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
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

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恒烈,冯习泽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32825744
  • 页数:260 页
图书介绍:
《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创造教育价值论 1

一、创造教育 1

1.创造的本质 1

2.对传统教育的反思 4

3.创造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7

二、创造是人的发展的内在需求 10

1.创造性学习与人的发展 10

2.创造性劳动与人的发展 13

3.创造与人脑的发展 14

三、时代呼唤创造型人才 18

1.接受历史的启示 18

2.迎接国际的挑战 20

3.适应国情的需要 22

第二章 历史学科与创造教育 24

一、历史是一门发现型的创造性学科 24

1.史料的搜寻和发现 27

2.史料的鉴别和诠释 30

3.史事的编纂和评析 33

二、历史教育的活力在于开发历史学习的创造性 38

1.历史事实的再认和再现 40

2.历史材料的鉴别和分析 40

3.重新组合材料,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41

4.史事的评价和历史本质、规律的揭示 41

5.否定一种旧观点,建立一种新观点 42

6.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来论证历史问题 43

8.治史方法的鉴定和设计 44

7.从历史发展来说明现实问题 44

三、历史学科的创新规则 45

1.系统综合创新 45

2.优化选择创新 46

3.多维联想创新 48

4.显象结构创新 49

5.交流激励创新 49

1.创造意识 52

第三章 历史学科创造素质分析 52

一、动力系统——创造定势 52

2.创造情感 55

3.创造意志 58

二、操作系统——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 60

1.形象性创造历史思维能力 61

2.抽象性创造历史思维能力 63

三、控制系统——自我调理 67

1.创造定势的自主调控 69

2.元思维——思维过程的自觉调理 72

第四章 培养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一)多维历史联想一、多维历史联想的界定 78

1.历史联想 78

2.多维历史联想 79

二、多维历史联想对历史发散思维的起动作用 83

1.教学中历史发散思维的具体情形 84

2.多维历史联想对历史发散思维的起动 86

三、多维历史联想的具体方式 88

1.情境律与时空联想 89

2.反求律与因果联想 90

3.比较律与异同联想 93

4.交织律与互通联想 94

四、多维历史联想的升华 96

1.时空联想与再造想象 97

2.因果联想与理论归因 98

3.异同联想与归纳推理 99

4.互通联想与演绎推理 102

1.怎样看待灵感 104

第五章 培养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二)历史灵感一、历史灵感的界定 104

2.什么是历史灵感 106

二、历史灵感的基本特征 107

1.突破性 107

2.直觉性 110

3.瞬间性 111

三、历史灵感的产生渠道 113

1.长期积累后的集中爆发 113

2.多维联想中的灵性捕捉 115

3.原型启发下的思路顿开 118

4.精神放松时的潜意识升华 120

四、催生历史灵感的课堂操作步骤 123

1.情感起动 123

2.质疑切入 124

3.原型启发 125

4.弹性控制 127

第六章 培养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三)历史思维的假设和论证一、假设和论证在创造性历史思维中的转折枢纽作用 130

1.历史假设是发散思维转向辐合思维的关键 130

2.历史论证是由批判性思维转向建构性思维的关键 133

二、历史思维的假设 135

1.历史假设的基本特征 135

2.历史假设的基本类型 137

3.历史假设的基本规则 142

4.历史教育对历史假设的指导 144

1.论证是对假设的检验取舍 148

三、历史思维的论证 148

2.历史论证的基本方法 152

3.历史论证的基本规则 156

4.教学上对历史论证的指导 159

第七章 培养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四)思维成果的放射与类推一、放射与类推是历史学科创造教育的一个结构性特征 162

1.结构的原点——创造学习与学习创造的融合 162

2.结构的经纬——问题突破与范例辐射的立体组合 164

1.“放射点”与历史学习中的闻一知十 167

二、历史思维成果在教学内容上的放射 167

2.“放射网”与教学内容的放射化处理 173

三、历史思维成果在思维方法上的类推 178

1.类推与历史学习中的举一反三 178

2.类推的“范式”、“变式”与“通则” 180

3.历史思维类推的设计与调控 185

第八章 形成教学双方的创造合力 188

一、历史问题情境的多维性与历史学习的多疑性 188

1.多维性与多疑性的内在统一 188

2.多维性与多疑性的教学结合 190

二、教学调控的开放性与历史学习的自主性 194

1.教的模糊性与学的相对性之内在统一 198

三、教学结果的适度模糊性与历史学习的相对性 198

2.教的模糊性与学的相对性的实践结合 199

四、教师的宽容精神与学生学习的选择精神 204

1.宽容精神与选择精神的内在统一 204

2.教的宽容与学的选择的实践结合 205

一、相信并发现自己的创造潜能 209

1.创造者必定是自信者和自我发现者 209

第九章 学生创造素质的自我培养 209

2.学生创造素质的潜在值最大 212

二、在开放性历史学习中形成创造素质 215

1.沟通课堂内外的历史学习 215

2.沟通历史与其它学科的学习 220

3.沟通历史学习与生活领域的联系 225

三、在批判性历史思辨中发展创造素质 228

1.学贵多疑与驳论尝试 228

2.辩证批判与评论尝试 231

3.系统运筹与立论尝试 236

一、历史学科创造教育评价原则 241

1.正视个性原则 241

第十章 历史学科创造教育评价体系 241

2.独特性、新颖性价值取向原则 244

3.素质指标重于水平指标原则 247

二、创造型历史教师评价方法 248

1.教学的评价机制 249

2.教学的评价目标 251

1.历史学习心态观察 254

三、创造型学生评价方法 254

2.质疑水平的考察 256

3.历史讨论参与度观察 256

4.独立探索趋向考察 257

5.日常问答考核 258

6.一题多解考察 258

7.读书笔记考察 259

8.历史小论文评比 259

返回顶部