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证据审查判断与出庭实务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伟军,朱丽欣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854594
- 页数:369 页
目录第一编 证据审查判断第一章 刑事证据及其证明责任一、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4
(一)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及法律依据 4
(二)刑事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 5
二、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8
(一)物证 8
(二)书 9
(三)证人证言 11
(四)被害人陈述 12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14
(六)鉴定结论 15
(七)勘验、检查笔录 17
(八)视听资料 19
三、刑事证据的分类 20
(一)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21
(二)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22
(三)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23
(四)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25
(五)实体证据和程序证据 26
四、公诉案件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27
(二)公诉案件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28
(一)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承担的法律依据 28
(三)公诉案件中证明责任的转移 30
五、对“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证明标准的理解与运用 31
第二章 刑事证据的审查判断一、刑事证据审查、判断的任务 33
二、证据的审查、判断与案件的证明标准 35
(一)单个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 35
(二)全案证据的审查、判断标准 36
三、审查、判断证据的思维形式 37
(一)辩证的思维形式 37
(二)系统的思维形式 39
(三)逻辑的思维形式 40
四、审查判断证据的方法 42
(一)单个证据的审查判断方法 42
(二)诸证比对审查判断的方法 46
(三)全案综合证据的审查判断方法 47
第三章 审查起诉中证据审查判断的疑难问题一、关于间接证据能否定案的问题 50
(一)间接证据的特点和作用 50
(二)审查、判断间接证据的方法 52
(三)运用间接证据定案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5
二、关于“一对一”证据的审查、判断与运用 56
(一)“一对一”证据的特征 56
(二)对“一对一”证据的审查判断 57
(三)“一对一”证据在案件中的个体运用 59
三、证言中伪证的审查与判断 59
(一)证言中伪证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 59
(二)司法实践中对证人伪证的审查与判断 61
四、审查起诉中对翻供口供的审查与判断 63
(一)犯罪嫌疑人翻供的原因 63
(二)审查起诉中对犯罪嫌疑人翻供的审查判断 65
(三)审查起诉中如何避免犯罪嫌疑人翻供 66
(一)串供的原因及表现形式 67
五、审查起诉中对串供的审查与判断 67
(二)审查判断串供证据应注意的事项 68
(三)如何发现或揭露串供 69
六、共同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的审查与判断 70
第四章 八类普通刑事犯罪证据审查标准故意杀人案一、故意杀人罪的构成及证据的一般特点 73
(一)概念 73
(二)构成要件 73
(三)故意杀人罪证据的一般特点 74
二、故意杀人案件审查起诉证据要求 75
(一)确定被害人身份的证据 75
(二)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证据 76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主观心理状态的证据 77
(四)证明犯罪事实发生的证据 78
三、一般常见杀人案件审查中注意收集的证据 80
(一)枪杀案件 80
(二)爆炸杀人案 81
(三)投毒杀人案件 81
(四)窒息死亡的案件 82
(五)溺水死亡的案件 83
(六)外力打击致人死亡的案件 83
(七)抢劫、强奸杀人的案件 83
(九)毁尸灭迹的案件 84
(八)群殴杀人的案件 84
四、如何审查故意杀人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 85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案一、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案件的犯罪构成及证据的一般特点 87
(一)概念 87
(二)构成要件 87
(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案证据的一般特点 88
二、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案件审查起诉证据要求 90
(一)证明案件起因证据的审查 90
(二)证明犯罪过程证据的审查 91
(三)证明伤害后果证据的审查 91
(一)器械类伤害案的证据审查 92
三、几类常见故意伤害案件的证据审查要求 92
(二)撞击类伤害案的证据审查 93
(三)徒手类伤害案的证据审查 94
(四)故意伤害案件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 95
强奸案一、强奸罪的犯罪构成及证据的一般特点 98
(一)概念 98
(二)构成要件 99
(三)强奸罪证据的一般特点 100
二、强奸案件审查起诉证据要求 102
(二)对证明被害人身份的证据审查要求 103
(一)对证明犯罪嫌疑人证据的审查要求 103
(三)对证明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关系的证据审查要求 105
(四)对证明犯罪嫌疑人主观故意的证据审查要求 105
(五)对证明犯罪时采用的强制手段的证据审查要求 106
(六)对证明犯罪情节的证据审查要求 109
(七)对物证的证据审查要求 110
(八)对证明被害人主观心理状态证据的审查要求 111
三、强奸案件对被害人陈述的审查要求 112
四、对“半推半就”证据形态的审查及认定强奸罪证据的五项原则 114
(二)构成要件 116
(一)概念 116
抢劫案 一、抢劫罪的构成及证据的一般特点 116
(三)抢劫案件证据的一般特点 117
二、抢劫案件审查起诉的证据要求 118
(一)审查证明犯罪嫌疑人主观故意的证据 118
(二)审查证明抢劫犯罪侵犯客体的证据 120
(三)审查证明抢劫作案过程的证据 120
(四)审查证明犯罪情节的证据 121
(五)对物证的证据审查 122
(七)对鉴定结论的审查要求 124
(六)审查证明抢劫行为人与犯罪嫌疑人同一人身认定的证据 124
三、对几类抢劫案件的证据审查要求 125
(一)一般抢劫案的证据审查要求 125
(二)共同犯罪形态的抢劫或抢劫集团案件证据审查要求 126
(三)胁迫抢劫和轻暴力抢劫案证据审查要求 126
(四)重暴力抢劫案件证据审查要求 126
(五)其他非暴力抢劫案证据审查要求 126
(六)拦路抢劫案证据审查要求 127
(七)人室抢劫案证据审查要求 127
(八)持枪抢劫案证据审查要求 127
(十)多次抢劫或抢劫多人的证据审查要求 128
(十一)抢劫银行或金融机构的案件证据审查要求 128
(九)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犯罪的证据审查要求 128
(十二)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证据审查要求 129
(十三)抢劫军用物资或抢险、救灾、救济物资案件的证据审查要求 129
爆炸案一、爆炸罪的犯罪构成及证据审查的一般特点 130
(一)概念 130
(二)构成要件 130
(三)爆炸罪证据的一般特点 131
二、爆炸案件审查起诉证据要求 132
(一)证明爆炸动机的证据审查要求 132
(二)证明爆炸物来源的证据审查要求 132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身份的证据审查要求 133
(四)证明爆炸手段、爆炸过程的证据审查要求 134
(五)证明爆炸行为已经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或已造成重大后果的证据审查要求 135
三、爆炸案件分类证据的审查要求 136
(一)被告人供述 136
(二)被害人陈述 137
(三)证人证言 138
(四)物证 139
(五)书证 139
(六)现场勘验、检查笔录 140
(七)鉴定结论 141
(八)视听资料 142
贩卖毒品案一、贩卖毒品罪的构成及证据审查的一般特点 143
(一)概念 143
(二)构成要件 143
(三)贩卖毒品罪证据审查的一般特点 144
二、贩毒案件审查起诉证据要求 146
(一)证明毒犯身份的证据审查要求 147
(二)证明犯罪动机及对毒品是否明知的证据审查要求 148
(三)证明贩毒手段的证据审查要求 149
(四)证明毒品数量、性质的证据审查要求 149
(五)证明贩毒情节的证据审查要求 150
三、对贩毒案件几类复杂证据的审查要求 151
(一)贩毒案件中鉴定结论的证据审查要求 152
(二)贩毒案件中特殊证言的审查要求 152
(三)贩毒案件中“零口供”证据的审查要求 155
放火案 157
一、放火罪的构成及证据审查的一般特点 157
(一)概念 157
(二)构成要件 157
(三)放火罪证据的一般特点 158
二、放火案件审查起诉证据要求 159
(一)证明起火原因的证据审查要求 159
(二)证明犯罪嫌疑人犯罪动机证据的审查要求 160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放火行为证据的审查要求 161
(四)证明放火后果的证据审查要求 162
三、审查放火案件证据应注意的问题 163
投入危险物质案一、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及证据的一般特点 165
(一)概念 165
(二)构成要件 165
(三)投放危险物质罪证据审查的一般特点 166
二、投放危险物质案件审查起诉证据要求 167
(一)证明投放危险物质动机证据的审查要求 167
(二)证明危险物质来源证据的审查要求 168
(三)证明投放危险物质手段、行为证据的审查要求 169
(四)证明具体犯罪人证据的审查要求 170
(五)证明犯罪后果证据的审查要求 171
三、投放危险物质案件几类主要证据的审查要求 172
第五章 五类职务犯罪证据审查标准贪污案一、贪污罪的构成及证据的一般特点 175
(一)贪污罪的概念 175
(二)贪污罪构成要件 175
(三)贪污罪证据的一般特点 180
二、贪污案件审查起诉证据要求 184
(一)确定贪污罪主体身份的证据 184
(二)证明贪污犯罪事实发生的证据 186
(三)确认犯罪嫌疑人主观心理状态的证据 190
(四)证明犯罪事实确系犯罪嫌疑人所为的证据 192
挪用公款案一、挪用公款罪的特征和证据的一般特点 195
(一)挪用公款罪的概念 195
(二)挪用公款罪构成特征 195
(三)挪用公款罪证据的一般特点 201
二、挪用公款案件审查起诉证据要求 203
(一)证明发生了挪用公款犯罪事实的证据 203
(二)证明犯罪主体身份以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证据 207
(三)确认犯罪的主观方面为“挪用”故意的证据 207
(一)国有单位领导向其主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下级单位借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证据审查要求 208
三、常见挪用公款案件中的证据审查要求 208
(二)国家工作人员以个人名义挪用公款为他人贷款提供担保,或者挪用有价证券、金融凭证用于质押的证据审查要求 209
(三)挪用公款归还个人欠款行为的证据审查要求 210
(四)挪用公款用于注册公司、企业行为的证据审查要求 211
(五)挪用公款转化为贪污案件的证据审查要求 211
受贿案一、受贿罪的构成及证据的一般特点 213
(一)受贿罪的概念 213
(二)受贿罪构成特征 213
(三)受贿罪证据的一般特点 219
(一)证明犯罪主体身份的证据 221
(二)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贿赂的证据 221
二、受贿案件审查起诉证据要求 221
(三)确认犯罪主观方面的证据 224
(四)关于犯罪对象的证据 224
三、本罪在收集认定证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25
(一)《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斡旋受贿的证据 225
(二)《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二款“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证据 226
(三)以“借”为名的受贿证据 226
(四)共同受贿的证据 227
(六)“一对一”证据的认定 228
(五)证人证言的判断 228
滥用职权案一、滥用职权罪的构成及证据的一般特点 230
(一)滥用职权罪的概念 230
(二)滥用职权罪的构成特征 230
(三)滥用职权罪证据的一般特点 233
二、滥用职权案件审查起诉证据要求 234
(一)确认犯罪主体身份的证据 234
(二)确认犯罪事实发生及证明犯罪危害后果的证据 235
(三)确认犯罪事实发生及证明犯罪危害后果的证据 236
(四)确认滥用职权罪主观方面的证据 237
(一)玩忽职守罪的概念 238
(二)玩忽职守罪构成要件 238
玩忽职守案一、玩忽职守罪的构成及证据的一般特点 238
(三)玩忽职守罪证据的一般特点 242
二、玩忽职守案件审查起诉证据要求 244
(一)确定犯罪主体身份的证据 244
(二)确认犯罪嫌疑人主观心理状态的证据 245
(三)确认犯罪事实发生的证据 246
(四)确认玩忽职守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 247
第二编 出庭实务第六章 出庭公诉概论 一、公诉人出庭的法律依据及诉讼地位 252
(一)公诉人出庭的法律依据 252
(二)公诉人在法庭上的诉讼地位 253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被害人、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被害人委托人的意见 254
二、审查起诉的程序 254
(二)履行侦查监督决定退查或自行补充侦查 255
(三)审查并作出不起诉决定 255
(四)审查决定起诉 256
(五)出庭支持公诉 257
(六)依法履行审判监督 257
三、出庭支持公诉的基本原则 258
(一)严格依法办案原则 258
(二)忠实于事实,忠实于法律原则 259
(三)公平、正义原则 260
(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261
(三)出示证据,协助法庭调查 262
(二)讯问被告人 262
四、出庭支持公诉的任务 262
(一)宣读起诉书、支持公诉 262
(四)发表公诉词,揭露犯罪,宣传法制 263
(五)参加法庭辩论 263
(六)对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履行监督 264
第七章 审查起诉的内容、方法及要求一、审查起诉的内容 265
(一)对犯罪事实和情节的审查 266
(二)对全案证据的审查 268
(三)准确认定犯罪性质和罪名 269
二、审查起诉的步骤和方法 272
(一)审阅案件材料 272
(二)讯问犯罪嫌疑人 276
(三)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人的意见 277
(四)补充完善证据 277
(五)作出决定 278
三、不起诉的种类及条件 278
(一)法定不起诉及适用范围 278
(二)酌定不起诉及适用范围 279
(三)存疑不起诉及适用范围 280
四、提起公诉的要求 280
(一)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 281
(三)必须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282
(二)认定事实的证据必须达到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 282
(一)首部 284
(二)被告人基本情况 284
(三)辩护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单位、通迅地址 284
第八章 起诉书、公诉词的制作及应注意的问题一、起诉书的格式及内容 284
(四)案由和案件来源 285
(五)犯罪事实和证据 285
(八)附附注 286
(一)分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286
二、起诉书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286
(七)结尾 286
(六)起诉的理由和法律根据 286
(二)事实部分的叙述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287
(三)证据部分要专段论 288
(四)引用法律依据必须完整、准确 289
(五)起诉理由及量刑建议要客观、准确、适度 289
(六)起诉书结构要紧凑,用语应规范严谨、简洁明了 290
(七)注意保密 290
三、公诉词的内容及结构 291
(二)重点突出,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293
(一)观点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或自相矛盾 293
四、公诉词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293
(三)论理透彻,要有很强的论辩性 294
(四)公诉词用语要规范,既要严谨、准确,又要形象、生动 295
第九章 起诉书、公诉词、答辩提纲实例张某某、马某某、冯某某故意杀人案起诉书 296
塔某等四被告人盗掘古文化遗址案公诉词 299
王某某等三人抢劫、故意杀人案公诉词 305
王某某、霍某某、史某某抢劫、故意杀人案答辩提纲 308
马一等三被告人贩卖毒品案公诉词 312
袁某某奸淫幼女案公诉词 316
赵某某故意杀人案公诉词 319
任某某等八人盗窃、销赃集团案公诉词 322
范某某故意杀人案公诉词 326
王某某、武某某故意杀人案公诉词 330
屈某某非法行医案抗诉意见 335
第十章 控辩式法庭论辩的方法及策略一、搞好庭前准备,预测辩论焦点 342
二、掌握重点,当庭讯问,为法庭调查奠定基础 343
(一)开门见山式直接讯问 344
(二)由表及里式递进讯问 344
(六)抓住矛盾式反驳讯问 345
(五)针锋相对式揭露讯问 345
(四)供证印证式对质讯问 345
(三)云遮雾绕式迂回讯问 345
(七)雾里探花式含蓄讯问 346
三、合理调配,出示证据,推进庭审调查的进一步展开 346
(一)顺序示证法 347
(二)分组示证法 347
(三)分类示证法 347
(四)列表示证法 348
(五)分起示证法 348
(一)控辩式庭审中审判长对被告人的几种讯问方式 349
四、掌握庭审主动,搞好控、辩、审三方互动,通过质证预测辩护要点 349
(六)分罪示证法 349
(二)法庭论辩中辩护人一般采取的辩护方式及应对策略 351
五、法庭辩论中公诉人的答辩与应变 354
(一)公诉人庭审答辩的范围 355
(二)公诉人庭审答辩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356
(三)公诉人在法庭辩论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59
六、出庭公诉中非论辩因素的处理 362
(一)出庭公诉中非论辩因素的概念与作用 362
(二)出庭公诉中非论辩因素的内容与处理 363
附:主要参考文献 367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高等院校保险学专业系列教材 保险学原理与实务》林佳依责任编辑;(中国)牟晓伟,李彤宇 2019
- 《报检与报关实务 第4版》顾永才著 2017
- 《新时代基层党校党性教育教学专题实务》郭志龙主编 2019
- 《人事档案管理实务 第2版》李晓婷 2019
- 《招聘与录用管理实务》葛玉辉,孟陈莉主编 2019
- 《高等学校会计实务》李磊责任编辑;(中国)朱莲美 2019
- 《供电企业档案收集与整理实务》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2019
- 《建筑房地产实务指导丛书 解构与重塑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审判思维与方法》张发靖,李群责任编辑;(中国)周利明 2019
- 《智慧小镇基础建设实务》中浙信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编著 2019
- 《流体力学》张扬军,彭杰,诸葛伟林编著 2019
- 《国际经典影像诊断学丛书 消化影像诊断学 原著第3版》王振常,蒋涛,李宏军,杨正汉译;(美)迈克尔·P.费德勒 2019
- 《法律与教育研究》汪祥欣著 2003
- 《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翻译》姜秋霞,杨正军 2019
- 《大学计算机》王观玉,周力军,杨福建主编 2019
- 《颅脑影像诊断学 第3版》郑帅责任编辑;(中国)于春水,马林,张伟国 2019
- 《素系风格》林伟欣著 2019
- 《蜜蜂养殖实用技术》李继莲,郭军主编 2018
- 《材料力学》邱秀梅,戴景军主编 2016
- 《贵州省煤层气地面抽采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易同生,桑树勋,金军主编;周效志,汪凌霞,陈捷等副主编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