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
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

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辛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3533994
  • 页数:3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党校研究室等部门的理论专家集体编写。作者围绕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人理论和现实问题,就改革发展关键期、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主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调形成良性互动、厉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完善体制机制、实施科教兴国,依靠人才强国,以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内容进行了阐述。本书特别关注“十一五”规划的要点和提出的问题,特别是着眼于对这问题的深层次分析,对广大干部提出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如在“ 科学发展”部分,作者特别提出了怎样评价我们25年来的发展得失问题;在 “宏观调控”部分,作嚣对巾嘲的金融体系存住的问题做了非常深刻的分析;在“厉行节约资源”部分,作者客观地评价了我国当前和未来若干年的资源储存和需求情况。同时,作者从建议角度,对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他的思路和对策。
《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目录

导语十六届五中全会的重大突破与创新一、反思异化,确立发展新理念 2

二、纠正畸形,城乡协调成重点 6

三、杜绝浪费,保证发展可持续 9

四、走出低端,发展要上新台阶 12

五、注重公平,和谐发展是目标 14

六、坚决攻坚,制度创新作保障 17

专题之一 认识发展环境把握历史方位一、当代中国所处国际格局发生新变化 21

(一)从两极对峙变为一超多强 22

(二)恐怖主义活动在全球蔓延 25

(三)中国周边环境日益复杂化 27

二、当代中国社会内部结构发生新变化 30

(一)社会利益逐渐多元,要求兼顾 31

(二)社会状态更加开放,呼唤整合 34

(三)社会诉求不断增加,需要满足 37

(四)社会恶意成本刚性,亟待攻坚 40

三、紧紧抓住“十一五”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43

专题之二 立足科学发展着眼又快又好一、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 45

二、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意义 51

(一)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52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52

(三)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53

(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54

三、在发展实践中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54

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57

五、重视矫正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若干认识误区 61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 70

专题之三 统筹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70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及条件 72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75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农民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园 78

二、加强农民培训,培养新型农民 81

(一)培训农民,要有战略思维 81

(二)培训农民,要突出重点 83

(三)培训农民,要有所创新 88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90

(一)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91

(二)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主要措施 94

(三)着力解决农村医疗与养老社会保障问题 96

专题之四 着力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一、自主创新的时代背景 102

(一)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力量 102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自主创新的需求 105

二、正确理解自主创新 112

(一)自主创新的内涵 112

(二)自主创新的方式 112

(三)我国自主创新的基础 114

三、我国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116

(一)宏观决策与管理体制不顺、调控不力 116

(二)创新主体能力不强 118

(三)创新机制尚不完善 120

(四)自主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121

四、落实自主创新的重要保证 123

专题之五 促进区域协调形成良性互动一、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127

(一)区域经济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27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 128

(三)中国区域经济目前的状况 130

(四)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二、我国区域经济失衡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影响 133

(一)从历史角度看区域经济失衡的原因 133

(二)区域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36

三、国际上解决区域发展的理论及实践经验 139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39

(二)发达国家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上的实践经验 144

(一)“四大经济板块”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 151

四、“十一五”规划所勾画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蓝图 151

(二)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160

专题之六 厉行节约资源实现环境友好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新世纪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169

(一)从中国国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170

(二)实现“三步走”战略的重要举措 174

(三)谋求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保证 175

(四)有助于防止经济和生态危机的发生 176

(一)总体进展 177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回顾 177

(二)行动与成就 180

三、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挑战 184

(一)煤烟型大气污染和城市交通污染严重 185

(二)水资源短缺和水土流失面积较大 186

(三)垃圾处理率较低 186

(五)生物多样性减少 187

(四)荒漠化与沙尘暴形势严峻 188

(六)战略性矿产资源短缺和能源利用技术有待改进 188

(七)海洋资源亟待合理开发与保护 188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对策 189

(一)强化和提高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189

(二)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 191

(三)不断增强中国生态力 194

(四)有效解决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196

(五)把科技与经济密切相结合 197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98

(七)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203

(一)经济体制改革渐入佳境 207

专题之七 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制度保障一、二十多年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07

(二)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213

(三)文化体制改革方兴未艾 221

二、二十多年体制改革达成基本共识 223

(一)改革开放为体制改革开辟了广阔道路 223

(二)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可靠保障 230

(三)体制改革既要勇于攻坚又要善于攻坚 233

(二)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36

三、十一五期间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236

(一)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236

(三)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237

(四)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237

(五)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238

(六)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238

(七)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238

专题之八 实施科教兴国依靠人才强国一、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教事业和人才问题 240

(一)新时期我国科教事业的指导思想 241

(二)教育和科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243

(三)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245

(四)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246

二、教育、科技、人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248

(一)教育是基础 248

(二)科技是关键 250

(三)人才是核心 252

三、我国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254

(一)教育发展不均衡 255

(二)科技总体水平相对落后 257

(三)我国人才竞争力不足 259

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261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61

(二)坚持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263

(三)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走人才强国之路 265

专题之九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多维度解读 269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 270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地位 274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 276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77

二、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279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80

(二)妥善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281

(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285

三、促进社会和谐,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 291

(一)群众利益和思想的新变化 291

(二)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295

(三)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96

(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297

四、促进社会公平,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298

(一)公平和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299

(二)社会治理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 301

(三)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 304

(四)下大力气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05

后记 31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