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汉语音转研究
汉语音转研究

汉语音转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泽顺著
  • 出 版 社:长沙:岳麓书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6657053
  • 页数:3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专门研究汉语音转规律的学术著作,对汉语音转的基本理论、音转术语、音转原理、音转语料、音转规律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论述,可谓此一研究领域较为有建树的论著。
《汉语音转研究》目录
标签:语音 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音转的性质 1

一、音转与音变 1

二、音转与转语 2

三、音转的定义 3

第二节 音转研究的意义 5

一、音转与音韵学 5

二、音转与语源学 12

三、音转与方言学 14

四、音转与地名学 18

第三节 音转研究的方法 20

1.平面研究与纵向考察结合 20

2.个案研究与系统归纳结合 20

3.音转研究与跨学科比较研究结合 21

第二章 音转术语 23

第一节 音转术语的历史概貌 23

第二节 音转术语的类别 26

一、泛指音转 26

二、特指双声相转 29

三、特指叠韵相转 31

四、特指声母相转 32

五、特指韵部相转 33

六、特指开口度大小 34

七、特指清浊、等呼、声调 36

八、特指合音现象 37

第三节 音转术语的时代层次 38

一、汉魏时期 39

二、唐宋元明时期 39

三、清代 41

四、晚近 42

五、现当代 45

第四节 音转条例 47

一、分析音转的手段与方法 47

1.上古音韵地位描写 47

2.上古音拟音描写 48

3.描写方法的局限性 50

二、音转条例 51

第三章 音转原理 53

第一节 总则:音转的“四有”模式 53

一、“四有”模式的内部关系 53

1.“四有”模式不是平列关系 53

2.“时”、“地”呈交叉关系 54

3.“字”具有超时空性质 55

二、“四有”模式的理论价值 56

1.“四有”模式所彰显的语言历史观,推动了古音的研究 57

2.“四有”模式所揭橥的音转原理,推动了古义的探求 57

第二节 原理一:同源分化导致音转 59

一、同源分化的必然性 59

1.社会发展,人事日繁,事物日多,导致词语日益分化 59

2.人类认识上的由少到多,由粗到细,由此及彼,导致词语日益分化 60

1.变易与孳乳 62

二、同源分化的类型 62

2.广义与引义 65

三、同源音转的类型 69

第三节 原理二:方言变异导致音转 71

一、方言音转的必然性 71

二、方言音转的类型 74

1.同形异音 75

2.方言造字 75

3.方言借字 77

第四节 原理三:文字假借导致音转 79

一、文字假借的必然性 79

二、假借音转的必然性 82

三、假借音转的特点 83

1.从语音上分析 83

2.从字形上分析 92

3.从字义上分析 97

四、假借音转的类型 100

第五节 原理四:联绵词一词多形导致音转 103

一、联绵词的构词特点 103

1.非汉语音译词 104

2.“急言”、“缓言” 104

4.单音词孳生 105

3.复辅音声母的遗存 105

二、联绵词音转的必然性 109

三、联绵词音转的类型 110

1.从词形归纳 111

2.从音转归纳 111

第六节 原理五:音讹导致音转 115

一、音讹的性质 116

1.音讹与形讹 116

2.音讹与通假 116

二、音讹的类型 118

1.姓氏、人名音讹 118

2.地名音讹 123

3.国名、族名音讹 130

4.称谓音讹 136

三、音讹的原因 138

1.政治的影响 138

2.不明原名含义而俗化 140

3.不满原名含义而雅化 141

4.音无定字,字无定音 145

第四章 音转语料考察 149

一、同系相转 151

1.帮系相转 151

第一节 从声母方面考察 151

2.端系相转 154

3.章系相转 158

4.精系相转 160

5.庄系相转 163

6.见系相转 163

7.影系相转 166

二、同类相转 166

1.端章同类 166

2.精庄同类 171

1.见影异类 173

三、异类相转 173

2.端精异类 177

3.精章异类 181

4.见端异类 183

5.影端异类 186

6.见章异类 188

7.影章异类 189

8.帮见异类 190

9.帮影异类 190

12.见庄异类 192

11.影精异类 192

10.见精异类 192

13.帮端异类 193

14.帮精异类 193

15.庄章异类 194

16.庄影异类 194

17.端庄异类 194

第二节 从韵部方面考察 195

一、旁转 195

1.阴声韵旁转 195

2.阳声韵旁转 201

3.入声韵旁转 206

1.阴阳对转 213

二、对转 213

2.阴入对转 215

3.阳入对转 219

三、旁对转 222

1.阴阳旁对转 222

2.阴入旁对转 228

3.阳入旁对转 234

第五章 音转规律 239

第一节 前人对音转规律的探讨 239

一、音转规律的三个层次 251

第二节 王氏四种中的音转规律 251

二、王氏四种中的音转规律 252

1.祖规律:声韵互动规律 252

2.父规律:声转规律和韵转规律 255

3.子规律:个体声转规律和个体韵转规律 277

第三节 王氏四种与《说文》声训的比较互证 295

第四节 王氏四种与《释名》声训的比较互证 301

第五节 音转规律的例外性 307

1.音近义同 315

一、音转与音义关系类型 315

第一节 音义关系的制约 315

第六章 音转的制约机制 315

2.音随义转 316

3.声义同源 316

4.异读别义 317

二、音义关系对音转的制约 318

1.音义关系中“义”的制约 318

2.音义关系的结构性制约 320

第二节 语言系统的制约性 322

一、语音对应原则 322

二、语义对应原则 324

三、语音对应+语义对应原则 326

第三节 声韵统一的制约 333

一、声韵互动 333

二、声韵同训 334

第七章 余论:关于音转研究的几个问题 337

一、关于音转的复杂性问题 337

二、关于音转现象与上古音系的矛盾问题 339

三、关于音转研究课题的独立性问题 344

参考文献 346

回到拉萨(代后记) 35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