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西南边疆史丛书  中国民族发展史  上
西南边疆史丛书  中国民族发展史  上

西南边疆史丛书 中国民族发展史 上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文光著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05067578
  • 页数:45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稿详细论述了中国民族发展的历史,全面展示了中华各民族从孕育、形成到发展的概貌,以及形成多元一体格局的渐进过程。全文历史脉络清晰、人物事件详实,文字语句流畅,体例结构合理。
《西南边疆史丛书 中国民族发展史 上》目录

导言 1

第一编 先秦:中国民族的孕育时期 17

第一章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及其文化 19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 19

一、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猿人 19

二、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人 20

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新人 21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文化及其主人 21

一、仰韶文化 21

二、大汶口文化 22

三、龙山文化 22

四、马家窑文化 24

五、齐家文化 24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中国东北、北方、西北的文化及其主人 25

一、东北地区 25

二、北方地区 26

三、西北地区 28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中国西南的文化及其主人 29

一、西藏地区 29

二、四川与重庆地区 30

三、云南地区 31

四、广西与贵州地区 32

第五节 新石器时代中国南方的文化及其主人 34

一、河姆渡文化 34

二、马家浜文化 35

三、良渚文化 36

四、屈家岭文化 36

五、大溪文化 37

六、江西、福建、广东地区 37

第六节 新石器时代中国台湾省的文化及其主人 40

一、新石器时代台湾省文化概貌 40

二、台湾考古文化中所反映出的文化交流 41

第七节 新石器时代中国的物质文明及居民的体质特征 43

一、石器 43

二、制陶工艺 45

三、农业文明 46

四、家畜饲养 48

五、建筑工艺 49

六、居民的体质特征与人工畸形 49

第二章 古史传说时代的先民及所反映出的历史文化 52

第一节 关于古史中的传说时代 52

一、西周时期的古史神话传说 52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史神话传说 56

第二节 传说中的三皇时代 61

一、有巢氏 62

二、燧人氏 62

三、伏牺氏 64

四、神农氏 65

第三节 传说中的五帝时代 66

一、黄帝与炎帝 67

二、蚩尤 71

三、颛顼 74

四、帝喾 76

五、尧帝 77

六、舜帝与禹帝 80

第四节 传说时代各人们共同体的关系 84

第三章 夏、商、周:华夏族的形成及其周边民族 88

第一节 夏、商、周概述 88

一、夏族与夏王朝 88

二、商族与商王朝 93

三、周族与西周王朝 95

四、激荡的东周与社会发展的趋同 99

第二节 华夏族的形成 101

一、多元形成的华夏族 101

二、夏商周时期华夏族的孕育、形成与发展 104

第三节 夏、商、周时期的周边各族 106

一、东北地区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106

二、北方地区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109

三、西北地区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112

四、西南地区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115

五、南方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123

第四节 夏、商、周时期各民族的文化 127

一、夏族文化 127

二、商族文化 128

三、西周时期周族的文化 132

四、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的文化 134

(一)华夏族文化 134

(二)东北、北方、西北各民族文化 136

(三)西南、中南、东南各民族文化 138

第五节 夏商周时期各民族的关系 143

一、夏商时期的民族关系 143

二、周代的民族关系 145

第二编 秦汉:中国各主要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151

第一章 秦汉王朝与汉民族的形成 153

第一节 秦汉概述 153

一、秦朝 153

二、汉朝 155

三、秦汉时期中国民族的发展特点 158

第二节 汉民族的形成 160

一、关于汉族的族称与汉民族的形成 160

二、汉民族的性格特点 164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周边民族 167

第一节 东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167

一、肃慎系民族 167

二、东胡系民族 168

三、秽貊系民族 170

第二节 北方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172

一、匈奴 172

二、丁零 175

第三节 西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176

一、大月氏 176

二、小月氏 177

三、乌孙 177

四、西域的城郭诸国 179

五、羌人 181

六、氐人 182

第四节 西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183

一、氐羌系诸族 183

二、百越系诸族 185

三、苞满与闽濮 186

第五节 南方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187

一、百越系民族 187

二、苗蛮系民族 192

(一)崇拜槃瓠的民族 192

(二)崇拜廪君的民族 193

第三章 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及其关系 195

第一节 秦汉王朝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政区设置 195

一、秦代 195

二、两汉边郡 197

第二节 民族关系 203

一、东北地区的民族关系 203

二、北方的民族关系 207

三、西北的民族关系 216

(一)汉、匈与西域各族的关系 216

(二)汉羌关系 230

四、西南的民族关系 236

五、南方的民族关系 244

第三节 秦汉时期各民族的迁徙移动与融合 255

一、秦代的移民与边疆地区的开发 255

二、两汉移民与民族融合 257

第四节 秦汉时期中国民族对域外民族的认识与交往 260

一、对西方域外民族的认识与交往 260

二、对东北方、东南方域外民族的认识与交往 271

第四章 秦汉时期各民族的文化 277

第一节 东北各民族文化 277

一、肃慎系民族文化 277

二、东胡系民族文化 278

三、秽貊系民族文化 279

第二节 北方匈奴文化 282

第三节 西北各族文化 283

一、西域南道各族文化 283

二、西域北道各族文化 285

第四节 西南各民族文化 285

第五节 南方各民族文化 290

一、百越系民族文化 290

二、苗蛮系民族文化 291

第三编 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民族在历史的曲折迂回中发展 293

第一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概述与壮大的汉族 295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概述 295

一、三国、两晋时期 295

二、南北朝时期 297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发展特点 298

四、儒学与本时期的民族融合 300

第二节 在民族融合中壮大的汉民族 306

一、汉民族在质与量上的变化 306

二、因民族融合而更加丰富多彩的汉文化 307

第二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周边民族 309

第一节 东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309

一、肃慎系民族 309

二、东胡系民族 311

三、秽貊系民族 313

第二节 北方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315

一、匈奴 315

二、鲜卑 318

三、柔然 319

四、突厥 321

五、铁勒(丁零) 322

第三节 西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323

一、氐族与羌族 323

二、吐谷浑族 325

三、西域诸族 326

第四节 西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327

一、氐羌系民族 327

二、百越系民族 329

三、闽濮 331

第五节 南方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 332

一、百越系民族及与其有亲缘关系的民族 332

二、苗蛮系民族 334

第三章 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民族政权及其变化 336

第一节 鲜卑民族建立的政权 336

一、慕容皇光建立的前燕 337

二、慕容垂建立的后燕 343

三、慕容德建立的南燕 346

四、慕容冲建立的西燕 349

五、鲜卑乞伏国仁建立的西秦 349

六、鲜卑秃发乌孤建立的南凉 355

七、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代国 358

八、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 361

第二节 匈奴族建立的政权 363

一、刘渊建立的汉·前赵 363

二、赫连勃勃建立的夏 366

第三节 氐羌民族建立的政权 368

一、成汉政权 368

二、氐族建立的前秦 370

三、羌族姚氏建立的后秦 373

四、氐族吕光建立的后凉 374

五、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 376

第四节 羯人石勒所建的后赵 377

第四章 各民族的民族关系 379

第一节 东北各民族的民族关系 380

一、肃慎系挹娄与勿吉的民族关系 380

二、东胡系各族的民族关系 381

三、秽貊系各族的民族关系 384

第二节 北方民族的民族关系 387

一、匈奴的民族关系 387

二、鲜卑的民族关系 388

三、柔然的民族关系 392

四、铁勒的民族关系 400

第三节 西部、西北部民族的民族关系 402

一、西域各族的民族关系 402

二、氐族的民族关系 405

三、吐谷浑的民族关系 406

第四节 西南地区的民族关系 408

一、蜀汉政权与南中大姓和夷帅的关系 408

二、大姓的割据 411

第五节 南方的民族关系 412

一、百越后裔的民族关系 412

(一)山越的民族关系 412

(二)僚俚的民族关系 414

二、苗蛮的民族关系 416

第五章 中国民族与域外民族的交往 418

第一节 与东北部域外民族的交往 418

一、对百济的了解与交往 418

二、对新罗的了解与交往 421

三、对倭人的了解与交往 422

第二节 与西部、西北部域外民族的交往 426

一、对波斯的认识与交往 426

二、对大秦的认识与交往 428

三、对天竺的认识与交往 430

四、对师子国的认识与交往 431

第三节 与西南部域外民族的交往 432

一、对林邑的认识与交往 433

二、对扶南的认识与交往 436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文化 438

第一节 东北各民族文化 438

一、挹娄、勿吉的文化 438

二、东胡系各族的文化 440

三、扶余、高句丽等族的文化 442

第二节 北方各民族文化 445

一、鲜卑的文化 445

二、高车的文化 447

三、柔然的文化 448

第三节 西北各民族文化 450

一、西域城郭诸国的文化 450

二、吐谷浑的文化 451

第四节 西南各民族文化 453

一、物质文化 453

二、精神文化 454

第五节 南方民族文化 455

一、百越后裔的文化 455

二、苗蛮民族群体的文化 45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