德修养思想论陆九渊的伦理主体意识 肖会舜 188

一 “吾心即宇宙”与“心即理” 188

二 “先立乎其大者”与“易简工夫” 190

三 “六经注我”与“自作主宰” 192

四 陆九渊道德修养论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195

论陆象山的风俗观 胡可涛 197

一 辟俗以明理 198

二 脱俗以修身 200

三 化俗以成民 203

四 检讨与反省 204

陆象山“狱讼”思想及实践简论 葛维春 208

一 狱讼之弊 伤政害民 208

二 存心听讼 明辨是非 211

三 晓以理义 俗厚讼寡 215

一 梭山九韶与朱熹面晤一次 218

“三陆”与朱子面晤述论——兼及诸贤个性、学识简析 吴定安 218

二 复斋九龄与朱熹面晤两次 221

三 象山九渊与朱熹会面两次 225

四 从上述“三陆”与朱子会晤情况来看,除鹅湖一次是吕祖谦诚邀之外,其余见面均是“三陆”主动求见的 228

论陆九渊的经济思想与实践 吴牧山 232

一 陆九渊的经济思想探究 232

二 陆九渊的经济管理实践 237

三 陆九渊经济思想的意义及评价 242

试论陆学的基本问题 邓庆平 王小珍 244

一 “宇宙”观念 244

二 “宇宙”大视野 248

三 结语 251

象山的影响及后世评价 255

“只还粗些”——阳明对象山之学之评判及牟宗三先生之诠释 林宏星 255

牟宗三眼中的陆象山——兼论象山学的现代价值 徐春林 274

正确理解“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朱人求 283

陆王心学与晚明文学及汤显祖之关系 邹自振 287

一 陆王心学占据明中后期文化宗主地位 287

二 陆王心学奠定晚明思想解放的理论基础 291

三 晚明文学繁荣是陆王心学发展的产物 293

四 汤显祖代表了晚明文学的最高成就 296

陆门弟子包氏三兄弟 罗伽禄 301

一 包氏三兄弟之生平 301

二 包氏三兄弟与陆九渊之交谊 303

三 包氏三兄弟之家世 307

江右思想家学术与实践活动 313

陆九韶先生之行与思——兼及朱陆之辩 郑晓江 313

一 儒者之隐 314

二“其言皆切近,有补于日用” 319

三 日用庸常即“道” 327

文达复斋先生之行与思——兼及复斋与“乾淳诸老”的讲习活动 郑晓江 331

一 生平学履 331

二 性理之学 336

三 讲习讨论 341

李觏“德治”与“法治”并举治国构想 饶国宾 钱振林 356

一 李觏“德治”与“法治”并举治国构想的历史透视 357

二 李觏“德治”与“法治”并举治国构想的基本框架 364

三 李觏“德治”与“法治”并举治国构想的评价 372

朱熹平天下思想内涵论 徐公喜 381

一 明明德于天下 382

二 天下为公 383

三 无讼之天下 387

四 天下大一统 391

汤显祖的儒家思想和社会理想 程林辉 394

杨万里与“史事宗” 曾华东 412

一 “史事宗”别 412

二 易史通约 415

三 史易合一 420

四 还谈杨氏 421

一 欧阳修早年受韩愈、石介的影响,有明显的反佛倾向 426

排斥与宽容——欧阳修对佛态度之分析 彭传华 426

二 欧阳修对佛教态度渐趋宽容,这种态度在晚年表现得更为明显 429

王雱《南华真经新传·内篇》之“新”研究 刘宣如 刘飞 438

一 显性新释 438

二 新学注庄 442

理学与宋代江西文学 周建华 449

一 宋明理学是“江西之学” 449

二 宋代理学家的文学创作 451

三 江西诗派的精神内核是宋明理学 454

四 两宋江西词人的理学风骨 462

附录 471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全国陆学与江右思想家学术研讨会综述 郑晓江 罗伽禄 471

一 关于象山心学思想的特质问题 471

二 关于陆九渊的学术思想 473

三 关于陆九渊的影响及后世评价 476

四 关于李觏、朱熹等江右思想家学术与实践活动等问题 47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