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奥林匹克棒垒球
奥林匹克棒垒球

奥林匹克棒垒球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俞继英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0928998
  • 页数:14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奥运会棒、垒球运动的发展及现状,包括精英人物、赛场轶事、技战术训练以及竞赛和成绩。
《奥林匹克棒垒球》目录
标签:主编

回顾与展望 3

1.棒球运动的发展 3

1.1 棒球运动溯源 3

1.1.1 棒球运动的由来 3

1.1.2 世界上第一个棒球俱乐部 4

1.1.3 秀丽的纽约州古柏斯镇——棒球运动的发源地 5

1.1.4 世界上最古老的棒球组织——美国全国棒球联合会 7

1.2 棒球的姊妹球——垒球 8

1.2.1 垒球运动的由来 8

1.2.2 垒球与棒球的比较 9

1.3 奥运会棒球回眸 10

1.3.1 奥运棒球的沧桑 10

1.3.2 奥运棒球步履艰难 12

1.3.3 奥运棒球的应变之道 14

2.中国棒垒球运动的发展 16

2.1 前进中的中国棒球运动 16

2.2 中国垒球运动挺进奥运 18

2.3 中国棒球趋向职业化——中国棒球联赛 19

2.4 国际垒球联合会与中国垒球协会联手推进中国垒球运动 20

3.棒垒球坛的精英人物 22

3.1 神州棒垒球之父——梁扶初 22

3.2 中国女垒的掌门人——李敏宽 23

3.3 “风车式”投球方法的创始人——张简金铃 23

3.4 三朝元老+精神领袖——中国女垒队长陶桦 24

3.5 纽约杨基队的骄傲——卢盍利 25

3.6 明尼苏达棒球明星——保罗莫利特 25

3.7 杨基队的希望之星——厄普敦 26

3.8 棒球传奇人物——瑞奇亨德森 26

3.9 世界本垒打王——王贞治 27

4.棒垒球赛场轶事 30

4.1 世界十大精彩击球 30

4.2 世界杯棒球赛趣闻 31

4.3 希望与荣誉——中国台北女子垒球队的雅典之路 32

4.4 日本职业棒球运动员的收入 33

4.5 世界上打出本垒打最多的运动员 34

4.6 棒球决赛:裁判误判葬送澳大利亚队,成全了古巴队技、战术与训练 35

5.棒垒球运动员的选材 39

5.1 棒球运动员专项素质选材指标 39

5.2 垒球运动员专项素质选材指标 40

6.棒球的技、战术与训练 41

6.1 技术——取胜的保证 41

6.1.1 接球:灵巧多样、妙趣横生 41

6.1.2 击球:精彩的看点 46

6.1.3 投手:防守的命脉 49

6.1.4 接手:场上的勇士 52

6.2 战术——斗智斗勇引人入胜 56

6.2.1 进攻:得分取胜的唯一手段 56

6.2.2 防守:不败的保障、胜利的屏障 59

6.3 战术训练 67

7.垒球的技、战术与训练 68

7.1 灵巧、勇敢、果断、稳固的接球技术 68

7.1.1 疾飞如弹的平直球 68

7.1.2 空中银弧似的高飞球 69

7.1.3 弹无常性的地滚球 69

7.2 迅速、协调、准确的传球技术 69

7.2.1 易于发力的肩上传球 70

7.2.2 协调快速的体侧传球 70

7.2.3 柔而迅速的顺势抛球 70

7.3 身心合一的投球技术 71

7.3.1 威力无比的快速球 71

7.3.2 古怪刁钻的变化球 72

7.3.3 以柔克刚的慢球 72

7.4 引人入胜的击球技术 72

7.4.1 强而有力的大棒——挥击 73

7.4.2 轻而巧妙的碰棒——触击 73

7.4.3 可控方向的对棒——敲击 73

7.5 颇具挑战性的跑垒技术 74

7.5.1 机智、果断的快速跑垒 74

7.5.2 娴熟、美妙的扑滑垒 75

7.6 各尽其责的防守屏障 75

7.6.1 防御体系中的灵魂——投手 76

7.6.2 临场战术指挥的中枢——接手 76

7.6.3 前沿大门的守护神——一垒手 76

7.6.4 内外场的纽带——二垒手、游击手 77

7.6.5 能承受强火力攻击的强者——三垒手 77

7.6.6 防守阵地的坚强后盾——外场手 78

7.7 精彩、迷人的技术看点 78

7.7.1 扣人心弦的双杀技术 78

7.7.2 自信十足的三振出局 79

7.7.3 振奋人心的本垒打 79

7.7.4 聪明大胆的偷垒 80

7.7.5 灵活巧妙的鱼跃滚翻接球 80

7.7.6 引人入胜的本垒得分 80

7.8 斗智斗勇的常用战术 81

7.8.1 攻、守双方的第一战术 81

7.8.2 进攻队的排棒战术 81

7.8.3 队伍的防守排阵战术 82

7.8.4 关键时刻的换人战术 82

7.8.5 经受考验的一三垒战术 83

7.8.6 丢卒保车的四坏球战术 83

7.8.7 配合默契的双偷战术 84

7.8.8 顾全大局的牺牲打战术 84

7.8.9 虚张声势的心理战术 85

7.8.10 时机与冒险并存的跑而打战术 85

7.8.11 防不胜防的假触真打战术 86

7.8.12 志在必得的抢分战术 86

7.9 丰富多彩的垒球技术训练 86

7.9.1 击球技术训练 87

7.9.2 跑垒技术训练 88

7.9.3 投手技术训练 88

7.9.4 接手技术训练 88

7.9.5 传接球技术训练 88

7.9.6 防守位置技术训练 89

8.棒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90

8.1 棒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 90

8.2 棒垒球运动员机能指标特征 90

8.3 棒垒球运动员的运动素质 91

8.4 棒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目的 93

8.5 棒垒球运动员手指、手腕练习的基本方法 94

8.6 棒垒球运动员前臂练习的基本方法 95

8.7 棒垒球运动员肩、胸和腰、腹部练习的基本方法 95

8.8 棒垒球运动员下肢练习的基本方法 96

8.9 棒垒球运动员一般运动素质练习的基本方法 97

8.10 棒垒球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练习的基本方法 97

8.11 棒、垒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练习的基本方法 98

8.12 棒垒球投手专门性练习的内容 101

9.棒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104

9.1 棒垒球运动员的心理学基础 104

9.2 棒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104

9.3 棒垒球运动员的心理活动类型 106

9.4 棒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常用方法 107

9.4.1 表象成功情景的练习 107

9.4.2 投手的心理训练法 107

9.4.3 击球员的心理训练法 108

9.4.4 模拟比赛法 108

竞赛与成绩 111

10.棒垒球运动的国内外重要组织机构 111

10.1 国际棒垒球运动联合会 111

10.1.1 国际棒球联合会 111

10.1.2 国际垒球联合会 112

10.2 亚洲棒垒球运动联合会 112

10.2.1 亚洲棒球联合会 112

10.2.2 亚洲垒球联合会 113

10.3 中国棒垒球协会 113

10.3.1 中国棒球协会 114

10.3.2 中国垒球协会 115

11.棒垒球重大赛事 116

11.1 奥运会 116

11.1.1 奥运会棒球赛 116

11.1.2 奥运会垒球赛 116

11.2 世界锦标赛 117

11.2.1 世界棒球锦标赛 117

11.2.2 世界垒球锦标赛 117

11.3 亚运会 117

11.3.1 亚运会棒球赛 117

11.3.2 亚运会垒球赛 118

11.4 全国运动会 118

11.4.1 全国运动会棒球赛 118

11.4.2 全国运动会垒球赛 118

12.棒垒球运动的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119

12.1 棒垒球竞赛的主要规则及判罚 119

12.1.1 比赛开始与结束 119

12.1.2 棒垒球比赛方法 120

12.1.3 得分 122

12.1.4 出局与安全 122

12.1.5 投手 124

12.1.6 击球员、击跑员、跑垒员 125

12.1.7 常用术语 125

12.2 棒垒球比赛的裁判方式 126

12.2.1 棒垒球裁判方式的种类 127

12.2.2 裁判员的构成与职责 128

13.比赛场地与运动装具 130

13.1 比赛场地 130

13.2 运动装具 133

13.2.1 球 134

13.2.2 球棒 134

13.2.3 手套 135

13.2.4 护具 135

13.2.5 比赛着装和钉鞋 135

14.比赛成绩 136

14.1 历届奥运会棒垒球比赛成绩 136

14.1.1 历届奥运会棒球比赛前3名 136

14.1.2 历届奥运会垒球比赛前3名 136

14.2 国际棒垒球比赛成绩 137

14.2.1 历届世界棒球锦标赛冠军 137

14.2.2 历届世界女子垒球锦标赛前3名 139

14.2.3 历届世界男子垒球锦标赛前3名 139

14.2.4 历届世界青年棒球锦标赛冠军 140

14.3 历届亚洲棒垒球锦标赛成绩 141

14.3.1 历届亚运会棒球比赛冠军 141

14.3.2 历届亚运会女子垒球比赛前3名 141

14.4 历届全国运动会棒垒球比赛成绩 142

14.4.1 历届全国运动会棒球比赛冠军 142

14.4.2 历届全国运动会女子垒球比赛前3名 14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