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古代汉语  下
古代汉语  下

古代汉语 下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振家主编;于富章,阎玉山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040002086
  • 页数:380 页
图书介绍:
《古代汉语 下》目录
标签:编著 主编

学习提示 1

第一章 文字 2

第一节 汉字的特点 2

一、汉字的表意性质 2

二、汉字形、音、义的关系 3

思考与练习(一) 7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构造 8

一、传统的“六书”说 8

二、“六书”说的局限与写词说的兴起 17

第三节 汉字形体的变异 20

一、古今字 20

思考与练习(二) 20

二、异体字 25

三、繁简字 30

思考与练习(三) 33

第四节 汉字形体的演变 34

一、秦以前的文字 35

二、秦以后的文字 42

思考与练习 (四) 50

第五节 汉字构造与古书阅读 50

一、纯表意字与词义 50

二、形声字的形符与词义 55

思考与练习(五) 59

第一节 古今词汇和古今词义 60

第二章 词汇 60

学习提示 60

一、古用今废词 61

二、古今传承词 62

三、古今词义的差异 65

思考与练习(六) 73

第二节 词义和词义系统 73

一、词的本义和变义 74

二、词的基础义和引申义 78

三、词义引申的方式 79

四、词义引申的类型 87

思考与练习(七) 89

一、古代汉语单音词 91

第三节 单音词和复音词 91

二、古代汉语复音词 92

思考与练习(八) 105

第四节 同义词和同义词辨析 106

一、辨析同义词的意义 106

二、同义词的主要差别 111

三、辨析同义词的基本方法 115

四、辨析同义词应注意的问题 119

思考与练习(九) 120

学习提示 122

第三章 名词和句式 122

第一节 名词谓语句 122

一、判断句 122

思考与练习(十) 128

二、描写句 128

第二节 名词用作状语 129

一、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129

二、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132

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133

思考与练习 (十一) 135

第三节 中心词不出现用法 135

一、中心词不出现的语法特点 135

二、中心词不出现不同于成分省略 138

思考与练习(十二) 139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41

第一节 名词等活用为动词 141

第四章 动词和句式 141

学习提示 141

二、形容词、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144

思考与练习(十三) 145

第二节 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 146

一、使动用法 146

二、意动用法 148

三、处动用法 150

四、为动用法 151

思考与练习 (十四) 152

第三节 双宾语 153

一、动词含有授予或问询意义的 153

二、动词不含有授予或问询意义的 155

三、动词是“为”字的 156

思考与练习(十五) 157

第四节 被动句 157

一、没有特定标志的 157

二、用助词“见”字的 158

三、用“于××”作补语的 158

四、用“为××(所)”作状语的 159

五、用“被”字的 160

思考与练习(十六) 161

学习提示 163

第五章 语序和成分省略 163

第一节 宾语前置 163

一、宾语是疑问代词的 163

二、否定句代词作宾语的 164

三、有“是”、“之”等为标志的 165

四、结构上没有特定标志的 166

思考与练习(十七) 167

第二节 可以用于动词前的词作谓语 167

一、形容词作谓语的 168

二、数量词作谓语的 168

三、“甚”、“必”、“久”作谓语的 168

四、疑问代词“何”字作谓语的 169

五、能愿动词“宜”、“可”作谓语的 169

思考与练习(十八) 170

第三节 兼语前置和省略 170

一、使令式 170

二、“以××为××”式 172

三、称谓式 173

思考与练习(十九) 174

学习提示 175

第六章 常用虚词和相关句式 175

第一节 代词和相关句式 176

之 176

其 180

彼、夫 184

是 185

然 188

者 190

所 194

何 199

曷、奚、胡、恶、安、焉 202

或 204

莫 205

思考与练习(二十) 207

第二节 副词和相关句式 209

曾 209

将 209

且 210

皆、尽、悉 212

乃 213

非 215

弗 216

毋、勿、无 217

思考与练习(二十一) 218

第三节 介词和相关句式 219

于、乎 219

诸 223

以 224

为 229

与 231

因 232

思考与练习(二十二) 234

第四节 连词和相关句式 235

而 235

则 238

然则 241

然而 242

虽然、然 243

思考与练习(二十三) 244

第五节 语气助词和相关句式 245

一、直陈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 245

也 246

矣 246

巳 247

焉 248

耳、尔、而巳 248

二、疑同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 249

乎 249

与〔欤〕 250

也、矣、焉、哉 251

邪〔耶〕 251

四、感叹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 252

三、祈使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 252

五、句尾语气助词的连用 253

六、句首、句中语气助词 254

夫 254

其、唯〔惟〕 254

者、也 255

思考与练习(二十四) 256

第一节 汉语的音韵结构 257

一、汉语音节的特点 257

第七章 音韵 257

学习提示 257

二、汉语音节的成分——声、韵、调 259

三、古代的记音法举例 266

思考与练习(二十五) 270

第二节 秦汉语音系统 271

一、古音不同于今音 271

二、上古的声母 273

三、上古的韵部 274

四、上古音韵系统的运用 279

思考与练习(二十六) 289

第三节 《广韵》的语音系统 289

一、《广韵》所反映的语音系统 289

二、《广韵》的声母 295

三、《广韵》的韵母 297

四、《广韵》音系和普通话比较 302

五、《广韵》音系的运用 306

思考与练习(二十七) 308

第四节 诗律和词律 309

一、《广韵》以后的韵书 309

二、诗律 310

三、词律 319

思考与练习(二十八) 329

学习提示 330

第八章 综合运用 330

第一节 古书的注释 330

一、古书注释的意义 330

二、古书注释的体例 332

三、古书注释的方法 336

四、古书注释的术语 340

思考与练习(二十九) 346

第二节 古书的标点 347

一、标点古书的意义 347

二、标点古书的原则 349

思考与练习 (三十) 358

第三节 工具书与工具书使用 359

一、常用工具书的种类及性能 359

二、怎样使用工具书 374

思考与练习(三十一) 378

后记 38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