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普通水文地质学
普通水文地质学

普通水文地质学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德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3038·教255
  • 页数:131 页
图书介绍:
《普通水文地质学》目录

绪论 1

一、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

二、地下水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

三、水文地质学的发展概况 3

第一章 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影响地下水的因素 6

第一节 自然界水的分布及水循环 6

一、自然界中水的分布 6

二、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6

第二节 自然界中水的均衡 7

一、影响地下水的气象(气候)因素 8

第三节 影响地下水的因素 8

(一)气温 9

(二)湿度 9

(三)降水 10

(四)蒸发 11

二、影响地下水的水文因素 12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的概念 12

(二)径流及其表示方法 13

三、影响地下水的地质因素 15

(一地层岩性 15

(二)地质构造 15

四、影响地下水的人为因素 16

(三)地貌条件 16

第二章 地下水的赋存条件 19

第一节 岩石的空隙性 19

一、孔隙 19

二、裂隙 21

三、溶隙 21

第二节 水在岩石中存在的形式 22

第三节 岩石的水理性质 25

第四节 含水层与隔水层 26

一、含水层与隔水层的概念 26

二、含水层的划分 28

三、蓄水构造的概念 29

第三章 地下水的运动 30

第一节 渗流的基本概念 30

第二节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31

一、线性渗透定律——达西定律 31

二、非线性渗透定律 33

第三节 结合水和毛细水的运动 33

一、结合水的运动 33

二、毛细水的运动 34

第四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 37

第一节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37

一、温度 37

三、透明度 38

二、颜色 38

四、嗅(气味) 39

五、味(口味) 39

六、比重 40

七、导电性 40

八、放射性 40

第二节 地下水中的主要物质成分和化学性质 41

一、地下水中的主要气体成分 41

二、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成分 42

三、地下水中的主要微量元素 45

(二)地下水中的有机质 46

(三)地下水中的细菌成分 46

四、地下水中的其他成分 46

(一)地下水中的胶体成分 46

五、地下水的主要化学性质 47

(一)酸碱度(pH) 47

(二)硬度 47

(三)总矿化度(M) 48

第三节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9

一、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49

(一)溶滤作用 49

(五)脱硫酸作用 50

(四)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50

(二)浓缩作用 50

(三)混合作用 50

(六)脱碳酸作用 51

二、影响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的因素 51

(一)地质因素 51

(二)自然地理因素 51

(三)人为因素 52

第四节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成因类型 52

一、溶滤水 52

二、沉积水 53

三、内生水 53

(一)离子表示方法 54

第五节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表示方法及其分类 54

一、地下水化学成分的表示方法 54

(二)库尔洛夫式表示法 55

(三)图形表示法 55

二、地下水化学分类 57

(一)舒卡列夫分类 57

(二)布罗德斯基分类 58

第五章 地下水类型及包气带地下水 60

第一节 地下水类型的划分 60

一、地下水分类概述 60

二、地下水类型的划分 60

一、土壤水 61

二、上层滞水 61

第二节 包气带地下水 61

第六章 潜水 63

第一节 潜水的概念和特征 63

第二节 潜水面的形状及其表示方法 63

一、潜水面的形状 63

二、潜水面的表示方法 65

第三节 潜水的补给、排泄和径流条件 67

一、潜水的补给条件 67

(一)降水补给 67

(二)地表水的补给 68

(四)承压水的补给 69

(三)凝结水的补给 69

(五)人工补给 70

二、潜水的排泄条件 71

三、潜水的径流条件 73

第四节 潜水的动态 74

一、地下水动态的概念 74

二、影响潜水动态的因素 74

(一)自然因素 74

(二)人为因素 76

第七章 承压水 77

第一节 承压水的特征及埋藏条件 77

一、承压水的概念及特征 77

二、承压水的埋藏条件 78

第二节 承压水的补给、排泄和径流 81

一、承压水的补给 81

二、承压水的排泄 81

三、承压水的径流 82

第三节 承压水等水压线图 82

第八章 孔隙水 85

第一节 洪积物中的地下水 85

一、深埋带 86

二、溢出带 86

三、下沉带 86

一、河流上游山区河谷冲积层地下水 88

第二节 冲积物中的地下水 88

二、河流中游丘陵、半山区河谷冲积层地下水 89

三、河流下游平原冲积层地下水 89

第三节 湖积物中的地下水 90

第四节 黄土中的地下水 91

一、黄土塬区地下水 92

二、黄土梁峁区地下水 93

第五节 冰川堆积物中的地下水 94

第六节 沙漠地区的地下水 95

第七节 滨海三角洲及海岛沉积物中的地下水 96

一、滨海三角洲沉积物中的地下水 96

二、海岛沉积物中的地下水 98

第一节 风化裂隙水 100

第九章 裂隙水 100

第二节 成岩裂隙水 101

第三节 构造裂隙水 102

一、层状裂隙水 102

二、脉状裂隙水 102

(一)断裂带裂隙水 102

(二)侵入接触带裂隙水 103

第四节 裂隙水富集的一般规律 104

一、不同岩性与富水性的关系 104

二、不同力学性质结构面与富水性的关系 105

三、不同构造部位与富水性的关系 105

四、不同地貌部位与富水性关系 107

一、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108

第十章 岩溶水 108

第一节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108

二、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 111

第二节 岩溶水的特征 111

一、岩溶水的埋藏特征 111

二、岩溶水的分布特征 112

(一)岩溶水的分带性 112

(二)岩溶水分布的不均匀性 113

三、岩溶水的补给、排泄和径流特征 114

(一)岩溶水的补给 114

(二)岩溶水的排泄 114

(二)岩溶水的径流 115

四、岩溶水动态特征 116

第三节 岩溶水富集的一般规律 117

一、质纯、厚层可溶岩富集岩溶水 117

二、褶皱形式不同,岩溶水富集规律也不同 118

(一)开阔平缓的褶曲轴部富集岩溶水 118

(二)紧密的高角度褶皱形成平行的富水带 119

三、断裂破碎带富集岩溶水 119

四、可溶岩与非可溶岩,强可溶岩与弱可溶岩接触部位富集岩溶水 119

五、硫化矿床氧化带附近,富集岩溶水 120

第一节 冻土的概述 121

第二节 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 121

第十一章 多年冻土区的地下水 121

一、冻结层上水 122

二、冻结层间水 122

三、冻结层下水 123

第三节 多年冻土区找水方向与标志 123

第十二章 泉 125

第一节 泉的类型和形成条件 125

一、根据泉补给来源的分类 125

二、根据泉形成条件(出露成因)的分类 125

第二节 泉的动态 126

第三节 几种特殊类型的泉 127

第四节 泉对研究地下水的意义 12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