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移民和城市
移民和城市

移民和城市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广田康生著;马铭译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0004281X
  • 页数:25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现代社会的移民情况做了考察,以社会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移民和城市》目录
标签:移民 城市

中文版序言 1

前言 10

序章 对越境移民族群问题的关注——此项研究的前后经过及我所关心的对象 13

1.观察“越境移民族群”问题的视点 13

2.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本书的结构 17

第一章 拒绝同化的人的“生活方式”及其越境移民经历 24

第一节 来自调查现场的报告 25

1.我所关心的对象 25

2.“越境移民经历”的各种形态 26

(5)矢志创业的人 57

3.“越境移民族群”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57

(6)鹤见区的地区特点以及旅日日裔外籍居民的应对者 57

(2)家庭 57

(4)一位女性的“生活方式” 57

(3)未成年人 57

(1)单身外籍劳工 57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其理论架构 61

1.关心之所在 61

2.“族群性再生”理论与新移民 62

3.适应形态及研究方法之关键 67

4.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90

(4)考察认同和“族群网络”问题时的视点 90

(2)家庭研究——“经历”的形成与现实之间的调整 90

(1)适应形态——“非零和型”和“异质性认识” 90

(3)对移民未成年子女所做的研究——社会化过程和学校文化问题 90

第二章 日常实践和越境移民族群网络 99

第一节 “越境移民族群”与其“互动者”所形成的社会 100

1.关心之所在 100

2.“越境移民族群网络”的形成及其展开 102

(3)网络性世界的展开 131

1.越境流动的各种形态——对“生活方式”所进行的主体性选择 131

第二节 “越境移民族群网络”的含义 131

(2)羁留点及有关“生活方式”的各种案例 131

(1)作为羁留点的一个“场所”鹤见区 131

2.主体性“生活方式”的形态——关于日常实践的含义 139

3.构成主体的形态——阶层和共生 142

4.作为一个“回路”的城市所具有的意义 146

5.对“个体潜质”和“生成环境”的展望 147

补节 城市调查报告——圣保罗市自由大街与越境精神 151

1.关心之所在 151

2.圣保罗市自由大街与日裔居民 152

3.作为一个族群的日本移民的“生活方式” 156

4.超越国家的“城市”的含义 165

(2)在城市中长大的第二代日裔巴西人 165

(1)第一代城市日裔 165

5.展望城市特有的“城市理论” 167

第三章 制度性社会的应对——外籍未成年学生及学校 171

第一节 问题的产生及展开 171

1.外籍未成年学生的定义 171

2.外籍未成年学生问题的含义及形态 172

3.日语辅导班中所发生的情况 173

第二节 学校中的多元文化经历 176

1.越境移民族群世界的形成及学校 177

2.族群性得以重新发现的回路 178

3.各种形态的移民族群经历 179

(1)日语辅导班与日裔南美人 190

(2)华侨未成年学生和M小学 190

(3)旅日韩国未成年学生及N小学 190

(4)归国未成年学生与E小学 190

4.从学校实践到地区实践 190

帝四章 “越境移民族群”与城市社会学——从同化到共存的形态变化过程 197

第一节 “城市移民族群理论”的建立及其城市社会学意义 198

1.城市社会学及族群研究 198

2.“城市移民族群理论”目前的形态 199

3.“城市移民族群理论”的城市社会学意义 205

(3)认识方法的问题 205

(2)“场所”和日常“关系” 205

(1)“越境移民族群”的社会意义 205

(1)何谓“越境移民族群”的“共同性” 214

(2)“共同性”和“城市共同体理论” 214

(3)作为一个“社会结构”的世界 214

(4)城市的“表层”和“深层” 214

4.梳理和展望 214

第二节 “异质性认识”和“共同性”研究的脉络——兼论“城市共同体理论” 217

1.结合“城市共同体理论”进行定位的原因 217

2.族群网络的含义 218

3.对“城市共同体理论”问题的重新思考 223

(1)再论“移民族群网络” 223

(2)共同纽带的形成和“异质性认识” 223

(1)“异质共存”研究的发展过程 232

(2)“异质共存”与“和而不同” 232

4.对城市社会学的期待 232

终章 为了城市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 236

1.“越境移民族群世界”的多面化和深化 236

2.“非同化共存”的现实及地区条件 240

3.日常实践及城市共同体探究 246

后记 24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