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教师法与教师工作手册
教师法与教师工作手册

教师法与教师工作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3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杰雄,高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01391500
  • 页数:1231 页
图书介绍:
《教师法与教师工作手册》目录

一、总则 3

(一)教师法的立法宗旨 3

目录 3

卷一 教师法实务篇 3

第一章 教师法实务 3

二、权利和义务 4

(六)教师节 4

(二)教师法的适用范围 4

(三)教师的职责 4

(四)政府的职责 4

(五)教师的管理 4

(二)教师的义务 5

(一)教师的权利 5

(二)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 6

(一)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6

(三)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 6

三、资格和任用 6

(四)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培养、培训教师 7

(三)为教师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提供方便 7

(三)教师资格过渡办法 7

(四)教师资格的认定 7

(五)教师职务制度 7

(六)教师聘任制度 7

四、培养和培训 7

(一)多渠道培养和培训师资 7

(二)制定教师培训规划 7

(五)退休或退职待遇 8

(四)医疗 8

五、考核 8

(一)考核的机关及考核的内容 8

(二)考核的要求 8

六、待遇 8

(一)工资 8

(二)津贴和补贴 8

(三)住房 8

(一)侮辱、殴打教师的法律责任 9

八、法律责任 9

(六)其他 9

七、奖励 9

(一)奖励的目的 9

(二)奖励的形式 9

(三)奖励的方法及适用对象 9

(五)申诉制度 10

(四)拖欠教师工资或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10

(二)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0

(三)教师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0

第二章 义务教育法实务 11

九、附则 11

(三)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目的和依据 12

(二)什么是义务教育法 12

一、义务教育法概述 12

(一)什么是义务教育 12

(一)义务教育的学制、入学年龄及学习期限 13

二、义务教育的学制、步骤和管理体制 13

(四)义务教育法的内容和特点 13

(三)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 14

(二)实施义务教育的目标和步骤 14

(一)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15

四、有关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15

三、义务教育的对象及其权利、义务 15

(一)义务教育的对象 15

(二)适龄儿童少年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 15

(四)学校、教师的职责、义务 16

(三)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16

(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16

(三)义务教育的师资 17

(二)义务教育的基本建设投资 17

五、义务教育的经费和师资 17

(一)经费的来源 17

(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处罚 18

(一)义务教育的法律责任 18

六、义务教育的法律责任及处罚 18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江泽民 19

第三章 领导讲话、文件 19

动员起来,为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而努力 李鹏 22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摘要) 李岚清 29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3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42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63

第四章 教育基本法规 6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70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7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7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80

教师资格条例 84

扫除文盲工作条例 86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 88

幼儿园管理条例 94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96

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暂行规定 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98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103

(一)教师概念 109

一、教师概述 109

卷二 教师篇 109

第一章 教师及教师职责 109

(二)教师结构与分类 110

(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111

(四)教师的社会地位 112

二、教师的劳动特点 114

(一)复杂性 115

(二)创造性 116

(三)示范性 117

(四)个体性与集体性 118

(五)时空无限性 119

(二)教师素质的构成 120

(一)教师素质的涵义 120

(六)紧张性 120

三、教师的基本素质 120

(三)工程专科教师的素质构成 124

(四)教师素质的基本特征 125

(五)教师素质在教师劳动中的特殊作用 126

(一)教师的职责 128

四、教师职责与基本要求 128

(二)教师的基本要求 130

(一)编制的基本涵义 144

一、教师编制 144

第二章 教师编制与结构 144

(二)教师编制 145

二、教师结构 146

(一)教师行为 147

一、教师行业规范的涵义 147

第三章 教师行为规范 147

(一)规范教师行为是党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客观要求 148

二、规范教师行为的必要性 148

(二)教师行为规范 148

(五)规范教师行为是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的重要手段 149

(四)规范教师行为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措施 149

(二)规范教师行为是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 149

(三)规范教师行为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49

(四)教师政治行为规范的作用 150

(三)教师政治行为规范的基本特征 150

(六)规范教师行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150

(七)规范教师行为是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基础 150

三、教师的政治行为规范 150

(一)教师的政治行为 150

(二)教师的政治行为规范 150

(三)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基本特征 151

(二)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 151

(五)教师政治行为规范的核心 151

(六)教师政治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51

四、教师思想行为规范 151

(一)教师的思想行为 151

(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52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 152

(四)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作用 152

(五)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核心 152

(六)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52

五、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152

(一)教师教学行为 153

六、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 153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153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 153

(五)形成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思想基础 153

(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153

(一)教师的语言行为 154

七、教师的语言行为规范 154

(二)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的作用 154

(三)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54

(四)教师的语言行为规范的作用 155

(三)教师的语言行为规范的特点 155

(二)教师的语言行为规范 155

(三)教师仪表行为规范的特点 156

(二)教师的仪表行为规范 156

(五)教师语言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56

八、教师的仪表行为规范 156

(一)教师的仪表行为 156

(二)教师的人际关系行为规范 157

(一)人际关系行为规范 157

(四)教师的仪表行为规范的意义 157

(五)教师的仪表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57

九、教师的人际关系行为规范 157

(一)教师行为的培养和塑造的涵义 158

十、教师行为的培养和塑造 158

(三)教师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的特点 158

(四)教师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的意义 158

(五)教师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58

(六)教师与行政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58

(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58

(八)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58

(三)教师行为的培养和塑造 159

(二)教师行为和塑造的意义 159

(四)教师行为评价的方法 160

(三)教师行为评价的作用 160

十一、教师行为的评价 160

(一)教师行为的评价 160

(二)教师行为评价的内容 160

(七)教师行为评价的指标体系 161

(六)教师行为评价的原则 161

(五)教师行为评价的程序 161

(一)坐班制与弹性坐班制 162

一、教师工作制度 162

第四章 教师工作 162

(二)跟班制与学年更新制 164

(三)科任制 165

(四)班主任制 170

(一)教学过程 175

二、教学工作 175

(二)教学原则 176

(三)教学内容 177

(四)教学方法 179

(六)教学组织形式 181

(五)现代教学技术 181

(七)教学环节 183

(八)教学工作评估 184

(一)强化科研意识,树立正确观念 185

三、科研工作 185

(二)完善科研管理组织,建设三个组织 186

(一)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187

四、社会工作 187

(三)普及科研学规,狠抓三个加强 187

(二)参加各种团体 189

(三)在社会教育中发挥作用 191

(一)教师考核工作对于建设一支合格而稳定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意义重大 194

一、教师考核制 194

第五章 教师工作考核 194

(三)逐步推动教师考核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195

(二)教师考试工作是做好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195

二、教师考核内容 196

(三)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 197

(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197

(一)具有广博的知识 197

(五)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198

(四)具有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智能结构 198

(一)制度考核标准的原则 199

三、教师考核标准 199

(二)如何制定考核标准 200

(一)考核的准备 201

四、教师考核程序 201

(三)考核的审定 203

(二)考核的实施 203

(四)考核后的处理 204

(一)教师自评法 205

五、教师工作考核方法 205

(二)教师互评法 206

(三)学生评议法 209

(四)领导考评法 213

(五)日常考核法与集中考核法 216

(六)教师工作考核积分评等法及其他 217

六、教师考核的量化与方法 219

(五)量化考核可以减少教师的不公平感 220

(四)量化考核使教师的压力感增强 220

(一)量化目标管理将组织目标转化为个体目标,从而对教师的行为起到激励作用 220

(二)量化目标管理强化了教职工的竞争意识 220

(三)量化目标考核易激发教职工的成就性工作动机 220

(一)确定教师任职资格的意义 222

一、教师任职资格 222

第六章 教师任职资格与培训 222

(二)教师任职资格的一般标准 224

(三)各级教师任职资格要求 225

(四)教师资格的取得 226

(一)教师职前培训的意义 228

二、教师职前培训 228

(五)《专业合格证书》许可 228

(二)教师职前培训的组织 230

(三)教师职前培训的内容 232

(四)中等师范学校职前培训的内容 234

(五)新教师见习期培训 237

(一)教师在职培训的意义 239

三、教师在职培训 239

(二)教师在职培训的任务和要求 241

(三)教师在职培训的渠道和形式 242

(四)教师在职培训的原则 243

(五)教师在职培训的范围和重点 244

(七)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发展趋势 247

(六)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和目标 247

(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位分类的具体类型 251

(一)教师职务职位分类的程序 251

第七章 教师的职务评审 251

一、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位类型 251

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位分类的作用 252

(一)教师职位分类的原则 253

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位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253

(一)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意义 254

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254

(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分类的依据 254

(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历史发展 256

(一)“公正、合理、准确、守密”原则 257

五、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原则 257

(三)激励原则 258

(二)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 258

(四)实事求是原则 259

(二)教师职务晋升评审材料的提交及其审查 260

(一)教师职务评审的推荐 260

六、教师职称评定的一般过程 260

(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组织的设立及其评审 261

(一)高校教师职务评审组织的设立及其领导 262

七、高校教师职务评审组织 262

(四)高校各级教师职务评审组织的职责 263

(三)成立有权审定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的高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的学校条件 263

(二)《章程》关于各级教师职务评审组织成员组成的规定 263

(一)评审工作的组织 264

八、高校教师职务的评审 264

(一)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评审组织及其工作的领导 265

九、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的评审 265

(二)评审程序 265

(三)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65

(四)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的评审 266

(三)各级评审组织的成员组成 266

(二)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评审组织的设立 266

(三)技工学校教师职务的评审 267

(二)技工学校教师职务评审组织的设置 267

(五)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67

十、技工学校教师职务的评审 267

(一)技工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的领导、技工学校教师任职条件的评审工作,按隶属关系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或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和部署 267

(三)中小学教师职务的评审 268

(二)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组织的设置 268

(四)技工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68

十一、中小学教师职务的评审 268

(一)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及其工作的领导 268

(三)任职条件 269

(二)评聘范围 269

十二、职务评审政策问答 269

(一)综合 269

(四)评审 270

(六)调整人员结构,促进人才流动的原则 271

(五)德才兼备的原则 271

第八章 教师职务的聘任 271

一、教师职务聘任的基本原则 271

(一)按岗聘任的原则 271

(二)先评后聘的原则 271

(三)职、责、权、利一致的原则 271

(四)择优聘任、引入竞争机制的原则 271

(三)办理聘任手续 272

(二)确定聘任意见 272

二、教师职务聘任的方法和程序 272

(一)认真做好教师职务聘任前的准备工作 272

(三)辞聘 273

(二)拒聘 273

三、教师职务的变更 273

(一)职务晋升 273

(五)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的聘任范围有哪些 274

(四)在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中能否聘任教师职务 274

(四)低聘 274

(五)改聘 274

(六)解聘 274

四、职务聘任的政策回答 274

(一)行政领导兼任专业技术职务占不占本单位的岗位职数 274

(二)什么是初聘,程序是什么 274

(三)国家教委承认的正规全日制院校毕业生考核聘任的工作年限、职务是怎样规定的 274

(四)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过程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275

(三)高校教师职务的聘任及任命程序 275

(六)哪些单位实行聘任制,哪些单位实行任命制 275

(七)如何履行聘任手续 275

五、高校教师职务聘任的有关规定 275

(一)高校教师职务的设置 275

(二)高校教师职务的编制及结构比例确定 275

(四)中专教师职务聘任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77

(三)中专学校教师职务的聘任程序 277

六、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聘任的有关规定 277

(一)中专学校教师职务的编制及结构比例安排 277

(二)中专学校教师职务的设置 277

(三)技工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278

(二)技工学校教师职务的聘任 278

七、技工学校教师职务聘任的有关规定 278

(一)技工学校教师职务及其编制设置 278

(二)中、小学教师职务的聘任 279

(一)中、小学教师职务定额和编制 279

八、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的有关规定 279

(四)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在实际工作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280

(三)中、小学教师职务的设置 280

(一)中小学教师工资存在的问题 281

一、工资奖金 281

第九章 教师生活待遇 281

(二)解决中小学教师工资问题的基本思路 282

(四)建立教师工资待遇的保障机制 283

(三)改革工资资金的管理体制 283

二、住房 284

(四)加强管理,给予适当优惠 285

(三)多方面筹集住房建设资金 285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制定规划 285

(二)制定合理措施,加快房改进程 285

(一)中小学校的医疗保健管理 286

三、医疗 286

(五)住房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86

(二)中小学校的公费医疗管理 287

四、子女就业 288

(三)中小学校的医疗保险管理 288

(六)学校应高度重视教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 289

(五)成立劳动服务公司 289

(一)搞好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289

(二)健全子女就业管理体制 289

(三)做好就业前的培训工作 289

(四)教育和培养教职工子女 289

(四)加强检测平估工作,及时强调工作绩效 290

(三)强化工作职能,扩大参与范围 290

五、后勤服务 290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双为”观 290

(二)充实后勤队伍,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290

(一)课程计划的涵义 295

一、课程计划概述 295

卷三 教学计划篇 295

第一章 课程计划 295

(二)课程计划的结构 298

(三)课程计划的拟定 302

(六)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与维修计划 305

(四)教学活动计划 305

二、课程计划的内容 305

(一)专业、年级教学计划 305

(二)学期、学年的工作计划 305

(三)教学进度计划 305

(七)教师的培训计划 306

(五)教科书及教学参考资料编写计划 306

(八)教学科研计划 307

(九)课外活动计划 308

(一)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 309

三、课程计划拟定的依据 309

(二)学校的性质及培养目标 311

(四)学校的师资力量 313

(三)各科教学内容和任务 313

(五)学校的学生状况 314

(六)学校的教学设备及环境 316

(一)教学科目的设计 317

四、课程计划拟定的内容 317

(二)教学科目的编排 321

(三)教学时数的分配 322

(四)数学年限的规定 324

(一)专业课程计划的拟定 326

五、课程计划的拟定的类型 326

(二)年级课程计划的拟定 328

(三)周课程计划的拟定 329

(四)学期教学计划的拟定 330

(五)单元教学计划的拟定 331

(七)重点内容教学计划的拟定 335

(六)课时教学计划的拟定 335

(八)作业计划的拟定 336

(九)单元测验计划的拟定 337

(十一)实验参观计划的拟定 338

(十)课外辅导计划的拟定 338

(十二)实习、社会调查计划的拟定 340

(一)教学大纲的结构 344

一、教学大纲 344

第二章 教学大纲 344

(二)教学大纲的作用 350

(三)教学大纲的类型 351

(二)要有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 354

(一)符合教学计划,体现培养目标 354

二、教学大纲编制的原则 354

(一)教学目的 355

三、教学大纲范例 355

(三)建立科学严密体系 355

(四)符合学生实际,贯彻少而精原则 355

(五)文字清楚,语意明确,术语定义准确 355

(三)教材内容 356

(二)教学要求 356

(六)各年级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教学要求 357

(五)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357

(四)作文教学 357

(七)基本课本篇目 360

(一)教学大纲的运用 363

四、教学大纲的运用和管理 363

(二)教学大纲的修订 365

(三)教学大纲的管理 381

(一)教材 382

一、教材概述 382

第三章 教材的编选 382

(二)教材的作用 383

(三)教材的特点 384

(一)选择好编写人员和材料 385

二、教科书的编选 385

(三)处理好各种关系 387

(二)选择确定已出版教材 387

(四)运用好的编写形式 389

(一)研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390

三、教科书的编写 390

(二)研究中外有关学科教科书 392

(三)了解教科书所适用年级学生已有的生理、心理和知识准备 407

(五)编写教材初稿 416

(四)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编写提纲 416

(六)修改、送审、试用、定稿 417

(一)教学参考书的意义 418

四、教学参考书的选编 418

(三)教学参考书选编的原则 419

(二)教学参考书选编的依据 419

(四)现行教学参考书的缺陷 423

(五)教学参考书的具体编写 424

(一)教学用具的概念 425

五、教学用具的制作和购置 425

(二)教学用具的制作 426

(三)教学用作的购置 428

一、课程表 429

第四章 课程表的编排 429

(二)课程表的意义 430

(一)课程表的内容 430

(三)课程表编排的依据 432

(四)课程表编排的基本要求 436

二、课程表编排的原则 437

(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 438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原则 440

(三)有利于教学设备和条件充分利用的原则 442

(四)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有利于教师的工作与时间安排的原则 444

(五)有利于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安排原则 445

(六)程序性原则 446

(七)整体性原则 447

(一)科学组织教师力量 449

三、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449

(二)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表 451

(二)课程管理的分类 456

(三)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日历 457

(四)协调、平衡各门课程的作业,安排好课外辅导 458

(五)了解教学信息 461

(三)课程管理的意义 465

卷四 课程管理篇 465

第一章 课程管理 465

一、课程管理概述 465

(一)课程管理的概念 465

(二)课程管理的具体任务 466

(一)课程管理的基本内容 466

二、课程管理的内容 466

(二)权威性与民主性相结合的原则 467

(一)科学性原则 467

三、课程管理的原则 467

(二)立法 468

(一)行政命令 468

(三)集权制与分析制相结合的原则 468

四、课程管理的方法 468

第二章 课程教学管理内容 469

(五)课程评价 469

(三)督导和视导 469

(四)课程实验 469

(二)备课管理的任务 470

(一)什么是备课管理 470

一、备课管理 470

(二)上课管理的任务 471

(一)什么是上课管理 471

(三)备课管理的方法 471

二、上课管理 471

(一)什么是布置与批改作业管理 472

三、布置与批改作业管理 472

(三)上课管理的方法 472

(二)课外辅导管理的任务与方法 473

(一)什么是课外辅导管理 473

(二)布置与批改作业管理的任务 473

(三)布置与批改作业管理的方法 473

四、课外辅导管理 473

(二)成绩考核管理的任务和方法 474

(一)什么是成绩考核管理 474

五、成绩考核管理 474

第三章 课程教学管理方法 475

(一)对教师备课情况的检查 476

一、教学准备检查 476

(二)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 487

(一)听课前的准备工作 488

二、听课 488

(三)关于听课笔记的记法 491

(二)听课的具体内容 491

(四)听课应该注意的事项 492

三、评课 493

(二)评课的一般形式与方法 494

(一)评课应坚持的原则 494

(三)评课的标准 495

四、成绩考查 499

(二)成绩考查的基本要求 500

(一)成绩考查的意义 500

(三)成绩考查的基本类型 501

(四)抽查学生笔记和作业 513

五、问卷 515

(二)常见的编题形式 516

(一)问卷的编制程序 516

(三)注意事项 517

(三)座谈注意事项 518

(二)座谈的形式 518

六、座谈 518

(一)座谈的优点与局限 518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519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519

第四章 教案设计 519

一、教案设计概述 519

(一)谈话法 520

二、教案设计方法 520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 520

(四)教学传媒的设计 520

(五)教学形式的设计 520

(二)讲授法 524

(三)练习法 528

(四)讨论法 534

(五)小结 537

(二)国外研究 541

(一)教学模式 541

卷五 教学模式与方法篇 541

第一章 概述 541

一、教学模式的定义 541

(一)早期教学模式的历史发展 542

二、教学模式的历史发展 542

(三)国内研究 542

(二)二战后教学模式的新进展 544

(三)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 545

(五)评价 547

(四)程序 547

三、教学模式的结构 547

(一)主题 547

(二)目标 547

(三)条件(或称手段) 547

(二)师生活动关系区分 551

(一)理论根源区分 551

四、教学模式的种类 551

(三)其他分类方法 552

(二)功能性特点 553

(一)形成性特点 553

五、教学模式的特点 553

(三)稳定性和灵活性 554

(二)理论功能 555

(一)课堂功能 555

六、教学模式的功能 555

(二)深层因素 558

(一)浅层因素 558

第二章 教学结构的优化 558

一、制约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 558

(二)过程优化 559

(一)确定目标 559

二、教学结构模式建立的四步骤 559

(四)定量评价 560

(三)单元检查 560

(二)克服教学模式的单一化 561

(一)端正教学思想 561

三、优化教学结构模式的基本原则 561

四、教学结构的立体“五结构”优化途径 562

(三)注意学生的心理规律 562

(三)认知结构优化 563

(二)时间结构优化 563

(一)知能结构优化 563

(四)信息结构优化 564

(五)训练结构优 565

(一)讲授的课堂操作 570

一、传统讲授法新探索 570

第三章 一般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570

(二)讲授方法 571

(一)启发式教学法概述 572

二、启发式教学法 572

(三)适用范围 572

(二)启发式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573

(三)启发教学的整体设计和实施 574

(一)理论基础 576

三、启发推理教学模式 576

(三)操作要领 577

(二)结构程序 577

四、“启发——讨论”式教法的课堂调控途径 578

(一)系统原理 579

五、“启发研究型教法系统”的基本环节和课堂操作 579

(二)基本环节 580

(三)教学方法的组合优化 581

(三)范例教学的理论强调“三个统一” 582

(二)范例教学的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三条原则 582

六、范例教学模式 582

(一)范例教学的产生 582

七、案例分析教学模式 583

(六)范例教学应用 583

(四)范例教学的程序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583

(五)范例教学的作用 583

(一)基本原理 584

八、示范——模仿教学程式 584

(一)理论基础 584

(二)结构程序 584

(三)操作要领 584

(二)教学程序 585

(一)基本原理 586

九、暗示教学法 586

(三)师生角色 586

(二)价值意义 587

(二)结构程序 588

(一)理论基础 588

十、问题研讨教学模式 588

十一、“发现法”教学程式 589

(三)操作要领 589

(二)四个阶段 590

(一)基本原理 590

十二、演示教学模式 591

(一)基本原理 593

十三、“提要刺激”教学法及其课堂操作 593

(二)操作程式 594

(一)由教学实践的研究上升到教学理论的探讨 595

十四、尝试教学法的五步程式及新的发展 595

十五、自学辅导教学法 596

(二)博采众家之长,与多种教法配合 596

(二)教学程序 599

(一)基本原理 599

十六、二级自学辅导教学法 599

(三)课堂操作要点 601

(二)自学——指导程序 602

(一)指导思想和特点 602

十七、三段自学指导法 602

十八、“六步自学指导教学法” 604

(二)设计和调控技术 607

(一)基本环节和课型 607

十九、“程序自学,反馈辅导” 607

自学辅导教学方式 607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609

二十、“分组自学辅导”教学法 609

(三)课堂教学程序 610

(二)分组的原则及方法 610

二十一、“掌握学习”教学法 611

(一)基本原理 613

二十二、波浪式教学法 613

(二)教法设计 614

一、“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设计及其课堂应用 616

第四章 课堂教学程式与模式化 616

(二)理论依据 617

(一)指导思想、教学目标 617

(三)基本结构 618

(四)对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 620

(一)基本构思 621

二、学导式单元教学法的程序和课堂实施 621

(五)教学效果的评价 621

(二)教学程序设计 622

三、“导学单元教学法” 624

(一)基本原理 627

四、“导思—点拨”教学法 627

(二)教学流程模式 628

(三)课堂实施办法 629

五、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633

(一)基本模型 635

六、系统教学法 635

(二)操作要点 636

(二)三段六步程序 637

(一)基本原理 637

七、反馈教学法 637

(三)课堂结构特征与控制 638

(四)反馈教学法的优点 640

八、“单元问题讨论”教学法 641

(一)前置补偿课教学模式 643

九、单元达标教学模式 643

(二)单元新授课教学模式 644

(一)设计原理 645

十、三环教学法 645

(二)基本程式 646

(三)应用说明 648

(一)设计原理 649

十一“三环一线”教学法 649

(三)课堂实施说明 650

(二)课堂结构 650

十二、三环节单元教学 652

(一)设计指导思想 654

十三、“三环七步”教学法 654

(二)课堂操作 655

十四、“四阶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656

十五、“四环节”教学法 657

十六、六步教学法 658

(二)基本程式 660

(一)设计原理 660

十七、“十要素”结构式教学法 660

(三)课堂操作 661

(二)教学程序 662

(一)指导思想 662

十八、单元网络式教学法 662

(四)教学特点 663

(三)操作说明 663

(一)指导思想 664

十九、有序启动式教学法 664

(二)基本原理依据 665

(三)五段交叉式教学法 666

(四)单元有序教学法 667

(一)设计原理 668

二十、“六课型单元教学法”——最优中学教学方式实验法 668

(二)基本模式 669

(三)课堂基本程式 672

(四)综合课型单元教学 680

(五)中单元教学 681

(七)课堂操作要义 682

(六)大单元教学 682

二十一、“六因素单元教学法” ——最优小学教学方式实验法 684

(一)基本原理 686

一、“环分式”教学法 686

第五章 教学整体化模式与方法 686

(二)课堂操作环节 687

(二)教学原理、原则体系 688

(一)目标教学体系 688

二、目标教学及其课堂实施模型 688

(三)课堂实施模式 691

(一)设计原理 693

三、结构——定向教学 693

(三)教学及其组织原则 694

(二)教学目标及其确定 694

四、积极教学过程“三阶段”模式 695

(二)教学阶段 696

(一)教学前阶段 696

(三)教学后阶段 697

五、“目标——评价”教学模式 698

(二)期望激励 699

(一)成功期望 699

六、“超循环”成功期望—绩效—激励”教学模式 699

(四)成功绩效 701

(三)成功努力 701

(六)成功体验 702

(五)成功激励 702

(二)认知序开发 705

(一)启动力开发 705

七、“三维度——五环节”思维力开发教学模式 705

(四)训练式开发 706

(三)思考性开发 706

(一)外显活动的典型模式 707

八、“四主导——六自主”活动力开发教学模式 707

(五)引伸化开发 707

(二)形式与能力 708

(二)课堂结构及教学程序 710

(一)基本原理 710

九、复式教学、短动教学法”的课堂结构及其教学程序 710

十、层次性教学 711

(二)教学设计 712

(一)理论依据 712

(二)教学结构 714

(一)理论依据 714

(三)教学特点 714

十一、立体化教学 714

(一)产生与发展 716

十二、情境教学法 716

(二)理论依据 717

(三)实际操作 719

(四)功能与原则 720

(五)问题情境选 721

(四)情境表演法 725

(三)动态的图片法 725

十三、“愉快教学”操作法 725

(一)愉快的游戏法 725

(二)想象引导法 725

(八)巧设悬念法 726

(七)讨论探究法 726

(五)故事感染法 726

(六)动手操作法 726

(十)竞赛激励法 727

(九)新奇引趣法 727

(十六)“童话引路”法 728

(十五)目标攻击法 728

(十一)形象直观法 728

(十二)轻松音乐法 728

(十三)快乐教学法 728

(十四)情趣教学法 728

(二十五)观察、阅读、印证法 729

(二十四)假想游览法 729

(十七)实验演示法 729

(十八)图示法 729

(十九)“活动”教学法 729

(二十)“自然阅读”法 729

(二十一)“愉快”教学法 729

(二十二)意会迁移法 729

(二十三)欣赏教学法 729

(一)组建小组 730

十四、小组六步导学法 730

(二十六)形象手势法 730

(二十七)有效表扬法 730

(二十八)先进电教法 730

(二)课堂操作程序 732

(一)原理原则 738

十五、“动乐爱”教学法 738

(三)基本特征 739

(二)实施步骤 739

(二)课堂结构改革 740

(一)设计原理 740

十六、构建乐学教学模式 740

十七、协同教学的课堂模式与方法 741

(三)课堂教学方法 741

(三)课堂实施办法 742

(二)课堂教学结构 742

(一)理论假设 742

(五)多媒体型结构 744

(四)争论型结构 744

十八、电教课堂教学结构 744

(一)诱导启发型结构 744

(二)参与型结构 744

(三)激兴型结构 744

(一)理论依据 745

一、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745

第六章 国外教学模式与方法 745

(二)实施程序 746

(三)课堂操作要点 747

(二)教学原则 749

(一)理论依据 749

二、斯金纳程序教学 749

(三)教学的模式 750

三、赞科夫“发展性”教学体系 751

四、加涅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752

(一)学习的条件 754

(二)安排教学事件 756

(三)设计教学系统 759

(一)思想基础 761

五、布赖思·霍尔姆斯“问题法” 761

(二)规范模式 763

(五)自然环境模式 764

(四)精神状态模式 764

(三)体制模式 764

(二)提倡互教互学 765

(一)主张群体协作 765

六、费雷内教学法 765

(一)产生的背景 766

七、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 766

(三)重视实验探索 766

(四)促进个性发展 766

(二)主要观点 767

(三)教学程序四阶段 768

(一)基本思想 769

八、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 769

(三)教学原则及操作 770

(二)主要特点 770

九、克拉夫基的“批判—设计—教学论”模式 771

(二)课堂操作程序 773

(一)设计原理 773

十、沙塔洛夫“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 773

(一)理论依据 774

十一、威廉斯创造性教学模式 774

(二)教学模式结构 775

十二、格罗SSDL模式 776

(二)自我指导四阶段及教学方法 777

(一)理论来源和假设 777

(三)教学中的应用 779

十三、路卡斯探索式教学八式 780

(二)教学模式 781

(一)原理依据 781

十四、塔巴“三步九阶段”教学模式 781

十五、巴代利亚的组合性教学 784

(二)课题计划设计 785

(一)理论依据课 785

十六、阿莫纳什维利的教学法 785

(三)课的结构 786

(四)教学方法 787

(一)理论依据 790

十七、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 790

(三)教学模式 791

(二)教学特点 791

(四)操作程序 792

(二)不断进展原理及其模式 793

(一)掌握学习原理及其模式 793

十八、美国的个别化教学模式 793

(三)自我发展原理及其模式 794

(二)主要特征 795

(一)理论基础 795

十九、凯勒的个人化教学系统 795

(三)教学系统模式 796

二十、美国中学的讨论法 797

(二)课程 800

(一)4RS的界定 800

二十一、科西尼个别教育4RS模式 800

二十二、分组教学模式种种 801

(四)特点 801

(三)纪律 801

(四)FEGA分组模式 802

(三)水平学程和电梯学程分组模式 802

(一)分组体系 802

(二)ABC模式 802

(五)灵活分组模式 803

(六)选修分组 805

(一)主考 809

二、考试的结构要素 809

卷六 考试篇 809

第一章 概述 809

一、考试的结构和功能的涵义 809

(二)被考 811

(三)试卷 816

三、考试的功能 818

(一)政治经济功能 819

(二)文化功能 821

(三)教育功能 824

(一)考试规律的定义和特点 827

四、考试的规律 827

(二)考试规律反映的基本内容 828

(三)考试的一般规律 829

(一)考试原则的定义和作用 832

五、考试的原则 832

(二)考试原则与考试规律之间的关系 833

(三)考试的原则 834

(一)安置考试、成就考试、合格考试、选拔考试、诊断考试和研究性考试 838

六、考试的类型 838

(三)个体考试和团体考试 841

(二)速度考试和深度考试 841

(四)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 842

(六)客观性考试和主观性考试 844

(五)分离式考试和综合式考试 844

(七)固定应答式考试和自由应答式考试 845

(八)常模参照考试和目标参照考试 846

(十)初试、复试、免试、和补考 848

(九)统考和会考 848

(十一)考试和考查 849

(十二)国际性考试、区域性考试、国家性考试、国内地区性考试、系统考试、单位考试 850

(一)笔试法 851

七、考试方法 851

(二)口试法 852

(四)操作考试法 853

(三)笔试与口试结合法 853

(一)命题的意义 854

一、命题 854

第二章 考试命题 854

(二)命题计划 855

(三)命题大纲 857

(四)命题质量标准 858

(一)试题体现教学目的和教学大纲要求 859

二、命题的一般原则 859

(三)试题表述的简明性原则 860

(二)试题的科学性原则 860

(六)命题的客观性原则 861

(五)试题之间彼此独立性原则 861

(四)试题的整体性原则 861

(八)命题的全面检测原则 862

(七)答案的合理性原则 862

(一)“知识”层次的试题 863

三、试题分类 863

(二)“领会”层次的试题 864

(三)“运用”层次的试题 865

(五)“综合”层次的试题 866

(四)“分析”层次的试题 866

(六)“评价”层次的试题 868

(一)依据考试目的 869

四、出题依据 869

(三)依据学科特点 870

(二)依据教学大纲 870

(一)选择题的编制 871

五、试题的编制 871

(四)依据考试大纲 871

(二)是非判断题的编制 880

(三)匹配题的编制 882

(四)论述题的编制 884

(五)简答题的编制 886

(六)作文题的编制 887

(一)确定考试目的 891

六、试卷的编制步骤 891

(七)其它客观性试题的编制 891

(三)设计试卷蓝图 893

(二)制订考试大纲 893

(四)编制试题 895

(五)试测试题 903

(六)编制标准卷与等值复本 906

(七)建立常模 907

(一)题库概述 912

七、题库的建立 912

(二)题库建立的基本程序 918

(一)效度 941

一、考试分析的内在意义 941

第三章 考试分析 941

(四)辨别力(区分度) 942

(三)代表性 942

(二)信度 942

(六)考试分析的内在意义 943

(五)可行性 943

(二)论文式考试和标准化考试的利辩分析 944

(一)论文式考试与标准化考试 944

二、试卷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944

(三)标准化考试和论文式考试的改进 945

(一)分数的使用 947

三、考试分析的途径 947

(二)百分等级与标准分 949

(一)原始分数 959

四、考试分数的分析 959

(二)导出分数 960

(一)次数分布 971

五、考试分数的统计分析方法 971

(二)集中量数 977

(三)差异量数 984

(四)正态分布 991

(五)相关分析 992

(一)考试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000

一、教学上的应用 1000

第四章 考试结果的应用 1000

(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定,是考试结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 1001

(三)通过考试获得教学的信息反馈,是考试在教学中最经常的应用 1002

(四)在教学中,通过考试预测学生能力发展倾向 1005

(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 1007

(一)考试在计划决策中的应用 1009

二、教学管理上的应用 1009

(三)有助于对计划进行论证 1010

(二)有助于计划的继续进行、扩展或认可 1010

(一)分数使用中的绝对化 1012

三、注意考试结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012

(二)把考试分数作为教与学的目的与追求 1015

(三)考试结果的滥用 1017

(三)校外考生 1025

(四)旁听生 1025

卷七 学生管理篇 1025

第一章 概述 1025

一、学生管理 1025

(一)学员 1025

(二)考生 1025

(十三)三好学生 1026

(十二)高材生 1026

(五)借读生 1026

(六)备取生 1026

(七)走读生 1026

(八)毕业生 1026

(九)肄业生 1026

(十)结业生 1026

(十一)实习生 1026

(二十四)流生 1027

(二十三)辍学生 1027

(十四)模范生 1027

(十五)后进生 1027

(十六)差等生 1027

(十七)双差生 1027

(十八)弱智生 1027

(十九)转学生 1027

(二十)插班生 1027

(二十一)公费生 1027

(二十二)留级生 1027

(一)不要用固定的尺度和框框去要求学生 1028

二、学生管理原则 1028

(二十五)工读生 1028

(二十六)半工半读学生 1028

(二十七)值日生 1028

(二十八)学生干部 1028

(三)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的机会 1029

(二)按照不同的层次评价和教育学生 1029

(一)学生学习管理 1030

三、学生管理的内容 1030

(四)对学生的管理要做到宽严结合 1030

(二)学生生活管理 1031

(三)学生自我管理 1032

(五)学生行政管理 1033

(四)学生班级管理 1033

(一)德育概念 1034

一、德育管理 1034

第二章 学生教育管理 1034

(二)学生德育管理 1035

(三)学生德育管理的内容 1036

(四)学生德育管理的过程 1039

(一)智育管理的概念 1043

二、智育管理 1043

(二)学生智育管理的实施 1044

(一)学生体育管理 1048

三、体育、卫生管理 1048

(二)学生课外活动管理 1050

(三)学生校外课外活动的管理 1054

(四)学生卫生管理 1057

四、学生美育管理 1060

(二)学生美育管理的特征 1061

(一)学生美育管理的涵义 1061

五、劳动技术教育管理 1062

(二)学籍管理 1068

(一)学籍 1068

第三章 学生学籍管理 1068

一、学生学籍管理 1068

(二)勒令退学 1071

(一)保留学籍 1071

二、学生学籍管理的内容 1071

(三)开除学籍 1072

(四)注册 1074

(七)跳级 1075

(六)留级 1075

(五)升级 1075

(九)转学 1076

(八)降级 1076

(十)休学 1079

(十一)退学 1080

(十七)毕业 1081

(十六)肄业 1081

(十二)复学 1081

(十三)借读 1081

(十四)走读 1081

(十五)结业 1081

(一)学生成绩管理 1082

一、学生成绩管理 1082

第四章 学生成绩及其他管理 1082

(二)学生考试管理 1083

(三)学生考查管理 1085

(一)学校招生的几种类型 1091

二、学校招生管理 1091

(三)对保送生的基本要求 1092

(二)招保送生的意义 1092

(五)统考招生的程序 1093

(四)招收保送生的具体办法 1093

(一)毕业证书 1097

三、学生文凭管理 1097

(二)结业证书 1099

(三)肄业证书 1100

(二)学分制 1101

(一)学年制 1101

四、学生学制管理 1101

(三)学年学分制 1109

(一)毕业论文 1110

五、学生论文管理 1110

(三)学位论文 1111

(二)毕业设计 1111

(一)学士学位管理 1112

六、学生学位管理 1112

(二)硕士学位管理 1113

(三)博士学位管理 1116

(二)选修课 1117

(一)必修课 1117

七、学生课程管理 1117

(四)专业课 1118

(三)工具课 1118

(七)实验课 1119

(六)专业基础课 1119

(五)基础课 1119

(一)少先队的组织教育 1120

一、少先队工作管理 1120

第五章 学生日常工作管理 1120

(二)少先队的组织建设 1121

(一)团员的管理和考核 1122

二、学校共青团工作管理 1122

(二)中学共青团工作管理 1124

(一)学生会的组织形式 1126

三、学生会工作管理 1126

(二)学生会的任务及职权 1128

(一)学生编班管理 1129

四、班级工作管理 1129

(二)班级工作管理 1132

(二)高等学校教师聘用及任职资格 1151

(一)中小学教师的任职资格及聘用 1151

卷八 国外教师篇 1151

第一章 英国教师 1151

一、英国教师的任职资格及聘用 1151

(一)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训 1154

二、英国教师的职前培训 1154

(二)继续教育教师的职前培训 1156

(三)高等教育教师的职前培训 1157

(一)中小学在职教师的培训 1158

三、英国在职教师的培训 1158

(二)继续教育与高等教育教师的培训 1160

(二)大学教师的职称评定 1161

(一)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 1161

四、英国教师的职称评定 1161

(一)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待遇 1162

五、英国教师的生活待遇 1162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生活待遇 1163

六、英国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1165

(一)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训 1166

一、美国教师的职前培训 1166

第二章 美国教师 1166

(二)高等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 1168

(一)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 1169

二、美国教师的在职培训 1169

(一)中小学教师的任职资格 1170

三、美国教师的任职、聘任及工作量 1170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在职培训 1170

(二)教师证书的使用期限 1171

(四)美国高等学校教师的聘用 1172

(三)中小学教师的聘任 1172

(五)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 1173

(三)高等学校教师的晋升 1174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学衔 1174

(六)大学教师的工作量 1174

四、美国教师的职称和工资待遇 1174

(一)中小学教师的职称 1174

(四)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 1176

(五)高等学校教师的工资 1177

(二)中学教师的任职资格 1180

(一)学前和小学教师的任职资格 1180

第三章 法国教师 1180

一、法国教师的任职资格 1180

(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任职资格 1181

(一)学前和小学教师的职前培训 1182

二、法国教师的职前培训 1182

(四)大学教师的任职资格 1182

(二)中学教师的职前培训 1183

(三)高等教育教师的职前培训 1185

三、法国教师的在职培训 1186

(一)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 1187

(二)大学教师职称评定管理 1190

(一)中学教师职称评定 1190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在职培训 1190

四、法国教师的职称评定 1190

(一)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待遇 1191

五、法国教师的生活待遇 1191

六、法国教师的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 1192

(二)大学教师的工资待遇 1192

(一)工作义务 1193

七、法国大学教师的有关规定 1193

(三)退休 1194

(二)工作纪律 1194

(二)高等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 1195

(一)中小学教师的任职资格 1195

第四章 德国教师 1195

一、德国教师的任职资格 1195

(一)学前和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训 1197

二、德国教师职前培训 1197

(二)高等教育教师的职前培训 1201

三、德国教师的在职培训 1202

四、德国高等学校教师的职称及聘任 1204

五、德国教师的生活待遇 1205

六、德国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1206

二、澳大利亚教师的职前培训 1207

一、澳大利亚教师的任职资格 1207

第五章 澳大利亚教师 1207

三、澳大利亚教师的在职培训 1215

(一)小学教师的职前培训 1217

一、日本教师的职前培训 1217

第六章 日本教师 1217

(二)初中、高中教师的职前培养 1218

(一)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 1219

二、日本教师的在职培训 1219

(三)高等教育的职前培养 1219

(二)高等教育教师的在职培训 1220

(一)中小学教师的任职资格 1222

三、日本教师的任职、聘任及工作量 1222

(二)高等院校教师任职资格 1223

(五)日本高等学校教师的职称 1224

(四)高等学校教师的录用 1224

(三)中小学教师的录用 1224

(七)高等院校教师职位定额与工作量 1225

(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 1225

(一)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 1227

四、日本教师的工资待遇 1227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工资 122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