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民华,刘希刚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16432
- 页数:291 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逻辑结构与基本内容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蕴含着生态思想 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结构体系 4
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逻辑结构 4
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理论原则 5
三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6
四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 7
五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时代价值 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8
一 人与自然和社会有机统一的生态认识论 8
二 人类主体价值与自然优先性的生态统一论 12
三 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生态关系论 16
四 人与自然界冲突对立的生态危机论 20
五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想论 23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一脉相承 2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本体论上的契合 28
一 发展整体性与统一性的相通 29
二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继承 29
三 人本发展价值理念的统 30
四 全面协调发展的相通 30
五 发展和谐向度的相合 31
六 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通用 31
七 对现实生态问题的同样关注 32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生态价值追求和理论自觉 32
一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探索的实践成果 32
二 科学发展观具有明确的生态自然环境方面的发展目标 34
三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自觉继承和发展 3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科学性及其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意义 40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于科学发展实践的指导价值 44
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世界观前提 44
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45
三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进行生态教育提供了理论准备 46
四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解决生态问题的全球视角提供了理论基础 47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视野下的科学发展 48
第一节 以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关系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48
一 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优先存在性和本原地位 50
二 自然是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 51
三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辩证统一 52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基础要求:把自然作为基本要素纳入发展体系 54
一 当代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 54
二 科学发展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对以往发展观的超越 56
三 促进人与自然社会走向和谐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58
第三节 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和社会三大发展维度的有机统一 60
一 科学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必须以自然繁荣和社会发展为基础 61
二 科学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以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为目标和动力 63
三 科学发展要维护生态系统安全和促进自然界繁荣,必须以人的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为前提 64
四 科学发展要保持发展的科学性,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 66
第四节 科学发展的实践路径:将生态向度贯穿科学发展观战略全局 67
一 实践科学发展要求结合以人为本的价值定位和尊重自然生态地位相协调 68
二 实践科学发展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科技与人口支撑体系 69
三 实践科学发展要求全面协调发展的生态视角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社会视角 71
四 实践科学发展要求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重要建设目标 72
第四章 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科学发展的价值维度 7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的以人为本价值观 74
一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 74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价值主体地位思想 76
三 肯定自然价值的马克思主义自然价值论 79
四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 81
第二节 人的价值与生态伦理的离合:“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 83
一 传统“物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人的价值和生态伦理的缺失 83
二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价值理念与生态伦理追求的统一 85
第三节 根据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以人为本 90
一 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的价值关系 91
二 符合自然规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原则 92
三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93
四 人的能动性决定了人是自然整体价值的保护者 93
第四节 在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94
一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要求树立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宗旨 94
二 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以全人类整体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 95
三 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增加生态视角 96
四 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基础前提 97
五 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把人的现实需要和发展作为根本目标 98
第五章 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与可持续性发展 9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及其理论启示 99
一 劳动与物质变换理论 100
二 物质循环理论 102
三 全面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理论 104
四 生态关系和社会经济关系的统一理论 106
五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由之路 106
第二节 转向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途径 107
一 传统发展模式的非持续性及其生态自觉 108
二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现实必要性 110
三 中国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新型工业化到生态化发展道路 111
四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支持体系 114
第三节 建立生态型自然资源体系,促进资源持久利用 115
一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16
二 生态经济学视野下的物质稀缺和自然资源的不可替代性 117
三 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生态资源观念 118
四 中国的资源战略选择 119
第四节 发展生态科技,为科学发展提供永恒动力 120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120
二 建设性的后现代科学思潮对于科技应用的反思 121
三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122
四 科学技术的生态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动力 123
第五节 坚持生态环境观,推动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 124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的人化与遵循环境规律的思想 124
二 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环境内因论 125
三 以生态环境观为指导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126
第六节 树立生态人口观,促进两种生产协调发展 127
一 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和人口生产规律的理论 128
二 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129
三 努力促进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130
第六章 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因素论与全面协调发展 13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因素论 134
一 自然是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理论 134
二 人与自然关系及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辩证统一理论 135
三 从人的异化到自然的异化 136
四 物质变换裂缝是自然生态危机的实质 137
五 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 138
第二节 生态危机与我国环境问题的实质 139
一 生态危机意味着人类的生存危机 140
二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 141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协调发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现实启示 142
一 从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关系理解可持续发展 143
二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指向与全面发展视角的统一 144
三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指向与协调发展视角的统一 146
四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指向与统筹兼顾方法论视角的统一 147
第四节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规避资本恶的逻辑,消除可持续发展的制度障碍 148
一 “资本生产逻辑”是当今世界生态环境的本质问题 149
二 “资本的逻辑”是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 151
三 在科学发展实践中加强对资本的利用与限制 152
第五节 调整社会利益关系与促进环境公平正义 153
一 环境公平、环境正义、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 153
二 中国的环境不公与环境利益问题 155
三 在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实现社会公平中推进环境正义 156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5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蕴含的生态文明理论 159
一 文明形态理论与文明全面发展理论 160
二 人类文明社会形态转型理论 161
三 生态文明社会理想境界“两大和解”理论 162
四 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与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理论 163
五 尊重自然规律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基础作用 163
第二节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和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 164
一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社会 165
二 生态文明的核心与基本特征 165
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 166
四 生态文明是人类反思现代性危机的必然选择 168
五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运动的成果 168
六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正确指导 169
第三节 中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历史与现实必然性 170
一 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制度合理性 170
二 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性 171
三 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必要性 172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174
一 科学发展观内涵着生态文明价值取向 174
二 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意蕴 176
三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过程 179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体系 180
一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定位与目标 180
二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181
三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形式 182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与中国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18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经济的思想 184
一 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与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理论 185
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理论 186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的形成及其基本理论 187
一 生态经济学的形成 187
二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内核: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 188
第三节 生态经济是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 193
一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 193
二 生态经济的基本内涵与实质 195
第四节 中国转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197
第五节 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部署与实践路径 200
一 构建生态化产业体系 201
二 发展生态化的工业 203
三 发展生态化的农业 204
四 发展生态服务业 205
五 进行生态化的科技创新 205
六 促进企业的生态化发展 206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思想与中国生态政治建设 20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政治思想内涵 209
一 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制约论 210
二 生态危机的社会制度根源论 210
三 生态危机的全球扩展论 211
四 “统治”和“支配”自然的人类责任论 212
五 生态问题社会化解决的方法论 213
六 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前景论 213
第二节 当代生态危机与生态政治学的兴起 214
一 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危机 214
二 生态政治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215
三 生态政治的基本理论体系 216
四 生态社会主义及其理论观点 218
第三节 中国建设生态政治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220
一 自然环境问题日益转化为政治问题 220
二 生态政治是全球性的发展潮流 222
三 生态政治是中国应对生态问题的选择 223
第四节 政府在生态治理中的责任和作用 225
一 国际生态治理的范式转换 225
二 生态治理中的政府主导作用与基本原则 226
三 中国生态资源环境中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问题 228
第五节 生态政治建设的基本路径 229
一 加强生态法治建设 230
二 完善生态公共政策体系 231
三 加强生态制度建设 232
四 健全生态管理体制机制 234
五 推进生态民主政治建设 235
六 推动生态治理的国际合作 236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生态文化建设 23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对于生态文化的启示 239
第二节 生态文化的相关概述 240
一 广义和狭义的生态文化 241
二 生态文化的实质与特征 241
三 生态文化的系统构成 243
四 生态文化的先进性 244
第三节 生态文化与科学发展观及生态文明 246
一 生态文化与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统一 247
二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化的有机统一 248
三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内在统一 250
第四节 中国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体系 251
一 发展生态哲学 252
二 树立生态价值观 253
三 倡导生态伦理道德 255
四 树立生态理性 256
五 倡导生态消费 257
六 发展生态艺术 259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和谐思想与中国生态和谐社会建设 26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于生态和谐社会的启示 261
一 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实质 261
二 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及人与社会关系和谐的统一性 262
三 “两大和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然—社会关系和谐的理想状态 263
四 社会制度是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264
五 人类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和实现和谐的主体力量 264
第二节 建设生态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 266
一 人类文明转型的必然趋势 266
二 可持续发展世界潮流的顺应 268
三 应对中国生态问题的必然选择 268
四 古今中外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承 269
第三节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生态和谐 270
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271
二 生态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维度 272
三 生态和谐是和谐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 273
四 生态和谐的内在本质 273
五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化特征 275
第四节 中国生态和谐社会建设体系 276
一 建设适合国情的可持续消费社会 277
二 通过生态教育优化生态文明的社会环境 278
三 切实把城乡生态建设落到实处 279
参考文献 281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行政保留研究》门中敬著 2019
- 《长安诗心》宋宁刚著 2019
- 《史学与红学》唐德刚著 2019
- 《陶瓷工业节能减排技术丛书 陶瓷工业节能减排与污染综合治理》罗民华著 2017
- 《朱生豪在上海》朱尚刚著 2019
- 《纸上的关怀》宋宁刚著 2019
- 《光学调频连续波干涉技术》(加)郑刚著;廖寅宵,刘柯,宋金城等译 2019
- 《三体》田加刚著 2019
- 《自然美的传递 本质真的发掘》王春刚著 2014
- 《水下磁性目标精密探测理论与方法》卞光浪,翟国君,欧阳永忠,于波,边刚著 2019
-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刘纪刚著 2019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