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自然辩证法原理  修订版
自然辩证法原理  修订版

自然辩证法原理 修订版PDF电子书下载

自然科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德胜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303007601
  • 页数:549 页
图书介绍:
《自然辩证法原理 修订版》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1

一、自然辩证法的概念来源 1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体系 15

三、自然辩证法与相近学科的关系 19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 23

一、列宁对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发展 23

二、前苏联的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 29

三、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34

第三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目的和方法 45

一、学习自然辩证法的目的 46

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 49

第一章 科学的进步与人类自然观的发展 53

第一节 古代科学技术与朴素的自然观 53

一、原始时代的技术与经验形态的自然知识 53

二、对自然的敬畏与原始宗教自然观 55

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56

四、古代科学的繁荣 60

五、基督教的兴起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自然观 61

第二节 近代科学革命与形而上学自然观 64

一、文艺复兴与科学解放 64

二、实验科学的兴起 67

三、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70

四、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及其作用 71

一、近代后期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及其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冲击 74

第三节 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 74

二、近代后期自然科学的主要特征 81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82

第四节 现代科学革命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84

一、现代物理学革命 85

二、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91

三、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95

第二章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102

第一节 自然界的系统性 102

一、系统思想的历史发展 102

二、系统范畴的规定 105

三、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109

四、系统中整体和部分 112

五、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18

第二节 自然界的层次性 126

一、层次的概念 126

二、层次和类型的关系 133

三、物质系统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 135

第三节 自然界的对称和非对称 145

一、人类认识对称和非对称现象的历史发展 145

二、对称和非对称范畴的规定 147

三、对称和非对称的关系 151

四、对称和非对称的表现 154

五、对称方法 157

第四节 自然界的有序和无序 160

一、人类对有序和无序认识的历史发展 160

二、有序和无序范畴的规定 164

三、有序和无序的关系 168

一、人类对世界连续性与间断性认识的历史发展 174

第五节 连续和间断 174

二、连续和间断范畴的规定及其相互关系 179

三、数学中的连续和间断 184

四、研究连续和间断的意义 186

第六节 自然界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187

一、简单性和复杂性的对立统一 188

二、科学研究中的简单性原则 190

三、反对“简单化”的倾向 193

四、要注意研究复杂性 196

第七节 精确性和模糊性 199

一、精确和模糊范畴的含义 199

一、吸引和排斥范畴的历史考察 201

二、精确性和模糊性的关系 201

三、研究精确性与模糊性的方法 205

第三章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208

第一节 自然界演化的动力:吸引和排斥 208

二、吸引和排斥范畴的规定及其相互关系 211

三、吸引和排斥的表现 215

第二节 平衡和非平衡、稳定和不稳定 223

一、平衡和非平衡的历史考察 223

二、平衡和非平衡范畴的规定及关系 225

三、平衡和非平衡的表现 227

四、研究平衡和稳定范畴的意义 230

第三节 可逆和不可逆 236

一、可逆和不可逆范畴的历史考察 236

二、可逆和不可逆范畴的规定及相互关系 239

三、时间箭头与可逆和不可逆 242

第四节 上升和下降、进化和退化 244

一、人类对世界发展趋势的认识 244

二、进化和退化、上升和下降范畴的规定及关系 246

三、自然界的前途 248

第五节 渐变和突变 249

一、人们对渐变和突变认识的发展 249

二、渐变和突变范畴的规定及表现 251

三、自然科学对渐变和突变的研究 253

第六节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261

一、人类对决定论和非决定论认识的历史发展 261

二、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概念及关系 265

三、研究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方法及意义 269

第四章 辩证的自然图景 271

第一节 宇宙的演化 271

一、宇宙模型 271

二、宇宙演化的观测依据 274

三、宇宙的演化阶段和宇宙的未来 276

四、现代宇宙学对时空性质的认识 279

第二节 星系的演化 280

一、星系的分类与演化的关系 280

二、特殊星系与星系的演化 282

三、星系的起源 284

第三节 恒星的起源和演化 285

一、恒星的起源 286

二、恒星的能量来源 287

三、恒星的演化阶段 289

第四节 太阳系的起源和地球的演化 294

一、太阳系的主要特征 295

二、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295

三、20世纪的星云说 297

四、地球的演化 300

第五节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302

一、生命的特征 302

二、生命的起源 304

三、生物的进化 306

四、物种的形成 308

第六节 人类的产生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309

一、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309

二、人类发展的过程 312

三、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316

第五章 人和自然界 318

第一节 人和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318

一、原始时代——人类利用自然的蒙昧阶段 318

二、农业时代——人类改造自然的初级阶段 320

三、工业时代——人类企图统治自然的时代 324

第二节 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现代反思 339

一、悲观论和乐观论 339

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43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 346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346

二、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 350

一、科学的概念 357

第六章 科学的性质、结构和功能 357

第一节 科学的性质 357

二、科学的判据 363

第二节 科学的体系结构 365

一、对科学结构认识的发展 365

二、科学结构的门类 369

三、科学的微观结构 371

第三节 科学的社会功能 372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73

二、科技文明是第一文明 380

三、科学技术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 385

第一节 科学认识的特点 388

一、科学认识是一种高级形式的认识 388

第七章 科学认识过程 388

二、科学认识是认识的一种典型形式 389

第二节 科学认识系统 390

一、科学认识系统的构成 390

二、科学认识系统中主客体的矛盾 394

三、科学实践的结构 396

第三节 科学认识的程序 398

一、科学认识的起点 398

二、科学的发现过程 401

第四节 科学认识的检验、评价和选择 407

一、科学认识的检验 407

二、科学认识的评价和选择 411

第一节 科研选题方法 418

一、确定课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418

第八章 科学研究的方法 418

二、确定课题的程序和方法 421

三、选择和确定课题的原则 428

第二节 搜集事实的方法 429

一、文献方法 431

二、观察方法 433

三、实验方法 435

四、观察与实验中的机遇 438

第三节 概括科学事实的方法 439

一、逻辑思维方法 440

二、形象思维方法 445

一、数学方法 449

第四节 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方法 449

二、假说方法 453

三、建立科学理论的方法 460

第九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 465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465

一、社会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465

二、社会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468

三、社会意识形态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472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480

一、实验和理论的矛盾循环运动 480

二、理论自身的矛盾:科学问题、科学悖论、科学佯谬 483

三、不同观点和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 485

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 487

五、科学的分化与综合 491

第三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 494

一、“套箱”模式 495

二、“猜测-证伪”模式 497

三、“范式更替”模式 501

四、“研究纲领进化 退化转换”模式 503

五、“研究传统-解决问题”模式 506

六、“树状”模式 509

七、对科学技术发展模式的再认识 513

第十章 科学活动和科学组织 517

第一节 科学活动及其特点 517

第二节 科学活动的准则 523

一、公平性原则 523

二、共用性原则 524

三、可怀疑性原则 525

四、无私利性原则 526

五、独立性原则 527

第三节 科学活动的主体 528

一、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528

二、科学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530

三、科学家品质方面的共同特点 533

第四节 科学活动组织 536

一、科学活动组织的历史沿革 536

二、科学组织与科学活动 539

第五节 科学奖励 542

一、什么是科学奖励 542

二、科学奖励的功能 544

三、马太效应、小镇效应、光环效应 545

四、“获奖链”的形成及原因 54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