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乡村秩序重构及灾害应对  以淮河流域商水县土地改革为例  1947-1954
乡村秩序重构及灾害应对  以淮河流域商水县土地改革为例  1947-1954

乡村秩序重构及灾害应对 以淮河流域商水县土地改革为例 1947-1954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贾滕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9740873
  • 页数:35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稿以商水县为例,商水县是今河南省周口市辖下的一个省级农业贫困县,位于豫东平原、淮河支流的沙河中游。县境内沟河纵横,易使坡洼地方形成内涝;沙河流经县境北部,是一条过境泄洪河道,由于历史以来泥沙沉淀、河床较高,易造成洪涝灾害。本书对1954年发生在商水县各乡村的土地改革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发现基于宏观建构理念的革命逻辑应与基于微观机制的集体行动逻辑相结合,使其达到耦合、共振。
《乡村秩序重构及灾害应对 以淮河流域商水县土地改革为例 1947-1954》目录

绪论 1

一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1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和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3

三 几个概念的界定 5

第一章 危机中的乡村 8

第一节 经常性的水患 11

一 商水县境内的沙河、汾河 11

二 经常性水害及旧政府的应对 13

第二节 持续的匪患 20

一 近代以来豫东的匪患 21

二 土匪的成因及危害 26

第三节 传统权威蜕变下的乡村秩序 28

一 旧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的演变 28

二 基层政权组织及其组成人员的蜕变 30

第四节 日益恶化的农户生存状况 36

一 生存环境恶化 36

二 生活入不敷出 40

小结 集体行动困境视角下的乡村危机 47

一 集体行动的逻辑 47

二 乡村危机下的集体行动困境 48

三 何以摆脱危机、走出困境 51

第二章 新政权对乡村的初步控制 54

第一节 新政权的初建与武装斗争 57

一 革命政权的建立 57

二 武装斗争 59

三 商水县与郾商西县合并 60

第二节 “急性土改” 60

一 新政权领导的“急性土改” 60

二 “急性土改”的停止及其原因 63

第三节 以“支前”为中心的乡村初步动员 66

一 对战勤与财粮工作的部署 66

二 初步动员下乡村的反应 68

小结 国家介入下乡村集体行动的初步尝试 82

第三章 国家对乡村秩序的全面重构 87

第一节 剿匪反霸、清算与基层组织的建立、巩固 88

一 剿匪、反霸清算与减租减息清算 89

二 基层组织的建立与巩固 101

第二节 土改、复查与民主建政 103

一 土改 104

二 土改复查与民主建政 111

第三节 “草根精英”的兴起与乡村文化的重构 121

一 “草根精英”的兴起——以农村干部和农村党员为例 121

二 乡村文化的重构 131

第四节 乡村社会秩序变动中的恐慌与希望 142

一 变动时期纷传的谣言 143

二 不觉悟群众的言行 151

三 翻身农民代表的意见与提案 163

第五节 一个村庄的革命实践 171

一 三里长村的基本情况 171

二 新政权的初步介入与斗争(1947年秋至1949年8月) 174

三 全县的剿匪反霸重点(1949年8月至1950年春) 177

四 剿匪反霸后到土改前的情况(1950年春至1950年10月) 182

五 全县的土地改革重点(1950年10月后) 188

小结 国家建构之下乡村集体行动困境的突破 198

附表 201

第四章 新秩序对灾害的成功应对 211

第一节 新秩序运行的运动机制 212

一 基层党政组织状况 212

二 宣传下乡 225

三 中心工作与群众动员 233

四 积极分子的关键作用 243

第二节 乡村秩序重构后的传统灾害应对 249

一 土改后农户生存状况的改善 251

二 新中国成立前后依然严重的灾害状况 272

三 动员—运动机制对传统灾害的应对 276

小结 集体行动的救灾成效及其对运动—动员机制的强化 293

第五章 国家意志下的“集体行动”:有效性取向的乡村革命 296

第一节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演变的革命逻辑 296

一 选择革命 296

二 革命选择 298

第二节 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 299

一 乡村新秩序的两个维度 299

二 达成集体行动 300

余论 革命逻辑及其重陷集体行动困境的隐忧 303

一 土地改革及其革命逻辑 303

二 集体行动逻辑对革命的解释力度 304

三 革命逻辑、集体行动逻辑的契合与背离 305

附录1 309

附录2 321

参考文献 330

后记 35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