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 第1卷-第2卷 先秦至南北朝 隋唐五代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学为总主编;张海鹏,孙培青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040062402
- 页数:862 页
第一编 先秦时期 7
第一章 早期的选贤举能与学校考试 7
一、选贤举能与贡士考察 7
先秦至南北朝卷 7
二、学校考试 21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招贤养士和学校考试 23
一、招贤养士与察能 23
二、学校考试 39
一、察举和察举考试 43
1.举贤良对策 43
第一章 西汉时期的察举考试和学校考试 43
第二编 秦汉时期 43
2.察孝廉 65
3.举试秀才 70
4.试明经 72
5.举博士 73
6.举荐试吏 77
7.举试其他人才 86
8.评价、综述 90
二、学校考试 94
第二章 东汉时期的察举考试和学校考试 99
一、察举考试 99
1.举贤良对策 99
2.察孝廉试经 109
3.举试秀才 121
4.举明经课试 123
5.选试博士 125
6.举试童子郎 132
7.举试其他专门人才 133
8.综论 136
二、学校考试 141
1.太学、宫邸学、鸿都门学 141
2.郡国学、县学 144
3.私学 145
第三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57
第一章 三国两晋时期的选官和学校考试 157
一、察举考试 157
1.举贤良对策 157
2.察孝廉试经 161
3.举试秀才 167
4.选试博士 172
5.举试其他专门人才 178
6.综论 179
二、九品中正制 184
1.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法 184
2.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189
三、学校考试 192
1.太学、国学、郡县学 192
2.私学 194
1.举贤良、文学 196
2.察孝廉 196
一、察举考试 196
第二章 十六国、北朝时期的选官和学校考试 196
3.举秀才 198
4.荐举 205
5.举明经 206
6.综述 207
二、九品中正制 211
三、学校考试 215
1.太学、国子学、中书学 215
3.东庠、西序、崇文、私学 218
2.小学、律学、史学 218
4.郡学(地方学校) 219
第三章 南朝时期的选官和学校考试 222
一、察举考试 222
1.察孝廉 222
2.举秀才 224
3.举明经 229
4.选博士 229
5.举试贤良、文学及其他人才 232
6.荐举 233
7.综述 236
二、九品中正制 239
1.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法 239
2.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243
三、学校考试 245
1.国学、太学 245
2.专门学校 256
3.地方官学 259
4.私学 260
(一)隋国子寺 273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 273
(二)唐国子监 273
隋唐五代卷 273
第一编 学校考试 273
第一章 国子监 273
二、教学内容与考试 276
三、入学考试 279
四、旬试与月试 280
五、岁试 281
六、大成生考试 282
七、其他 282
二、唐政府部门附属学校 285
(一)弘文馆、崇文馆 285
一、隋政府部门附属学校 285
第二章 政府部门附属学校 285
(二)崇玄学 287
(三)天文学 288
(四)音乐学校 289
(五)医药学校 291
(六)兽医学校 292
(七)工艺学校 292
(九)教坊 293
(八)习艺馆 293
第三章 地方学校 295
一、隋代地方学校 295
(一)州郡县学的主管部门 295
(二)州郡县学的考试 295
二、唐代地方学校 296
(一)府州县学的设置与主管部门 296
(二)府州县学的考试 298
一、隋代考试制度的初创 303
第一章 考试制度的沿革 303
第二编 科举考试 303
二、唐五代考试制度的发展完善 305
第二章 考试机构及其职能 310
一、隋代考试机构及其职能 310
二、唐代考试机构及其职能 310
(一)地方主持贡举考试的机构 310
(二)中央主持贡举考试的机构 311
(三)主考官 313
(一)考试科目渐次形成 327
一、隋代考试科目 327
第三章 考试科目 327
(二)秀才科 328
(三)进士科 329
(四)明经科 330
(五)孝廉科 330
二、唐五代考试科目 331
(一)常科 331
1.总叙 331
2.秀才科 336
3.明经科 337
4.进士科 344
5.明法科 351
6.明书科 352
7.明算科 352
8.三礼科 353
9.开元礼科 353
10.三传科 354
12.道举科 355
11.三史科 355
13.孝廉科 357
14.孝悌力田科 358
15.童子科 359
16.万言科 363
17.弘文崇文生举 364
18.斋郎简试 364
(二)制科 366
1.制举诏令 366
2.制举科目 379
3.制科及第 381
(三)武科 391
1.常科 391
2.制科 392
附:备考读物 394
(一)各种备考读物 394
(二)白居易《策林》 396
第四章 考试过程 422
一、考试一般过程 422
(一)县考试州府覆试 424
1.贡举人须由州府考送与拔解 424
二、府州县考试 424
2.分科考送 426
3.考试内容与场次 427
4.考试等第与举送名额 428
(二)合格者解送 430
1.行乡饮酒礼 430
(一)应试的资格条件 432
1.资格条件的若干规定 432
三、省试 432
2.随计入京应试 432
2.须隶所在官学然后举 434
3.应试的各色人物 435
(二)求荐 438
1.请谒求知己 438
2.获得名人公荐 456
(三)试前手续与仪式 461
1.尚书省集中 461
①纳文解 461
②贡举人互保 461
2.贡士朝见 462
3.贡举人谒先师 463
4.贡举人试前纳卷 464
四、殿试 465
(一)殿试事例 465
(二)试前训令 467
第五章 考试命题与评卷 469
一、命题 469
(一)诗 471
1.府、州、监考试诗卷 471
二、各类试题与试卷 471
2.进士考试诗卷 473
(二)赋 484
1.府试赋卷 484
2.进士考试赋卷 485
(三)策 509
1.府州试策 509
2.常科试策 511
①秀才 511
②明经 511
③进士 514
④道举 525
⑤弘文崇文生举 526
3.制科试策 526
①制策 526
②策对 530
4.其他 582
(四)书 583
(五)表 583
三、评卷标准 583
(一)常科的考场 589
一、考场设置 589
第六章 考试管理 589
(二)制科的考场 590
二、指派贡举考试官 591
三、考场条规 592
(一)试卷印发 592
(二)考场管理 592
(三)帖经及经义当众考定 593
(四)夜试给烛 594
(五)查卷与陈诉 595
四、呈榜 597
五、试卷送中书详覆 598
六、重试 600
七、别头试 603
八、当朝重臣子弟避嫌 604
九、两都试贡举人及因故停试 605
(一)两都试人 605
(二)因故权停 606
一○、考试不实者法办 608
一一、科举考试中舞弊种种 610
一二、科场案 615
一三、其他 623
第七章 考试录取与出路 625
一、录取名额与等第 625
(一)常科录取名额 625
1.录取名额的变动 625
2.登科记总目 630
(二)制科的录取 635
(三)录取标准与等第 638
1.标准与实际掌握 638
2.等第 642
(一)放榜 643
二、考试放榜与谢恩庆贺 643
(二)谢主司 645
(三)过中书都堂 648
(四)新进士期集庆宴活动 649
1.宴集 649
2.题名 653
三、录取后的出路 654
(一)进士的出路 654
1.平选入仕 654
①平选京官 654
②平选外官 657
2.辟署使府 661
3.应制科或吏部科目 670
4.仕途升迁 670
5.隐居民间 677
(二)明经的出路 678
1.平选入仕 678
①平选京官 678
②平选外官 679
4.仕途升迁 681
3.应制科或其他科目 681
2.辟署使府 681
(三)明法的出路 683
(四)三礼、三传、三史的出路 684
(五)开元礼的出路 684
(六)道举的出路 684
(七)童子(神童)科出路 685
(八)制科的出路 685
1.授京官 685
2.授外官 687
(九)勅赐及第 690
3.辟署使府 690
4.仕途升迁 690
四、其他 692
(一)考试及第世家 692
1.兄弟进士(明经) 692
2.父子进士(明经) 694
3.进士(明经)家族 696
4.父子、兄弟制举及第 700
3.常科、制科连中 701
2.制科连中 701
1.常科连中 701
(二)考试连中者 701
4.常科、制科、吏部科目连中 703
(三)考场久困者 704
(四)纳钱给出身 706
第三编 官员铨试 709
第一章 铨试机构及其职能 709
一、隋代铨试机构与主选官 709
二、唐代铨试机构 710
三、唐代铨试主选官 717
第二章 铨试科目 727
一、总叙 727
二、科目 728
(一)试判入等 728
(二)博学宏词 731
(三)书判拔萃 737
第三章 铨试内容与形式 741
一、总叙 741
二、命题 742
(一)博学宏词诗 743
三、各类试题与试卷 743
(二)博学宏词赋 744
(三)命判 751
(四)论 754
(五)议 755
(六)铭 755
第四章 铨试管理 756
一、铨试条规 756
二、入试资格 772
三、铨试出路 774
五、铨试舞弊与处罚 776
四、铨试考场管理 776
六、铨试暂停 783
第四编 时人评议 787
第一章 选才任官的标准 787
第二章 考试制度利弊与改革的建议 798
第三章 时论杂记 820
附一 特殊考试 826
附二 隋唐考试制度对日本的影响 832
附三 后人对隋唐考试的评论 840
附录 第一卷、第二卷引用书目 853
- 《女丹仙道:道教女子内丹养生修炼秘籍 下》董沛文著 2012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36》王强主编 2017
- 《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研究论稿》雷恩海主编 2018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1》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8》王强主编 2017
-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全解 2015-2019 中药学专业知识 1》黄坤主编 2020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40》王强主编 2017
- 《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与解析 第3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组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高等数学试题与详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数学教学团队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主编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家庭音乐素养教育》刘畅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